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1页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2页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3页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4页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前言11任务由来中国蓝星(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国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大型国有企业,在化工新材料、工业清洗、膜分离与水处理领域居国内领航地位,在石油化工、无机化工、有机原料、精细化工、工程塑料及化工装备等领域具有较强实力。法国安迪苏公司是全球著名动物营养添加剂生产商、蛋氨酸的世界领导者、酶制剂和维生素的全球三大供应商之一,以专业生产蛋氨酸、维生素、酶制剂和过瘤胃蛋氨酸系列产品为主。安迪苏是世界上最早掌握大规模生产固体和液体蛋氨酸技术的企业。蛋氨酸是一种畜禽体内不能合成的、必须从饲料中获得的氨基酸,是蛋白质合成的“骨架”氨基酸,对动物的生理代谢具有很强的调节功能,广泛用于饲料添加剂、医药、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其中饲料添加剂用量最大,其在体内变成胱氨酸,是体内进行氧化还原不可或缺的氨基酸,在代谢过程中发挥解毒的功能。由于蛋氨酸工艺复杂、投资较大,长期以来全球的蛋氨酸生产由美、日、法、德等少数几家公司控制,其中安迪苏占有全球30左右的市场份额。目前国内饲料级蛋氨酸几乎全部依赖进口,而消费市场对蛋氨酸的需求持续旺盛,使得中国成为国际市场上进口蛋氨酸的主要国家之一。2006年1月,中国蓝星成功收购法国安迪苏公司,拥有100的股权,成立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经一系列股权变更后现为港澳台独资企业)(以下简称“蓝星安迪苏”),计划在南京化学工业园分两期建设14万吨/年的液体蛋氨酸(AT88)装置。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于2009年委托有资质单位编制完成“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项目两期计划建设内容为,一期建设14万吨/年AT88的主要工艺设施(预留7万吨/年的关键设备)、全部必要的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达产7万吨/年AT88;二期建设所预留的关键设备,使整个生产装置达产14万吨/年AT88。该环评于2009年12月18日获得南京市环保局批复(宁环建2009164号)。一期工程于2013年建成,已建设施存在如下与原环评批复不一致的内容(1)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为了降低有毒恶臭气体氨的无组织散发和可能的泄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以及严格满足车间职业卫生的要求,新建液氨卸车间及其附属设施,并设置废气收集装置将可能散发的含氨废气收集处理后有组织排放;(2)同时为便于环境管理,将原分别单独排放的WSA(湿法制硫酸装置)焚烧含硫气体和PTO(工艺热氧化器)焚烧处理废气的排气筒进行合并,改为通过同一个排气筒进行排放。为此,建设单位于2014年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了环境影响修编环评,并于2014年5月15日通过南京市环保局的批复(宁环建201462号)。根据一期工程的环评批复(宁环建2009164号)“因项目涉及的污染物种类较多且环境风险防范要求较高,为确保南京化工园环境质量,防范环境风险,批复仅同意一期7万吨/年AT88工程建设,二期工程需待一期工程建成投产并通过竣工环保验收后,另行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目前一期工程已于2014年6月11日通过南京市环保局组织的竣工环保验收(宁化环验复201409号),且现有项目建设运行过程中充分落实了原环评及修编的污染防治要求,采取了大量措施以减少CS2、H2S、氨、甲硫醇、甲硫醚等恶臭气体的排放(具体措施见现有项目回顾内容),为充分发挥现有项目生产潜力,满足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增强企业竞争力,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拟在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设所预留的关键设备,在生产工艺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填平补齐”,最终使整个生产装置达产14万吨/年AT88。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253号令)等文件的规定,二期扩建项目应当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为此,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委托江苏省环科咨询股份有限公司对“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公司接受委托后,在项目所在地现场踏勘、调研、收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编制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12项目特点(1)本项目为扩建项目,在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现有一期工程的基础上建设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3所预留的关键设备,因现有一期工程已建成全部必要的公用工程和配套设施,扩建项目大部分公用、辅助工程和环保工程均依托现有项目;(2)本次扩建项目生产工艺过程与现有项目完全相同,不新增产品种类,且废水、废气、固废等污染物产生环节也与现有项目保持一致;13评价技术路线本次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技术路线见图131。图131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技术路线图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4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扩建项目为鼓励类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鼓励类”的“十一、石化化工,14、安全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范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的“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6精细化工饲料添加剂”范围以及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订)中“鼓励类”的“九、石化化工,14、安全型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范围。