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_第1页
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_第2页
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_第3页
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_第4页
xxx科技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XXX质量管理制度手册A/0编制审核批准20发布20实施XXX股份有限公司质量部发布第0页共120页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目录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次0手册说明441YYY/QMZL012017程序性文件、资料、记录的管理制度52YYY/QMZL022017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93YYY/QMZL032017供应商资质审核管理制度164YYY/QMZL042017进货检验质量管理制度205YYY/QMZL052017技术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27的质量管理6YYY/QMZL062017研发、设计图纸管理制度33首件检验的质量管理制度7YYY/QMZL072017首件检验的质量管理制度378YYY/QMZL082017制程质量管理制度409YYY/QMZL092017最终检验质量管理制度4410YYY/QMZL102017发货检验质量管理制度4711YYY/QMZL112017顾客财产管理制度50505212YYY/QMZL122017产品标识与可追溯性控制管理制度53535513YYY/QMZL132017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控制管理制度56566014YYY/QMZL142017不合格品管理制度61616315YYY/QMZL152017质量检验记录管理制度64646716YYY/QMZL162017质量成本管理制度68687317YYY/QMZL172017质量会议管理制度74747818YYY/QMZL182017质量检验规范制定管理制度77798019YYY/QMZL192017客户投诉管理制度81818320YYY/QMZL202017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管理制度84848721YYY/QMZL212017质量培训管理制度88889022YYY/QMZL222017质量改进管理制度91919323YYY/QMZL232017全面质量管理(TQM)制度949496第1页共120页序号文件编号文件名称页次24YYY/QMZL242017质量否决管理制度979710025YYY/QMZL252017质量管理体系运行考核管理制度10110110426YYY/QMZL262017技术文件标准化管理制度10510510727YYY/QMZL272017关键特殊过程管控制度10810811028YYY/QMZL282017量计划管控制度11111111329YYY/QMZL292017产品特殊特性管理制度11411411530YYY/QMZL302017质量方针、目标制定及评审管理制度11611611831YYY/QMZL312017质量风险管理制度11911912132333435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第2页共120页修订记录版本号修订日期页次修订内容A/0第3页共120页手册说明1目的为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激励优秀员工,减少人为损失,健全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提升企业形象。2范围适用于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产品质量管理及与质量活动相关的部门及人员。3职责31质量部ISO体系管理311负责本质量管理制度手册、修改、废止之起草工作;312负责对重大质量事故处理、质量奖励的核实和重大事故争议裁决以及报告工作。32总经理321负责本制度之核准;321负责对奖励与处罚实施的最终方案的批准。33质量部331负责对质量事故的调查与判责质量事故的归口管理;332负责跟进批量性事故的纠正预防措施;333负责按本制度手册执行质量奖励与处罚处置工作执行。34行政部341负责核准质量奖励与处罚的具体落实工作;342负责质量奖惩通报文件的下发工作。34售后部负责客户投诉信息收集、整理、信息传递和信息真实性查证。35各责任部门负责对本制度手册的宣贯工作及相关质量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和纠正改进具体落实、保障工作。第4页共120页程序性文件、资料、记录管理制度第5页共120页一、目的质量管理工作是公司所有管理活动的重点,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质量管理需要公司全体员工参与,全过程控制,全面实施。为了加强公司的质量管理工作,规范全体职工质量工作行为,保证质量管理工作的规范性、可追溯性及完整性,保证企业质量体系的有效性,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营活动中的质量控制全过程,公司所有质量控制文件、资料、记录均适用本制度。