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聚焦专题
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 ) 第 2 题图 ①用过氧化氢溶液与 MnO2制取氧气 ②用 KMnO4固体制取氧气 ③用 KClO3与 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 ④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①④。1 专题六专题六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类型一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1.1. (2016。
专题聚焦专题Tag内容描述:<p>1、1 专题五专题五 气体的制备气体的制备 1.1. (2016,重庆 A)甲、乙两同学在实验室制取 CO2和 O2时,无论选择什么药品,他们 都能选用的装置是( C ) 2.2. 在实验中利用如图装置,可以进行的实验是( A ) 第 2 题图 用过氧化氢溶液与 MnO2制取氧气 用 KMnO4固体制取氧气 用 KClO3与 MnO2混合物制取氧气 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A B C D 3.3. 集气瓶中装满某气体,可能是下列气体中的一种:二氧化碳 氧气 空气 氮气。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可能是( C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4.4. 下列有关制取干燥的氧。</p><p>2、1 专题六专题六 实验探究实验探究 类型一 有关物质成分的探究 1.1. (2016,云南)某同学在课外阅读中得知,实验室用电石(主要成分 CaC2)与水反应 制取乙炔(C2H2),反应的方程式为:CaC22H2O= Ca(OH)2C2H2。 在实验室中该同学把一定量的 CaC2加入 Na2CO3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 滤液,并对滤液的成分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滤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NaOH 猜想二:NaOH、Ca(OH)2 猜想三:NaOH、Na2CO3 【设计并实验】 实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实验一 取少量滤液于试管中, 向其中滴入适量碳酸钠 。</p><p>3、专题六聚焦济宁1(2016济宁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1)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 g。小资料:二氧化锰不溶于水AgClO3易溶于水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2KClO32KCl3O2KClAgNO3=AgClKNO3推出两反应间存在。</p><p>4、专题六聚焦济宁1(2016济宁中考)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体验加热固体制取气体的操作步骤和方法,利用6 g氯酸钾和2 g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制取氧气。(1)实验结束后,甲同学认为氯酸钾可能未分解完全,又设计进行了下面的实验:实验1:将实验加热后的残留物加水至充分溶解,过滤;实验2:向实验1的滤液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至不再产生沉淀,过滤、干燥,称得沉淀质量为5.74 g。小资料:二氧化锰不溶于水AgClO3易溶于水甲同学分析实验过程,其中仅涉及两步化学反应:2KClO32KCl3O2KClAgNO3=AgClKNO3推出两反应间存在。</p><p>5、专题四物质的推断,二、常见的突破口1.以物质颜色为突破口(1)固体颜色黑色固体:Fe粉、C粉、CuO、MnO2、Fe3O4红色固体:Cu粉、Fe2O3(2)溶液颜色蓝色溶液:CuCl2、CuSO4浅绿色溶液:FeCl2、FeSO4黄色溶液:FeCl3。</p><p>6、专题三圆,圆是初中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它是中考数学中的必考内容,重点在于熟练掌握其概念,难点在于作辅助线. 常用的方法有:证明两个三角形全等、两个三角形相似、勾股定理、三角函数、一次函数等常见的题型如下:,相似三角形与圆,【例1】 (2015陕西)如图,AB是O的直径,AC是O的弦,过点B作O的切线DE,与AC的延长线交于点D,作AEAC交DE于点E. (1)求证:BADE; (2。</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