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总则11项目由来,于2005年搬迁新建,系由林万容先生投资兴建,其位于镇上甲村,距区13公里,是一个从事种猪、仔猪、商品猪生产,服务于“菜篮子”工程的农业企业。公司占地面积110亩,总投资325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100万元,目前达存栏生猪7000头、年出栏生猪18000头的规模,公司严格按照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和规范进行生产,产品已获农业部、福建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是省环境局生物发酵舍“零排放”养殖技术示范基地、重要的副食品基地、20062007年度三明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被列为省控城市无公害生猪基地。近年来,我国现代化集约养猪场的生产方式发展迅速,虽然这种集中饲养方式有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优点,但是同时也带来畜粪和冲栏废水的高度集中,若未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理,势必将对周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而且造成可利用的能源物质(畜粪)的大量流失,从而降低了经济效益。因此在发展养殖的同时也要重视实施污水、污物的治理与利用,这才更符合生态养殖的可持续发展策略。因此公司拟增加投资1750万元扩大规模,扩建后项目年存栏量为13000头,出栏生猪3万头,沼气发电120KW,集中供气600户,沼液管道9万米,供给竹林,果林、菜地4800亩使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1998年11月29日颁布实施的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03年9月1日起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以及国家环境保护部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等有关规定,养猪厂扩建项目需要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为此于2009年1月10日委托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承担其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所在接受委托后,组织科研人员对项目现场进行了踏勘,在充分收集和分析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和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分析项目建设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筛选确定评价因子和主要评价内容,制定评价工作实施方案,依据有关环评导则和技术规范,编制完成了养殖厂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供建设单位报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审批。12评价目的与评价原则121评价目的项目的施工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本项目拟通过环境影响评价,达到以下目的1、通过对该扩建项目的工程内容和工艺路线进行分析,明确污染源和可能产生的污染因素,计算污染物的排放量,掌握该项目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对建设项目所在地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确定拟扩建项目影响环境的要素和主要保护目标;2、通过扩建前项目工程现状调查和环境质量现状监测,了解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结合扩建工程污染分析的结果,预测扩建工程项目可能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范围和影响程度;3、根据扩建工程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评价的结果,对扩建工程的工艺方案和所采取的环保措施进行论证和评述,提出进一步控制污染,减缓和消除不利影响的替代方案和对策建议。4、根据上述评价结果,从环境保护角度出发,明确给出项目选址可行性结论。5、结合当地发展规划和环境规划,在评价工作中贯彻“清洁生产”、“污染物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等基本原则。122评价原则本评价坚持整体性、区域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以及可持续发展实事求是的原则,并力求做到1、评价工作总的原则是“清洁生产”、“达标排放”、“污染预防”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2、通过工程分析,核算扩建前后建设项目污染物的“产生量”、“削减量”及“排放量”情况;针对建设项目的特点及有可能会产生的环保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并在达标排放及总量控制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评的明确结论。