三、规定(一)文件管理1编码说明公司所有质量文件均为“YYY/XXZLXX20XX”标示YYY代表公司名称,ZL代表质量管理,20XX代表文件编制年度。(1)质量管理制度中编号“YYY/QMZLXX20XX”QM代表“制度”英文字母;XX代表各制度的顺序编号;(2)质量管理职责中“YYY/QDZLXX20XX”QD代表“职责”英文字母;XX代表各职责顺序编号;(3)质量管理程序中“YYY/QPZLXX20XX”文件名称程序性文件、资料、记录管理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1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6页共120页QP代表“程序”英文字母;XX代表各程序顺序编号;(4)质量管理作业文件“YYY/ZYZLXX20XX”ZY代表“作业”英文字母;XX代表各作业文件顺序编号;(5)质量管理记录文件“YYY/JLZLXX20XX”JL代表“记录”英文字母;XX代表各记录顺序编号;2有关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地区性有关实施办法规定文件,统一由质量部负责收集整理,交于行政人事部保管,并由行政人事部有计划地打印分发员工学习和掌握。3有关外部相关机构对我司质量管理过程中所产生的发票、凭据等,统一由财务部收集并管理。4公司所属真空离子镀膜设备产品及其从属产品的质量标准、授权书、检验报告、质量保证书等文件的电子版、以及文字性的文件正本,统一由行政人事部保存管理、发放。5文件须分类成套装订,文字标注,要求一目了解,存取便捷。发放文件须实行领取登记,及时回收。文件原件发放范围仅限于公司经理人员。(二)资料管理1产品宣传资料由高管团队设计、出样安排印刷、保管与发放。2质量管理相关资料的收集由质量部从外部学术会、培训会获取,并按规定存档保管。3有关真空离子镀膜机、零部件及其从属产品的市场行情资料,由市场部负责收集,整理,保存。4产品合同文件、装箱单、产品报告书、使用说明书合格证等,由相关职能部门存档、管理;保密文件按总经理指示受控管理。5公司人事档案资料、培训资料等相关资料由行政人事部整理、保存。(三)记录类管理1相关外部质量管理机构的重要电话、邮件发放等,由公司总机转接后通报高管、管代或质量部。2各类评审会议、专题会议、质量会议等要有专门记录,由行政人事部负责建立、整理、保存。第7页共120页3设备产品附属件及零部件(含外协件)采购记录,由采购部建立并记录,要求注明日期、规格型号、数量、单价、供应商名称及电话、采购人等。4售后服务记录由售后部负责建立并保管,记录以设备安装运行日为起始日,用户质量反映情况和维修情况以及维修后用户信息反馈等。5记录应由实际岗位人员负责填写,由各部门经理按月、年整理,需要形成电子文件的记录,应严格履行输入核对,严防差错导致失误。6记录填写应清晰整洁、准确、认真、及时,不能事后补写;统一使用蓝/黑色钢笔或签字笔,不得使用其他颜色或铅笔。7记录应完整,不可任意涂改;需要更改时应划线后在旁边填写,并在划线处加盖个人印章或签名,以示负责。8形成电子文件的记录,应定期转成PDF格式保存。9公司各部门经理对各自部门所属的记录应经常性监督、检查;发现不符合规定要求时,应向质量管理部门提出改进意见,采取改进措施。10公司外部提供的凭证、票据、证照复印件,应由相应分管部门的相关专职人员进行验收和鉴定真伪,并做好记录;发现问题时及时向上级有关领导汇报,及时配合上级领导解决问题。11所有购进和销售的票据、凭证、记录必须合法、规范,做到帐目、票据、货物相符。12对记录和凭证进行标识、汇集、编目和归档成册,便于查询,移交时应有交接记录,防止损坏、变质、丢失。注1如有图片形式的信息文件,需重新建立WORD文档保存;2记录所属部门均需有专人做记录保管,不可丢失;3到销毁年限的资料,由行政人事部按相关程序和规定销毁。第8页共120页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第9页共120页1、目的为完善本公司质量管理制度,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确保零部件产品满足技术文件及装配要求,确保整机设备质量符合规定要求,达到顾客满意而制定本规定。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司所有对零部件产品(或整机设备)质量有直接或间接影响的活动及人员。三、职责31对生产部员工的质量奖惩,根据不合格评审表,由IPQC检验人员或生产部经理开出质量奖惩申请表,经质量部经理核准确认,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2对部门经理以下人员(含各厂长)的质量奖惩,由各部门负责人开出质量奖惩申请表,经质量部经理核准确认,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3对各部门经理级别的质量奖惩,统一由质量部经理负责提交质量事件、事故调查报告,提交质量副总审批通过后转交行政人事部;34行政人事部依照质量副总批准的质量奖惩申请表,在相关人员当月工资发放时予以奖惩兑现、协助质量相关职能部门做通报表扬、批评;35奖惩最终表格由行政人事部保存,发扫描件发至质量部备案;文件名称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2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10页共120页36质量奖惩申请表可作为各部门人员工资升降调整的参考依据。