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编号:12593785]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
第1课时 认识图形。认识图形(一)。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3、通过学生活动。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第1课时 认识图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第四单元 认识物体和图形。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Tag内容描述:<p>1、四、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p><p>2、认识图形(一)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及观察能力,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重点: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实物与图形,建立空间观念。导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二、操作感知1、分一分,揭示概念。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p><p>3、第4单元 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 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P34、P35第一个做一做及练习八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并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参与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准备】:6。</p><p>4、第四单元认识物体和图形(一)教学内容初步认识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直观认识,感受特征,能够辨认和区别。(二)教材说明和教学建议安排了两个例题。例1教学认识四种立体图形:从实际生活引入,出示了学生熟悉的一些实物,让他们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分成四类,引出四种立体图形,分别进行认识。最后让学生说一说身边哪些物体与上面这些形状相同,巩固几种立体图形的表象。在初步认识了四种立体图形后,“做一做”安排了两个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立体图形的特征。这种活动素材,老师们可以利用,也可以加以改造。</p><p>5、认识立体图形教学内容认识立体图形课时序号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何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案性质(如实填写,供核实。在“独立备课”或“修改”栏后打“”)教学设计、教学流程作业及板书设计一、设。</p><p>6、四、认识图形(一)第1课时认识图形【教学内容】教材第34页【教材分析】“认识图形(一)”这部分内容是小学几何图形学习的开端,也为后面“分类”的学习奠定了基础。“认识图形(一)”所认识的是四种最常见的简单物体的形状: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看一看”“分一分”“玩一玩”“摸一摸”“搭一搭”等活动,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直观几何体的不同形状,并知道相应的名称,使学生初步建立空间观念。【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好奇、好玩,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比较浓厚,所以他们喜欢通过操作学具摆一摆。</p>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认识图形一】相关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