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2012.6.25_第1页
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2012.6.25_第2页
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2012.6.25_第3页
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2012.6.25_第4页
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示范园实施方案2012.6.2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示范园区实施方案贵德县黄河清生态农业园区管委会二一二年六月目录第一章规划提要11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12规划依据113总体目标214规划期限与范围315功能定位与规划布局316建设内容417实施进度1018投资与效益1118保障机制12第二章规划背景1421规划背景1422规划的必要性1623项目建设的意义1824规划编制依据19第三章项目规划区条件2131贵德县基本情况2132项目区概况25第四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2841指导思想2842基本原则2843规划思路3144发展目标3145规划期限与范围32第五章功能定位与规划布局3351功能定位3352规划布局34第六章规划内容3661迎宾景区3662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3663生态餐饮区4264开心农场4365百果园4466葡萄示范区4567度假村4668娱乐区4769综合服务中心50第七章基础设施规划5571旅游服务设施5572道路交通规划5673给排水规划5774供电供热工程5875通讯广播工程5876景观绿化、亮化工程5977卫生、环保、安全工程59第八章实施进度61第九章投资匡算6291匡算依据6292投资匡算6293分年投资计划63第十章效益分析65101经济效益65102社会效益66103生态效益67第十一章组织管理与保障措施69111组织管理69112运行保障机制70第一章规划提要11指导思想、基本原则11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以农业科研、生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资源,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保观光、观光促农业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成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引进新、奇、特项目相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融观光性、可参与性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旅游公园。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辐射、示范效应,通过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强乡富民目的。112基本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科技先导原则;市场导向原则;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前瞻性、高标准原则;多功能发展的原则;多元投入原则;机制创新原则。12项目依据1、中共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1号文件);3、国务院关于支持青海等省藏区社会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4、农牧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农计发200933号);5、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7、农业部关于西部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意见;8、农业部关于创建乡村旅游示范县的意见;9、青海省特色农畜产品基地建设与农牧业产业化发展规划;10、青海省农牧业和农村牧区“十一五”发展规划;11、贵德县农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12、贵德县农牧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13总体目标以自然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为根本,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园区建设成为集农业生产、高科技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和旅游风景区,使之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和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贵德县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我省的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14实施期限与范围111实施期限项目实施年限为2012年至2015年。142实施范围以贵德县河西镇的格尔加村和下排村的贵德县黄河清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为中心,辐射带动全县七个乡(镇)。15功能定位与布局151功能定位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辐射功能;试验示范功能;农业标准化生产功能;培训功能;休闲观光功能;绿色露天辣椒生产基地;薄皮核桃生产基地;农作物制种基地;休闲垂钓区;中草药示范区;优质苗木繁育基地;优质冬小麦种植基地;优质油菜、胡麻种植基地;全膜集水马铃薯种植和饲用玉米种植区。152布局按照总体构想和布局原则,示范区规划为161迎宾景区位于园区东、西入口,主要承担人流集散、门票征收、游客服务、车辆停放及园内物资、产品进出管理等,由中心广场、入口大门等组成。