四、规定41质量事故分类一般质量事故、重大质量事故411下列情形之一的为一般质量事故A违反本公司己发布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质量手册、程序文件、技术文件、检验SIP、操作SOP及相关管理制度等)中任何一项规定,造成损失金额累计1000元的;B生产过程中以次充好、弄虚作假,或故意隐瞒质量问题,不按权限和程序规定私下放行或处理不良品的;C生产加工中,因人为造成产品返修、报废损失金额累计1000元的;D材料及产品因搬运、防护等不当,造成返修、报废损失金额累计1000元的;E质量异常未及时反馈上报,造成问题处理不及时的;F制程中,由后工序发现的明显低级错误,如磕碰、损毁、材料用错、混乱等状况的;G半成品IPQC抽检时发现有工艺错误、尺寸错误等情况的;H部门(所属厂)负责人,对发生在本部门(本厂)诸如本规定的质量事故,听之任之、隐瞒不报,对责任人员也不主动开具质量奖惩申请表进行处罚的;I同一质量问题在月度内连续发生3次以上(含3次,情节严重度无论大小)的。412下列情形之一的为重大质量事故A因产品质量问题或未经检验发货等原因造成重大客户投诉的;B因产品质量问题造成客户批量退货、索赔或取消订单的(注凡与客户有争议的退货,在经质量部及公司相关领导核实,如责任确实不在本司的,可免予处罚);C出现411情形,造成经济损失累计1000元的,或数量50件的。42质量处罚421一般质量事故处罚A对直接责任人处罚,按首次20元,再犯50元,第三次起按100元进行处罚;B对存在411中“H”条款现象的管理人员,经调查属实的,对每人按100200元进行处罚,相应给予举报者每人100200元奖励;C造成经济损失200元的,以通报批评为主;422较严重及重大质量事故处罚A造成经济损失200、500元的,处罚直接责任人50元/人;B造成经济损失500、1000元的,处罚直接责任人100元/人、直接领导50元/人;第11页共120页C造成经济损失1000元,处罚直接责任人200元/人,处罚直接领导100元/人,处罚间接领导50元/人;423一般质量事故处罚和重大质量事故处罚,单次或月度对各责任人累计处罚金额以不超过该员工月工资的20作为上限;如有超出,可按月度分期处罚,直至处罚结束。424因工作失误,造成公司损失在1万元以上的,由公司高层另行决定处理。425对于内部批量质量事故或外部客户质量投诉与退货的,统一由质量部负责必须在事故发生后3日内完成调查并提交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分送至质量副总及总经理处。43市场部431产品在与客户交接过程中无交接记录,发生丢失、损坏的,交予客户的产品与产品合同不符的、发货地点不正确的处罚100元。432未按体系要求对顾客财产进行登记管理,造成顾客财产丢失、损坏的按照损失金额的30进行处罚。44技术部441技术文件作为加工、检验的唯一的权威参照依据,图纸、工艺的编制人、审核人必须对文件的正确性负责;其奖惩亦适用于42质量处罚和43质量奖励;442凡涉及图纸及工艺的更改,必须有技术部的设计变更通知单或经技术人员签字确认,技术部门应与使用部门进行新旧文件的交换,如有因交换不及时(不彻底)而造成产出不合格的产品,对相关责任人处罚200元,造成重大损失的由质量部调查原因报质量副总处理;443对生产过程中发现的图纸、工艺问题,主设计师最迟在一个工作日内解决给予明确答复,超过时限未予回复的,对技术部相关设计师处罚20元;454客户相关产品的设计临时更改的,相关设计师接收后要及时通知各相关职能部门,因延迟或没传递到相关部门造成质量后果,处罚责任设计师200元;45采购部451物料采购奖惩亦适用于42质量处罚和43质量奖励;452采购物流因防护不当造成损毁、丢失的按损失成本价值的10处罚。46生产部461多次送检不合格(连续三次,每次3个轻微不合格点以上者),作业者应负有不自检或自检不到位责任,处罚20元;462批量质量异常,每次按损失成本10价值处罚;第12页共120页463未接到生产计划通知擅自加工生产的,或者不严格按照生产计划及图纸、工艺要求生产的,罚款50元;造成批量不良由加工者负责80责任,厂长负20责任,每批次按损失成本价值的30处罚;464产成品管理防护不当、锈蚀严重等造成损失的,按损失成本价值的20处罚;465质量检验人员在正常工作中作出的正确判定,拒不执行的,视情节给予罚款50100元不等;拒不执行情节恶劣的,经质量部经理核实后上报,由质量副总进行处理;466对故意将不良品混入良品中的行为者,一次性处罚100元;467在各工序加工的过程中操作者损坏或报废品超出规定的标准(折合材料价格200元以上),由厂长折合计算并向质量部提交报告,按所有已产生的成本价格50赔偿;私自藏匿、销毁报废品,一经查实,除按所有已产生的成本价格赔偿外,另处罚200元;468产品特别放行必须由质量部经理和技术部经理共同完成,并各自分别做特别放行记录;对擅自决定特别放行的责任人处罚200元。47质量检验471质量检验的奖惩完全适用于42质量处罚和43质量奖励条款;472首件判定失误,造成产品不合格时,IPQC检验人员处罚50元;473因单品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装配无法进行的,FQC检验人员处罚50元;474因单品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引起客户重大投诉或退货,FQC检验人员处罚100元;475故意放行不合格单品至客户处的,处罚200元,情节严重的予以开除。48对于以上质量事故造成经济损失的,质量部有权要求直接责任人及部门责任人及时处理,尽量挽回或减少损失,对于态度不好、意识不强的除以上罚款外还应额外追加处罚,并协调行政人事部予以全厂通报批评。49其他未尽事宜由质量副总及总经理酌情而定。五、质量奖励51公司每月对员工质量状况进行统计汇总分析,并根据质量状况进行奖励。511对员工在生产过程中发现材料或上道工序产品批量不合格及时上报并隔离,从而避免本工序不合格品产生的,每次给予奖励20100元;512员工发现对质量有重大影响,或潜在影响的工艺流程错误,并提出有效的改善方案,执行后避免重大质量事故的,经质量、技术经理核实后一次性奖励50200元;513员工如发现上道工序漏检,误检或重大质量缺陷,并及时制止、汇报者,经质量部核实后视情节奖励2050元,如挽救损失金额巨大,质量经理上报质量副总另行奖励。