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_第1页
1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_第2页
1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_第3页
1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_第4页
13晋城旅游总体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建议书深挖优质资源,培育高端旅游品牌,促进旅游产业升级,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实现资源型城市向“大旅游”城市转型。(20112025年)二零壹壹年十一月目录开篇7一规划范围7二规划期限与目标7三规划性质8四规划背景8041宏观背景8042微观背景9五编制依据10第一部分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分析11第一章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1211旅游资源赋存状况12111自然地理条件12112历史文化渊源12113旅游资源分类131131自然旅游资源131132人文旅游资源1412旅游资源评价20121旅游资源分级评价20122旅游资源优势评价21123旅游资源劣势评价22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现状、SWOT及PEST分析2421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4211历史沿革24212产业规模和地位25213景区建设与旅游产品开发现状26214旅游支持体系现状282141旅游交通状况282142旅游住宿条件292143旅行社发展状况30215旅游管理体制现状3022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SWOT分析31221发展优势312211区位优势312212资源优势322213政策优势352214旅游营销35222发展劣势362221经济效益较低,客源市场狭窄362222景区建设尚有不足,辅助设施配备欠佳382223政府责任制度不够明确,协同配合度低382224投资力度不足,相关产业发展滞后39223发展机遇392231旅游需求392232旅游联姻文化,联动营销402233区位发展模式的提升41224面临挑战412241周边旅游城市的竞争412242景观培育与经济发展的协调422243旅游拳头产品的打造4223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PEST分析42231政治环境42232经济环境44233社会环境46234技术环境46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4831客源市场构成48311省内客源分析48312游客旅游方式分析50313游客的消费特征分析50314游客在各景点的出游分布情况及未来出游意向空间特点50315游客在旅游区担心问题分析51316游客对旅游区的印象5132客源市场总体定位52321一级客源市场52322二级客源市场52323三级客源市场5333客源市场规模预测53331市场规模预测53332旅游环境容量测评54333市场开拓战略55第二部分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57第四章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战略规划5841规划原则与指导思想58411规划原则58412指导思想5942总体定位5943战略模式6044战略目标61441总体目标61442阶段目标61443近期目标(20112015年)详细说明624431不断创新机制,持续加大投入,全力推动晋城旅游业做大做强624432全方位强化市场促销634433打造一批重点项目644434强化领导644435优化发展环境644436优化发展环境要实现区域协作,利用周边地区市场和资源,努力把晋城旅游做成全国名牌654437要借鉴新的旅游理论成果和先进经验,对晋城进行旅游目的地策划、管理和营销6545旅游产业发展主要指标66第五章晋城市旅游总体形象策划6851旅游总体形象定位“天下之脊北国江南”6852旅游形象口号设计68第六章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布局规划7161旅游产业发展与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71611晋城市旅游产业结构现状71612晋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7162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区域空间布局7363晋城旅游规划项目建设时序安排74631近期开发建设项目74632中远期开发建设项目75第七章旅游产品开发规划7671旅游产品开发设计76711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67111太行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67112沁河古堡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77113城郊/城市休闲旅游产品777114娱乐与体育旅游777115围棋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87116乡村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87117名士文化休闲旅游产品787118红色旅游78712自然生态观光休闲旅游产品797121观光休闲度假旅游产品797122工农业旅游79713健身养生旅游产品797131健身旅游产品797132养生旅游产品8072旅游路线布局80721区内旅游路线807211主路线807212主题路线81722区内外联动旅游路线82、723主要跨境旅游路线8273旅游市场营销规划82731目标市场与旅游产品界定82732旅游营销策略83733旅游营销的主要手段83第九章晋城市旅游支持保障体系发展规划8791旅游基础设施发展规划87911旅游交通规划879111规划原则879112旅游交通规划87912信息支持体系规划899121基础建设899122旅游信息库建设899123旅游公众商务信息网的建设899