占地面积20亩。162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该区以展示国内外农业及其相关学科高新科技新成果、新技术为内容,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彰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分为高新技术展示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高新技术展示区智能温室为主,占地4800M2。主要进行水培栽培、多层管式水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立柱式栽培、树式观赏栽培、精品蔬菜袋式栽培、喷雾栽培等新技术展示,黄瓜、辣椒、番茄、西葫芦、南瓜、人参果等蔬菜新品种展示和花卉品种展示,以及蔬菜工厂化育苗。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蔬菜、果树和花卉新品种150多个,进行区试、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栽培、熟期配套、商品性状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品种。并进行新技术和标准化生产技术示范。面积58亩。163生态餐饮区建设一栋智能温室,占地4800M2。利用智能温室调控功能,建设一个四季皆宜、鸟语花香的生态餐厅,为游客提供舒适怡人的生态休闲空间。配套建设停车场和绿化建设,占地20亩。164开心农场开心农场设置“亲子种植园”、“红领巾小庄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提供给少年儿童、学生、游客进行学农、生产体验等活动。农场的活动可采取集体会员制和个人会员制,游客参与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产品归租赁者所有。面积170亩。165百果园建设集生产、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验的百果园,果树的花、果供游人观赏、采摘和购买,做到旅游与生产相结合。采用多树种、多品种,实现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熟期配套的百果园。分别建设梨园(长把、软儿梨、黄金、早酥)、桃园(油桃、水蜜桃、蟠桃)、薄皮核桃园、苹果园、樱桃园、杏园、李子园、果桑园等。占地120亩。166葡萄示范区引进黑比诺、雷司令、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等酿酒葡萄品种,引进玫瑰香、醉人香等鲜食葡萄品种。示范的栽培技术标准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果实采收、埋出土等技术。面积200亩。167度假村家庭田园设计10户家庭田园,共15亩。采用“菜园庭院”的方式,配套菜园、房屋及其内部简朴实用的设施,出租给有兴趣的家庭利用假日前来体验农家生活。星级农家乐按照青海省乡村旅游质量等级划分与评定规定,设计10户,以四星级乡村旅游接待点为标准建设农家乐,内置卡拉OK,台球桌、棋桌、牌桌,兼营饮料,提供风味小吃。168娱乐区健身馆建设占地5亩健身馆1处二层。一层设游泳馆及网球场,二层设瑜伽馆、健身室、羽毛球馆、乒乓球馆等。运动区在树林中建设乒乓球场5处、羽毛球场2处,占地面积5亩。拓展训练营地建设面积40亩。主要开展野外拓展训练。营地可建一营门,可仿造古代军营的样式,并设有岗哨。在营区四周边,设立哨所和瞭望塔。童趣游乐园在树林中建设童趣游乐园,设置安全、卫生、有利于开发智力、增强体质的适合儿童特点的游乐设施,满足孩子们游乐和运动的需要。建设面积20亩。鱼之乐水景娱乐区建设鱼雅士垂钓区、浅水摸鱼区、渔人屋、水上活动区和河边设立烧烤场。建设面积20亩。169综合服务中心综合服务中心大楼占地面积2500M2,三层,建筑面积7500M2。管理中心办公区设置在一层,面积1200M2;贵德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厅设置在一层,面积900M2;游客服务中心设置在一层,面积400M2;农业信息服务站设置在二层,面积600M2;农耕文化展示厅设置在二层,面积1700M2;农产品质检中心设置在二层,面积200M2;科教培训中心设置在三层,面积2500M2。在中心大楼楼顶设置观景台,配套围栏、望远镜、座椅和亭子,使游人能登高望远,可观赏示范园全园风景以及黄河风情线优美景色。园区管理中心办公区园区管理中心集行政办公、电子商务中心于一体。一楼大厅设置园区沙盘模型,让游客对园区的景观和设施一目了然。游客服务中心设门票征收、旅游信息咨询、导游服务、游客投诉处理、医疗救护、公用电话、手机充电站、司机休息室、超市等。同时提供自行车、脚踏车、清洁燃料的车辆如电动车的出租等,为前来游玩参观的人群提供绿色环保、便利的交通服务。科教培训中心科教中心是进行各类培训、召开各种会议、举办展览、接待来访场所,内有视听设备齐全的各种大小会议室、培训室、小影场等,举办各种农业会议、培训班以及向游客和来访人员介绍贵德县黄河清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的发展状况。占地面积2500M2。农产品质检中心以国家及青海省农产品质量标准为依据,主要开展营养与品质、有毒有害物质等检测。占地面积200M2。农业信息服务站建设占地面积600M2。给示范区和辐射区提供全方位科技信息服务。农耕文化展示厅展示收集的青海农耕民俗文化的文物,分耕作工具类、收获工具类、加工类、运输类等生产类工具;与生活相关的纺织类、家庭生活工具类。建设占地面积1700M2。贵德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厅静态展示平台建设项目包括贵德特色农产品展示、特色农业加工品展示、特色餐饮制作工艺展示等模型展示。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和实物的形式,展示当地的长把梨、软梨、杏子、冬小麦、双低油菜、脱毒马铃薯、藏蜜、黄河鱼、河蟹及畜产品、乳制品、果脯、果酱等优势农副产品的实物及种植、采收和加工生产过程。动态展示平台建设包括体验式特色餐饮制作工艺、参与式特色农业体验项目。建设占地面积900M2。1610基础设施建设1、旅游服务设施主要有大门、导游标志、解说配置、科普知识宣传、健身器材、生态停车场等。大门示范园设置二个大门,东区、西区各设置一个。布置售票、管理用房,入口中央布置检票及游客进出通道。生态停车场在示范园东区入口旁设立生态型公用停车场,面积为165亩。在西区大门入口处、高科技展示区设生态停车场,面积为4000M2。整个停车场要移植高大的梨树给予遮荫,地面用草坪砖铺就,不同车位间用不同植物分隔。