项目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符合园区产业定位,用地符合园区规划,园区供水、供电、污水集中处理等基础设施完备。15报告书主要结论环评单位通过调查和分析,依据监测资料和国家、地方有关法规和标准综合评价后认为,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在沿用现有项目先进生产技术、严格落实各项环保措施、环境风险预防措施、应急预案后,从环境保护角度论证,在该地建设是可行的。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52总则21编制依据211法律、法规2111国家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7届第22号),2014年4月24日修订;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0届第87号),2008年2月28日修订;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届第32号),2000年4月29日修订;4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8届第77号),1996年10月29日颁布;5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0届第31号),2004年12月29日修订;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9届第77号),2002年10月28日颁布;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1届第54号),2012年2月29日颁布;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1届第4号),2008年8月29日颁布;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10届第77号),2007年10月28日修订;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2008第2号),2008年9月修订;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分级审批规定(环保部令2009第5号),2009116;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613关于发布环境保护部直接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及环境保护部委托省级环境保护部门审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建设项目目录的公告(环境保护部公告2009年第7号),2009220;14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591号),201132;15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环保部、国家发改委2008年修订),200866;16国务院关于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国发201135号),20111017;17国家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技术导向目录第三批(国家经贸委,国家环保总局2006年第86号),20061127;18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2013216;19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11年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和改革委,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第12号令),20111224;20关于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引导产业健康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发200938号),2009926;21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73;2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73;23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编制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2年第51号),2012815;24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国家环保总局,2006214;25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办2013103号),20131114;26关于推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指导意见(环办201448号),2014522;27部分工业行业淘汰落后生产工艺装备和产品指导目录(2010年本)(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产业2010第122号),20101013;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728关于印发的通知环发2012130号,20121029;29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910;30关于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环办201430号),2014325;31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2012517;32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201054。2112地方法律法规1江苏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12月17日修订;2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6月5日颁布;3江苏省长江水污染防治条例,2005年6月5日颁布;4江苏省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条例,2012年1月12日修订;5江苏省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条例,2009年9月23日颁布;6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2003年3月18日颁布;7江苏省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1998年9月颁布;8江苏省危险废物管理暂行办法,1997年11月27日修订;9江苏省排污口设置及规范化整治管理办法,1997年9月21日颁布;10江苏省污染源自动监控管理暂行办法,2011年3月21日颁布;11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安监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办发