第13页共120页514每季度评选2名,在产品实现过程中无任何质量异常,并具有很强质量意识和质量责任心,并主动带领其他员工提高质量意识,由各部门提出,质量部核实后报质量副总批准,奖励200元;515向质量检验人员或厂长举报他人不安规定或质量要求进行作业,经确认核实的一次奖励50元;516积极向公司提出合理化质量建议,经过采纳,在产品质量提高和材料消耗降低方面有成效的,经确认核实一次奖励100200元;517对在质量方面做出突出成绩,但不能直接计算其经济效益的,由质量副总、管理者代表及总经理视其影响程度大小给予奖励5001000元或其他方式奖励。六、处罚调整原则(根据处罚细节中的原处罚金额对应系数)序号调整原则对应系数1进厂不满2个月且为首次事故原处罚金额06倍2因工作态度或责任心不强造成事故原处罚金额15倍3对领导或检验人员进行辱骂威胁者(依情节)原处罚金额13倍至开除4私自、人为的更改工艺文件和图纸进行生产原处罚金额12倍5年度发生严重事故二次以下原处罚金额12倍6年度发生重大质量事故超过三次以上原处罚金额34倍至开除7发生质量问题主动报告者原处罚金额0610倍8发生质量问题隐瞒不报者原处罚金额24倍七、说明71针对以上规定,相关单位经理必须纳入日常管理并形成报表,每周、每月汇总进行质量绩效考核;72奖罚金额最低为20元,如处罚条例相互有冲突,按严重的条例处理,但不能与423条款“累计处罚金额以不超过该员工月工资的20作为上限”相冲突;73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度的解释权与更改权为公司质量部。八、质量奖惩申请表第14页共120页质量奖惩申请表奖励处罚奖惩对象申请人日期奖惩事实(理由)描述(可添加附页)申请填报基于以上事实,建议给予所属部门签名日期质量部签名日期质量副总签名日期第15页共120页供应商资质审核管理制度1、目的为规范供应商管理,建立安全、稳定的供应商队伍,防止外购原材料、零件、设备因质量问题引发质量事故,保护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适用于向公司长期或首次供应原辅材料、零件、部件及服务的供应商。3、审核要求31准入审核采购部制定供应商准入要求,建立供应商档案。根据采购信息,包括采购物品类别、验收准则、规格型号、规程、图样等内容,对供应商生产能力、质量管理体系、产品质量、文件名称供应商资质审核管理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3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16页共120页供货期等相关内容进行审核,必要时开展现场审核,以确保采购物品符合要求。32过程审核技术部建立采购物品在使用过程中的审核要求,对采购物品的进货检验、生产使用情况、不合格品处理等方面进行监督,保证采购物品在使用过程中持续符合要求。33评估管理采购部建立评估要求,对供应商定期进行综合评价,回顾分析其供应的产品质量、技术水平、交货能力、产品合格率等。对结果为不满意的供应商,采取淘汰或改进措施。采购物品的生产条件、规格型号、图样、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和检验方法等可能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发生重大改变时,应当对供应商进行重新评估,必要时进行现场审核。34审核要点341文件审核供应商资质包括企业营业执照、合法的生产经营证明文件等;供应商的质量管理体系文件;采购物品生产工艺说明书;采购物品合格证或材料证明书(内容包括性能、规格、型号、安全性评估材料);检验报告或有资质检验机构出具的有效检验报告,以及特殊要求的其他文件。342特殊采购物品的审核有特殊要求的,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供应商的生产条件进行现场审核;对供应商的生产过程和质量控制情况开展现场审核。35供应商的选择、评价与审核根据外购(协)件清单及质量要求,采购部调查和了解市场信息,提供有生产能力、交货及时、质量稳定、信守合同的单位,作为候选供应商。A类物资评价具体方法351由采购部组织质量部、生产部、技术部参加对候选供应商进行调查,内容包括A生产能力产品品种、质量等级、可供数量、包装、运输、防护、交付能力等;B检测能力可检测项目、检测设备、检测人员素质、环境条件;C技术水平包括技术人员素质及技术能力;D质量管理水平质量保证体系及其运行状态;第17页共120页E第三方评定证明如标准化水平确认、计量水平等级考核、第三方认证等。352调查评价的方法可以采用以下方法的一种或若干种A在可能的情况下对供应商质量体系现场调查评价;B对产品进行抽样检验;C与同类产品进行比较;353调查结果由调查人员填写供方调查表,并签署意见。354经调查评价,基本符合要求的,由采购部通知其提供产品,质量部进行抽样检验。355根据检验或试用结果,由质量部出具检验报告,并通知采购部。356检验报告判定产品质量符合规定要求的供应商,由采购部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作为定点采购单位之一。B、C类产品评价方法357由于我司外购B、C类产品,为真空离子镀膜设备制造行业的配套供应产品,以功能实际满足为主,对此类产品应要求供应商提供“免检文件”,质量部做好文件存档。358提供“免检文件”的供应商,列入采购部合格供应商名单。老供应商的评价和选择根据老供应商连续供货历史不少于3年历年来对本公司所供应产品的质量情况,由采购部主持召开相关部门会议,共同评价分析,填写供方评价表,选择其中符合本公司要求的,列出单位名称及供应产品范围,纳入合格供方名单,报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作为定点采购依据。对已经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或产品质量认证的供应商,经最高管理者批准后,可直接纳入合格供应商名单。