2、道路交通主干道路宽13M,可双向行车,全部硬化,用于电瓶车、消防车、工具车通行和游人集散。次干道(支路)路宽25M,采用嵌草砖、石条路等路面。次干道连接到各建筑区域和景点游览道和田间小路路宽1218M,采用鹅卵石、健身步道、石条路、嵌草砖或彩砖铺面等路面。园区环路路宽5M,环绕园区一周,使园区路路相通,并保障园区安全。共贵公路贯穿示范区875M,规划在公路两旁建设2M宽的人行道和10M宽的绿化隔离带,绿化隔离带营造起伏的微地形。3、景观绿化、亮化工程绿化树种采用乔木与灌木与结合,常绿植物和彩叶植物相结合,配套时令花草,合理搭配。在葡萄示范区设置葡萄长廊,在开心农场和高科技展示区设置南瓜长廊、葫芦长廊、花卉长廊、菜豆长廊、紫藤长廊等,并设置一些花坛和亭子,供生产者和游人休息。在主要道路两旁设置各种特色路灯,在广场、娱乐区、草坪上设置景观灯。4、卫生、环保、安全工程卫生间示范区设置高标准卫生间,东区3个、西区3个间,配套化粪池、渗水井等基础设施。建设封闭式垃圾站4个,东、西区各2个。安全在园区重要部位、重点区域设置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以策安全。在示范园四周用通透围栏包围,起到安全隔离作用。18投资与效益181投资项目总投资为1329793万元,其中迎宾景区133340万元,占总投资的10;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园1469万元,占总投资的11;生态餐饮区160001万元,占总投资的12;开心农场34000万元,占总投资的26;百果园42万元,占总投资的03;葡萄示范区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05;度假村58000万元,占总投资的44;娱乐区342852万元,占总投资的258;综合服务中心1875万元,占总投资141;基础设施2560万元,占总投资193。项目总投资为1329793万元,其中申请中央资金754340万元,占总投资的57;政府配套35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7;群众自筹30600万元,占总投资的23;招商引资509353万元,占总投资的38。本规划分两年投资建设,2011年投资197200万元,占总投资15;2012投资1132593万元,占总投资85。182效益1、经济效益示范园按年接待50万人次游客预计,年可实现经营收入5271万元其中迎宾景区500万元;高科技展示区105万元;生态餐饮区2500万元;开心农场270万元;百果园36万元;葡萄园100万元;度假村160万元;娱乐区1500万元;综合服务中心100万元。2、社会效益通过园区试验示范,带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区域特色主导产业的发展,推动当地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迅速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有效提高农民收入;通过园区的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带动贵德县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3、生态效益项目建设中保护了原有的植被,同时通过果园建设和绿化工程,提高了植被覆盖率,保护了生态环境。在生产过程中采用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与规范,保护了原有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农业生态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良性循环。同时通过园区的示范辐射,带动了周边地区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促进了农业生态环境的保护与改善。18保障机制181组织管理保障1、成立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2、成立示范园管理委员会182运行保障机制1、建立企业化经营管理的运行机制2、构建示范园投融资体系3、构建园区的科技支撑保障体系4、建立示范园的效应外溢机制5、建立政策保障机制第二章项目区条件31贵德县基本情况311地理位置贵德县位于青海省东部,海南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黄河上游龙羊峡与李家峡之间。地理坐标东经1005881014750,北纬352945352335,东西宽634KM,南北长906KM,总面积3504KM。海拔最高处扎麻日根5011M,最低点松巴峡上口2170M。贵德县东与化隆、尖扎县相邻,南与同仁、泽库县接壤,西与贵南、共和县毗连,北与湟源、湟中两县交界。县城驻河阴镇,在县境中部黄河之南。东北距省会西宁110KM,西北距海南藏族自治州府恰卜恰镇158KM。2011年拉脊山隧道建成竣工后大大缩短了车程,符合省委提出的“一小时经济圈”、“河湟百里经济长廊”和“四区两带一线”的发展规划。312自然资源条件1、气候资源贵德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边缘,深居内陆,属高原大陆性气候。主要特点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春季干旱多风,秋季阴湿多雨,气温温差较大,由于沟谷深切,地形相对高差大,垂直方向气候变化剧烈,河谷内气温较高689;区内降水由黄河谷地向两侧随地抬升而增加,山区高于河谷,东部高于西部,年平均降水量250500MM。2、土壤资源主要耕作土壤土体深度一般都在50100CM,黄河河谷地区的土体一般在150CM。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耕地土壤中,有机质和氮、磷的含量属中等水半,全钾含量属中上等水平,速效钾含量丰富。3、水电资源贵德县水资源十分丰富,是青海水电开发的重点县之一,黄河流经贵德中部78KM。境内河流属黄河水系,主要河流有12条。黄河北岸有多龙、浪麻、多拉、曲卜藏、龙春、尕让、松巴8条河流;南岸有温泉河、西河、东河、清水河4条河流。全县河流年径流量355682万M。境内水电资源丰富,有三座大中型黄河梯级电站可供开发。4、生物资源贵德县盛产小麦、青稞、蚕豆、豌豆、马铃薯、“双低油菜”及蔬菜等农副产品。畜禽品种主要为黄牛、牦牛、马、驴、山羊、绵羊、猪、鸡等。珍贵野生动植物资源主要有旱獭、香獐、雉鸡、兰马鸡、雪鸡、石鸡。中药材主要有大黄、秦艽、羌活、柴胡、雪莲、茵陈、甘草、冬虫夏草、野枸杞等。313社会经济条件贵德县辖3乡4镇,119个行政村,总人口102万人。居有汉、藏、回、土、撒拉等15个民族。