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的
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比较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实践中。关于深化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探讨。深化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一、正确理解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
资产减值准备的Tag内容描述:<p>1、八项资产减值准备的会计处理比较 根据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度终了对本企业有关资产的可收回价值进行估计, 如果有关资产期末已经发生减值,应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以使资产的账面价值与其实际可收回价值保持 一致。企业会计制度列举了八类资产减值准备,但其计提方法与会计处理不尽相同,下面分别对其进行说 明。 1、坏账准备。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进行检查,并预计可能产 生的坏账损失。对预计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在备抵法下,估计坏账准备时,可以采用账 龄。</p><p>2、目 录一、 资产减值准备是上市公司利润操作的“蓄水池”1(一)上市公司的利润操作行为 1(二)经济动机分析 1二、新会计准则的贡献及作用3(一)增加了可回收金额计量的操作性 3(二)已计提的减值准备不允许转回 4(三)新准则引入了一系列的概念 5三、新准则实施的影响和制约因素 6(一)新准则仍然给上市公司留有相当的调节空间 6(二)新资产减值准则的实施对2006年上市公司业绩的影响7(三)公允价值和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的推行有一定的困难 7(四)“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推行的困难 8四、对策建议 9(一)改革退市制度 9(二。</p><p>3、关于资产减值准备地几个问题为了规范企业地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地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折旧是为了避免资产发生减值而计提地准备,因而再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显得多余.鉴于这种认识地普遍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折旧地实质,以说明折旧与减值准备地区别.折旧会计是一种会计制度,其目地就是要以系统而合理地方式将有形和无形资产地成本或基础价值(扣除残值)在该项资产地整个估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分配.这是一个分摊过程,而非计价过程.由此可见,折旧地实质在于将。</p><p>4、关于深化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的探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深化企业资产减值准备核算,已成为加强企业经济核算,落实财务管理谨慎性原则的重要举措。在新形势下应怎样深化此项核算呢?笔者认为,应在努力做好有关工作的进程中注重: 一、正确理解资产减值准备的确认标准 所谓资产减值准备是指企业按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对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应收款项计提的坏账准备;对股票、债券等短期投资计提的短期投资跌价准备;对长期股权投资和长期债权投资等长期投资计提的长期投资减值准备;对原材料、包装物、低值易耗品、库存商品等存货计提的存货。</p><p>5、资产减值准备的审计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注册会计师受托实施年度会计报表审计时,往往会遇到两种偏向:一是被审计单位为了粉饰经营业绩、夸大当年利润或少报当年亏损,不提或者少提按规定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二是被审计单位为了调节年度利润和均衡股利分配,计提的减值准备高于预计损失数,也就是所谓计提秘密准备。这两种偏向的结果都使报表不实、会计信息虚假。。</p><p>6、关于资产减值准备的几个问题为了规范企业的会计核算,真实、完整地提供会计信息,2001年1月1日颁布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要求企业计提八项资产减值准备。在实践中,人们往往认为折旧是为了避免资产发生减值而计提的准备,因而再对资产提取减值准备显得多余。鉴于这种认识的普遍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折旧的实质,以说明折旧与减值准备的区别。折旧会计是一种会计制度,其目的就是要以系统而合理的方式将有形和无形资产的成本或基础价值(扣除残值)在该项资产的整个估计使用年限内进行分配。这是一个分摊过程,而非计价过程。由此可见,折。</p><p>7、资产减值准备与企业会计利润操纵经济环境的变化常常会引起资产减值,导致资产的可收回价值低于账面价值,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价值不再具有决策相关性。为了公允地反映企业的资产状况,向现实和潜在的投资者提供决策相关信息,就有,必要确认资产减值,调减资产的账面价值。 2006年2月15号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资产减值准备更是从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范围、可以转回的资产范围、计提基础以及资产组合计提四个方面形成了独立的资产减值准则。 资产减值准备的计提,有力地夯实了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资产,进一步挤干了企业的业绩水分。但。</p><p>8、ManagementtObserver 管理观察 总第 476 期 贾龑杰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精细化发展探析 (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干部学校,山东济南250014) 摘要:财务管理在事业单位内部管理中的作用更是重中之重,财务管理体制不仅 需要管理观念的更新,也应该朝着适应更广泛的市场经济需求方向拓展新思路,实施精 细化财务管理,从而适应环境,树立新观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和资产使用效率,为事业 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发展管理精细化 作为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 内容,精细化财务管理不断发展,已经应 用到各个行。</p><p>9、基于谨慎性原则对事业单位资产减值准备的探讨 关键词:事业单位;资产减值准备;谨慎性原则;探讨 我国企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逐项进行检查,如果由于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计提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减值准备。企业一般在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保证了企业会计信息真实可靠。 近年来,关于对事业单位资产减值的话题也多了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