36对合格供应商的管理采购部根据质量部的进货质量检验结果评定,对合格供应商实施动态控制(分级别),并填写供方供货质量记录。第18页共120页361供货质量一直满足;362供货质量有不满足情况时,及时与供应商沟通,及时协调解决;363超过5次沟通协调,质量仍得不到满足的情况时,由采购部副总确定更换供应商;364在采购活动中,有特殊情况的发生时,由采购主管副总酌情处理、裁决。365采购部每年按ISO质量管理体系及本制度要求对合格供应商进行一次复评。37特殊类外购产品如非标胶圈、电源类、高端泵类、阀类、真空计、规管等产品的购进质量验证,因我司缺乏检验手段,以降低成本为原则,需要供应商提供产皮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加盖生产单位原印章的该产品标准的复印件。4相关文件供应商资质审查表采购产品分类标准5执行本制度形成的质量记录文件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管理。第19页共120页进货检验质量管理制度1、目的为保证外购(外协)产品质量,防止不良产品品进入生产过程,规范进货检验管理,明确各相关部门责任,特制定本制度。文件名称进货检验质量管理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4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20页共120页2、范围本制度明确了进货检验流程、检验原则、判定及要求;认可进货物料的资格、监控管理;适用于生产用外购产品(含原、辅材料)的进货检验。3、职责31技术部负责制作采购标准、技术说明;32质量部IQC负责确认供应商提供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负责外购(外协)A类产品的进货检验、认可进货物料的验收监控、进货检验过程中发现异常信息的反馈。32仓库管理负责外购产品数量清点、标识,外包装情况的确认与收发记录。33采购部职责(1)采购人员负责将购买标准及相关技术标准向供应商传达;负责向供应商传达不良信息及跟踪不良整改措施反馈;(2)对于首次供货的产品或研发首次实施变更的产品,负责联系供应商提供样品交予研发部或技术部进行验证;(3)负责外购产品的接收工作,并协调相关人员将该产品送至外购产品待检区域,并向质量部门报检。4、定义41进货检验(IQC)按图纸(作业指导书、封样、工艺文件)和抽样方案对A类产品进行检验。42让步接收不符合我司规定和标准的外购产品,或因生产急需,但又不影响到实际使用时,由质量部会同研发技术部及生产部,一同在30分钟内做出评估,在不影响最终产品质量前提下,让步接收使用,并在产品检验记录上做会签。43免检只针对提供“免检文件”的B、C类产品。质量检验人员对产品的外包装、标识和合格证、检验报告进行确认。B、C类产品使用效果由使用人员向采购部门口头反馈意见即可。44进货产品最低检验级别暂定为抽检,后续视供应商供货质量情况决定是否降低检验级别。5、内容51进货检验511检验通知第21页共120页5111采购人员负责对采购产品暂收入厂,并根据采购合同初步核对采购产品的数量、标识、规格型号等;A类产品放置于外购产品待检区域,按要求摆放、标识;B、C类产品由采购人员酌情予以入库、使用。5112采购人员以邮件电话的形式向IQC报检,明确产品紧急情况,以便质量IQC优先检验紧急使用的产品;检验图纸应提前送至质量部,以便质量IQC对产品图纸提前熟悉、预热;并向质量部说明该产品的供应商是否为合格供方。512检验准备IQC在接到报检通知后,首先确认图纸(作业指导书、工艺文件、封样)是否准确无误,确认无误后及时开展检验工作。513检验原则5131IQC检验完成后,及时将检验结果以电子文档形式反馈至采购部门保存,此检验结果可作为日后采购部做供应商评审的依据。5132IQC发现有包装破损等异常情况时,应第一时间联系采购人员并共同开封、检验,采购人员应拍照并反馈给供应商做包装改进;生产、发货急需的外购产品可以优先检验。5133IQC应对外购产品检验数据的准确性负责。5134IQC按先进先检原则检验,检验完毕将部件回归原位,并负责将原包装摆放整齐,并做好“已检验”的标识。5135检验中的不合格品,及时做好不合格标识及隔离(隔离区域要明确),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处理,不可入库。514检验判定5141当检验缺陷数量、缺陷程度未达到拒收数量、标准时,则判定该批次产品合格,及时通知(方式不限)采购人员,及时办理入库。5412当检验缺陷数量、缺陷程度超过拒收数量、标准时,则判定为该批次产品不合格,并及时通知采购人员及时处理,不可入库。5143当缺陷品经过技术、生产、质量综合判定后,认为可以让步接收的,由技术判定人员在缺陷产品检验表格上签字方可予以放行入库。鉴于我公司采购产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故在不合格处理时,需处理人在检验表格中写明具体的处理方案并签字确认。515供货异常联络书5151在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质量部填写供货异常联络表,及时将质量信息反馈给第22页共120页采购部,采购部门负责将该联络表反馈给供应商,并监督供应商质量整改,采购部与质量部门负责供应商整改效果的确认工作;所有反馈的供方信息都必须抄送、复印质量部,由质量部监督整个整改过程。(1)A类产品出现尺寸、外观不良的批量不合格;(2)同一供应商所供同类产品,相类似问题出现3次(包括3次)以上批量不合格;(3)认为有改进必要的其它项目。5152在进行异常信息反馈后,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须将质量信息反馈给质量部副总,由质量部副总组织处理(1)厂家不整改;(2)经过整改,仍旧重复出现的批量不合格。