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阳明腧穴
l第三节 足阳明腧穴 l[目的要求]见大纲及教案。l 本经腧穴。l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 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 位的其他病证。P66 l头颈部。l 一、定位 l1.承泣 STl l[定。第三节足阳明腧穴[目的要求]见大纲及教案。一、定位1.承泣STl[定位]正坐或仰靠。
足阳明腧穴Tag内容描述:<p>1、第三节足阳明腧穴目的要求见大纲及教案。本经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45个穴位。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P66,头颈部:一、定位1承泣STl定位正坐或仰靠,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2四白ST2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3巨髎ST3定位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p><p>2、第三节 足阳明腧穴 目的要求见大纲及教案。 本经腧穴,起于承泣,止于厉兑,左右各45个穴位。 主治概要 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头面、目、鼻、口齿痛、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P66,头颈部: 一、定位 1承泣 STl 定位 正坐或仰靠,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2四白 ST2 定位 正坐,或仰靠,或仰卧。在面部,瞳孔直下,当眶下孔凹陷处。,3巨髎 ST3 定位 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当鼻唇沟外侧。 4地仓 ST4 定位 正坐,或仰靠,或仰卧位。在面部,口角外侧,上直瞳孔。,5大迎 ST5。</p><p>3、第三节足阳明腧穴 目的要求 见大纲及教案 本经腧穴 起于承泣 止于厉兑 左右各45个穴位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 头面 目 鼻 口齿痛 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P66 1 头颈部 一 定位1 承泣STl 定位 正坐或仰。</p><p>4、第三节足阳明腧穴 目的要求 见大纲及教案 本经腧穴 起于承泣 止于厉兑 左右各45个穴位 主治概要本经腧穴主治胃肠病 头面 目 鼻 口齿痛 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P66 头颈部 一 定位1 承泣STl 定位 正坐或仰靠 仰卧位 在面部 瞳孔直下 当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2 四白ST2 定位 正坐 或仰靠 或仰卧 在面部 瞳孔直下 当眶下孔凹陷处 3 巨髎ST3 定位 正坐或仰靠 或仰卧位 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