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
专题知识。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命题方式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Tag内容描述:<p>1、第二部分专题整合高频突破,专题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第1讲地图,命题分析,专题知识,本讲复习要注意以下内容:(1)要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基本特点,注重规律的总结与各种变式图形的比较;(2)注重等值线图判读一般规律的。</p><p>2、第6讲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地域分异,命题分析,专题知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自然带的分布规律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是垂直自然带的分布及其成因分析、非地带性以及利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p><p>3、第5讲地壳运动规律,命题分析,专题知识,纵观近三年的高考命题可知,命题的重点主要集中在内力作用与地貌、外力作用与地貌、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命题方式以岩石圈物质循环图为载体考查三大类岩石的形成和类型,以地质。</p><p>4、第二部分专题整合高频突破 专题一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 第1讲地图 4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命题方式 文字 图像 经纬网图 地图 区域图等 注意内容 1 要熟练掌握经纬网的基本特点 注重规律的总结与各种变式图形的比较 2 注重等值线图判读一般规律的理解 总结与对比 从而能举一反三 3 注重等高线图在现实中的具体应用 4 注意提高计算能力 减少计算失误 5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6 核心知识 高考真题。</p><p>5、阶段测试一 自然地理基本规律与原理 能力升级练第14页 一 选择题 每小题4分 共44分 2017全国 卷 6 8 热带沙漠中的尼罗河泛滥区孕育了古埃及农耕文明 尼罗河在每年6 10月泛滥 从上游带来的类似肥沃土壤的沉积物 与上游来水和周边区域的植物资源 都对农耕文明的形成意义重大 据此完成第1 3题 1 热带地区原始的耕种方式多为刀耕火种 古埃及人在刀耕火种方式出现之前 能够在沉积物上直接耕种。</p><p>6、第3讲大气运动规律 2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命题形式 文字 图像 坐标图 等值线图等 注意内容 1 注重利用对比的方法强化对基本概念 原理 规律的理解 如大气的保温作用 削弱作用 冷锋 暖锋等 2 充分利用各种示意图理解三圈环流 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规律 利用气候分布模式图掌握气候的分布规律 注重总结各种图形的判读规律与技巧 如各种等压线图 气候模式图等 3 注重所学知识与现实生产 生活的联系 学以。</p><p>7、第2讲地球运动规律 2 命题分析 专题知识 命题方式 文字 图像 太阳光照图 景观图 示意图等 注意内容 1 注重原理 规律的理解 如晨昏线的特点 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的规律 2 注重联系现实生活理解所学的知识 如影子朝向 日出方向 太阳能热水器的安装等 3 注重各种图形的学习与变式比较 注重图与图之间的转化 知识 原理与图形之间的转化 总结读图的规律 技巧 养成绘图 读图 用图的。</p><p>8、第4讲水体运动规律,-2-,命题分析,专题知识,命题方式:文字+图像(经纬网图、区域图、等值线等) 注意内容:(1)在复习水循环时,除了准确理解和掌握水循环示意图,还应注意联系教材中的知识,分析不同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及水量变化特点(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理解五种河流补给形式的差异;(2)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在南美地区表现很突出,巴西东南沿海热带雨林气候的形成、秘鲁沿海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和向较低纬度。</p><p>9、第5讲地壳运动规律,-2-,命题分析,专题知识,命题方式:文字+图像(关联图、景观图、剖面图等)注意内容:(1)在复习岩石圈物质循环过程时,要注意从岩浆和岩浆岩的特点找突破口。(2)在复习内、外力作用与地貌的关系时要注意图文结合,将文字落实到图像中。(3)内、外力作用对地貌的影响与人类生产活动密切相关,应注重结合生活实践和感性认识分析相关问题。,-3-,命题分析,专题知识,-4-,核心知识,高考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