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主要教学时间单位。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开教案新人教版。《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三年级上数学试题-第一单元。
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Tag内容描述:<p>1、综合练习一姓名 ___ 学号 评价_____ 一、填空1把一个圆平均分成四份,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2把1米长的一条线段,把平均分成十分,每份是它的( )分之一,写作也就是米,8份是它的( )分之( ),写作,也就是米3是( )个,是5个( )42个,写作51米的是( )米,1米的是( )米6是( )个,是5个( )7、把一个圆平均分成8份,一份是它的( ),5份是它的( ) 。8、 读作( ), 读作( )。9、 有( )个 ,1里有( )个。10 、 有5个( ),是( )个11、 1可以平均分成( )个 ,可以平均分成( )个 。里面有( )个 ,5个( 。</p><p>2、第十单元 总复习主备人:王纪平、王会萍、郭小娟、苗灵敏教材简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万以内的加、减法,倍的认识,多位数乘一位数,长方形和正方形,时、分、秒以及吨、分数的认识。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复习巩固前面获得的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和估算能力。2、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总复习训练的过程,体验归纳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习的信。教法与学法讲解法与练习法课时安排6课时第一课时 复习计量单位教学内容:教材第109页第。</p><p>3、第3单元 测 量第5课时 吨的认识(1)【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概念。知道1吨=1000千克,并能进行质量单位的简单换算。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猜测、推理及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目标:使学生真正感知数学取之于生活,又作用于生活。学会应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重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难 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猜老师的体重。教师让学生猜一猜老师的体重,猜完后。</p><p>4、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5课时 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整理和复习、练习十。【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梳理所学内容,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培养初步的整理、归纳能力。2.进一步体会学习计算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3.在小组合作学习中,体会与同伴相互交流学习的乐趣,养成认真计算、自觉验算的良好学习习惯。【重点难点】重 点:进一步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地进行计算。难 点:学会整理知识。【教学过程】一、小组互动,再现回忆1.出示整理。</p><p>5、三年级数学上册 3.5估计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教材第45页例4例5,46页练习教学要求:通过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获得对长度单位的感性认识,掌握对长度估计的方法,培养学生估计的意识和动手操作的能力。教学重难点:能较准确地估计出物品的长度。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2用手比划一下1米、1分米、1厘米和1毫米分别有多长。3不用尺子,在本子上是着画出一条长8厘米的线段,再和同桌比一比看谁画得最准确。4说说自己估计得怎么样,有什么感想?5今天我们就来估计一样物体的长度,看看谁估计得最准确。二、新授1教学。</p><p>6、三年级数学上册 3.2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教案 新人教版教学内容本册教材第3738页上的内容,完成第37页上的“做一做”。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了解平行四边形的特点。2、通过学生手动、脑想、眼看,使学生在多种感官的协调活动中积累感性认识,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探究平行四边形的特点。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画、剪平行四边形。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行四边形1、出示主题图。从图中你看到了哪些图形,指给同桌看。2、出示带有平行四边形的实物图片。师:它们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接着问。)师: 它们有。</p><p>7、归总”问题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用乘除两步计算解决含有“归总”数量关系的实际问题,能正确迅速地找到中间问题(即先求什么)。(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学会利用画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的解题策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养成良好的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意识和习惯。二、目标解析例9沿用了例8的情境,编排的思路与例8大体相同。不同的是,画图的方法由示意图改为更为抽象的线段图,为今后借助线段图分析更复杂的数量关系打下基础。总价相等这一数量关系用形象示意图(离散的图。</p><p>8、最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期中复习试卷一套一、口算。(5分)略二、填空。(22分)1、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刘翔跑110米跨栏的时间大约是13( )。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体重是35( ),身高是130( )。一辆卡车每小时行65( ),载重5( )。2、在钟面上,分针指向4,时针在8和9之间,这时是( )时( )分。3、24和8相比,( )是( )的( )倍。 4、4千克=( )克 240分=( )时1分+40秒=( )秒 1千米-320米=( )米5、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减数是236,差是387,被减数是( )。6、在 里填上“”、“”或“=”。3分 300秒 1分米-40毫米 6。</p><p>9、三年级数学上册 6.2笔算乘法练习题 新人教版做一做1.2.128 137 166145 183 1743.准乘17人 准乘5人5辆面包车可以坐多少人?13辆小轿车可以坐多少人?4.一共有多少个羽毛球?答案:1.5 4 7 5 6 4 22. 96;91;96;70;54;68;3.85人;65人;4.84个。</p><p>10、教师电子备课学科:数学册数:三年级上册教师姓名:任教班级:.第一单元时、分、秒一,教材分析:第一阶段是在一年级上册,主要让学生学会看整时和半时,初步认识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第二阶段是在一年级下册,主要让学生会读、写几时几分,知道1时60分;第三阶段就是本册教材本单元,主要教学时间单位“秒”,以及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具体内容的编排顺序如下:1、在具体情境中感悟时间单位“秒”。