200949号),2009420;12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苏政发200763号),200767;13关于印发江苏省禁止建设排放致癌、致畸、致突变物质和恶臭气体的项目名录(第一批)的通知(苏环办2009248号文),200968;14关于进一步规范规划和建设项目环评中公众参与听证制度的通知(苏政办2011173号)15关于切实加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公众参与的意见(苏环规20124号),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820121022;16关于苏环规20124号的有关说明,江苏省环保厅,20121130;17省环保厅转发环保部办公厅关于同意将江苏省列为建设项目环境监理工作试点省份函的通知(苏环办2011250号),2011812;18关于印发江苏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区域平衡方案审核管理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171号),2011323;19江苏省工业和信息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2年本)(2013年修订)(苏经信产业2013183号),2013315;20关于印发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的通知(苏政发2013113号);21关于印发全省深入开展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09号);22关于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意见(环发201254号);23关于切实加强化工园区(集中区)环境保护工作的通知(苏政办发2011108号),201182;24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化工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苏环委办201223号);25关于印发全省开展第三轮化工生产企业专项整治方案的通知(苏政办发2012121号);26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园区环境保护体系建设规范(试行)的通知苏环办201425号。27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苏环办2013283号);28关于印发我省化工企业和化工园(集中)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整治工作绩效评估办法的通知(苏环办2013197号);29省政府关于印发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的通知(苏政发20141号);30关于印发省环保厅落实重点工作分工方案的通知(苏环办201453号)。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931关于落实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准入的通知(苏环办2014104号);32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烟粉尘、挥发性有机物准入审核的通知(苏环办2014148号);33关于印发江苏省化工行业废气污染防治技术规范的通知(苏环办20143号);34关于印发江苏省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控制指南的通知(苏环办2014128号)。35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12年1月12日修订;36南京市环境自动监测监控管理办法,2014年3月20日颁布;37南京市地下水资源保护管理办法,2013年6月16日颁布;38南京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宁政发201474号);39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编制公众参与工作的意见(宁环办201419号),2014122;40南京市主要污染物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宁政规字2015001号),201515;41关于进一步加强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宁环发2013118号);42关于开展化工生产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宁经信材料201335号);43市政府关于印发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宁政发201451号)。212技术规范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HJ/T2319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1692004);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08江苏省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主要内容编制要求(江苏省环境保护厅,2005年);9关于加强建设项目环评文件固体废物内容编制的通知(江苏省环境保护厅,苏环办2013283号)。213相关规划、项目资料1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仅批复一期工程,宁环建2009164号);2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项目环境影响修编报告书(宁环建201462号);3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4双方签定的技术开发合同书;5委托方提供的其它有关技术资料。22环境影响评价因子(1)大气现状评价因子SO2、NO2、PM10、CO、甲醇、H2S、NH3、丙烯醛、HCN、CS2、非甲烷总烃、臭气浓度影响评价因子SO2、NO2、PM10、CO、丙烯醛、HCN、NH3、H2S、甲醇、CS2总量控制因子SO2、NO2、烟(粉)尘、VOC(2)地表水现状评价因子PH、SS、DO、COD、BOD5、高锰酸盐指数、溶解氧、氨氮、总磷、氰化物影响评价因子COD总量控制因子COD、氨氮(3)地下水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1现状评价因子PH、总硬度、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高锰酸盐指数(4)土壤现状评价因子PH、砷、总铬、锌、铜、铅、镉、汞、镍(5)噪声现状评价因子及影响评价因子等效声级LD(A)和LN(A)(6)固体废物总量控制因子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23评价标准231大气环境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扩建项目所在地大气环境SO2、NO2、PM10、CO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甲醇、H2S、NH3、丙烯醛、二硫化碳参照执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居住区大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允许浓度;HCN参照执行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非甲烷总烃一次值参照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计算非甲烷总烃排放量标准时使用的环境质量标准值,具体见表231。