124旅游解说系统的规划与建设909125游客咨询服务中心建设91913游客集散中心9192住宿业发展规划9293餐饮业发展规划9494旅行社发展规划9595旅游娱乐业发展规划9596旅游购物发展规划97961旅游商品规划97962旅游购物场所规划97963旅游购物管理9897旅游人力资源发展规划98971一线服务员工需求测算98972人力资源发展建议9998晋城市旅游法制建设与产业政策保障100981晋城市旅游法制建设工作重点100982晋城市旅游产业政策保障10099晋城市旅游管理体制规划101910晋城市旅游产业经营体制规划103910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39102筹建连锁经营式集团1039103旅游企业合作组织1039104纵向整合式企业集团1049105横向整合式企业集团104第十章晋城旅游发展投入产出分析105101晋城旅游投入分析与规划1051011晋城市旅游投入分析1051012晋城市旅游投入规划10510121核心景区建设投入10510122相应支持系统建设投入10510123市场营销与管理投入10610124环境保护与旅游资源长期培育投入10610125旅游产业发展总投入106102晋城旅游投融资方式建议1061021投资分类与规模1061022投入时间与规模107103晋城旅游产出分析108第十一章晋城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目标与实现途径110111晋城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1101111环境保护目标1101112经济目标1111113社会目标111112资源保护、恢复、培育与整合1121121资源保护11211211环境保护11211212历史文化资源的保护1131122资源恢复与培育11311221旅游资源的恢复和培育策略11311222旅游资源的修复和培育原则1131123资源整合114113晋城市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实现途径114第十二章晋城市旅游规划的实施管理115开篇一规划范围本旅游发展规划的范围是晋城市9490平方公里的行政区域。规划将从整体上统筹考虑,突出重点,协调发展。二规划期限与目标(1)规划期2011年2025年(2)分三个发展时期近期(20112015年)优化发展优势旅游资源,加强产业功能的有效释放,开发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期。主要工作包括首先,深挖优质资源,培育高端旅游品牌,实施“大旅游”战略工程,构建强有力的现代服务业竞争体系。增加旅游产品供给,完善旅游产品结构,提高旅游消费满意度;开发适应旅游需求的新产品、新业态,构建现代旅游产品体系;坚持以旅游大项目建设为抓手,加快完善旅游服务功能,拉长旅游产业链条,优化旅游发展环境,打造旅游品牌特色,把晋城建设成为中西部旅游强市、文物强市,力争成为全国古建古堡旅游热点、太行山生态与文化体验地区,为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城市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打造坚实的基础。其次,进一步完善晋城市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巩固并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使旅游产业成为晋城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提高旅游资源开发质量和效益,提升旅游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着力从一般性的产品竞争转向更高层次的产业体系竞争,提高旅游产业的总体竞争能力;着力从简单粗放的旅游产品开发阶段转向效益化发展阶段;要着力从注重设施建设等硬件因素转向加强服务与环境建设,改善旅游业发展的环境因素。第三,鼓励地方县市进行旅游体制改革,支持建设一批试点地区,探讨旅游综合改革、专项改革和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等新路子。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旅游企业走出去,加强国际旅游合作。“十二五”期间,要创新旅游业发展体制机制,从一般性的要素建设转向管理制度的建设,通过完善体制机制,解决旅游业长远发展的动力机制。中期(20162020年)继续扩大产业规模,全面提升产业素质,优化现代化旅游产业体系结构,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期。主要工作包括首先,加强市场主体培育,支持旅游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发展;完善旅游标准体系,引领规范行业发展;加大标准制修订力度,拓展标准覆盖领域;创新标准化运行机制,转变标准实施方式;实施标准化示范工程,培育优质旅游品牌;建立标准化信息平台,提高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其次,有效提升旅游行业规范度和旅游标准领域覆盖率,有效提升旅游产品质量和管理服务水平,有效提升旅游产业素质和旅游产业地位,有效提升旅游强省建设能力和旅游国际竞争力。远期(20212025年)旅游产业成熟、持续、高速发展期。主要工作包括进一步提升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品牌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效保护文物,合理开发利用,以科学开发促进保护。进一步完善晋城市旅游产业体系,进一步优化旅游产业和区域经济结构;巩固并进一步拓展旅游市场;使旅游产业成为晋城市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建设有国际竞争力的旅游强市和世界级的旅游目的地。三规划性质晋城市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为地区级(市)旅游发展规划。四规划背景041宏观背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文件明确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国家重大区域战略提出的旅游发展重大目标等纳入政府的“十二五”发展战略和规划,成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旅游产业是渗透力和关联度极强的产业。