2、观察钟表,得出1分60秒 。3、时间单位之间的简单换算 。 4、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二、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秒。</p><p>11、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根据标准的要求,笔算加减法限定于三位数加减三位数,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减法。本单元是在二年级下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教学的。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本单元三个部分的教学改变了过去单纯出计算式题教学的形式,都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和或者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并注意在练习中安排一定数量的应用问题,以加强计算教。</p><p>12、2016秋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教案第一单元时、分、秒教案设计第1课时:秒的认识教学目标: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60秒”。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教学准备:(学生)口算卡片,准备一个时钟。教学步骤:一、情。</p><p>13、三年级数学上册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公开教案新人教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探索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能熟练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2、会解决有关长方形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简单实际问题。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的能力和空间想象力。(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展示活动,推导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逐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知数学是有趣有用的,初步了解数学的价值。2、对日常生活和周围环境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并有探究的欲望。3、在创设情景中,。</p><p>14、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县颜村铺乡麻口小学 高国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景,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同时,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难点: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及长方形、正方形图形、圆形纸片和细绳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准备了一份礼物(课件出示四个月饼),我想把这4块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几个?师。</p><p>15、一个因数中间有0的乘法,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8245,3136,1. 谁愿意用竖式计算这两道题呢?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2. 说一说你是怎样进行竖式计算的。,(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4. 谁能完整地说一说多位数乘一位数的竖式乘法该怎样计算呢?,小结: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要从个位算起,用一位数 依次乘多位数的每一位,哪一位上乘得的积满几十,就 要向前一位进几。,3. 你觉得他们把计算的过程说清楚了吗?请你进行评价。,(一)竖式板演,回顾算法,一、复习导入,揭示课题,90,8720,1000,34070,1. 下面我。</p><p>16、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第 六 单 元 (口算乘法),华湘学校 李思,同学们,你们喜欢去游乐园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游乐园玩一玩吧。,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一、创设情境导入新知,你能提出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吗?,例1.坐碰碰车每人20元,4人坐碰碰车需要多少钱?,二、探究新知,204=,答:4人坐碰碰车需要 元。,温馨提示: 你能口算出这道题的结果吗? 如果能请你独立及计算并将你的方 法说给组长听一听?,口算20 4 = ?,方。</p><p>17、第3单元 测 量第1课时 毫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观察、比划、测量等学习活动,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使他们初步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概念,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并能掌握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2、借助具体的测量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进一步发展估测意识。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会与他人合作,从而获得积极的学习数学的情感。【教学重难点】重 点:建立较为准确的“1毫米”的概念。难 点:理解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教学准备】教师准备。</p><p>18、万以内进位加法教学目的: 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两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重点、难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过程复习准备,导出新知基础训练 口算: 求与的和。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你能不能自己写出一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加法算式呢?笔算不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p><p>19、数学广角课 题数学广角教 学目 标1.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2.培养同学们观察、分析、推理能力,有顺序地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3.引导同学们使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4.培养同学们的合作意识和人际效能力。教材分析重点自主探究,掌握巧妙搭配、有序排列的方法,并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难点怎样排列可以不重复、不遗漏。教具课件、学具卡片、练习纸;课前安排好每6人一个活动小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课件演示小丑的一件上衣、两条裤子,如果小丑每次上场只能穿一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