是一个以农为主,农牧结合的县,也是青海省的产粮大县,经过几十年的建设,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2009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41182万元。农业总产值1528656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451132万元;林业总产值138587万元;牧业总产值1104276万元;渔业总产值98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563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54043元,同比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85433万元,同比下降5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3200万元,同比增长16。1、农业贵德县根据本地地形、土质及气候特点,在全县以坚持农牧业的主体和基础地位不动摇,把发展农牧区经济,增加农牧民收入作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推进新农村牧区建设,夯实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基础的基本点首力来抓。随着近几年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贵德县的辣椒、西红柿、黄瓜、大蒜、胡萝卜等反季节蔬菜,以及长把梨、软梨、优质薄皮核桃、油桃等特色果品、优质冬小麦、油菜种植己初显端倪,为特色种植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2009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2106万亩,同比增长684,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1112万亩,比去年同期增加282万亩,增长34;产量34649T;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92万亩,同比减少048万亩,减少889;产量7513T;蔬菜作物播种面积230万亩,同比减少0398万亩,减少1436;产量3573T;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其他作物播种面积比例为532,农作物种植向经济型作物种植发展。全县新建蔬菜温室350座,花卉温棚60座,油桃温棚扩大到63座,建成薄皮核桃生产基地5700亩,长把梨、软梨提纯复壮优质苗木基地40亩。2、畜牧业贵德县充分利用区位优势和现有草场资源,以“自繁自育”为基础,以草业建设为支撑,以“西繁东育”为突破口,把畜牧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一大主导产业来培育。2009年全县育活各类仔畜1718万头只,牲畜总增率为4137;成幼畜死亡059万头只,死亡率为147,出栏各类牲畜1709万头只,出栏率为4262,其中商品畜出售1588万头只,商品率为4075;牛羊育肥、贩运2626万头只,收入111488万元。肉类总产量4297T,同比增长276;奶类总产量2146T,同比增长525,禽蛋产量195T,同比增长242;羊毛产量494T,同比增长207;年末牲畜存栏397万头只。全县完成畜牧业总产值1104276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8。3、农牧业科技发展优势贵德县有农牧科技人员99名,高级职称2名,中级职称43名,初级职称43人,他们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扎实的理论知识。且有青海省农林科学院、畜牧兽医科学院、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为技术依托单位。近年来贵德县紧紧围绕“主导特色产业、培训专业农牧民、进村办班指导、发展一村一品”的总体思路,在推进科技示范村建设及科技特派员进村入户工作的同时,根据各村发展实际和农牧民培训需求,围绕生产周期和农闲季节,重点对优质高效农作物栽培,设施农业,无公害蔬菜栽培,优质果品引进栽培,优质高产饲草料的种植,奶牛及肉牛羊的养殖,经营管理等专业技术,通过集中培训、现场指导、技术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开展培训,使农牧民真正掌握一技之能,提高他们的参与竞争就业的能力,同时在培训示范村培养不少于40名的从事主导产业的专业农牧民,并重点培养23名种养业能手科技带头人、农村经纪人和专业合作组织领办人等农村实用人才,使其掌握从事主导产业的生产技术要领,达到绿色证书岗位规定要求。在增加群众收入的同时,不断提高我县农牧业专业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水平,进而促进我县农牧业向高效、优质方向发展。314乡村旅游业发展现状贵德是一个旅游胜地,上有龙羊峡、下有李家峡,“母亲河”黄河流经贵德全境。钱其琛副总理的题词“天下黄河贵德清”,让贵德声名远播。境内旅游资源丰富,有“黄河春涨”、“佛泉冬温”等古八景,“梨花堆雪”、“丹霞千佛”等新八景。既有高原的粗犷博大,又兼江南的温婉娟秀。依托其优势资源,贵德县努力创建旅游名城,近年来,“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的成功举办、“天下黄河贵德清”的品牌营造为贵德县经济注入了新的发展动力,使贵德逐渐成为省内外游客首选的旅游度假区,加之具有地方特色、民族特色的沿黄餐饮接待点、农家院、民族风情园等集餐饮、娱乐、住宿为一体的消费场所的增加,迎合了消费者的消费情趣,吸引了来自省内外的入量游客。2009年,游客达到36万人次,实现收入2657万元,带动了全县商业、饮食、通信等相关行业的发展。32项目区概况321地理位置及基础设施条件格尔加村地处青海省西宁市贵德县河西镇西久公路沿线,东、北两侧紧靠西河、黄河。西、南两面与下排、下马家村相连,距县城1公里,是河西镇镇政府所在地。公路纵横交错,交通便利,电力通讯设备齐全。紧靠黄河,周边有文昌庙、下排民俗村、黄河奇石园及钢琴广场等景点。临近还有梨花别墅、梨都大酒店及碧水山庄等贵德县高档宾馆,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耕地肥沃平坦,灌溉方便,是实施设施农业的最佳选址。322自然资源条件格尔加村地处贵德县西部农业生产条件最好的地区,属高原干旱大陆性气候,海拔2200M,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72,最暖月平均气温19,最冷月平均气温零下4,年日照时数2904小时,太阳总辐射量626KJ/CM2,年降水量252MM,雨季集中在79月份,空气相对湿度56,平均气压为775毫巴,最大冻土深度124CM,无霜期166天。