一个强大的旅游产业不仅能够直接为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更重要的是能够拉动相关产业、改善城市形象、扩大城市影响,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晋城市旅游产业正处于一个关键的发展时期。如果做到合理定位,跳出传统旅游的发展模式,将获得非常好的发展机会。而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丰厚的文化底蕴,使晋城市旅游产业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回顾“十一五”期间,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明确提出要将旅游业作为优势支柱产业加快发展,并提出编制黄河中下游集中连片区域旅游发展规划。晋城地处该区域黄金地段,这一战略将给晋城的旅游开发带来直接机遇;旅游产业对资源型城市转型具有重要意义,可以促进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带动经济发展,扩大社会就业,促进跨区域交流与合作。以山西省晋城为例,其发展旅游产业具有政策、经济、资源、环境、区位和交通优势,目前旅游产业规模扩大,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旅游投入力度加大,投资多元化格局基本形成。同时旅游产业还存在着经济效益较低,客源市场狭窄;景区建设尚有不足,辅助设施配备欠佳;政府责任制度不够明确,协同配合度低;投资力度不够,相关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全方位强化市场促销,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打造一批重点项目,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强化领导,健全机构,优化发展环境,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对策和建议。042微观背景晋城市旅游产业处于产业升级阶段,产业发展模式、重点发展区域、发展前景等都亟待升级。因此,优化晋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定位,进行资源整合和系统开发,使晋城市旅游产业能够超越传统的旅游产业发展模式,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全面提升晋城市的综合竞争力,有必要对晋城市旅游产业的发展,进行总体的规划。“发展旅游,规划先行”,本规划将在晋城市多样性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两大基础上,对晋城市的旅游资源价值进行深度发掘,以将晋城市建设成为中部地区的一级旅游强市。晋城旅游资源丰富,特色明显,市场开发潜力很大。近几年来,市、乡各级发展旅游的积极性空间高涨,全市旅游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旅游形势十分喜人,显示了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活力。但是从总体上讲,晋城旅游业还存在一定差距,突出反映在旅游业的产业地位尚未完全确立,旅游资源利用程度较低,旅游资源优势还未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政府对旅游业发展的主导作用和宏观调控力度不足,旅游景区景点的规划管理水平不高,旅游基础设施和服务功能不配套等。晋城与毗邻地市2010年同期横向比较来看,焦作市旅游总收入2347亿元、洛阳市旅游总收入220亿元,而晋城为5743亿,差距达四倍以上。因此,我们必须面对现状态,振奋精神,发挥优势,抓住机遇,努力开创晋城旅游工作的新局面。如何从旅游资源大市向旅游经济大市的跨越,如何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是旅游发展战略规划的关键。为把晋城建设成为中西部旅游强市,确定晋城“十二五”时期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和目标任务,推动晋城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制定该旅游发展规划。五编制依据国家旅游局,旅游发展规划管理办法,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1985;国家建设部,风景名胜区暂行管理条例实施办法,1987;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1999年;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规划通则,2003;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国家旅游局,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五”规划和2015年、2025年远景目标纲要,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通知,2001;山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5;晋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2006;山西晋城市统计年鉴2010,2010;山西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晋城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2007。第一部分旅游开发条件与发展现状分析第一章旅游资源现状与评价11旅游资源赋存状况111自然地理条件晋城市位于山西省东南部,东枕太行,南临中原,西望黄河,北通幽燕,区位适中,交通便捷,是山西通往河南的重要门户。太焦、侯月铁路纵贯本境,晋焦高速、二广高速、晋阳高速、207国道、省道与县道、乡道交织成网,陆路交通四通八达,十分便利。晋城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晋城市下辖城区、泽州、高平市、阳城、陵川和沁水六县(市、区),总面积9490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6。