3、充分利用近年来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取得的环境监测、环境管理等方面的成果,进行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13编制依据131有关环境保护法规和条例(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年12月;(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年9月;(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年9月;(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1991年5月;(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实施细则,2000年3月;(7)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8)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0)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02年6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2008年1月;(12)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年11月;(1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目录,2008年10月;(14)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31号文);(15)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家环保总局9号令2001年5月);(16)福建省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实施细则,2002年5月;(17)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2001年12月19日);(18)关于加强重点流域、海域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环办函2003530号)。(19)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国家环境保护局,环发200628号,2006年2月;(20)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第13号令,2001年12月。(21)福建省环境保护条例,2002年5月;(22)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1996年;(23)关于进一步加强畜禽养殖项目环评管理工作的通知,(闽环保监20098号),2009年3月。132技术导则(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则HJ/T2193;(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93;(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HJ/T191997);(6)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133环境保护标准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5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6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2008);7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134产业政策(1)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发展改革委令2005年第40号200512);(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135其他技术文件(1)年出栏生猪3万头生态养殖及沼气综合利用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009年1月;(2)环境影响评价项目委托书,2009年2月;(3)兴养殖场扩建项目投资备案表,闽发改备2009CD3011号。14评价方法1、污染源分析根据建设项目工程具体情况和类比同类项目情况进行污染源分析。环境现状评价2、主要采用现场勘察、进行必要的现场监测,并进行数据统计,对环境现状进行评价。3、环境影响预测分析和评价采用数学模型、类比实测等技术方法,分析项目污染物排放的达标可行性和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提出环保措施及建议。15评价工作等级、评价范围、评价因子的确定151大气环境1、评价工作等级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的规定,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依据评价项目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量,周围地形的复杂程度以及当地执行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等因素确定。通过对建设项目初步分析,选择H2S及氨为废气主要污染物,根据HJ/T22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中的规定的公式计算H2S及氨的等标排放量,其等标排放量计算结果见表11,大气评价工作等级判定见表12。表11大气评价等级判别参数污染物名称单位时间排放量KG/H空气质量标准MG/M3等标排放量M3/HH2S03600136107NH31806020903106表1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等级表地形PIPI2510925108PI1超标;SI1临界状况;SI1,表明该水质参数超过了规定的水质标准,已经不能满足相应环境功能要求。4、评价结果及分析根据监测项目的评价标准和计算公式,水质评价结果见表49。表49地表水水质评价结果一览表项目点位PHSSBOD5CODCR氨氮粪大肠菌群103211308309707920942034118087086092113034118078084095082评价结果表明,监测期间评价水域PH、BOD5、CODCR和氨氮均能满足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水质标准;监测期间评价水域2监测点位的粪大肠菌群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类水质标准,其主要原因是周边的农田退水通过小溪汇入白沙溪,导致白沙溪中的粪大肠菌群超标;监测期间评价水域SS超过水利部标准SL6394地表水资源标准的三级标准,其水质较为混浊。