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
传递函数含义及性质的理解、结构图的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等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考点。
自动控制原理第六版课后答案Tag内容描述:<p>1、2-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2-4数学模型的试验测定法,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2-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2-2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第二章,2-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1.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2.结构图的等。</p><p>2、2 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2 4数学模型的试验测定法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2 1控制系统的时域数学模型 2 2控制系统的复域数学模型 第二章 1 2 3控制系统的结构图与信号流图 1 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 2 结构图的等效变换和简化 3 信号流图的组成和性质 4 信号流图的绘制 5 梅逊增益公式 6 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 2 系统结构图的组成和绘制 系统结构图是以结构框图的形式 描述系统。</p><p>3、本章重点、难点与考点,一、重点:传递函数、结构图变换与简化、梅逊公式,二、难点:传递函数含义及性质的理解、结构图的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等,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考点: 1、求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动态框图和传递函数; 2、求复杂系统的传递函数; 3、把方框图变换成信号流图。,21 引言,1关于数学模型, 定义:用以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的 数学表达式。有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之分。</p><p>4、6-3 串联校正,6-4 反馈校正,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6-2 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第六章,6-5 复合校正,6-1 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1.性能指标,2.系统带宽的确定,3.校正方式,4.基本控制规律,性能指标,时域指标,频域指标,超调量 调节时间,二阶系统指标计算,谐振峰值 谐振频率 带宽频率,截止频率 相位裕度 幅值裕度,二阶系统指标计算,高阶系统时。</p><p>5、通信原理(第六版)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确定信号和随机信号分析 第三章 信道 第四章 模拟信号调制 第五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第六章 数字调制系统 第七章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第八章 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p><p>6、思考题 第一章 1-2 数字通信有那些特点 答:第一,数字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尤其在中继时,数字信号可以再生而消除噪声的积累; 第二,传输差错可以控制,从而改善了传输质量; 第三,便于使用现代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对数字信息进行处理; 第四,数字信息易于做高保密性的加密处理; 第五,数字通信可以综合传递各种消息,使通信系统功能增强。 1-3 按消息的物理特征,通信系统如何分类。</p><p>7、,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主要内容:1.数学模型的概念,建模的原则2.传递函数3.系统的结构图和信号流图,.,2.1.1什么是数学模型?所谓的数学模型,是描述系统动态特性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控制系统定量分析的基础。2.1.2数学模型的特点1)相似性:不同性质的系统,具有相同的数学模型。抽象的变量和系统2)简化性和准确性:忽略次要因素,简化之,但不能太简单,结果合理3)动态模型:变量各。</p><p>8、,本章重点、难点与考点,一、重点:传递函数、结构图变换与简化、梅逊公式,二、难点:传递函数含义及性质的理解、结构图的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等,第二章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考点:1、求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动态框图和传递函数;2、求复杂系统的传递函数;3、把方框图变换成信号流图。,.,21引言,1关于数学模型,定义:用以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的数学表达式。有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之分。</p><p>9、本章重点、难点与考点,一、重点:传递函数、结构图变换与简化、梅逊公式,二、难点:传递函数含义及性质的理解、结构图的简化、梅逊公式的应用等,第二章 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三、考点: 1、求实际系统的微分方程、动态框图和传递函数; 2、求复杂系统的传递函数; 3、把方框图变换成信号流图。,21 引言,1关于数学模型, 定义:用以描述控制系统动态特性及各变量之间关系的 数学表达式。有静态模型与动态模型之分。</p><p>10、6 3串联校正 6 4反馈校正 线性系统的校正方法 6 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6 2常用校正装置及其特性 第六章 6 5复合校正 6 1系统的设计与校正问题 1 性能指标 2 系统带宽的确定 3 校正方式 4 基本控制规律 性能指标 时域指标 频域指标 超调量调节时间 二阶系统指标计算 谐振峰值谐振频率带宽频率 截止频率相位裕度幅值裕度 二阶系统指标计算 高阶系统时域频域指标关系 关于系统指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