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世界大战
走向世界大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而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不需要的战争!“(TheUnnecessaryWar)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目标导航1.了解走
走向世界大战Tag内容描述:<p>1、第3课 走向世界大战一、单项选择题(特别提示:请把答案写在题号前面):1二战爆发前,法西斯侵略者发动的局部侵略战争有: 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 德意联合侵略西班牙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A. B C D2使西班牙内战演变成反法西斯民族革命战争的主要因素是: A.德、意法西斯的武装干涉 B英法美的纵容侵略政策C.佛朗哥是法西斯分子 D国际纵队参战3.西方大国推行绥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竭力避免战争,维护既得利益 B.牺牲弱小国家利益,满足法西斯的欲望C.打击进步势力,维护资本主义 D.赢得备战有利时机,准备与法西斯斗。</p><p>2、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1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D中国的革命运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p><p>3、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1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D中国的革命运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软。</p><p>4、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基础巩固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2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p><p>5、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目标导航1.了解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2.理解慕尼黑阴谋(重点)。3.认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难点)。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联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p><p>6、集体安全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在集体安全保障下,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涵义集体安全理论的代表人物I.克劳德认为,集体安全有两层涵义:第一层,建立稳定有效的集体安全保障体系,以集体的优势实力制止战争和侵略行为;第二层,不仅保障大国的利益,而且确保弱小国家的独立主权和安全,这是集体安全能否实现的关键。性质集体安全体系一向被看作是全球性的,其成员具有世界性和全球责任感。20世纪前,在国际关系中主要实行单独安全保障体系,。</p><p>7、美国中立法美国中立法是美国政府于1930年代所通过一系列法案的总称。这些法案是用以回应前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和亚洲日益混乱的局面。美国的积极参与第一次世界大战,损失惨重。这间接导致美国本土孤立主义的兴起,希望美国不牵涉在国际的斗争中,从而促成了中立法的制定。中立法的影响通常是负面的。因为条文不分侵略国和受害国,单纯以“交战国”平等地对待她们。这些法例亦限制了美国政府协助英国对抗纳粹德国的力度。1941年美国正式向轴心国宣战使法案被废除。1935年中立法1935年中立法禁制美国公民向国际战争的交战国售卖军火。这间。</p><p>8、苏德互不侵犯条约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又称苏德条约、莫洛托夫里宾特洛甫条约或希特勒斯大林条约,是1939年8月23日苏联与纳粹德国在莫斯科签订的一份秘密协议。苏方代表为莫洛托夫,德方代表为里宾特洛甫。该条约划分了苏德双方在东欧地区的势力范围。签约背景十月革命及苏联建立后,由于意识形态等原因,以英国、法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与苏联的矛盾激化。到20世纪30年代末,英、法的主要战略对手是苏联,而在东欧地区的问题上又与纳粹德国发生冲突。而纳粹德国向来仇视共产主义,要向苏联采取军事行动,也必须经过东欧。对苏联而言,英、法是“。</p><p>9、慕尼黑协定慕尼黑协定,全称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是1938年9月29日至30日英国、法国、纳粹德国、意大利四国首脑张伯伦(首相)、达拉第(总理)、希特勒、墨索里尼在慕尼黑会议上签订的条约。英、法两国为避免战争爆发,牺牲捷克斯洛伐克利益,将苏台德区割让给纳粹德国。主要内容慕尼黑协定包括8条正文、1个附件和3项声明。主要内容是:1.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德军于1938年10月1日10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他德意志族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这些地区存在的任何设备必须完好地交给德国;2.对。</p><p>10、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基础巩固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2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p><p>11、英、法、意纵容德国吞并奥地利我今天拜会艾登(英外交大臣)他就个别问题做了如下的声明:他告诉了法国,对奥地利问题,意大利比英国关心得多。而且英国人民也已认识到,德奥间的更紧密的联系迟早必将到来但他们希望避免用武力去求得解决。德国驻英大使对法外交部的报告。</p><p>12、学案3走向世界大战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联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4)西班牙内战期间,。</p><p>13、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预习导引学习目标重点难点1.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历史背景。2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1.重点:慕尼黑阴谋的实质和影响。2难点:绥靖政策;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知识点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绥靖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联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p><p>14、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基础巩固11936年8月,法国政府声明:“法兰西共和国政府决心严格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这表明法国政府()A.充分尊重西班牙的主权B.支持西班牙的革命力量C.支持西班牙的反动势力D.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解析根据材料信息“避免直接或间接对该国(西班牙)内政的一切干涉”,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国政府推行纵容侵略的政策,因此D项符合题意。答案D21938年9月,英国首相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国后,在机场手持慕尼黑协定向人们炫耀,并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如图)。慕尼黑协定之所以受到英国人的欢迎,主要是因为它。</p><p>15、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1以英国人李顿为团长的国联调查团在对日本侵占中国东北的事件进行调查后,说日本侵占中国东北地区是因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李顿认为“使日本受害较其他国家为大”的依据是()A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B华盛顿体系的束缚C国联对日本侵略者的制裁 D中国的革命运动答案D2“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悲剧本来是很容易避免的,善良的软弱强化了邪恶的刻毒。”(丘吉尔二战回忆录)这句话揭示了()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是意大利法西斯B绥靖政策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有重大责任C凡尔赛和约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罪魁D捷克斯洛伐克的。</p><p>16、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课标要求概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怎样从局部战争逐步走向全面战争的。课堂互动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联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3)西班牙内战爆发后,英、法等国采取了“不干涉”政策,美国实行“中立”政策。(4)西班牙内。</p><p>17、第2讲走向世界大战考点内容要求层级走向世界大战英、法、美绥靖政策及其主要表现、影响、历史教训c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后果c第二次世界大战从局部战争走向全面战争的原因、过程d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概念:面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英、法、美等西方大国为保住自己的利益,不惜牺牲受害国利益,同时为推动法西斯国家进攻苏联,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行为实行姑息纵容政策。2表现(1)日本对中国的侵略,得到英法操纵下的国联的迁就。(2)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时,英法听任意大利舰船通过苏伊士运河,向埃塞俄比亚运送部队和物资。。</p><p>18、走向世界大战,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诫我们,世界和平是不可分割的,爱好和平的各国政府和人民只有同心协力,共同维护,和平才能持久 而作为世界大国应该承担起更多的责任,不需要的战争!“(The Unnecessary War),从来没有一次战争比这次战争更容易加以制止的了, 假如当初我们采取共同的措施来保障我们的安全的话, 这个灾难也许不会降临在我们头上。,丘吉尔,一、西方大国的绥靖政策,1、表现,(5)制造慕尼黑阴谋,(1)纵容日本侵略中国;,(2)纵容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3)纵容德意武装干涉西班牙内战;,(4)德国破坏凡尔赛和约,英。</p><p>19、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3课走向世界大战,目标导航,1.了解走向世界大战的过程。2.理解慕尼黑阴谋(重点)。3.认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影响(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基础知识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深。</p><p>20、集体安全 集体安全政策又称集体安全保障 众多国家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和平的集体相互保障 在集体安全保障下 侵略者进攻集体安全体系中任何一个国家即被视为侵犯所有国家 涵义 集体安全理论的代表人物I 克劳德认为 集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