516进货检验级别说明以及各类外购产品的检验适用原则进货检验级别分为4种全检、抽检、间接检验(免检)。5161全检对批量到货产品的某一项或者某几个项目进行全数检验;5162抽检从批量到货产品中抽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抽样方案按照517执行(若没有特殊要求,到货物料按照抽检级别进行检验)5163间接检验(免检)IQC通过确认供应商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来对批量产品质量情况进行确认,供应商的出厂检验报告的格式和内容要得到我公司认可。517抽样检测分类及方案产品分类生产所使用的部品可分为A类重要物料、B类次要物料、C类一般物料三类。5171分类原则A类重要部品直接影响最终产品质量,需进行质量检验、并在订货时要特别注明质量要求的产品(靶材、加热管、密封胶圈、衬板及机加工、铸造、喷涂类等产品)。B类次要部品对最终产品质量影响较大,需提供“免检文件”并在订货时要注明质量要求的产品(电子元器件、有色金属、弹簧、高端泵类及各类电源类等产品)。C类一般物料对产品质量影响较小或没有根本影响的产品(紧固件、标准件、钢材、包装材料等)。5172抽样方案根据部品的重要性不同,采取不同的抽样方案。具体抽样方案见零部件分类及抽样方案表。注AC接收数RE拒收数第23页共120页518检验级别的确定与变更5181检验级别的确定原则按照516项执行。5182A类产品检验级别设置原则上只能从低到高,即抽检全检,不能降低检验级别;B、C类产品检验级别也是从低到高可跨越,即间接性检验(免检)抽检;检验的具体级别由质量部控制。进货报检流程图52认可进货521认可进货流程当进货为合格供应厂商时,采购人员负责将所进货物安置入库,将进货所附带的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完整的保存。522认可进货资格5221物料的要求在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时(但不限于),由质量部确定认可进货产品类别A专业性强,公司现有检验手段、资源和能力等无法满足检验试验要求;B体积较大,占用场地较多的;C生产技术要求不高。5222认可进货资格的要求提供认可进货产品的供方必须为经过评审的合格供方,且按进货检验管理制度实施正常采购报检采购暂收待检区检验结果判定入库综合评审退货报废返修OK让步接收NG会签OK第24页共120页检验,满足连续3批次完全为合格产品的条件。5231检验52311采购部对属于认可进货的产品做一般性查看后直接入库,并根据供方提供的产品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对产品的名称、型号规格及外包装进行验收,符合要求后将合格证、出厂检验报告保存即可。52312认可进货产品,供方合格证及出厂检验报告可作为追溯的依据。5232使用监控52321质量部及生产部对认可进货产品的质量状况进行监控,发现产品批量不合格时,按不良品管理规定对不合格品进行处理,并及时通知采购部。52322认可进货产品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质量问题按不良品管理规定处理。属于供方责任的,由生产部直接反馈到采购部,采购部按采购合同、协议等有关规定进行沟通、处置。524认可进货资格取消和淘汰5241获准认可进货的供方若出现以下情况之一时,必须取消认可进货资格A供方评审不合格;B造成批量性质量问题或质量事故;C正常抽查检验不合格;D市场反馈的严重质量问题。5242停止认可进货物料在整改期间的检验控制措施52421按进货检验管理制度实施正常检验;52422停止认可进货产品需要恢复其认可进货资格,按本规定522条款重新进行评价。53紧急放行531紧急放行说明5311对于生产急需产品,由生产部提出紧急放行口头申请,由采购部经理在检验报告上签名予以免检放行;5312紧急放行的产品仅限于使用流程,入库流程则按照正常程序进行。532紧急放行产品的检验5321IQC对紧急放行产品进行快速常规检验,按51条款执行;如果情况紧急,可跟踪抽样检验。6、相关文件、表格第25页共120页61零部件分类及抽样方案表62不良品管理规定63进货检验记录表64加热管检验表65供货异常联络表技术设计过程的质量第26页共120页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规范产品设计流程中的管理事项,保证设计各环节的协调性与衔接性,确保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特制定本制度。2、范围适用于公司技术文件设计过程中对产品设计相关各事项的管理。3、定义文件名称技术设计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5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27页共120页31技术设计我司技术设计泛指以母版设计方案和技术文件为基础的改进性设计(我司技术设计是从明确产品设计任务起,至确定完成整机设备的一系列工作过程。主要包括确定产品的结构、成分、特征、规格,产品加工制造时所需的材料和外购配件,产品应达到的技术经济指标及使用方法);32产品设计输入指所要设计的产品在计划和确定项目阶段所确定的市场及顾客的需求和期望。产品设计输入应尽可能将所有需求定量化,并在产品设计和开发任务书等文件中明确规定;33产品设计输出指相关部门根据设计输入要求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为实现过程的后续活动提供产品或服务的规范和各种活动的结果,这种规范和结果最终应形成文件,文件发放前必须通过评审;34设计评审指由具有资格的人员组成的评审小组对设计所作的正式、全面、系统、严格的审查,并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35设计验证指通过检查和提供证据,确保所有的设计输出满足设计输入要求的试验,以表明设计结果已经符合设计要求的活动;36设计确认,指在规定的操作条件下对给设计验证之后的最终产品进行的一种认可,确保所设计的产品符合规定使用者的需要和相关要求的试验;说明我司由于产品属于非标设备,故在设计验证和确认方面主要以理论推演为主,最终验证和确认以整机生产成型为主。