表23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年平均006日平均015SO21小时平均050年平均004日平均008NO21小时平均02年平均007PM10日平均015日平均40CO1小时平均100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1次30甲醇日平均10H2S1次001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07)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2NH31次020丙烯醛1次010二硫化碳1次004臭气浓度(无量纲)/2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HCN日平均001参照苏联居民区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非甲烷总烃一次2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2)恶臭气体嗅阈值标准扩建项目产生的主要异味气体嗅阈值标准参照执行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中给予的各异味物质达到嗅阈值的浓度值,具体见表232。表232恶臭气体嗅阈值标准恶臭气体H2SNH3甲硫醇甲硫醚CS2标准来源达到嗅阈值浓度(MG/M3)0000750028000020000280017环境空气监测质量保证手册(3)排放标准反应炉、加热炉燃烧烟气中烟尘、SO2执行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表4二级标准;不含硫废液焚烧炉燃烧烟气中NOX、CO、烟尘执行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其他排放源废气中SO2、NOX、颗粒物、HCN、丙烯醛、非甲烷总烃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中二级标准,NH3、H2S、甲硫醇(MSH)、甲硫醚(DMS)、CS2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CO参照河北地方标准固定污染源一氧化碳排放标准(DB13/4782002)执行。具体见表233表235。表233反应炉、加热炉废气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烟尘200/反应炉、加热炉SO28502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90781996)表2、表4二级标准表234不含硫废液焚烧炉废气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3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NOX500/CO80/不含硫废液焚烧炉烟尘6550/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42001)表235其他排放源中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最高允许排放速率(KG/H)污染物名称最高允许排放浓度(MG/M3)排气筒高度(M)二级无组织排放监控浓度限值(MG/M3)标准来源SO296066040NOX240195012颗粒物烟尘120997610HCN19280024丙烯醛16129104非甲烷总烃120264064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WSA装置和PTO装置CO200065271510固定污染源一氧化碳排放标准(DB13/4782002)硫酸铵包装颗粒物粉尘120153510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二级标准65883527NH3/154915H2S/006甲硫醇(MSH)/0007甲硫醚(DMS)/007CS2/30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二级标准、表2标准232地表水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根据江苏省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苏政复200329号),扩建项目评价段长江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类标准,SS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二级标准限值,具体见表236。表236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无量纲)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4项目PHSS高锰酸盐指数CODDOBOD5类692541563项目氨氮总磷氰化物类0501005(2)接管和排放标准扩建项目产生的废水收集后直接接管至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执行园区胜科污水处理厂接管标准,其中总氰化物根据蓝星安迪苏公司一期7万吨/年蛋氨酸项目环评批复(宁环建2009164号)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胜科污水处理厂尾水水质执行以下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执行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表2一级标准,其他污染物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表4一级标准。具体见表237。表237园区胜科污水处理厂废水接管与排放标准(MG/L)执行标准序号项目接管标准排放标准1PH69692COD1000803SS400704NH3N50155TP5056总氰化物05057硫化物1010233地下水评价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标准,具体见表238。表238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值无量纲)项目序号类别标准值项目类类类类V类1PH65855565,85992总硬度以CACO3计1503004505505503氨氮NH40020020205054硝酸盐以N计20502030305亚硝酸盐以N计000100100201016高锰酸盐指数1020301010234土壤评价标准土壤执行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具体见表239。表239土壤环境质量标准(MG/KG)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5项目PH铜锌铅铬镍汞砷镉一级自然背景351003590(旱地),90(水田)4001515(旱地),15(水田)0275100300350250(旱地),350(水田)601025(旱地),20(水田)06三级65400500500300(旱地),400(水田)2001540(旱地),30(水田)/235噪声评价标准(1)质量标准扩建项目所在地现状评价标准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详见表2310。