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2013105117 宋海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杰出代表作之一。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由长安赶往奉先县 去探望妻儿。杜甫刚好创作了这首诗。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看杜甫的儒者情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杜甫生平。杜甫(712~770)。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Tag内容描述:<p>1、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赏析 2013105117 宋海秋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的杰出代表作之一,按 诗歌分类属于五言诗,诗歌的创作背景是杜甫在天宝十四年由长安赶往奉先县 去探望妻儿,途经骊山,正逢唐玄宗和杨贵妃在骊山华清宫游玩时所创作的, 而此时“安史之乱”正在爆发,杜甫刚好创作了这首诗,这其实并不是偶然, 而恰恰是必然,是由于杜甫多年来对上层统治者透彻的观察以及底层人民生活 深入的体察,故能敏锐地察觉到国家的危机,社会的动乱。 全诗整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从开头到“放歌破愁绝” ,主要。</p><p>2、从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看杜甫的儒者情怀宋开玉山东大学文史哲研究院摘要:杜甫(712770)出身于一个具有正统儒家教育传统的家庭中,从其远祖东汉杜恕、东晋杜预以至其祖父杜审言,皆为当世大儒,所以他自谓世世代代,“奉儒守官,未坠素业”(进雕赋表),可见杜甫对于他的儒者身份是十分看重的。他是原始儒家思想即孔孟思想的继承者和实践者,他的政治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他继承和发扬了孟子的“大丈夫”精神,在有唐一代的诗人中,他较早地用诗歌对原始儒家道统思想进行了阐释。作于唐玄宗。</p><p>3、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杜甫生平,杜甫(712770),字子美,巩县(今河南巩义)人。世称杜拾遗、杜工部。其诗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现实生活和社会矛盾,被称为“诗史”。他诸体兼备,无体不工,沉郁顿挫,律切精深,被后世尊为“诗圣”。有杜工部集。,杜甫诞生地,杜甫生平及创作,杜甫一生可为四个一时期: 一、书和壮游时期(24岁以前,公元712-745) 这一时期,是杜甫创作的准备时期, 也写过一些杰出的作品,如望岳房 兵曹胡马画鹰等都广为传诵。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p><p>4、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唐*杜甫【原文】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居然成濩落,白首甘契阔。盖棺事则已,此志常觊豁。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取笑同学翁,浩歌弥激烈。非无江海志,潇洒送日月;生逢尧舜君,不忍便永诀。当今廊庙具,构厦岂云缺?葵藿倾太阳,物性固莫夺。顾惟蝼蚁辈,但自求其穴;胡为慕大鲸,辄拟偃溟渤?以兹悟生理,独耻事干谒。兀兀遂至今,忍为尘埃没?终愧巢与由,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