总耕地面积为28338万亩,人均耕地142亩。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21971万人(其(其中非农业人口4665万人)。全市人口中有22个民族。少数民族中回族人数最多,主要分布在城区。晋城市位于季风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的交叉地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适宜许多珍贵动植物的生长,素有“山西生物资源宝库”之美称。现有阳城蟒河和沁水历山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历山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1300余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有11种;有动物342种,属国家级重点保护的动物有38种。蟒河自然保护区内,有种子植物882种,动物285种。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的有黑鹳、金雕、金钱豹3种,二级有猕猴、水獭等28种。在野生植物资源中,有珍贵的野生猴头、木耳、蘑菇等菌类微生物。晋城还是全国五大山楂生产地区之一和山西省天然保健食品生产基地,盛产黄梨、山楂系列保健食品和药物保健食品等。晋城市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水资源总量为2149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872立方米,高于全省和周围各省区平均水平。第一大河流沁河,全长485公里,发源于沁源县境内,汇入黄河。第二大河流丹河,全长1215公里,发源于高平境内,注入沁河。112历史文化渊源晋城市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厚,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两万年前的旧石器晚期,这里就留下了人类生活的足迹。相传女娲氏、神农氏、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及尧、太行、禹等都曾在这里活动过。女娲补天(传说中华人文始祖女娲氏炼石补天遗址和栖息地娲皇窟,也在泽州县水东乡丹河北岸浮山北谷)、神农播种(中华第一大帝神农氏采五谷尝百草的羊头山和古墓冢也在高平市境内)、禹凿石门(阳城县境内有石门)、愚公移山、精卫填海等历史传说都有实地可指。古书墨子中曾有“太行耕于历山”(今沁水县境内有历山太行王坪),“渔于获泽”(今阳城县城东有获泽河)的记载。还有以沁水下川、陵川塔水河、西瑶泉为代表的原始文化,以泽州高都、沁水八里坪为代表的新石器文化。公元前260年,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就发生在高平一带。晋城政区的设置,最早可追溯到公元583年,在隋开皇初年这里就设置州府,称为“泽州“。以后虽历经变化,但管辖范围大体一致。自古以来,这里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矿产资源丰富,有“煤铁之乡“之美称。始于商周、盛于春秋的冶炼业,在长达数千年的发展中日精月进。仰历史文明之光,这里曾哺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历史名人,如唐代著名佛经注疏家高僧慧远,宋代文学家刘羲叟,首创诸宫调的艺术家孔三传,明代经济学家王国光,诗书大家张慎言,清代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编纂陈敬廷,数学家张敦仁,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等,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建国后,山西划为7个专区,南5县归长治专署管辖。1958年并大县,将晋城、高平、陵川3县为晋城县并沁水、阳城2县为阳城县。1961年恢复5县制。1971年晋东南专区改为晋东南地区,南5县一直属于专区、地区管辖。1983年7月,改晋城县为县级晋城市。1985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撤消晋东南地区,成立省辖地级市晋城市,实行市管县新体制,以原晋城市(分为城郊两区,郊区即现在的泽州县)、高平、阳城、沁水、陵川4县为所属行政区。省辖市始于此,管辖范围与古泽州版图一致。113旅游资源分类1131自然旅游资源晋城自然旅游资源最具特色的有山岳资源群、峡谷资源群和岩溶资源群三大类型。11311山岳资源群山岳资源是以峰顶景观为主体的旅游资源。主要有以云海日出最具卖点的王莽岭,以双峰捧月名闻遐尔的珏山,以棋源文化闻名中外的棋子山,以愚公移山著称于世的王屋山,以亚高山草甸为特色的历山太行王坪,以农耕文化传承文明的羊头山以及香烟缭绕中暮鼓晨钟的古堡寺山等3O余处。11312峡谷资源群峡谷资源是以河谷风光为主体的旅游资源。著名的有世外桃源、绝壁胜境的锡崖沟,百里画廊、移步换景的佛子山大峡谷,奇幽秀险、画卷天成的蟒河,山环水绕、碧水青峰的沁河大峡谷包括磨滩、九女、拴驴泉等,断崖千尺、鬼斧神工的历山东峡、西峡等2O余处。11313岩溶资源群岩溶资源是以溶洞为主要特征的旅游资源。主要有沁水白云洞大型溶洞群、土沃乡溶洞群、陵川黄围洞、泽州南河西玉石洞、李寨黑龙洞、晋庙铺溶洞群、南岭黄龙洞、阳城灵泉洞、析城山溶洞群、修真古洞以及高平风神洞等近百处。这些溶洞或千奇百怪、妙趣天成,或溪泉潺潺、韵味深长,或名人栖息、百代流芳,成为晋城旅游资源的亮点。1132人文旅游资源虽然处于相对从属地位,但晋城人文类型景观中并不乏极具特色的精品区点。晋城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保57处,市保27处,县保252处。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有古文化遗址63处,古建筑及历史纪念物2386处,古民居22处,古塔27座,古碑碣992通,革命纪念建筑83处,古墓葬46处,登记历代壁画1328平方米,历代塑像625尊。另外,晋城现存仅宋、金以前基本保存完好木制结构古建46处,占全国同时期基本保存完好古建的三分之一,超过了整个长江以南地区的总和,居全国之冠。文化遗产旅游资源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研究价值和科学价值,具体可分为六大类型。