项目区土壤以灌耕栗钙土为主,土种为黑麻土和黄麻土,土层深厚,腐殖质层在30CM左右,表层有机质含量为254。020CM土壤含氮015,碱解氮72PPM,速效磷40PPM,速效钾25PPM,土壤肥力高,耕性适宜,适种性广,保水、保肥性能好,土壤、水、肥、气协调,是贵德县的主要高产稳产区,适宜果品蔬菜和其它农作物生长。项目区水源主要为西河水和黄河水,水资源丰富,可满足农耕地的灌溉用水需求。323社会经济状况格尔加村有汉、藏、回、土、撒拉等五个民族,总户数260户,总人口为1130人(城镇户口47户,130人),劳动力600人,现有耕地面积915亩,农业生产以种植冬小麦为主。专门从事牛羊育肥的有30户,年育肥牛羊3000头(只),奶牛养殖户70户,年收入达33万元;年劳务输出120人,收入60万元;从事运输业的33户,年收入127万元;从事面粉加工的2户,年收入8万元;从事商品零售的15户,年收入32万元。目前村内建有一处投资520万元的黄河奇石园,有农家院9个,供住宿、餐饮的宾馆一处,村集体有投资200万元的砖厂一处,年收入50万元。2009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达到3800元。第三章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发展目标41指导思想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现代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引进、消化、吸收、示范、推广为基础,充分发挥现代高科技农业生产的观光效应,以农业科研、生产和良好的自然环境为资源,提高农业的附加值,形成以农业保观光、观光促农业的良性循环。因地制宜,将园区规划成为体现地方特色和引进新、奇、特项目相结合,突出农业高科技的技术特征,形成一个融观光性、可参与性和具有乡土气息及农业文化内涵的农业生态旅游公园。通过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充分发挥辐射、示范效应,通过带动农业结构调整和扩大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达到强乡富民目的。42基本原则421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国家西部开发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正确处理农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形成良性循环,实现生态保护与农业经济发展“双赢”,农业经济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相协调,促进农业经济可持续、跨越式发展。422科技先导原则综合运用国内国际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现代农业生产手段和现代经营管理方式,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的引进、集成、提升、展示和推广,促进主导产业升级,提高农产品档次和质量,实现农业经济与现代科技的有机结合,提升农产品竞争力。423市场导向原则注重科技示范与推广效益的同时,必须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重点发展市场前景广阔、产业覆盖面大、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业产业。在新品种的引进、新技术和新产品生产上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在旅游休闲产品定位和组织管理上要充分了解客源性质和游客爱好,设计出适销对路的产品和销售渠道与销售方式,争取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效益最大化。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进行运营和管理,实行规范化生产,标准化管理,社会化服务,市场化经营,企业化运作,产业化发展的模式,从而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424因地制宜,体现地方特色的原则农业生产具有强烈的地域性和季节性,现代农业示范园建设必须根据区域的农业资源、农业生产条件和季节特点,充分考虑其区位条件和交通条件,因地因时制宜,突出区域特色。把最典型、最具农业特色的内容提供给游客,其景观要求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突出“乡趣”、“野趣”,特别强调经济、实用,营造出有地方特色的观光农业景观。425前瞻性、高标准原则要求园区的规划既要立足当前,解决区域农业及新农村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又要适当超前,科学预测未来,始终走在时代前列,避免低水平重复,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和建设品位,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要求,又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发展方向,即有战略高度,能够突出特色,形成优势,提升竞争力;高标准,一方面是指规划的内容要满足相当一段时间的领先要求,另一方面是指规划设计本身要参照现有的规划设计规范要求,为当地长远发展考虑。426多功能发展的原则借鉴吸收国内外观光旅游农业的先进经营理念,充分利用示范园的技术、品种、设施等资源,走多功能综合开发的路子,使示范园达到具备有吃、住、行、游、购、娱等综合功能,不断加大第三产业服务项目和特色农产品加工项目的开发,延长产业化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拓展和提升示范园的经济增长点,提高综合效益。427多元投入原则园区的建设要有效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政府主要任务是搭建平台和建设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因此,必须按照公益性与经营性相结合的思路,创新投资机制,充分利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立多形式、多元化的投入机制。吸引企业、民间资本和其他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园区建设。