4、管理与职责41技术部是所有设计项目的组织管理部门,负责组织下达设计任务、跟进设计和试制过程、组织验收和评审等管理工作;42设计工作包括设计策划、设计工作实施、设计评审、设计验证、设计确认、设计更改和设计评估、设计工作总结等事项;43技术经理、总工及技术部副总负责设计方案的审定,产品设备验收与评审等方面的决策,各设计师负责设计的具体工作;44设计由设计人员依据合同订单的要求,在母版设计方案和技术文件基础上进行详细设计,由总工、技术经理审定。45技术部在产品设计中的工作职责如下451负责组建合同(项目)具体分派(可以项目组形式);452负责产品设计所需的各类技术文件的制作;第28页共120页453负责协同质量部、生产部对所设计的产品进行检验和试验。46开发性和生产性设计由公司高管层另行安排。5、设计实施与评审51技术部及公司管理者应给技术设计人员配备齐全的设计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设施,以便于设计人员开展工作;52设计人员应做产品的经济分析可靠性及可行性分析,提供完善的设计方案;53在产品设计过程中,设计师须按公司相关制度中的要求,在适当阶段有计划地对产品和制造过程的设计结果进行、正式、全面、系统和严格的评审,并将评审结果形成文件,防止设计出现偏差;54产品评审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4个方面511产品设计输入评审;512产品设计输出评审;513产品设计更改评审;514产品设计必要的其他评审。注上述设计评审的同时,均包含工艺设计的评审;55在产品设计评审过程中所形成的结果按不同的文件表格进行记录,并按相关文件管理程序进行管理;56在产品设计评审过程中发现产品设计问题时,需要及时向相关负责人汇报,设计人员需要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同时总工需要做出解决问题的时间限定。6、设计文件编制与管理61设计人员完成产品设计后,需要编制相关的设计文件,主要包括611根据基本参数及主要技术性能指标编制设计开发计划书,包括采用的技术标准、关键技术解决办法及关键元器件、特殊材料资源分析以及风险分析;612产品使用说明书(包括设备内部验收单);613产品整体布局、主要部件结构以及系统布置图叙述(必要时编写产品工艺性分析、生产设备、工装分析、成本分析、设计计算书);614615加工零件工序图(主要用于非标准金属切削设备设计);616工序布置图(即加工示意图主要用于非标准金属切削设备);617各部件装配图,包括主要构成零件的尺寸联系图;第29页共120页618全部专用零件图;619电气控制系统的电路图和元件布置图(根据系统布置图而定);6110电气控制系统的调整使用说明;电气控制系统的专用部件(包括电控箱、操作屏等);6111水路冷却系统及防护装置的部件图和零件图;6112调试使用的全部专用工艺装备及产品安装图(必要时);6113配套设计的工装卡具等附件、工位器具的总图、部件图和专用零件图(必要时);6114分部件的零件明细表,包括标准件、外购件等;6115调试使用的全套工艺装备目录,包括专用工装或外购工装等(必要时);6116包括总装配图、原理图和系统图、部件装配图、零件图、包装物图及包装图;6117根据所生产的设备产品的类型、特点,由技术部确定上述所需技术文件的取舍。62工作图设计是完成生产及整机装配用的全部工作图样和设计文件,主要包括产品零件图、部件装配图和总装配图,还包括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包装储运标志。这些工作由技术部负责完成;63产品设计人员需要编写的设计文件还包括以下六种631文件目录,包括图样目录,明细表,外购件、标准件汇总表,技术条件,使用说明书;632图样目录,包括总装配图、原理图和子系统装配图、零件图及包装图(必要时);633包装设计图样及相关文件,含内、外包装及美术装潢等;634随机出厂图样及文件;635产品广告宣传备样及文件;636标准化审查报告,即对设计产品在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面作出的总评价,这也是产品鉴定的重要文件。7、产品设计更改管理71产品设计及工艺设计的更改由技术部门根据要求,对现有产品设计的产品特性进行修改,包括产品外观、尺寸、性能、功能、材料和其他设计输出的文件等;72产品设计和工艺设计在实施更改前均必须由项目组进行确认和评审,并将确认和评审结果形成书面文件,报相关负责人批准通过后方可进行更改;73产品设计更改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731产品设计确认以前根据设计评审作出的设计更改;第30页共120页732产品和制造过程设计确认以后根据顾客或公司内部相关部门提出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的必要的设计更改;74产品设计进行重大结构性及原理性修改、变更后,必须再次进行产品评审,共同确定设计变更对产品外形、装配、功能、性能和耐久性的影响,以便能正确地评价所有结果,以确保所设计的产品质量稳定;75当产品设计出现更改时,所形成的设计文件需要集中进行管理,并将无用文件按其编号统一进行封存或销毁。