11321寺庙文化晋城的15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除姬氏民居外,其余均为寺庙建筑。著名的有青莲寺、府城玉皇庙、高平开化寺、定林寺、崇明寺、陵川崔府君庙、泽州县小南村二仙庙等。这些古寺庙的价值除了其本身建筑外,还主要体现在其附属文物塑像、壁画、古塔、雕刻、碑记等上。青莲寺现存唐代塑像7尊,占到全国唐代塑像7O余尊的十分之一;府城玉皇庙元塑二十八宿为海内孤品,是元代著名雕塑家刘銮的作品;开化寺现存北宋绍圣三年1096年佛传故事壁画884平方米,为我国现存三处宋代寺观壁画中面积最大的一处;崇明寺创建于北宋开宝年间968975年,其巧夺天工的断梁结构建筑形式开创了我国建筑史上“小材大用”的先河,为宋营造法式颁布前的仿唐建筑,斗拱用材硕大,屋顶举折平缓,令国内外专家学者惊叹不已;陵川崔府君庙为高台建筑,其建筑形制仅见于敦煌壁画,实属罕见;泽州县小南村二仙庙天宫楼阁式绝美木雕入选大专院校考古专业教科书,是传世的经典之作。除此以外,晋城尚有我国现存最早的、建于金大定二十三年的高平王报村二郎庙舞台等。11322特色民居民居建筑中,晋城拥有全国唯一的元代建筑姬氏老宅,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有沁河流域寨堡式古建筑群,集中反映了当时北方地区独特的乡土聚落文化,蕴含着浓郁的儒家气息。这些古民居的规模有大有小,大的有沁水县湘峪村、郭壁南、郭壁北、窦庄村、柳氏民居;阳城县皇城相府、郭峪村、砥泊城;泽州县周村、冶底村。小的有沁水县赵树理故居;阳城县上庄、中庄、下庄,潘家大院、范氏庄园;泽州县石淙头村、陟椒刘家大院等。这些古民居如颗颗珍珠散落于沁河,非常有利于成片旅游开发,可以形成以皇城相府为龙头,以寨堡式建筑为特点的晋城旅游新品牌。和晋中的晋商大院比,除其独特的防御性城墙外,其建筑内涵更具儒家风范,透着一股书卷气,更有亲和力和生活气息。其精美宏敞的门头建筑被国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看好,许多门头被清华大学楼庆西教授编著的中国建筑的门文化一书收录。此外,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的景德桥等数十处古桥、古塔、石窟寺建筑、古书院、古会馆等,在建筑学研究领域均有着很高的价值,而在旅游开发上也是我们独有的优势所在11323古道、关隘文化晋城为山西的东南门户。山西自古有通往华北平原及中原大地的八条峡谷状车马道路,人称“太行八陉”。其中南部三条陉道分布在晋城市境内,即阳城至河南济源的轵关陉、泽州通往河南沁阳的太行陉和陵川通河南辉县的白陉。贯通沁水、阳城、泽州并通往河南博爱古称清化的清化一大道、清化二大道,这些古陉、古道都为南北文化的交流、民族文化的融合以及晋商文明的传播提供了交通便利。晋城独特的地理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形成了众多的关隘、寨堡,著名的有太行关、天井关、碗子城、孟良寨、焦赞城等。晋城籍著名抗金英雄、岳飞部下梁兴在此谱写了一曲曲浴血奋战,抵御外侮的正气之歌。现存的古道、关隘、寨堡均为我市开发旅游的独特资源。11324始祖文化晋城是华夏文化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早在远古时期,我们的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以下川、塔水河、西瑶泉等遗址为代表的旧石器时代文化和新石器时代的高都文化、八里坪文化。其中下川遗址的发现更是填补了我国新旧石器时代之间细石器文化的空白。女娲炼石补天,神农播种嘉谷;精卫填海衔石于发鸠,愚公移山掘土于王屋;历山、获泽乃虞太行躬耕渔猎之处,砥柱、析城乃大禹劈山导水之迹;夏桀无道迁居于垂棘,商汤爱民祷雨于桑林古老的历史长河翻滚出无数的动人传说,为开发旅游增添了遐想的空间。11325长平古战场长平之战是发生在我市高平市境内战国时期的一次巨大战役,与长平之战有关的故事和历史典故如“纸上谈兵“、“将相和”等妇孺皆知。长平之战在世界军事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是晋城独有的世界级垄断性旅游资源。由中央电视台拍摄的铁血长平已经封镜,随着该剧的播出,我们相信,长平古战场必将成为我市的又一王牌景区。11326棋源文化据专家考证,陵川棋子山是世界围棋起源地。棋子山,又称箕子山、谋棋山、谋棋岭,山体表里皆由一粒粒酷似围棋棋子的卵石构成,相传商代箕子曾避居于此,用它摆布石上,推演天文,占卦卜筮,最终演绎成围棋。1993年4月,国家邮电部在陵川设立棋子山一日游,举行了围棋特种邮票首发活动,围棋起源之论被国内外学术界广泛认同。1998年,“棋圣”聂卫平亲临棋子山为象天枰揭幕,中国棋院院长陈祖德先生为象天枰题写“天下第一枰”及“棋水源白棋子山,棋道本来法自然”的题词。围棋起源地学术地位的确立,为棋子山这块绝胜一方的自然景观增加了更加浓厚的文化品位,成为晋城又一具有垄断意义的旅游品牌。11327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是“太行风情”的重要组成部分,遍布于晋城城乡的灯棚、社火、八音会、传统手工艺、剪纸、面塑、风味小吃等,反映了太行山人民纯朴的人文风貌,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以及晋城市所辖区域的旅游资源普查结果,可将晋城市旅游资源分为以下类型,具体见表11。表11晋城市旅游资源分类表主类亚类基本类型AA综合自然旅游地AAA山丘型旅游地珏山AAA01、卧龙山AAA02、称山AAA03、昆山AAA04、棋子山及其森林公园AAA05、佛子山及其大峡谷AAA06、黄围山AAA07、莲花山AAA08、析城山及杨柏大峡谷AAA09、小尖山AAA10、十八罗汉山AAA11、云蒙山自然保护区AAA12ACC王莽岭,ACE磨滩ACG东峡ACG01、西峡ACG02A地文景观AC地质地貌过程形迹ACH沟壑地锡崖沟ACH01,抱犊沟ACH02BA河段BAA观光游憩河段“两河”BAA01、东交河BAA02BB天然泊与池沼BBA观光游憩区九女BBA01、沁河第一湾BBA02BBC潭池张峰水库BBC01,山耳东BBC02BC瀑布BCB跌水池龙潭BCB01、下管石潭BCB02B水域风光BD泉BDA冷泉山里泉BDA01C生物景观CA树木CAA林地红豆杉保护区CAA01、七佛山森林公园CAA02E遗址遗迹EA史前人类活动场所EAB文化层湘峪都堂府EAB01,怀覃会馆EAB02,张院民居EAB03,皇城相府EAB04,柳氏民居EAB05EB社会经济文化活动遗址遗迹EBC废弃寺庙娲皇窟EBC01、玉皇庙EBC02、关帝庙EBC03、青莲寺EBC04,白马寺EBC05,碧落寺EBC06,碧峰寺EBC07,崇福寺EBC08,小南村二仙庙EBC09,神南二仙庙EBC10,西溪二仙庙EBC11,崇安寺EBC12,南召文庙EBC13,小会岭二仙庙EBC14,樊山姥姥庵EBC15