428机制创新原则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是新时期发展现代农业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带有一定的试验示范性质。因此,要按照城乡一体化原则,创新土地流转制度、利益分配制度、资金使用和管理制度、项目审批与管理制度、科技支撑与服务制度等,增强发展活力,实现园区自我良性发展,并为全省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发展提供借鉴。43规划思路本园区规划必须把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作为首要的指导思想。贯彻“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规划的各类项目进行科学配置。整个园区的规划都要体现可持续发展这一主题,将生态农业的理论应用于整个规划设计理念当中。规划布局上,以共贵公路为轴心,以黄河为背景,东西两翼分布,体现“一轴两翼,一河九区”的格局,西片以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为核心区,主要有迎宾区、生态餐饮区、开心农场,东片为百果园、综合服务中心,在黄河滩设立娱乐区;在园区的东南和西南以目前村庄为基础,建设度假村。以“休闲农业”、“娱乐参与”、“游览观光”为主题营造生态环境,种植特色果品蔬菜,开发有经济效益的本地特色产品。在增加经济效益的同时,达到保护生态环境,美化自然景观的目的。44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区域经济特色和生态环境优势,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各方面的资源、优势,提高园区活力、吸引力和竞争力。以自然资源和高科技生态农业为根本,在保证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将园区建设成为集农业生产、高科技示范、休闲游赏娱乐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科技园和旅游风景区,使之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集聚和展示国内外农业科技新成果,探索现代农业发展新途径,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和组织方式的创新,推动农业产业化、标准化、信息化和集约化,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为推动我省的农业现代化发挥示范作用。第四章功能定位与布局51功能定位根据贵德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计划提要,贵德县将要建设成为青海省现代农业示范区、高新农业生产基地、生态农业观光旅游区和西宁市的后花园,从项目地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出发,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应具备现代农业试验示范功能、标准化生产功能、示范辐射功能、培训、观光休闲等五大功能。511现代农业科技展示、辐射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展示最新的农业科技成果、最先进的农业管理手段、最具活力的农业经营方式,通过现代农业科技的展示与示范,以及各种形式的参观学习、技术培训等手段,促进农业科技新成果的转化、普及和推广,逐步带动周边地区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发挥示范园与国内现代农业对接、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对接的桥梁作用。512试验示范功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根据生产需要在新品种、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方面开展试验研究,同时,引进、改良、试验、示范新品种和新技术,为大面积示范推广提供技术支撑。513农业标准化生产功能利用现代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水肥管理技术和生物防治等新技术,严格按照标准化生产要求,生产出优质、绿色食品,满足人民生活需求。514培训功能对基层农业干部、广大农民骨干开展各种不同层次、不同形式的农业管理技能培训、专业技能培训、绿色证书培训;明显提高当地农业基层干部、广大农民骨干农业综合素质;成为大学生就业实习基地,建立稳定的、满足教学和就业需要的实习实训基地。515休闲观光功能通过高效设施农业规划、设计,展示农业高新技术成果,制造农业景观,给人们创造赏心悦目的清新自然环境,为都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体验、感受农业科技文明和农业文化、放松身心、愉悦心情的理想胜地,充分体现现代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52布局按照总体构想和布局原则,示范园规划为“一轴、两翼、一河、九版块”。“一轴”是指以共贵公路为中心,全长875M,为示范区一主轴。“一河”是以黄河为背景。“两翼”是共贵公路向西526M和向东250M,北界为黄河,南界为格尔加村和下排村,称为“两翼”;“九版块”按规划功能,分为迎宾景区、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生态餐饮区、开心农场、葡萄示范区、百果园、度假村、娱乐区和综合服务中心九大版块。示范园总体规划布局一览表序号版块主要建设内容面积规划区域一迎宾景区大门、中心广场20亩园区东西入口处二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高新技术展示区、新品种试验示范区66亩西区中心区域三生态餐饮区智能温室20亩西区靠黄河边四开心农场设置“亲子种植园”、“红领巾小庄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170亩西区靠下排村五百果园长把梨园、软儿梨园、桃园、薄皮核桃园、苹果园、樱桃园、杏园、李子园、果桑园120亩东区六葡萄示范区引进黑比诺、雷司令、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等酿酒品种,引进玫瑰香、醉人香等鲜食品种200亩西区靠下排村七度假村家庭田园、星级农家乐现有农庄改造八娱乐区健身馆、运动区、拓展训练营地、童趣游乐园、鱼之乐垂钓区90亩东区黄河边九综合服务中心办公区、游客服务中心、科教培训中心、农产品质检中心、农业信息服务站、农耕文化展示厅、特色农副产品展示厅10亩东区主干道北侧第五章项目实施内容61迎宾景区位于园区东、西入口,主要承担人流集散、门票征收、游客服务、车辆停放及园内物资、产品进出管理等,由中心广场、入口大门等组成。