表2310声环境质量标准(等效声级DBA)类别昼间夜间36555(2)排放标准扩建项目所在地排放标准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72008)3类,具体见表2311。施工期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噪声限值见表2312。表231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等效声级DBA)类别昼间夜间36555表2312建筑施工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噪声限值昼间夜间7055236固体废弃物贮存标准一般固废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危险固废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624评价工作等级241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扩建项目废水能够满足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接管标准,直接送往园区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尾水排入长江,因此只对地表水环境影响作现状评价和接管可行性分析。242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扩建项目有组织废气主要来自WSA和PTO装置氨水脱硫塔尾气、不含硫废液焚烧炉烟气、CS2反应炉燃烧烟气、H2S加热炉燃烧烟气、硫酸铵气力输送包装含尘废气、液氨卸车间收集排放废气及氨气洗涤塔排放废气,主要污染物为烟尘、SO2、NO2、NH3、H2S、CO、甲醇、HCN、丙烯醛、CS2、非甲烷总烃;无组织排放废气主要为装置区CS2合成工段、MSH工段、MMP工段及MMP精制工段、HMTBN工段、AT88工段、AS工段、AS包装间以及罐区的CS2储罐产生的无组织废气,主要污染物为H2S、CS2、甲醇、MSH、DMS、MMP、丙烯醛、HCN、NH3及粉尘。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要求,大气环境评价等级根据表241的分级判据进行划分。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公式如下PICI/C0I采用估算模式计算对烟粉尘、SO2、NO2、NH3、H2S、CO、甲醇、HCN、丙烯醛、CS2的最大地面浓度和D10,并按照上式计算各污染因子的PI值,确定评级等级,并取评价级别最高者作为本项目的评价等级,扩建项目有组织废气排放和无组织废气排放估算结果见表242表243。表241评价工作等级评级工作等级评价工作分级依据一级PMAX80,且D105KM二级其他三级PMAX10或D10污染源距厂界最近距离表242有组织废气排放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污染源污染物下风向最大浓度(MG/M3)参照浓度标准COI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PI()D10M等级P8(G1)NO20000564502028/二级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7污染源污染物下风向最大浓度(MG/M3)参照浓度标准COI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PI()D10M等级SO22446E505000/烟尘7902E6045000/NO2000375802188/SO2000580105116/烟尘00005392045012/CO817E510000/HCN1634E5001016/丙烯醛1046E501001/非甲烷总烃8333E52000/P2(G82)NH300034802174/NO20000529202026/SO22205E505000/P3(G22)烟尘6468E6045000/NO200114802574/SO20000435105009/P4(G92)烟尘00004351045010/非甲烷总烃000068892003P5(G101)粉尘4018E6045000/P6(G111)NH300102102511/P7(G112)NH3004346022173500注“/”表示最大落地浓度未达到标准值的10。表243无组织废气排放估算模式计算结果表面源污染物下风向最大浓度(MG/M3)参照浓度标准COIMG/M3最大浓度占标率PI()D10M等级H2S000508400150841500CS2合成工段CS259106004000015/H2S0000545001545/MSH工段及MMP精制工段甲醇0011343038/MMP工段丙烯醛000619601620/NH300121102606/HMTBN工段HCN00001211001121/AT88工段及AS工段NH3000509302255/AS包装间粉尘0077680451726800CS2罐区CS290107004225105/二级注“/”表示最大落地浓度未达到标准值的10。243噪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扩建项目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内,为园区规划的工业用地,项目建成后环境噪声变化不明显,根据导则规定,确定扩建项目的声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三级。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8244环境风险评价等级扩建项目选址位于南京化学工业园,扩建项目生产装置区和罐区构成重大危险源。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的评价工作级别表,确定扩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245地下水评价工作等级扩建项目属于I类可能造成地下水水质污染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场地第一岩土层为层粉质粘土,该土层渗透系数107CM/SK104CM/S,MB10M,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中表1包气带防污性能分级为中;建设项目场地属于多含水层系统且层间水力联系较密切地区,含水层易污染程度中等;项目所在地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不属于导则中表3中规定的敏感和较敏感地区范畴,该地区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设为“不敏感”;项目污水排放量分级属于导则中表4规定的“中”;项目生产废水水质属于导则中表5规定的“简单”。因此,根据导则表6类建设项目评价工作等级分级判定为三级评价。扩建项目体判定依据详见表244。表244地下水环境评价工作等级划分依据分级指标级别建设项目场地包气带防污性能中等建设项目场地的含水层易污染特征中等建设项目场地的地下水环境敏感程度不敏感建设项目污水排水量中等建设项目水质复杂程度简单25评价工作重点本次评价工作重点现有项目回顾,特别是异味污染控制措施的现状分析;污染防治措施评述、异味环境影响的预测评价、环境风险评价、公众参与。