,海会寺EBC16,冶底岱庙EBC17,定林寺EBC18,开化寺EBC19,金峰寺EBC20,七佛寺EBC21,古中庙EBC22,二郎庙EBC23,仙翁庙EBC24,游仙寺EBC25,汤王庙EBC26,大粮山廉颇庙EBC27EBD废弃生产地小仙坛青瓷窑址EBD01、冯浦窑山窑址EBD02、刀砖岗窑址EBD03、晋代青瓷窑址EBD04、小陆岙窑址EBD05、帐子山窑址群EBD06、湾头青瓷窑址EBD07、三国龙窑遗址EBD08、窑寺前古窑址EBD09、甲仗青瓷窑址EBD10EBF废城与聚落遗迹郭峪古堡EBF01、砥洎城EBF02、上庄古堡EBF03,窦庄古堡EBF04,郭壁古堡EBF05,下川遗址EBF06EBH天井关EBB长平古战场FA综合人文旅游地FAD园林游憩区域泽洲公园FAD01、凤凰岭公园FAD02,东四义FAD03FAE文体宫FAE01,龙门文化园区FAE02FAH动物与植物展示地沁水北方示范牧场FAH01FB单体活动场馆FBC展示演示场馆博物馆FBC01,赵树理文学馆FBC02,历山动植物标本馆FBC03FBE凤凰欢乐谷FD居住地与社区FDD名人故居与历史纪念建筑赵树理故居FDD01FDE书院古书院FE归葬地FEB墓(群)羊头山炎帝陵FEB01、太行王坪FEB02、祁土贡墓FEB03FF交通建筑FFA桥景德桥FFA01、景忠桥FFA02F建筑与设施FG水工建筑FGA水库观光游憩区段汤浦水库FGA01、太行水库FGA02、汪家桥水库FGA03、徐岭水库FGA04、齐岙水库FGA05FGB水井太行井FGD堤坝段落上浦闸FGD01、百沥海塘FGD02G旅游商品GA地方旅游商品GAB农林畜产品与制品晋城小西红柿GAB01、晋城红果GAB02、高平黄梨GAB03H人文活动HA陈龟王叔和慧远荆浩张廷翰刘羲叟孔三传萧照郝天挺秦略郝经贾鲁常伦郭鎜郭鋆王国光张五典张慎言陈廷敬田从典张敦仁祁土贡刘知章贾景德原石民陈立志孔祥祯周玉麟赵树理王春卫恒石岩宋德仁江地田耕HB艺术HBA文艺团体高平文工团HBB文学艺术作品泽州古书小两口拜年HBB01、民间八音会皇城春韵HBB02、舞蹈梨花情HBB03HC民间习俗HCA晋城婚俗HCB耍花灯,闹社火HCD踩高跷,划旱船,打桩HCF九莲灯数量统计7主类21亚类51基本类型12旅游资源评价121旅游资源分级评价根据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将晋城市的旅游资源分为五级,分级评价结果如表12所示。表12晋城市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结果一级旅游资源晋城会馆、张院民居、西街玉皇庙、古书院、古书院革命旧址、大乘寺、太平观、城隍庙、仙台寨、岳将军寨、下川汤帝庙、川底古民居、薛庄玉皇庙、峪南双阁、半坡古村落、和村北大庙、娲皇窟、都城隍庙、郭庄三清殿、烈士纪念碑、玄帝庙、炎帝行宫、轩辕庙、南王庄玉皇庙、秦庄玉皇庙、吕祖坛、西周汤帝庙、柏枝庄玉皇庙、上庄玉皇庙、琚庄汤帝庙、五谷庙、康营成汤庙、祁贡墓、孙文龙纪念馆、上庄古村落、潘家大院、范家大院、上伏成汤庙、润城玉皇庙、润城东坪庙、白龙庙、水草庙、上河会议旧址、白陉古道、黄围山古建筑群、平城三皇阁、魁星楼、潞城二仙庙、椅掌玉皇庙、郑庄圣天寺、陈昌期墓、樊山老姆掌、中村福胜寺、王离城遗址、沁水龙岩寺二级旅游资源景德桥、景忠桥、高都遗址、崇寿寺、高都东岳庙、府城关帝庙、南岭汤帝庙、高都二仙庙、天井关、陟椒三教堂、金峰寺、长平之战遗址、建宁千佛造像碑、资圣寺、清化寺、嘉祥寺、仙翁庙、三嵕庙、万寿宫、高平铁佛寺、南庄玉皇庙、东峪造像碑、赵树理故居、玉溪石塔、下川遗址、八里坪遗址、屯城东岳庙、陈廷敬故居、寿圣寺、阳城文庙、南庙宫、南召文庙、礼义造像碑三级旅游资源青莲寺、玉皇庙、晋城二仙庙、南吉祥寺、北吉祥寺、姬氏民居、龙岩寺、小会岭二仙庙、崔府君庙、西溪二仙庙、崇明寺、开化寺、游仙寺、定林寺、泽州岱庙、玉泉东岳庙、三圣瑞现塔、塔水河旧石器时代遗址、崇安寺、寺润三教堂、石掌玉皇庙、南神头二仙庙、郊底白玉宫、润城东岳庙、郭峪古村落、海会寺、砥洎城、开福寺、下交汤帝庙、羊头山石窟、二仙宫、二郎庙、二仙庙、清梦观、古中庙、碧落寺、北义城玉皇庙、大阳汤帝庙、周村东岳庙、郭壁古村落、湘峪古村落、窦庄古村落四级旅游资源王莽岭,历山旅游区,蟒河生态旅游景区,柳氏民居,珏山青莲寺景区五级旅游资源皇城相府注五级旅游资源为“特品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90分;四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7589分;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6074分。以上三级旅游资源通称为“优良级旅游资源”;二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4559分;一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3044分。以上两级旅游资源通称为“普通级旅游资源”;未获等级旅游资源得分值域29分。根据以上的旅游资源分类和分级评价结果,可总结出晋城市旅游资源的特点,并针对其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122旅游资源优势评价(1)旅游资源类型多样,自然景观雄奇险峻,植被较好。晋城位于800里太行山的转折点上,山地占据了全市辖区面积的34。境内太行山、王屋山、中条山三山相汇,又是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分水岭,因此形成了极为罕见的地形地貌,既有雄峻的太行绝顶风光、北方罕见的太行山峡谷群,又有茂密的原始森林、奇险的溶洞景观、清澈的河泉水,雄奇险峻,不一而足。其次,具有相对优越的整体生态环境。晋城全境由于高山纵横,又兼气候温和,是华北地区相对的富水区,因此,境内自然植被较好,整体生态环境优越。同时,调查结果表明,仅就人文和自然两类资源原始区点而言,晋城市拥有总量近百处,占到目前全省已知同类资源原始区点总量的10左右,其占地面积约在1200平方公里以上,占到全市土地面积的13左右,在全省11个市中,晋城市旅游资源原始区点所占土地面积之富,当属名列前茅。(2)历史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且独特晋城文物遗存历史完整、数量丰富、品位高尚、分布集中,是体现中华文化最集中的地域之一。这些文物遗存从人类起源的旧石器时代开始,完整的经历了旧石器时期、新石器时期、华夏民族发祥期、夏商周三代奴隶制社会以及其后的各个历史时期,是我国历史文化演进的一个缩影,具有华夏民族发祥发展的坐标意义。首先,宋金古建筑在全国独树一帜,拥有量占到全国的31,占到全省的46。其次,在这块土地上,古往今来流传着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愚公移山、神农躬耕、太行耕历山等神话传说,随着考古学和历史学的发展,这些神话传说逐渐被证实。