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腺肌症课件
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王斌 定义 n 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约15%-40%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者。称为子宫腺肌症。子宫腺肌症。是子宫内膜异位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一种良性病变。约有15%左右的患者合并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子宫腺肌症课件Tag内容描述:<p>1、子宫腺肌症的诊断和介入治疗 王斌 定义 n 子宫腺肌症又称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是由于子宫内膜基底层侵入子宫肌层引起 的一种良性病变。 子宫腺肌症因其产生的痛经、月经增多、 不孕等症状常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 又被称为慢性癌症。 流行病学 n 多发生于3050岁经产妇, 发病率约, 约患者合并子宫肌瘤, 约15-40%患者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 0无临床症状。 病因 n 子宫腺肌症的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确,大 多数人认为与妊娠和分娩对子宫内膜造成 的损伤有关系,另外炎症或持续高水平雌 激素的刺激也可能是本病的重要病因。 病理 n1 弥。</p><p>2、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1,2,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腔被覆粘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引起的一种疾病。卵巢型子宫内膜异位症形成囊肿者,称为子宫内膜异位囊肿(习惯称“巧克力囊肿”)。,一、定义,2,卵巢巧克力囊肿,异位内膜逐渐长入卵巢皮质内,反复周期性出血形成单个或多个囊肿,内含暗褐色粘稠陈旧血样液体,状似巧克力,故称之为卵巢巧克力囊肿。 卵巢与周边组织广泛而紧密地粘连,固定在盆腔内 直径多56cm,有时可20cm 约50%累及双侧卵巢,3,4,子宫腺肌病(adeno。</p><p>3、子 宫 腺 肌 病,概念: 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侵入子宫肌层, 称为子宫腺肌症,子 宫 肌 瘤 (myoma of uterus),概述 :,为女性生殖器中最常见的肿瘤 由子宫平滑肌组织增生而成 年龄:30-50多见,20岁以下少 发病率:35岁以上妇女约20%,一、病因,可能与性激素有关 好发于生育年龄 绝经后肌瘤停止生长 肌瘤组织中ER、E2含量正常子宫肌内含量 妊娠期肌瘤增长快(胎盘生乳素),二、分类,1、肌瘤所在部位: 体部肌瘤: 92% 颈部肌瘤: 8%,2、 肌瘤与子宫肌层关系: 肌壁间肌瘤(intramural myoma):60-70% 浆膜下肌瘤(subserous myoma):20% 粘膜下。</p><p>4、子宫腺肌症,疾病查房,2019,-,1,定义,子宫腺肌症:叫做子宫腺肌病,又叫做内源性(内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子宫内膜异位侵入子宫肌层引发的一种良性病变。临床主要表现为继发性加重的痛经,月经量增多或者经期延长,子宫增大,不孕。一般发病年龄段在3050岁左右经产妇女,尤其是多产妇女,约有半数的患者合并子宫肌瘤,约有15%左右的患者合并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约有25%左右的子宫腺肌症患者无明显表现症状。,2019,-,2,妇科检查:,妇科检查子宫应当用触诊和叩诊来进行检查。检查是可扪及子宫均匀性增大,呈现为球形,质地较硬并有压痛感。月。</p><p>5、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MRI 表现,陶苗苗,2019,-,1,MRI是盆腔脏器病变显示的最佳选择,MRI的优势: 1、软组织分辨力高 2、多参数成像,提供更多信息 3、无需对比剂即可进行心脏和血管成像 4、多方位直接成像 5、无骨伪影 6、无辐射损伤,2019,-,2,由于盆腔脏器多位于中线上,两侧盆壁结构对称,加之在盆腔各脏器之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包裹,且受呼吸和肠蠕动的影响较小,因而MRI能清楚地显示出盆部各脏器的解剖结构,是盆腔脏器病变显示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2019,-,3,子宫解剖,2019,-,4,子宫形态(内膜层、结合带、肌层),2019,-,5,子宫平滑肌。</p><p>6、子宫肌瘤 子宫腺肌症,MRI 表现,陶苗苗,MRI是盆腔脏器病变显示的最佳选择,MRI的优势: 1、软组织分辨力高 2、多参数成像,提供更多信息 3、无需对比剂即可进行心脏和血管成像 4、多方位直接成像 5、无骨伪影 6、无辐射损伤,由于盆腔脏器多位于中线上,两侧盆壁结构对称,加之在盆腔各脏器之间有丰富的脂肪组织包裹,且受呼吸和肠蠕动的影响较小,因而MRI能清楚地显示出盆部各脏器的解剖结构,是盆腔脏器病变显示的最佳影像检查方法。,子宫解剖,子宫形态(内膜层、结合带、肌层),子宫平滑肌瘤(uterine leiomyoma),子宫平滑肌瘤为最常见的子。</p><p>7、子宫腺肌症的治疗策略TreatmentConsiderationforAdenomyosis 1 子宫腺肌症 Adenomyosis ADS 定义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在子宫肌层弥漫性或局限性生长 两种截然不同组织学类型 弥漫性子宫腺肌病 内膜的腺体和 或间质侵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