43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评价为了解当地地表水水质现状,我们根据环境监测站的监测报告(永测报字2008第B051号)中对噪声现状进行分析。431现状监测1、监测点位的布设根据项目生产情况及周围噪声现状,其噪声监测设6个点位。详见图41。2、监测时间与频率声环境监测于2008年6月26日进行。3、监测方法按照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测量方法(噪声部分)中规定的方法进行。4、监测结果监测统计结果详见表410。432声环境现状评价1、评价标准评价标准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中I类标准,标准值详见表410。表410声监测统计结果(单位DB)监测点位监测结果评价标准评价结果1480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2434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3465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4484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5463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6443昼间55DB夜间45DB达标2、评价方法根据噪声现状监测统计结果,采用与评价标准直接比较的方法,对厂界噪声进行评价。3、评价结果从表410中可以看出,各测点噪声在白天的最大值为484分贝,不超过GB30962008中I类标准,说明选址区域环境噪声质量较好。第五章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大气环境影响评价511污染气象特征分析5111地面风场1、风向全年静风频率高达38,冬、春、夏、秋四季的静风频率分别为40、38、31和40;年主导风向为NNE、NE、SSW风,冬半年盛行偏北风,夏半年盛行偏南风,全年及各季风向频率见表51和图51。表51累年各月各风向频率()一览表风向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C1710833111333112674028101032212443112573636101032113455212453746783211376521234385578221137762113439645522115119103113335734412125101110422333185552222379932233359787232136652123539107982311256411135401167822212564111454312677231125531124545年6772211367621245381月静风404月静风387月静风3110月静风40全年静风38图51年、各代表月风玫瑰图2、风速多年平均风速为14M/S,7月份最大,为17M/S,12月份是小,为11M/S,风速年较差06M/S。最大风速为1979年10月18日出现的20M/S。各风向平均风速,全年以WNW、NW、SSW、S几个风向的平均风速最大,分别为30M/S、28M/S、28M/S和25M/S,以E和ESE风向的平均风速最小,均为16M/S,具体见表52。表52累年各月各风向平均风速(M/S)一览表风向月份NNNENEENEEESESESSESSSWSWWSWWWNWNWNNW120202018161317221717161519363225219202017151513322518181517353225320202019161621363223211722303025420192015151619343024222020302523519191818161617312722222219282520618202015181618323024252420222122720212220172027322923242222242423823222321181720262622211920252425923232420161415221918171723302724102524241917141416151616151730282811232322181514141614151612193231281222212018161514181616141418332725年212121181616182825212119203028251月4月7月10月全年图52年、各代表月风速玫瑰图5112边界层温度场特征1、气温日变化评价区各高度低空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与地面基本相同,即午夜至清晨气温略低,午后至傍晚气温略高。对于日平均气温而言,各层的变化很小,随着高度的增加,气温均匀减小,减小的速率均较缓慢。2、气温随高度的变化及气温直减率评价区全天各时次气温变化规律相差不大,除11时和14时外,观测的各种次均有逆温出现。其中23时、05时、08时逆温层很厚。气温直减率是判断大气层结构稳定程度的物理量之一,气温直减率越大,说明大气层结越不稳定,有利于对流和湍流的发展,有利于污染物的垂直输送和稀释;反之气温直减率越小,甚至为负值(逆温),说明大气层结越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铅直输送和稀释。就整层而言,各时次气温的直减北变化不是很大,正午至傍晚直减率较大,午夜至凌晨气温直减北较小,其中最大的14时的091/100M,最小为05时的021/100M。各时次气温直减率的变化遵揗气温变化的一般规律。100M以下11时气温直减率最大,为223/100M,其次是14时,最小值出现在19时,为124/100M,从17时起至23时出现接地逆温。500M以下气温直减率最大出现在14时,为135/100M的绝热递减率,最小出现在08时,为029/100M,21时至凌晨08时仍有逆温出现。5001500M的高度气温直减率各时次相差很小,17时最大,为081/100M,08时最小,为032/100M。3、不同稳定度条件下的气温垂直廓线表53是评价区不稳定度条件下各高度平均气温()。