第三,团结御侵,保境安民,具有强烈的战争色彩和英雄情结。晋城境内不仅有著名的长平之战遗址、巴原之战遗址,还有分布于太行山上的许多军事关隘、古长城、堡寨,更是极富地方特色。123旅游资源劣势评价(1)优良级旅游资源少根据晋城市旅游资源分级评价结果,五级旅游资源单体1个,四级旅游资源11个,三级旅游资源28个,二级旅游资源52个,一级旅游资源158个,可见,晋城市旅游资源虽然丰富,但优良级旅游资源所占比例较小(约占总数的16),且大都为人文资源(占了优良级旅游资源单体总数的85)。且晋城的历史文化传奇多为汉唐以远,能够保留下来的遗迹极少,因此开发利用上难度极大。(2)自然景观特色不突出晋城市的自然景观与周边地区相似,都为较一般的江南风光,奇山异水较少,与周边旅游城市相比明显处于竞争劣势。另外,冬季寒冷但鲜见冰雪、夏季炎热但降水少,对旅游的影响较大。(3)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具体表现为景点分布零散,规模小,且开发模式单一,缺乏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成为了晋城市旅游产业发展的瓶颈。作为城市发展和景观轴线的太行绝顶旅游区现有不少景点散布两侧,但更多的景点则散布于广阔的晋城地区,现状交通可达性不强。几乎所有的景区开发规模都不大,分布比较零散,旅游资源未加以系统整合,因此具有国内知名度、建设运营情况良好的景点几乎没有。这对于晋城市旅游产业的整体市场竞争力而言,是不利的。(4)旅游景观资源的培育与现有经济活动之间存在明显矛盾晋城市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大都已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旅游景点分布零散,并与工厂企业犬牙交错,降低了景点的景观质量。自发的开山挖沙等经济活动,对大规模培育山水景观资源产生了非常大的阻力。在水网地区,养殖业和城乡生活污水已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所有这一切,不但损害了旅游自然资源的价值,而且增加了旅游业开发的成本。第二章旅游产业发展现状、SWOT及PEST分析21旅游产业发展现状211历史沿革首先是初始阶段。初始阶段主要是指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后期。受整个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水平的制约,初期的晋城旅游处于一种自发的“原始”状态,晋城各地虽然拥有一定的旅游资源和微观的经营主体,但整个旅游被划入文化事业一类的社会管理之中,尚未纳入宏观经济的范畴,不具有独立的产业形态,旅游产品基本上品种单调、档次偏低,对旅游的投入也严重不足,基础设施建设缓慢,旅游经济收入在国民经济中基本上不占什么份额,旅游业的发展处于徘徊阶段。二是起步阶段。主要指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这个时期是旅游开发建设阶段,旅游从“事业接待型”向“经济产业型”转变。旅馆、饭店、购物、娱乐等各种旅游服务设施大量增加,旅游中心城市的功能不断完善、健全,为晋城旅游业的发展塑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三是快速发展阶段。是指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这个时期,一是完善交通、通讯、电力、星级饭店等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设施建设,着力提高档次和服务质量。接待服务水平有了较大提高,进而基本适应了旅游经济发展的要求。二是加快A级景区和特色旅游区建设,基本形成了东、中、西三条旅游带的发展格局,各旅游区长足发展,为晋城旅游业健康、有序、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三是通过编制规划、制定政策、整治环境、规范服务等措施,极大地推动了旅游业向前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进步。特别是2003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建设“四市”目标,用3年时间成功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了这块金字招牌,晋城旅游业进入到一个跨越式发展的新阶段。以皇城相府、王莽岭、珏山等为代表的一批王牌景区进入品牌营销阶段,在全省乃至全国不断扩大影响力,宣传推广晋城旅游。各级政府不断出台旅游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社会多元化投资旅游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市政府通过整合全市人文及自然旅游资源,叫响叫亮“神奇太行经典晋城”这一独具特色的旅游品牌。212产业规模和地位到目前为止,全市成规模的旅游景区点42处,其中有皇城相府、王莽岭、蟒河和珏山青莲寺4个国家4A级以上景区,8个2A级景区,7个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A级景区和国家级工农业旅游示范点数量名列全省第一。全市目前拥有旅行社39家,其中国际旅行社4家,国内旅行社35家。星级饭店22家,其中五角星级2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的5家,二星级的8家。总的说来,晋城市旅游业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潜力巨大。近年来,晋城市把旅游业发展放在现代服务业的首位,作为全市八大支柱产业之一来抓,坚持创新机制、不断加大投入,旅游产业迅速崛起。机制创新,政策引导,旅游产业逐步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实现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晋城市成立了由政府领导挂帅,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市、县两级“旅游产业领导组”,明确了任务、职责,加强部门间的协调,及时研究解决旅游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他们把旅游业列入市、县两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起了一套旅游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和统计体系,把旅游景区点、星级宾馆饭店、非旅游涉外饭店、旅行社、旅游涉外商店等旅游相关企业纳入统一管理体系,使其协调发展。