重症医学科护理
重症医学科 常见管道的护理管理 1 1 . . 常见管道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2 2 . . 1 供给性管道 n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二、绩效考核原则以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了及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重症医学科护理新进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
重症医学科护理Tag内容描述:<p>1、重症医学科 常见管道的护理管理 1 1 . . 常见管道分类 1 供给性管道 2 排出性管道 3 监测性管道 4 综合性管道 2 2 . . 1 供给性管道 n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 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 n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 n如:深静脉置管 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 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 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 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3 3 . . 2 排出性管道 n是指。</p><p>2、重症医学科护理人员绩效实施方案一、 目标:落实护理部的护理人员绩效管理方法,实现护理人员同工同酬,能级对应、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二、绩效考核原则以监护室的护理工作了及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以工作强度、风险强度、服务质量、护理安全及患者满意为考核要素。三、绩效考核小组:护士长:副护士长:组员(贷班组长):四、职责:1.监督科内绩效考核方案有效运行2.解决课内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3.统计护理人员绩效管理的数据五、绩效考核实施方法1.科室绩效由科室奖金和优护基金构成科室奖金:有意愿按现行分配制度计算优护奖金:通过。</p><p>3、重症医学科护理新进展,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一、原理 是将动脉导管置入动脉内直接测量动脉内血压的方法。(正常情况下有创动脉血压比无创血压高2-8mmHg,危重病人可高10-30mmHg.),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二、适应症 适用于休克、重症疾病、严重的周围血管收缩、进行大手术或有生命危险手术病人的术中和术后监护、其他存在高危情况病人的监护。,有创动脉血压监测,三、优点 1、直接动脉压力监测为持续的动态变化过程,不受人工加压、袖带宽度及松紧度影响,准确可靠,随时取值。 2、可根据动脉波形变化来判断分析心肌的收缩能力。 3、患者在应用血。</p><p>4、重症医学科护理不良事件原因 分析及规范,目录,定义 发生比率 案例分析 总结原因 防范对策,何谓护理不良事件?,是指在护理过程中发生的、不在计划中的、未预计到的或通常不希望发生的事件,包括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跌倒、用药错误、走失、误吸或窒息、烫伤及其他与患者安全相关的、非正常的护理意外事件。,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比率,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液体外渗,患者唐某主因癫痫抽搐入ICU,入院后躁动不安,安定静点,病人躁动未缓解。护士经手背静脉输注甘露醇时发现手背部红肿并延伸至肘部。,原因,未及时发现液体外渗; 输注特殊药物为引。</p><p>5、专业化分组护理在重症医学科中的应用体会作者:张艳芳郭晓峰张合风 【摘要】目的通过专业化分组,强化护士的责任意识,使病人从入科到出科的一切护理工作责任到组,责任到人。方法根据病区床位数及护士人员数,将护士按照高低年资搭配分成若干组,各设组长一名,每个护士分管一定床位,实施护士长领导下的分组护理责任制。结果责任层次分明,纠纷和差错明显减少,病人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大幅提高。 【关键词】分组护理;重症医学科;应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护士35名,其中主管护师6名,护师18名,护士11名;设护士长1名,总务。</p><p>6、重症护理查房,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一般资料,现病史,既往史,入院诊断,基本资料,护理查体与治疗,一般资料,患者徐XX,女,27岁,已婚,农民,住院号:628882,因“多尿、多饮、间断呕吐一周,昏迷10余小时”于2014年9月18日急诊入院,现病史,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多尿多饮,每日饮水量2-3L,并间断有饭后恶心呕吐症状,伴体重下降,于当地医院查血糖高(具体不详),诊断“糖尿病”,昨日出现恶心呕吐加重,并伴嗜睡,精神萎靡,逐渐神志不清,急送当地医院予补液纠酸等治疗后神志未见好转,转我院,途中血压低,使用多巴胺维持血压。送至我。</p><p>7、重症医学科2013年优质护理工作汇报 优质护理 改变排班模式 优化工作流程紧急情况下的护理资源调配安全管理 成立静疗小组 压疮管理小组 转出ICU患者回访分层培训管床护士及责任组长随医生一同晨晚交接班 排班模式改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