表53评价区不稳定条件下各高度平均气温()一览表稳定度不稳定度中性稳定地面19919217750187187174100182183181501781831862001741821872501741821893001731818835017117718640017174183450168169185001641611756001611541697001571471628001511391569001451331491000141271491100134119134120012911412713001221081211400119102115150011799112对于不稳定类,出现不稳定类天气的时间是在晴朗天气下的08时至14时,低层(100M以下)气温直减率较大,达17/100M,为绝热递减率,因此时正值太阳高度角最高,天气晴朗少云,近地层气温止升最快的时期,100M以上气温基本上随高度的增加稳定的减小。对于中性稳定度,其特点是整层气温变化很有规律,起伏不大,气温随高度的增加均匀的降低。稳定类出现在晴朗、少云的夜间及凌晨,地面辐射降温,低层处于逆温状态,逆温厚层达300M左右。4、逆温层特征逆温是大气污染形成的重要气象条件,特别是接地逆温和低层逆温,与其他条件相配合,常会使遭受污染地区的污染进一步加重。因此弄清低层大气逆温生消及发展的规律,对大气污染的防范及综合治理至关重要。地区在秋末以后的逆温频率是比较高的。逆温主要表现为以接地逆温及低层逆温为主。其中接地逆温占逆温总数的528;低层逆温占逆温总的的396;中高层逆温(底高500M)占75。逆温厚度评价区接地逆温的平均厚度为196M,最大厚度为360M,最小厚度30M接地逆温的厚度大多在200400M之间。就各时次平均厚度而言,傍晚刚生成的时候厚度最小,17时的平均厚度公为475M,此后厚度不断加厚,凌晨23时厚度达最厚,为321M,至凌晨05时的厚度减少,同时接地逆温底部开始抬升。逆温强度接地逆温的平均强度为17/100M,最大强度为39/100M,最小强度为064/100M。5113低空风场特征1、低空风向分布图53为低空风向玫瑰图图53低速风向玫瑰图风向随高度的变化100M高度主导风向为NWN,其主要频率较多的导风向为SESW。500M以上则以NE风向为主,S或SSE为次导风向。总之,除地面处各层偏南风频率也比较高。风向的日变化表54为各时次各高度最多风向,分析表明地面风较稳定,以N风为主。在100500M高度上,夜间风向稳定,其中100M高度多为西北风,500M高度多为东北风。500M以上风向日变化不明显。表54各时次各高度(M)最多风向一览表序号时次地面1005001000105N,WNW,CSSW5个4个208N,C5个E,NWN,SW311S,W,SW,CNE,CESSE414N,SSENNE,W,NNWNWNW517N,CNWNNE,NE,NWNNE,NNW619N,CNWNEENE,SSE721N,CNNENNE,E823N,WNW,CNNWNNENE2、低空风廓线风速随高度的变化低空平均风速廓线由图54可见,低空风速以地面为最小,700M以也,风速随高度呈较平稳的递增趋势,风速递增率平均每百米约为04M/S,即从地面的06M/S增加到700M的34M/S,随后风速随高度或增或减,但以顶层1500M风速最大,为43M/S。不同稳定度条件下低空风速廓线由图55可见,稳定层结地面风最小,不稳定层结次之,中性层结最大。稳定层结风速随高度的增高呈递增趋势,其在50M以下有一快速增加层,风速从地面的04M/S增加到1M/S,最大风速层位于顶层,风速大小为38M/S。不稳定层结风速100M以下风速随高度增加而增加或稳定不变,1000M以上风速随高度增减减幅度较大,最大风速层位于1300M高度,风速大小为32M/S。中性层结风速随高度变化与稳定层结相似,50M以下也有一快速增加层,风速从地面的1M/S增加到16M/S,随后稳定增加至600M高度后,风速随高度变化出现波动,但呈递减趋势,其最大风速层位于600M处,风速值为44M/S。低空风速的日变化图65为低空风日变化图。各层次风速日变化明显,大致呈单峰型。200M以下风速最大值基本出现于午后至傍晚,最小值在午夜至凌晨。500M以上,风速最大值出现在早晨8时,最小值则出现在11时至傍晚。从风速日较差看(表55),较大的风速日变化主要发生在500M以上。表55各层次风速日较差(M/S)一览表地面100M200M300M400M500M600M700M800M90M1000M109081512364432152423图55不同稳定度下低空风速廓线图54低空平均风廓线图56低空风速日变化曲线3、平均风速幂指数经检验,近地层风速随高度的变化均符合幂指数UZ/U10(Z/Z10)N的规律,式中UZ为Z高度的风速,U10为Z10(10M)高度的风速,N为风速幂指数。本次观测的结果进行拟合后可知,利用冬季现场补洞资料拟合的幂指数为03400(拟合高度400M)。4、不同稳定度下风速幂指数风速幂指数以稳定层结的0376最大,中性层结的0229次之,不稳定层结的0193最小(见表56,拟合高度300M)。表56不同稳定度下的风速幂指数一览表稳定度类别不稳定中性稳定幂指数0193022903765114大气稳定度特征1、大气稳定度频率分布大气稳定度等级的划分是使用帕斯奎尔稳定度分类法,分为强不稳定(A类)、不稳定(B类)、弱不稳定(C类)、中性(D类)、较稳定(E类)和稳定(F度)共六级。春、夏、秋、冬四季稳定度以中性层结D类为主,全年平均D类稳定度出现频率为478,详见表57。表57全年及各季各稳定度出现频率()稳定度ABCDEF冬季168255532179135春季2896958615385秋季1116376397127224全年1812269478165146从稳定度的日变化情况看,早晚及夜间以中性D类和稳定E、F类为主,中午前后由于对流加强,层结状况以中性D类和不稳定(A、AB、BC、C和CD类)为主。2、风速、风向、稳定度的联合分布风速、风向、稳定度的联合频率可以全面反映区域污染气象的统计特征。表58列出根据五年的气象资料统计的风向、风速和稳定度的联合频率。表58年风向、风速、稳定度联合频率()一览表192293049505959稳定度ABDEFABCDEFABCDEFCDDN03010004102905319307200851250110008001NNW01507032012022116037003305600400070NE04614805305806026308201291360010012003ENE01205103701102705903500190080000E054084080270250560720021070000ESE015047058007008038040000300100100010SE03407305601201603802400180260005001SSE02306208200500303403900150210040011008S03007813601001809318600891530410022008SSW01905210900501106223100130780270007004SW03307811701002311530100331040600008007WSW01803001601201003704000100140070001003W02904202201802104202200200360010011003WNW01802601301000802700800230320010010008NW06308202607105313203500711270010027014NNW038066027026027108040003307000500050C249105186300000000000风向5115大气混合层大气混合层是大气提供污染物进行混合稀释的空间高度,混合层高度越高,对污染物的扩散越有利。