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
第六章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6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地理(新课标Ⅱ专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反思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是是高中阶段自然地理部分学习的总结和提高。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Tag内容描述:<p>1、第六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56分)(2018湖北武汉5月模拟)南海诸岛,岩石主要是珊瑚、贝壳碎屑砂,质地疏松。诸岛面积小,海拔低,鸟类多,植被有200余种。除滨海地区外,土壤含盐量大部分较低。南海诸岛是一个独特的富磷生态系统。右图示意海岛生态系统与富磷土壤间的物质循环。据此完成12题。1.南海诸岛除滨海地区外,其他地区含盐量较低,其主要原因是()A.气温低,蒸发弱B.降水多,淋溶作用强C.植物多,吸收盐分D.距海远,海水影响小2.南海诸岛土壤中富磷,磷的最主要来源是()A.鱼类死亡分解B.。</p><p>2、中山市实验高中教案地理 作者:贾明鑫高中地理必修1(人教)第五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教学设计广东省中山市实验高级中学贾明鑫一 设计思想:根据新课标基本理念和课改的精神要求,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成为新课改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把学习的德育融入课堂中,为了体现和彰显这个理念,在本节整个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探究性、自主性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以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为主,适时组织学生讨论, 让学生主动去思考、探索以达到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探究、自主学习的能力和习。</p><p>3、6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2018南京、盐城模拟)2016年8月太平洋赤道附近中东部海区进入拉尼娜状态(海温持续异常偏低的状态),拉尼娜现象又称反厄尔尼诺现象。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拉尼娜现象发生时太平洋赤道地区大气环流的是()解析:拉尼娜现象的成因是东南信风强度增大,导致太平洋赤道附近东部海区上升补偿流增强,冷海水上泛加强,导致海温持续异常偏低。此时亚洲气温相对较高,近地面气流上升,形成低压;南美洲气温相对较低,近地面气流下沉,形成高压;两个大洲之间形成顺时针方向的热力环流。答案:A2拉尼娜。</p><p>4、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单选题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不可能有的自然带是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C温带草原带 D亚寒带针叶林带2图中A地冬季气温比B地高得多,导致此差异产生的主要因素是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洋流【答案】1 B 2 D 【解析】1从北京到土库曼斯坦再到圣彼得堡经过了温带落叶阔叶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和亚寒带针叶林带。据此选B。2A、B纬度接近甚至A的纬度高于B地,但A处于中高纬大陆西岸,受暖流影响,B处于中高纬大陆东岸,受寒流影响,由于洋流性质不。</p><p>5、第六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高考地理(新课标专用),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A组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下图示意科隆群岛(加拉帕戈斯群岛)的地理位置。读下图,完成下面两题。,五年高考,1.(2014课标,8,4。</p><p>6、专题六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地理(山东专用),考点一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1.含义自然地理要素(大气、水、岩石、生物、土壤、地形等)通过水循环、生物循环和岩石圈物质循环等过程,进行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形。</p><p>7、第一讲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基础题组 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图为 碳物质在地球各圈层中的循环过程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 反映碳在大气圈 水圈 岩石圈循环的过程 B 控制 环节的人类活动是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之一 C 环节循环速度如果加快 可以减缓碳排放的速度 D 环节在人类的作用下 会导致岩石圈物质循环受阻 2 有关人类活动作用于 及可。</p><p>8、专题六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考点突破 考点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考向1 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的形成 2018北京高考 读图文材料 回答下题 多米尼加动植物种类丰富 东北部海域为大西洋座头鲸的洄游区 中部山区的植物达数千种 西南部湖泊是世界著名鳄鱼保护区 说明多米尼加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原因 解题思路 答案 纬度低 以热带气候为主 地势起伏大 自然带垂直分异明显 海陆兼备 1 自然地理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