占地面积20亩。611大门主入口大门视觉的焦点处可配植高大的乔木、标志物、吉祥物和花墙。标志物和吉祥物可以进一步作为旅游纪念品开发。大门入口左侧布置售票、管理用房,入口中央布置检票及游客进出通道,方便对游客的管理及游客的进出、疏散。612中心广场中心广场设置示范园巨幅效果图、导游图和园区全景解说牌,设置树池、旱喷、水景、文化柱等,主要承担园区管理、游客集散、功能解说、参观购物、信息交流、安全指导、物流集散等功能。62现代农业高科技展示区该区以展示国内外农业及其相关学科高新科技成果和技术为内容,结合新品种、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以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技术领先、品种优新、高效开放为特点,彰显现代农业高新技术成果。通过新品种、新技术、新理念的引入,逐步培育新技术研发、集成与生产的能力,形成区域性的现代农业生产、示范中心。621高新技术展示区功能高新技术展示区以无土栽培技术为核心,以各种特殊的形式和形态展示梦幻般的农业高新技术,达到示范推广的目的。面积以智能温室为主,占地4800M2。内容1、新技术展示水培栽培。动态浮根(DRF)水培、浮板毛管(FCH)水培、全喷雾(半喷雾)水培、营养液膜(NFT)水培、深液流(DFT)水培、多层管式水培。多层立体的管式水培,利用塑料管为栽培容器,新颖美观,占地面积小,充分展示了蔬菜栽培的魅力。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的概念是指不用天然土壤,而使用基质;不用传统的营养液灌溉植物根系,而使用有机固态肥并用清水来灌溉作物的一种栽培技术,如草炭有机基质栽培、玉米秸(芯)有机基质栽培、锯末有机基质栽培等。立柱式栽培。立柱式栽培把叶菜类蔬菜的无土栽培从单层平面栽培提升到立体栽培,大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立柱栽培兼具生产与休闲观光功能,适用于生产各种叶类蔬菜、矮生花草及草莓等作物。浇水、施肥实现了自动控制,管理简便。树式观赏栽培。集成设施、环境、生物、营养和信息等最新技术,最大限度满足蔬菜生长发育的需求,发挥蔬菜的生长潜力,达到了蔬菜的树式栽培效果。蔬菜树以番茄树、黄瓜树、茄子树、甜椒树及叶类蔬菜树,还包括西瓜树、甜瓜树等。精品蔬菜袋式栽培。蔬菜精品袋培技术是根据我国设施蔬菜连作障碍日益严重的现状,借鉴国外设施园艺先进技术研发出来的适合中国国情的现代栽培技术。其特点为可根据植物营养吸收规律,定量精确的供应作物所需的养分及水分,最大限度满足作物生长发育需求,挖掘作物增产潜力,不仅产量高,而且由于营养供应平衡,作物发育旺盛,导致产品质量及风味优良。喷雾栽培。一种创新的栽培理念,主要是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雾滴状,直接喷到作物根系以提供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的一种无土栽培技术。作物悬挂在一个密闭的栽培装置(槽、箱、桶、管道、床或三角塔)中,而根系裸露在栽培装置内部,营养液通过喷雾装置雾化后喷射直接喷到根系表面。它能使作物根系、茎和叶毛细孔极易吸收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避免了土培及水培中根系呼吸困难,最大程度的满足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水、肥、气、温、光,能使作物快速生长,产量提高几倍至几十倍;生产过程中也不存在营养液PH值的变化和腐败变质问题;易于自动化控制和进行立体栽培,提高温室空间的利用率;喷雾栽培隔绝了土壤,将病虫害几率降至最低,较易做到免农药栽培,实现真正的无公害作物生产。2、品种展示蔬菜品种展示黄瓜类包括有刺、无刺和水果黄瓜的国内外新品种及地方名优特品种;番茄国内外各种鲜食和加工番茄新品种,包括大果型、中果型和樱桃番茄品种(包括球型、梨型等和红、黄、绿、黑等色);辣椒主要为国内外优质鲜食品种,包括国外新品种及国内的航天辣椒、陇椒系列、湘研系列及当地辣椒等;甜椒主要为彩椒品种;西葫芦绿色、黑色、白色和金色品种;茄子主要为长茄、圆茄、扇茄、蛋茄,颜色为红、紫、黑、绿、白等;南瓜黄、橙、黑和多彩类型,以及飞碟瓜、香炉瓜等观赏、食用兼用型南瓜。人参果和佛手瓜等。花卉品种展示蝴蝶兰、红掌、观赏凤梨、文心兰、大花蕙兰、一品红、仙客来、西洋杜鹃、彩色马蹄莲等观花品种;金琥、仙人球等多肉类花卉,金桔、富贵籽、乳茄、代代等观果品种;以及绿萝、巴西铁、竹芋、绿巨人、鸟巢蕨等室内观叶类花卉;盆景、根雕等。3、工厂化育苗引进先进的育苗设施,开展蔬菜工厂化育苗,为示范园的蔬菜试验示范、展示和开心农场以及周边地区的高原夏菜生产提供优质种苗,主要品种为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羽衣甘蓝、番茄、茄子、辣椒、甜椒、黄瓜、西葫芦等。4、智能温室现代化连栋智能日光温室,功能配置有加热系统、水雾发生机降温系统、CO2补充系统,滴灌和移动喷灌及顶喷淋、计算机综合控制系统等,实现水、肥、气、热、光等多种环境因子的全自动智能控制。智能温室应配备加温系统(热水管道或热风加热);风扇湿帘降温系统;外遮阳系统;循环风扇;控制系统;内保温系统;室内栽培床架;喷滴灌系统;分区隔断;防虫网、侧通风、顶通风系统。622新品种试验示范区功能通过园艺新品种引进示范种植,将有效调整当前品种结构,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力度,提高单位经济效益,为推动园艺生产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此区是示范园中色彩最为丰富的版块,利用丰富多彩的蔬菜、花卉、果树为游客打造一个绿色、生态、芳香四溢的园区。面积58亩内容引进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蔬菜、果树和花卉新品种150多个,进行区试、筛选出一批适宜当地栽培、熟期配套、商品性状突出、经济效益显著的新品种。1、名、优、特新品种引种试验(1)蔬菜新品种根菜类蔬菜萝卜、胡萝卜、芜菁、芜菁甘蓝、根芹菜等。白菜类蔬菜大白菜、白菜、乌塌菜等。甘蓝类蔬菜结球甘蓝、花椰菜、青花菜、羽衣甘蓝、抱子甘蓝等。芥菜类蔬菜根芥菜、叶芥菜、茎芥菜等。茄果类蔬菜番茄、茄子、辣椒、甜椒、彩椒等。豆类蔬菜菜豆、扁豆、豇豆、甜脆豆、荷兰豆、菜用大豆等。瓜类黄瓜、冬瓜、南瓜、西葫芦、西瓜、丝瓜、苦瓜等。葱蒜类蔬菜韭菜、大葱、洋葱、大蒜、细香葱、胡葱等。绿叶蔬菜菠菜、芹菜、莴笋、蕹菜、芫荽、菊花脑、生菜等。