据统计,混合层厚度全年以弱不稳定C类为最大,稳定F类或较不稳定E类为最小;各类稳定度条件下混合层平均厚度年变化除强不稳定A类以春季为最大外,其余各类以夏季为最大,而最小刚是除了F类出现在秋季外,其余各类出现在冬季,详见表59。表59各类稳定度条件下的混合层平均厚度(M)稳定度一月四月七月十月平均A类8851403124111241163B类8881044188713331288C类15231770218616211775D类1146793187711861250E类7537631155994916F类6828231073670812年均9801099157011551201512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预测因子H2S、NH3。2、预测点上甲村和瑶田村个点。3、预测方法首先对本工程排放的污染物对各预测点的贡献浓度进行预测,然后与现状监测值进行叠加,预测工程投产后排放的污染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并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以厂界的左下角为原点,分别以东和北为正X和正Y轴。以向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各延伸2KM,评价面积16KM2。4、源强参数项目工程的无组织排放源主要为猪舍恶臭,本次评价按照恶臭量较大的夏季做为预测源强,其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源强参数见表510。表510项目无组织排放源污染物源强参数源强KG/H污染源名称排放源排放高度MH2SNH3猪舍面源130120M200361806表511敏感点坐标一览表敏感点瑶田村上甲村增田村石林风景名胜区坐标(530,411)(136,704)(811,915)(939,1449)5、预测内容预测在常规气象下及不利气象条件下,大气污染物H2S、NH3的浓度贡献值的轴线分布,最大落地浓度(贡献值)及其距离以及环境影响分析。H2S、NH3卫生防护距离的计算。6预测模式在本次评价预测计算中,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T2293规定的方法和高斯模式进行预测。烟气抬升高度公式A、有风时,中性和不稳定条件,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由于拟建工程烟气热释放率QH大于2100KJ/S,且烟气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差值T大于35K,H采用下式计算HN0121UQNHQH035PAQVSTTTSTA式中N0烟气热状况及地表状况系数,0292;N1烟气热释放率指数,N13/5;N13/5N2排气筒高度指数,N12/5;N22/5QH烟气热释放率,KJ/S;H排气筒距地面几何高度,M;PA大气压力,HPA;QV实际排烟率,M3/S;T烟气出口温度与环境温度差,K;TS烟气出口温度,K;TA环境大气温度,K;U排气筒出口处平均风速,M/S。B、有风时,稳定条件,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HQ3/13/1098UAHDZ式中排气筒几何高度以上的大气温度梯度,K/M;TA其它符号同上。C、静风和小风时,按下式计算烟气抬升高度HM。H55Q式中符号同上,但取值宜小于001K/M。DZTA浓度预测模式,A有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下风向地面任一点X、Y,一次浓度CMG/M3。按下式计算FYUQCYZY2EXP2式中Q源强,MG/S;U排气筒出口处的平均风速M/S;Y垂直于平均风向的水平横向扩散参数M;Z铅直扩散参数M;Y下风向轴线在水平面上的垂直距离MFNHHNHHEZEZNKEXPXP2222式中H混合层高度M;对于三级评价K0HE排气筒有效高度M。HEHH式中H排气筒几何高度M;8/34/109HH烟云抬升高度M,计算方法同导则。排气筒下风向一次最大地面浓度CMMG/M3及其出现的距离XMM,按下式计算12PHUEQXCEM式中212121211EHPE2211EMXB小风和静风时点源扩散模式以排气筒地面位置为原点,平均风向为X轴,地面任一点X,Y一次浓度CLMG/M3计算公式为GQYXCL023,2012EHSEGSU22/01STDS201XS式中分别为横向、垂直方向扩散参数的回归系数,021,T为扩散时间S。ZXY,C日均浓度计算公式选取典型日气象条件,按以下模式计算日均浓度。CDX,Y,OHICN1D尘颗粒物模式22EXP2ZEYZYPHUXVGQ式中A尘粒子的地面反射系数;VG尘粒子的沉降速度,182GDVGD、分别为尘粒子的直径和密度,为空气粘性系数。E多源浓度迭加模式对于多个污染源,在某点形成的浓度,各污染源分别进行计算,而后对同一接受点的浓度值迭加,其计算式为CXYOCXYODPN,1式中CX,Y,O计算点的浓度值,MG/M3;CPX,Y,OP污染源在计算点的贡献浓度值,MG/M3;P污染源序号;N污染源总数。6、预测结果预测结果见图57至图512及表512、表513。表512项目运营后各敏感点的污染物浓度值单位MG/M3NH3H2S污染物NNESSWCNNESSWC浓度增量000006000100000100002现状值003150瑶田村叠加值003150032100032500000100002浓度增量001480003000080000002现状值003150上甲村叠加值0046300345003230000002浓度增量00000030000001现状值003150增田村叠加值0031500315003180000001浓度增量00029000001000现状值003150石林风景名胜区叠加值003440031500316000表513最大落地浓度增量及距离单位MG/M3D类稳定度污染物风向、风速(M/S)下风向距离(M)最大落地浓度叠加现状值NNE1209880202315NH3SSW1209880202315NNE120988004004H2SSSW1209880040047、影响评价最大落地浓度分析由上表可知,项目运营后NH3最大落地浓度出现在NNE、SSW风向、18M/S、距离污染源1209884M处,叠加现状值后浓度为02315MG/M3。