8、设备的验证81设备验收按该项目按照合同规定验收项目执行,满足条件即视为合格;82设备验证时,由调试人员召集工艺、设计、检验(必要时客户)等有关人员参加;83验证过程中,发现的工艺问题由工艺人员解决、设计问题由设计人员解决,生产问题由生产厂解决,然后再组织验证,确保质量满足;84产品要填写验证书,参加验证人员签署意见;验证后的产品准予拆装、发货;85设计部门根据调试的结果,要做好公司产品标准、验收标准、产品说明书、包装标准等资料的保密工作,避免因管理不当,造成泄密;整理图纸及有关技术文件,转交设备管理部门资料室冻结存档;86未明事项,评审解决,总工最终确定。9、附加说明91技术设计的产品设备,需完成整机的功能、尺寸等协调,尽可能的提高经济性,缩短设计周期;对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设计问题,原则上设计师当天要给予答复,提出处理方案;92一般须待图纸文件资料完整后方得安排下发投产;但是根据合同纳期,对于采购周期较长的外购件及加工周期较长的生产件可预先安排;图纸下发前应完成编制、审核、批准流程,确保下发图纸无误;避免因图纸失误导致装配工作不顺畅以及装配停滞现象;93当产品进入装配阶段,该设备设计人员、分管工艺人员必须进行现场技术服务,及时解决装配调试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并作好记录,便于今后调用和改进;94进行设备的最终运行和调试,由生产部给予配合;验收和调试结束后,工艺和调试部门在验收文件上签字认可,经签字认可的验收文件作为制造完成依据提交质量部;95产品制造完工须有完整的费用结算清单,并报送质量副总审核。96以上技术设计活动,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会不断补充完善;其最终解释权为ISO质量体系管理和技术部。第31页共120页相关表格设计开发计划书设计和开发输入清单设计和开发输出清单设计和开发输出评审单设计和开发验证确认单设计开发更改通知单研发、设计图纸管理制度第32页共120页1、目的为了规范我司研发设计文件的管理,妥善保存设计图纸,方便相关人员的使用,并确保公司对设计图纸的所有权,使技术图纸管理规范化、程序化,防止泄露公司机密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2、图纸分类21由公司自主研发设计制作的用于生产的保密图纸及技术性资料;22由公司研发设计部应客户要求而制作的保密图纸及技术性资料;23工艺文件及其它各类图纸、技术方案等。24本制度中所涉及到的图纸包括产品总装图、装配图、零件图、工装图纸、检具图纸、包装图纸、工艺流程图等所有图纸,也包括电子图纸。文件名称研发、设计图纸管理制度发行配布管理编号质量部公司行政人事部YYY/QMZL062017XXX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质量管理制度第33页共120页3、职责31研发设计部门是图纸的制作部门,成品图纸应符合我司制图规范,制图人员应当了解市场上各类材料的性能、规格等知识,避免过度设计;鉴于我司的产品特性,设计图纸时应对产品部件做出等级的划分。32研发设计部是图纸归档管理部门,负责标识、编码、电子存档和设计变更、修改、发放及销毁等方面的管理和监督工作。33研发设计部门负责对制作的图纸进行自检、互检和最终确认工作,并做好备份。34生产部负责图纸、技术资料在生产过程中的领发、使用、周转、移交等管理工作。35质量部负责生产部领发的图纸及技术性资料的最终核对与回收工作;所有部门对于图纸在使用过程中的保护,负有监督责任。36图纸为我司核心受控文件,任何人不得复印;公司全员须尊重图纸,按图作业,不得在图纸上涂抹、乱写,在图纸的整个流转过程中须保持图纸干净整洁。4、技术图纸的存档41公司研发设计制作的图纸,由研发设计部门整理,并加盖“受控文件、不可复印”红色印章,由本部门图纸负责人管理存档,并按单位对图纸进行分类编号,设检索目录(可以没有纸质存档图纸);42应客户要求,由研发设计部制作的保密图纸加盖“受控文件、不可复印”红色印章,交由本部门图纸负责人管理存档,并按单位名称对图纸进行分类编号,设检索目录(可以没有纸质存档图纸);43生产使用图纸的最终存档由质量部核对后完成。5、技术图纸的发放51所有图纸均由研发设计部负责印发,发放给生产部,并由接收人在图纸发放登记表上签字;随图纸一同下发的必须要有图纸清单(该清单适用于所有项目、合同);所有图纸、技术文件均须加盖“受控文件、不可复印”红色印章。52发放的图纸应清晰、完整、合格,并得到本部门经理的最终确认,如果有任一缺项,图纸一律不得流出研发设计部门。6、设计图纸变更、回收和作废61因设计原因导致发生图纸变更时,由发现部门负责人以“问题反馈表”(电子表格和纸质表格均可)的形式提交给研发设计部负责人员;研发设计部门负责人员接到该反馈表,将发生问题的图纸发还给相对应的制图人员进行图纸更正,并做出日常性记录。第34页共120页62因客观因素导致的图纸更改621因客户要求、实际装配需要等客观原因发生设计图纸更改时,所反馈的问题均以“问题反馈表”的形式反馈给研发设计部门负责人,其他途径任何反馈均视为无效,研发设计部门不予以接受;622由设计人员发起的技术改进性更改、补图等原因发生设计图纸更改时,均须报告给本部门负责人,由本部门负责人做出记录和统计。63更改后新图纸的发放须符合本制度条款5的要求。64更改后新图纸发放(含破损图纸重新打印)641更改后新图纸的发放须“符合以旧换新”的原则所有的旧图纸,须由研发设计人员亲自审核,在图纸数量、编号、名称均无误时,方可发放新图纸,并在图纸回收登记表中做好登记并由上交旧图纸人员签字;642回收的旧图纸统一由研发设计部负责人及时粉碎性销毁,不得作为二次利用纸使用;643无论哪种类型的更改结果,均须做到研发设计部门内部共享,让大家都注意到这个问题引以为戒、或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65研发、技术部存档的图纸、电子图等须永久保存;合同完成后的生产用图纸的回收按我司相关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