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质量管理
一、亲本种子(原种)质量保证制度。1、亲本种子调入必须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专人调运。未达到国家标准的亲本种子。2、亲本种子专人专库保管。3、亲本种子使用前。必须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4、亲本种子。
种子质量管理Tag内容描述:<p>1、种子生产质量保证制度为切实加强种子生产质量管理,根据种子法规定及农作物安全生产技术,采用生产全程控制方法,我公司建立以下制度。一、亲本种子(原种)质量保证制度1、亲本种子调入必须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专人调运,未达到国家标准的亲本种子,不得调入。2、亲本种子专人专库保管,防止人为机械混杂。3、亲本种子使用前,必须由持证检验员检验合格后,方可用于生产。4、亲本种子必须按照种子法标签标注、专人发放、定点供应、登记存档。5、亲本种子必须定点使用,不得擅自更换种子。二、制种田隔离制度制种田空间隔离距离和时。</p><p>2、第五章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第一节 种子生产的质量控制 一、种子标准化 (一)种子标准化的概念 n 品种标准化 n 种子质量标准化 (二)种子标准化的内容 n 优良品种标准 n 原(良)种生产技术规程 n 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n 种子检验规程 n 种子包装、运输、贮藏标准 二、种子质量分级标准 n 1984年、1996年、1999年标准: 种子级别常规种不分级,杂交种分一、二级 n 2008年标准(禾谷类、纤维类、油料类): 种子级别只分原种和大田用种 13项新修订农作物种子质量强制性国家标准 已于2011年1月14日正式公布 序标标准号标标准名称代替标标准号。</p><p>3、论强化种子质量管理确保农业用种安全的重要性引言 农产品安全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随着我国农业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在农业生产中越来越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农产品安全管理包括很多内容,其中种子质量管理是确保农产品安全的重要途径,在种子质量管理过程中要加强监督力度,重视对种子质量安全问题的分析,做好种子质量安全问题防控。本文主要对提高种子质量管理的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升,由此也越来越关注食品的质量安全。各种转基因植物、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等,。</p><p>4、第七章 种子加工包装与质量管理,第一节 种子加工包装 第二节 种子质量管理,种子法明确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加工、分级、包装。,下列农作物种子应当加工、包装后销售。 1.有性繁殖作物的子粒、果实,包括颖果、荚果、蒴果、核果等。 2.马铃薯微型脱毒种薯。,种子法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是指固定在种子包装物表面 及内外的特定图案及文字说明。,标签应当标注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注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销售进口种子的,应当附有。</p><p>5、第五章 种子质量管理,5种子质量控制,5.1 几个概念 种子质量(Seed quality)是由种子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一种概念。农业生产上要求种子具有优良的品种特性和优良的种子特性。通常包括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两个方面的内容。,概念,品种质量(Genetic quality)是指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可用真、纯两个字概括。 播种质量(Sowing quality)是指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质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