H2S大落地浓度出现在NNE、SSW风向、18M/S、距离污染源120988M处,叠加现状值后浓度为004MG/M3。对环境敏感目标的影响由图及表可知,经预测项目运营后NH3及H2S在不同风向、风速条件下对各敏感点的浓度增量叠加浓度现状值之后,各个敏感点的NH3及H2S均低于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的NH3及H2S的最大允许排放浓度。由上分析,项目运营后项目的主要污染物NH3及H2S的瞬时浓度对评价区空气质量影响较小。年平均浓度利用气象资料统计的联合频率计算平均浓度分布,绘制年均浓度分布等值线图,见图。由图可知,正常工况条件下,本项目所引起的NH3及H2S年平均浓度增量均不大,无超标影响区域,不会对环境空气质量造成明显影响。513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卫生防护距离指产生有害因素的部门的边界至居住区边界的最小距离。由于本项目恶臭污染物为无组织排放,通过设立卫生防护距离来保护环境敏感目标不受影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行业标准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中有关规定新建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避开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厂界与以上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根据GB180552000村镇规划卫生标准中养猪场的卫生防护距离(规模100025000头,防护距离8001000M)确定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为800M。综上所述,本项目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800M,根据现场勘察,项目周边有几个村落,其离项目污染源边界的距离见下表。表514各敏感点离污染源的距离敏感点瑶田村上甲村增田村石林风景名胜区距离075KM069KM121KM198KM由上表可知,距离项目最近的村庄为上甲村和瑶田村,其中瑶田村与本项目中间有竹林,项目恶臭对其影响不大。要求项目在上甲村和项目厂房之间建一防护林,减少项目运营后废气对上甲村的影响。今后在项目周围800M范围内禁止新建居民点、医院、学校等环境敏感点。514小结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扩建完成后,在现有条件下,项目排放的H2S和氨对评价区域的环境空气质量影响不大,其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能够满足二级标准。项目扩建完成后,其卫生防护距离确定为800M,主要敏感点为上甲村和瑶田村。根据GB180552000村镇规划卫生标准要求,项目与上甲村和瑶田村之间应建防护林,减少项目恶臭气体对上甲村和瑶田村的影响。52水环境影响分析项目水环境影响分析主要预测项目正常生产状况下,废水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票后排放,废水外排对该水域的影响,另外一种情况是项目废水处理设施出现事故,未能处理,造成未经处理的废水直接排入河流。521污水处理设施正常工况分析本项目产生的污水按照种养结合、污水资源化利用的原则,经处理达标后全部还田。建设项目废水经过场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GB185962001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4、表5的标准及GB50842005农田灌溉水质标准表1中的标准,再通过管道排入位于接纳土地上的田间储存池,作种植基地灌溉用水,含氮量高的猪羊粪尿经发酵制沼气处理后,制作成有机肥料。养殖业造成污染的很大原因在于农牧脱节,没有足够的耕地消化粪便和污水。本项目废水的产生量为2075T/D,项目周围有农田、蔬菜、竹林4800亩,其完全可以接纳本项目经处理达标的废水。根据水文资料,年平均降水量为15659MM,一月份平均降水量为634MM,七月份平均降水量为1168MM,年最大降水量为23373MMM。厂区初期雨水吸附了空气污染物及灰尘,同时还带入了地面的污染物,主要污染物为SS、COD、硫化物、氮氧化物等,但浓度相对较低,其与生活废水一起通过污水管道排入生物氧化塘处理。按照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要求,项目配套设置了多个田间储存池及一个氧化塘,总容积可达到30000M3,以解决在农田非灌水期间和雨季期间的污水出路问题。因此,本项目建成营运后,在实现了污水资源化利用,废水污染物实行零排放的情况下,不会对周围地表水环境产生大的影响。522事故排放分析1、水污染源强发生事故性排放时,项目生活废水排放量为1752T/A,冲洗废水为75720T/A。其具体排放源强见下表表515项目废水排放源强参数水量(T/D)CODCR(MG/L)氨氮(MG/L)生活废水48400200冲洗废水207565008002、预测范围预测范围为白沙溪排污口上游100M到下游1000M范围。3、预测因子根据项目污水排放特点为,预测因子确定为CODCR、BOD5。4、预测模式(1)水文条件根据监测期间对白沙溪的流量结果监测,其水文条件见下表。表516水文设计条件流量(M3/S)水深(M)河宽(M)流速(M/S)06881260096(2)水质预测模型由于白沙溪为山区性小河流,宽度小、坡度大,流速快,水体混合功能强,因此本次水质预测模式采用HJ/T2393中的SP模式,即UXKCO8640EP1HPQ0式中X计算点离开始点(排放口)的距离,M;U河水流速,M/S;K1耗氧系数,1/D;C排放口下游X处的污染物浓度,MG/L;C0河流污染物浓度混合值,MG/L;CP排污口污染物浓度,MG/L;CH河流污染物本底值,MG/L;QP排污口废水流量,M3/S;QH河流流量,M3/S;其中K1采用两点法确定,选取排污口下游两个断面的监测数据计算,公式如下BACXUKLN86401式中X500M,U0096M/S,CA(CODCR)176MG/L,CA(NH3N)092MG/L;CB(CODCR)168MG/L,CB(NH3N)095MG/L。