香料蔬菜紫苏、萝勒、薄荷、百里香等。(2)果树新品种梨、苹果、桃、杏、李、葡萄、樱桃等。(3)花卉新品种玫瑰、郁金香、芍药、牡丹、满天星、勿忘我等。2、标准化生产示范栽培品种有茄果类、瓜类、叶菜类和花卉等,作为高原夏菜生产区,适当引进适于市场销售的品种。主要示范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绿色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范;有机食品蔬菜生产技术规范;区域内全部实行节灌技术。标准化管理。标准化蔬菜生产示范栽培根据蔬菜作物的生理、生化特性,在温、光、水、气、肥上保证作物的正常生理需要,从而使作物健康生长,达到抗病、优质高产的目的。施肥管理。根据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范,严格控制肥料的使用种类、使用量和使用时期。病虫害防治。按无公害、绿色、有机蔬菜生产技术规范,示范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病虫害防治技术。通过标准化的生产管理,使产品达到无公害蔬菜标准,部分达到绿色食品蔬菜和有机食品蔬菜标准。3、技术示范主要示范内容包括配方施肥技术、嫁接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膜下滴灌)、轮作倒茬、无公害病虫防治(黄板、性诱剂)等(绿色、有机)果蔬生产新技术。63生态餐饮区功能利用智能温室调控功能,建设一个四季皆宜、鸟语花香的生态餐厅,为游客提供舒适怡人的生态休闲空间,人们置身于典雅舒适的花园式体闲生态餐厅中,举杯畅饮,品尝美味,定会让人心旷神怡,心身愉悦。面积占地20亩。内容建设一栋智能温室,占地4800M2。利用钢架玻璃结构、良好的光线通透性等特点,通过叠山、理水、种植等手法分隔出各种使用空间;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簇拥环绕,如云似烟的水雾缓缓下落。在此,人的味觉、视觉、感觉都有最良好的感受与体验。在设计上力求满足现代人的消费需求,将用餐区包围在一个郁郁葱葱的绿色环境中,让人们有回归自然、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感觉。可设置鱼翔浅底、东篱采菊、踏水至幽、竹韵依林、碧水风荷5个特色区和一个中央小舞台,可举办小型聚会娱乐节目。围绕智能温室,设计园林景观,配置健身器材、软停车场等。64开心农场在开心农场中,游客可亲自下地劳动,挥舞锄头,采摘新鲜蔬菜,大汗淋漓之余体会乡间劳作的畅快与乐趣。这种体验式的劳作对青少年学生、携子游客来说则充满了新奇感,这种活动不仅可以增加儿童、青少年对农业、农村的认知,而且有利于责任感、团队意识的培养。面积170亩。内容开心农场设置“亲子种植园”、“红领巾小庄园”、“学生实习实训基地”等,提供给少年儿童、学生、游客进行学农活动。通过这种活动培养少年儿童的生存、发展意识,还有助于少年儿童的责任心及爱劳动、爱学习等良好习惯的形成。开心农场的活动可采取下列两种形式推行集体会员制,以学校为单位,组织学生前来集体学农、地块固定或不固定,从事的农活灵活安排,亦可作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基地。推行个人会员制,划出专门土地,以45M2为一个单元,租赁给有兴趣参与的家长、小孩和游客,种植以蔬菜、瓜果为主的农作物,租赁者参与从种到收的生产全过程,产品归租赁者所有。种子、种苗、日常管理等由园区负责。可开展产品展评活动,让参与者来共同评比,看一看,谁种的蔬菜瓜果靓又大,评比优胜者,授予“种田博士”、“明日之星”荣誉称号。通过参与播种、除草、施肥、浇水、采收、包装等农事活动,给城市老年人创造条件,参加在城市生活中无法实现的劳动锻炼,或久久遗忘的田园劳动的乐趣;给城市中的青少年提供机会,让他们在游乐中了解农业生产,获得感性的农业知识,感悟“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感受付出劳动后收获的喜悦;让城市上班族通过简单的体力劳动缓解压力,释放心情;可以让小孩有创意,有联想,有惦记,可以让孩子和家长一同去品尝种植的乐趣与辛劳,去享受成功的欢欣和收获的喜悦。开心农场里种植的作物,均挂上小标牌,牌上标明种植者的姓名、栽培日期、作物的名称、原产地、科目、特性等等,寓观赏与教育于一体。65百果园功能建设集生产、生态、休闲和文化体验的百果园,果树的花、果供游人观赏、采摘和购买,做到旅游与生产相结合。采用多树种、多品种,实现形状不同、颜色各异、熟期配套的百果园。面积占地120亩。内容分别建设梨园(长把、软儿梨、黄金、早酥)、桃园(油桃、水蜜桃、蟠桃)、薄皮核桃园、苹果园、樱桃园、杏园、李子园、果桑园等。主要在整形修剪、花果管理、节水栽培、配方施肥、病害综合防控等方面展示优质、丰产、无公害(绿色、有机)标准化生产高新技术。百果园生产区,不仅为生态餐厅和农家乐提供特色果品,同时为游客提供采摘和农事活动。各果园区均设有赏花亭供游客休息和赏花,各区均设有接待处、休息处、路牌、采摘工具、洗果水池、休憩草亭、石桌石凳、茶亭、厕所等,成为布局合理、服务设施齐备的观光采摘果园。建设“事事如意”许愿林,开展植树造林活动,主要设置情侣林、成人纪念树、名人树和成长林等项目,既可满足游客的参与和健身,也是一种有意义的环保教育活动。66葡萄示范区功能本示范区引进、示范葡萄新品种和新技术,生产无公害优质葡萄。通过示范区的示范推广,带动当地酿酒葡萄产业的发展,有效调整种植结构,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面积200亩。内容本示范区引进黑比诺、雷司令、赤霞珠、蛇龙珠、品丽珠、西拉等酿酒葡萄品种,盛果期每亩产量控制在10T,有效保证葡萄品质。引进玫瑰香、醉人香等鲜食葡萄品种,盛果期每亩产量控制在15T。生产架型采用篱架,配套节水滴灌设施,主要示范的栽培技术标准建园、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控、果实采收、埋出土等技术。67度假村671家庭田园功能顺应人们希望回归大自然的情趣,远离城市的喧嚣,褪去疲惫的外套,体验真实、快乐、休闲、放松的农家生活,通过田园劳动,如种植农作物,采摘果实,收获蔬菜等,回归到最真最质朴最纯的生活。同时可饱览黄河滩的美丽风光。面积设计10户,每户占地面积15亩,共15亩。内容以15亩左右为一个单位,采用“菜园庭院”的方式,配套菜园、房屋及其内部简朴实用的设施,出租给有兴趣的家庭利用假日前来体验农家生活。度假田园的一般运作可设计为家庭田园的土地租用期短可一年,长可二年以上,一般租金比较低廉,很具吸引力。家庭田园种植的农作物由参与者自定,可以自带种籽、种苗、亲手种植果树蔬菜,平时管理可以委托由园区代管,园区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672星级农家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