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编号:3789943]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
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探索自然、研究改造自然的方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1)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1)引发生态问题。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及答案Tag内容描述:<p>1、复 习 题一、名词解释 5分1、自然辨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们探索自然、研究改造自然的方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2、技术: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的需要,在实践活动中根据实践经验或科学原理所创造或发明的各种实践技能、技艺、手段、方法、产品的总称。包含技术活动和技术成果两层意思。3、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4、生态危机:主要指由于人类不。</p><p>2、1. 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厉了哪几个重要的形态?简述其主要思想?答:在人类历史上,唯物主义自然观经历了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和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三个重要形态。(1) 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古代朴素辩证法自然观把自然当做一个统一的有机体,力图在某种具有固定形体的东西中,在某种特殊的东西中去寻找统一,认为自然界是一幅由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其中没有任何东西是不动或是不变的,而是一切都在运动、变化、产生和消失。自发的唯物主义倾向:古代自然哲学家从直觉出发。</p><p>3、自然观部分1、科学技术的负作用有哪些?答:(1)引发生态问题,如严重的环境问题。(2)科学可能导致人的异化。首先,科学具有人性的一面,可它又具有非人性的因素(如:见理不见情,见利不见义);其次,剥夺人与生俱来的自由真性、创造性;最后,造成人生活的无意义、精神的萎靡和道德的败坏。(3)虽然我们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广泛和深入,但是我们并没有把握自然的终极规律;(4)总之,科学面临着它无法解决的难题,即科学发展的方向问题。2、人文文化在科学文化发展中的作用。答:人文文化能弥补科学文化的不足,为科学的发展指明方。</p><p>4、1、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中原子论的基本思想。答:原子论最早是由留基伯和他的学生德谟克利特提出的,伊壁鸠鲁又对原子论有所发展。他们认为物质结构是不连续的,由为数极多的原子构成。原子在物理上不可分,性质相同,只在形状、大小、重量、排列、位置不同,。原子是不可毁灭的,运动时原子的本身的永恒属性。古希腊的原子论是从关于宇宙的全面哲学理论中推导出来的,以基本的物质微粒的运动来解释宏观经验现象,通过少数基本假定来统一解释自然界的各种现象,以实现科学理论的统一性,为现代科学提供了思想来源。(以下仅做参考)原子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