计算结果为K1(CODCR)077(1/D)。5、预测结果预测时段白沙溪流量为0688M3/S,流速为0096M/S,白沙溪上游CODCR平均浓度取194MG/L。将各参数代入模式中计算,预测结果见表517。表517水质预测结果距离100M2000M4000M6000M8000M预测值(MG/L)41543482289224021995根据水质模型和预测设计条件进行计算,在事故排放情况下,在排放口下游08000M范围内,其CODCR有很明显的增大,并且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水质标准。因此建设单位须严格加强对本项目废水处理装置的管理,确保废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523小结以上分析结果表明项目扩建完成后,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其污水能够实现零排放,对周围水环境不会造成影响。在事故排放情况下,其CODCR有明显增大,并且超过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类水质标准。因此建设单位须严格加强对本项目废水处理装置的管理,确保废水处理装置的正常运行。53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建设项目噪声源主要为饲料区粉碎机、搅拌机,噪声声级7585DBA,主要噪声源及治理措施见表518。表518主要噪声源及源强参数序号设备名称声级值DBA治理措施治理后声级值DBA1粉碎机7585密闭厂房内,基础减振602搅拌机7585密闭厂房内,基础减振60531噪声预测模式采用HJ/T2419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推荐的方法和模式进行预测。1、场界噪声预测模式LARLAREFR0ADIVABARAATMAEXC式中LAR距声源R米处的A声级;LAREFR0参考位置R0米处的A声级;ADIV声波几何发散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BAR声屏障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ATM空气吸收引起的A声级衰减量;AEXC附加衰减量。几何发散对于室外点声源,不考虑其指向性,其几何发散计算式为LRLR020LGR/R0对于室内声源,计算K个声源在室内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1LG01KILIL然后,计算室外靠近围护结构处的声级L2L2L1TL6式中TL围护结构的传声损失,把围护结构当作等效室外声源处理。遮挡物引起的衰减遮挡物引起的衰减只考虑各声源所在厂房围护结构的屏蔽效应,A中已计算,其它忽略不计。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空气吸收引起的衰减按下式计算AATMRR0/100式中R预测点距声源的距离MR0参考点距声源的距离M;每100米空气吸收系数。当RR0012面积12995590004766681002931545001853007009771956029573590最大值01405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11高宽14781360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002004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图形分布图图案浓度002000040040060060080080101012012014014面积1314842000417423900222427700162762000766465506057235043924650最大值01729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11高宽14811362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图59静风,N3H落地浓度增量图图510风向为NNE,风速18M/S,H2S落地浓度增量图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图形分布图图案浓度002000040040060060080080101012012014014016016018018018018面积2911665001603955001009379004769587033167760264178301966790012917980000076745945最大值02083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06高宽14811362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0005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图形分布图图案浓度00050001001001500150020020025002500250025面积10548370004271807002573776001090636000002116024460最大值00280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02高宽14781360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图511风向为SSW,风速18M/S,H2S落地浓度增量图图512静风,H2S落地浓度增量图0005001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图形分布图图案浓度000500010010015001500200200250025003003面积1060895000324591800211426800931835406618614020362670最大值00345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02高宽14811362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2000150010005000500100015002000图形分布图图案浓度00050001001001500150020020025002500300300350035面积258957300152832800672295004038096029763800191466109017963最大值00415最小值00000平均值00001高宽14811362CM比例尺130,000123412标志图例关心点1瑶田村2上甲村3增田村4石林风景名胜区污染源1NH32H2S第六章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根据2009年2月7日现场勘察,扩建项目是利用现目原有的空地进行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场地已平整,项目用地现状及周围环境示意见图61。