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
课时规范练4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 )。A.加强君主专制 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B.废丞相。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Tag内容描述:<p>1、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D.给予内阁实权答案A解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意图就是强化皇权,故A项正确;废除宰相制度,客观上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提升六部地位并不是明太祖的目的,故B项错误;明朝的宰相就是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明太祖废。</p><p>2、课时规范练4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1.(2018豫西南部分示范性高中期中,8)“宰相制度既然仅是皇权为实现自身利益而设置的,那么,它一旦能够找到其他替代制度,且这一制度能够更有效维护皇家利益的话,皇帝就会毫不犹豫地废除宰相制度。”由此可知,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是为了()A.加强君主专制B.提高六部地位C.限制中书权力D.给予内阁实权答案A解析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的根本意图就是强化皇权,故A项正确;废除宰相制度,客观上使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但提升六部地位并不是明太祖的目的,故B项错误;明朝的宰相就是中书省的最高级长官,明太祖废。</p><p>3、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随堂作业练双基一、选择题知识点一内阁制度的形成1明朝建立后,明太祖与臣下讨论元朝灭亡的教训时说: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为避免出现这一弊政,明太祖()A设参知政事以分相权B废丞相,权分六部C废行省,设三司D设殿阁大学士作为皇帝顾问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明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依据“人君不能躬览庶政”等分析可知,明太祖废除丞相,“躬览庶政”,以杜绝大臣专权,因此本题选B项。A项为宋朝时分割相权的措施,C、D项不能体现材料之意。2某边疆地区出现危机,消息上报。</p><p>4、温故知新,秦朝:,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两汉:,隋唐:,中央:三省六部制,地方:,元:,宋:,中央:中书门下、参知政事、三司、枢密院,地方:,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以至消失,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线索,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明清时期;,一、明朝政治制度的演变(中央),1、明太祖朱元璋:,2、明永乐帝:,二、清朝政治制度的演变,1、中央,2、地方,三、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废相置部”,内阁制,三、明清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1)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及发展;,(2。</p><p>5、课时跟踪检测(四) 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明史职官志记载:“洪武九年,汰平章政事、参知政事。十三年正月,诛丞相胡惟庸,遂罢中书省。其官属尽革,惟存中书舍人。”明太祖这样做的直接目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 B强化君主专制C提高行政效率 D实现权力制衡解析:选B明太祖朱元璋杀掉丞相胡惟庸,废除了宰相制度,直接目的是使六部直接受皇帝指挥,强化君主专制,故选B项。2明代大学士叶向高说:“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威灵,下侵六曹(部)之职掌,终以取祸。”下列观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