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课.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解析考点1】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必修Ⅱ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必修Ⅱ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Tag内容描述:<p>1、专题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第1课. 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 【解析考点1】 1.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逐步确立的过程。 (1)1953年,提出在过渡时期总路线中提出了工业化的主张。 (2)1953年国家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到1957年我国初步建立了独 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 全面展开。 (3)为适应国家工业化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从1953年开 始政府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试办农业合作社;掀起了兴办农业合作社的高潮。 手工业:试办手工业合作社。</p><p>2、1 专题三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1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949 1956 过渡时期的含义是什么 1949 52 年国民经济恢复的措施有哪些 结果如何 1953 56 年的主 要任务是什么 过渡时期总路线内容是什么 有什么特点 三大改 造的途径和意义是什么 一五计划有何成就 2 社会主义建设曲。</p><p>3、状元365答疑网 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必修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课程标准与考纲知识对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状元365答疑网 中小学在线互动答疑领导品牌,【导语】,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历程,19491956年:新民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1949-1952年:政权巩固,经济恢复 (历史条件) 1953-1956年:三大改造,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初级) 1956-1966年:十年探索,成就巨大,失误严重 1966-1976年: “文革”动乱,社会主义建设严重破坏 1978今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p><p>4、必修二经济史,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曲折历程及阶段特征,三、第三阶段(1978年至今):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一、第一阶段(1949-1956年):社会主义过渡时期,1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491952年底):,2所有制结构的改造(19531956):,二、第二阶段(1956-1976):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时期,1十年经济建设探索时期(1956。</p><p>5、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2012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课标要求: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的内容,认识十一届三中全会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企改革的重要内容,认识改革与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p><p>6、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单元测验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1(2011北京西城区高一测试)1954年,同仁堂实行公私合营后,工人们干劲十足。他们的感受是:“以前再怎么样也是给东家干活儿,公私合营后,我们就是给自己干活儿了。”这是因为公私合营() A变私有制为公有制 B排除资本家的管理C提高了生产效率 D变资本家所有为工人所有解析:公私合营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的高级形式,经过改造,私有制转变为公有制。“给自己干活儿”表明工人成为国家的主人,提高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A正确;公私合营后资本家转变成为企业。</p><p>7、必修二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949)学习本专题内容一个核心是指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个方面是指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三个阶段19491956过渡时期,即新民主主义社会时期,注意建设取得的成就1956197620年曲折探索,分析其原因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对内改革城市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重大理论问题,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对外开放渐进性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标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p><p>8、第1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3 4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一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的标志 b 1 标志 1956年底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了所有制的根本变革 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上建立起来 毛泽东当选中央委员会主席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陈云为副主席 邓小平为总书记 图为中共八大闭幕式 生产资料 5 考点一 考点二 考点三 2 三大改造 1 时间。</p><p>9、专题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自主学习新知全解,土地改革,官僚资本,社会主义改造,重工业,超额完成,工业落后,集体化,公私合营,社会主义制度,工业国,建设社会主义,调整,共。</p><p>10、专 题 三,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课标引领 1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2了解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关改革开放决策的内容,认识其对我国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历史意义。 3讲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认识改革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概述我国创办经济特区、兴办经济技术开发区、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和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史实,分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 5了解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认识其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意义。,。</p><p>11、2017 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课时作业 人民版必修2 学 业 达 标 一 选择题 1 2016全国卷 31 一五 计划期间 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p><p>12、2017-2018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3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随堂演练 人民版必修21(2017云南模拟)中国“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占58.2%,交通、邮政和通讯占19.2%,农业、林业和水利占7.6%,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以此推知,“一五”计划的核心目标是(C)A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发展经济改善民生C建立工业化的基础D平衡发展国民经济【解析】建国初中国积极建设“一五”计划,“一五”计划并不完全等于计划经济体制,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文化、教育和卫生事业占7.2%”可知,民生的内。</p><p>13、专题八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第20讲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名师导语19491956年,新中国完成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建立起来了。19561976年,中国独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期间有成功也有失误。本考点考查频率较高,以选择题为主,内容要集中于“一五”计划、“大跃进”及人民公社化运动等主干知识上。在新高考改革环境下,“一五”计划、统购统销及经济建设的教训等知识仍需要。</p><p>14、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第三单元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上图反映了5070年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典型特点是什么?,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20世纪5070年代工农业生产总值变化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发展,曲折,第一课,曲折历程,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起步(19531956年)第二阶段:曲折发展的十年(19561966年)第三阶段:“动乱”的十年(19661976。</p><p>15、一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1.重点:过渡时期总路线;中共八大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理论战果;“大跃进。</p>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关PPT文档
【专题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