因此本工程的建设步骤为开挖基槽、铺设管线、回填基坑、地基处理和上部建筑施工,以及环保处理工程和绿化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主要环境影响因素有生产和生活污水、施工扬尘、噪声、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以及水土流失等。施工期环境影响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61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1、生产废水施工过程中可能产生泥浆水等施工废水,这种废水的特点是排放量较少,一般情况下只固体物质,不含其它可溶性的有害物质。应配套相应的施工排水设施,泥浆水应经沉淀澄清达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表4一级标准(SS70MG/L)后,回用于场地洒水,以减少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2、生活废水施工人员排放的生活污水约135T/D,含有一定量的有机物和细菌,如不妥善处理,随意排放将会污染地表水体,若渗透入地下会污染地下水体。本项目施工人员绝大部分居住在附近村庄,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村庄的污水处理系统,施工场地少量的生活污水同兴旺养殖场现有生活废水一起汇入污水管道,排入氧化塘进行处理,最后回用于农田灌溉。项目施工期较短,经过以上措施处理后,本项目施工期废水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将大大减小。62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1施工扬尘的主要来源拟建工程施工过程中场地清理、开挖基础破坏了地表结构和保护层,会造成地面扬尘;建筑材料、弃土、建筑垃圾的运输车辆在场地内行驶等因素都会产生地面二次扬尘。扬尘量的大小与施工现场条件、管理水平、机械化程度及施工季节、土质及天气诸多因素有关,是一个复杂、较难定量的问题。本评价用类比现场实测资料为主进行综合分析。2施工扬尘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工程分三个阶段完成,每个阶段的工程性质、施工现场布设、现场条件等虽然不尽相同,但是,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和影响对象基本一致或相近,因此在进行施工扬尘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时不再分阶段和场地进行论述。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曾对施工扬尘做过实测和专题研究,在一般气象条件下,平均风速为25M/S时,建筑工程施工工地的扬尘情况见表61,洒水与不洒水扬尘产生情况见表6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土建技术员工作总结(集合15篇)
- 2025年瑞昌市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多员合一”社区工作者【27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河北唐山市直属公立医院第一次公开选聘工作人员18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历年真题)
- 2025年嘉兴市秀洲区王江泾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合同制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IPv6升级与工业互联网平台性能优化报告
- 2025年临沂沂南县教育系统部分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教师(5名)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13笑迎挫折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大象版六年级-大象版
- 2025福建漳州城投地产集团有限公司市场化用工人员招聘35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上半年四川阿坝州考核招聘事业单位人员90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夺冠)
- 2025年福建福州市鼓楼区城投集团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食材采购协议书
- 项目驻地(营区)风险评估报告
- DL T 5745-2016 电力建设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
- 百白破疫苗效力评估的队列研究
- 田径比赛竞赛规则
- +Unit4+I+used+to+be+afraid+of+the+dark+SectionB+1a-1e课件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全册
- 2022新高考I卷II卷英语读后续写解读讲评及写作技巧指导课件
- 安徽省物业管理行业专题调研分析报告
- 2023国家电网作业安全风险管控典型生产作业风险定级库
-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课件
- 项目组织供应能力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