建立健全了旅游管理机制,将旅游管理机构从外事、文化等部门中分离独立出来,强化了对旅游行业的协调、指导和管理。“十五”以来,该市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旅游发展的政策。市政府从2003年到2005年,每年安排1000万元贷款贴息,主要用于旅游基础设施和重点景区的开发建设,以拉动社会投资开发旅游市、县两级都实现了旅游专项资金单列,对旅游资源和产品开发实行倾斜优惠对市级以上重点旅游项目的投入逐步加大。市、县财政在当年安排旅游事业费的基础上,以后要视财力增长情况逐年增加。各级政府在用好用足国家规定的吸引外资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制定鼓励、支持国内外组织和个人依法投资开发旅游的具体优惠办法与措施。如自1985年起五年内,凡经市财政、市旅游部门核准的晋城国际、国内旅行社旅游公司、旅游星级宾馆饭店、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等旅游相关企业上缴的所得税全部返还同级旅游管理部门,作为国家投入资本金,专项用于旅游客源市场开发和旅游商品开发。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允许旅游企业、旅游景区点运用价格杠杆,调节淡旺季游客流量。同时还对旅游企业实行封闭式管理,严禁各相关部门和单位对旅游企业尤其是星级饭店、旅行社的乱收费、乱摊派、乱检查。一系列政策的出台,在全市上下营造了重视旅游、发展旅游的浓厚氛围,旅游产业逐步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2008年全市共接待国内旅游者776192万人次,同比增加10101,国内旅游收入56113亿元,同比增加19193接待入境旅游者37879人次,同比增加20116,创汇899162万美元,同比增加13152旅游总收入56173亿元,同比增加19123。共有星级饭店21家,其中五角星级1家、四星级7家、三星级5家、二星级8家,星级酒店的数量和质量名列全省前茅。特别是山西省首家酒店管理公司金辇酒店管理公司,先后管理了包括北京在内的省内外的9家高星级酒店。21家星级饭店共有床位数3000余张,2008年平均客房出租率6814,营业收入近4亿元共有旅行社39家,其中4家国际旅行社,包括2家组团社,35家国内社,资产总额6729万元,2008年组织游客917万人次,接待游客413万人次,营业收入1118亿元。保护生态,宣传造势,“神奇太行经典晋城”品牌逐步叫响。表2119962002年晋城市旅游业发展主要经济指标指标年份国内游客(万人次)旅游总收入(亿元)旅游业产值占当年GDP比重()1996185094105199725312712719982861591471999452250213200056432922120016563972692002803509323213景区建设与旅游产品开发现状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晋城市旅游业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初步形成了晋城、凤鸣山、古文化古堡、丹河、围棋故里棋子山等一批旅游景点,其中不少景点都有较好的效益。近两年来,晋城市旅游业按照“突出人文、创造特色、当好配角、接轨山西”的新定位,在景点建设、特别是龙头景区沁河景区的建设方面,投入了较大的建设资金,目前已达4800万元。可以说,全市基本形成了以省级太行绝顶旅游区风景名胜区为核心,沁河旅游区与丹河等几个大型景区为主体,棋子山、古文化古堡、古战场遗址等为辅助的景观群,部分市、镇(乡)二级景区已初具雏形。表22是几个主要的旅游景区(景点)的建设概况。表22晋城市主要风景名胜区建设概况(单位万元)累计投资额年游客量年综合收入所有制属县市部门王莽岭风景区70010100陵川皇城相府风景区350860阳城历山风景区850680漭河风景区350650长平风景区(一期)4800合计705030290但是,客观地说,晋城市旅游业并没有跳出传统模式。采取的发展模式和景区规划不能充分实现晋城市的资源优势,因而限制了旅游业的壮大发展。同时,由于经济活动的无序,导致不少资源的破坏和自然本底的退化。另外,对市市最具优势的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价值的挖掘,还显得很不充分。总的说来,目前晋城市旅游景区(景点)建设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自然资源和旅游景观资源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资源本底发生退化。从晋城市北部沿太行绝顶旅游区南下,道路两侧山体,尤其是一些历史文化价值较高的景点(如北部的丹河、南部的漭河)遭到开山采石等人为破坏现象相当常见;河道密布挖沙船只,河水因挖沙而混浊,河流景观质量受损很大。在水网地区,养殖业和城乡生活污水已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特别是古堡的水质已不容乐观。另外,市域内虽然山岭起伏,但多数山体树种单一、林相较差,使山林景观质量打了折扣。由于植被质量不高,导致了山林涵养水源的能力较低。在旅游旺季的夏季,本地恰逢干旱易发季节,山林涵养水源能力差的矛盾会显得相当突出。第二,景点小而散,缺乏特色鲜明的旅游拳头产品,没有品牌效应。景点分布在城市的各个方向,而且大多离市区较远,规模小,缺乏特色鲜明的拳头产品。太行、古堡、丹河、历山等景点的现状规模都缺乏强大的品牌实力。晋城市大部分景点档次不高,缺乏那种使人感到“千里往寻、不虚此行”的的精品旅游资源。晋城市具有很好的历史、人文和自然生态资源,但却未能打造出一个高品位、有特色、能够打开全国旅游市场的景点,无疑是有问题的。这说明对旅游资源价值的发掘仍然不够,或者,忽视了资源作为一个整体的培育过程。第三、旅游景点和旅游产品的开发落入俗套,与周围地区类同较多。迄今为止,晋城市旅游业所走的发展路径,依然存在投入较小、开发模式雷同问题。已建或拟建景区项目在建设思路上与其他地区大同小异,即以简单的观光为主,旅游组织方式也大多为“上山看庙”之类,难以吸引游客群体前来旅游,尤其难以延长游客的滞留时间。与周边河南、陕西等地区相比,晋城市的自然景观有特点但没有明显优势。单独欣赏自然风光,人们不一定要到晋城。晋城市拥有的文化底蕴是别人无法企及的,但这一点在现实中并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