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926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261评价范围1区域污染源调查范围南京化学工业园内主要污染企业。2地表水评价范围长江,胜科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3000M至下游1500M。3大气评价范围以生产装置区为中心,半径25KM的范围。4噪声评价范围扩建项目周界外200M范围。5地下水评价范围扩建项目地下水评价等级为三级,评价范围为周边20KM2。6环境风险评价范围扩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评价等级为一级,评价范围为以生产装置区为中心,半径5KM的范围。262主要保护目标环境保护目标及控制要求见表261及图261。表261扩建项目主要环境保护目标环境要素环境保护对象距拟建地方位与厂界最近距离(M)规模(人/户)环境质量蒋湾社区N20003214/1071龙池街道四柳村N11005336/1778普东社区E17003828/1276留左社区E1030570/190大气环境长芦街道中心社区S2330950/316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长江南京段/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声环境厂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生态环境城市生态公益林N部分占据二级管控区/水土保持地下水周围环境/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标准注扩建项目所在化工园区不使用地下水作为饮用水源和工业用水。27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71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20082020)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在产业发展重点中指出,依托长江岸线资源优势和现有产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0业基础,做强做大装备制造业、材料产业和现代物流业等重点行业;积极培育电子信息、新能源、新医药、商务产业、旅游业等新兴行业;不断巩固和提升纺织轻工、商贸、农业等传统行业。传统化工与冶金依托现有大型石化和冶金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整合中小企业,引导企业向园区集中,限制企业在园区外布局,不断延长产业链,推动产业集聚升级和提高产品附加值。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逐步调整产品结构,围绕精细化工和精品钢材两大领域,形成高端产品竞争力。通过技术进步,发展节能、节水、环保等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促进清洁生产。在开发区建设中指出,南京化工园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基础化工、精细化工和化工新材料。272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2020)中工业产业布局引导中指出,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示范区的标准,建设集生产、物流、研发、服务为一体的国家级综合性化工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以原油、煤、天然气、盐等为原料的产品链,做强乙烯、醋酸、氯碱三大特色产业链,并逐步实现由基础原材料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环保型、节能型产品转型,重点发展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新型材料、生物医药、新型农药等五大产品群。273南京化学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及环评执行情况南京化学工业园区位于南京市北部,长江北岸,大厂、六合交界处。园区紧依长江,水源充沛,自然条件优越,水陆交通便捷。园区规划总面积45KM2(包括长芦片区26KM2和玉带片区19KM2)。园区交通发达,地形平坦,与南化以及长江南岸的金陵石化、长江下游仪征化纤形成总面积100KM2的石油化工一体化的沿江化工产业带。同时,南京化学工业园区具有临江通海的优越地理条件,适合发展大运输、大用水的大型联合化工项目,为新上独立化工项目创造了条件。2721功能布局和产业定位从整个化工园的功能定位上来看,南京化学工业园是以高新技术为先导,以石油化工及其产品的深加工、精细化工项目为主要内容的化工开发区,重点发展石油和天然气化工、基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1础有机化工原料、精细化工、高分子材料、生命医药、新型化工材料六大领域,逐步发展成为以深度加工和高附加值产品为特征的石油化工产业基地。按照“产业发展一体化、公用设施一体化、商贸物流一体化、环保安全一体化、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开发方针,通过与国际产业接轨,打破现有的区域和体制界限,推动本地区石化产业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和企业重组,南京化工园将逐步发展成“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国家级石化产业基地。实际发展情况园区目前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精细化工)为主导产业,同时带动石油制品制造(石油化工)、农药制造(精细化工)、食品添加剂制造(精细化工)、化学试剂与助剂制造(精细化工)、合成材料制造(高分子材料)、涂料及类似产品制造(新型化工材料),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生命医药)等行业的发展,与园区规划的六大产业定位一致。南京化学工业园现有长芦片区和玉带片区两个分区,扩建项目位于长芦片区内,南京化工园长芦片区用地规划图见图271。该片区发展思路为,以扬子石化、扬巴一体化工程为基础,配套进行产品延伸加工,发展精细化工和新型高分子材料。规划区域北起四柳河,南至通江河,东起滁河,西至马汊河。2722用地和产业发展现状扩建项目所在的南京化工园区长芦片区的土地利用现状见表271。表271长芦片区开发范围现状用地构成表现状序号用地名称面积(KM2)比例()1居住用地0120462工业用地154959583公共设施用地0441694交通用地2128165绿地77729886河流006023合计2600100根据现场调查以及环境管理和规划部门提供的基础资料,目前,南京化工园长芦片区规划面积26KM2内,包括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等大型国有企业在内的已建、在建企业共有97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2家,其中已建企业90家,在建企业6家,另有1家企业停产重组,重点入区企业行业类别统计见表272。表272入区企业行业类别统计表原规划产业定位现有企业类型企业个数所占比例()石油化工石油制品制造441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基础化学原料制造29299农药制造882专用化学产品制造22227食品添加剂制造221精细化工化学试剂与助剂制造441高分子材料合成材料制造10103新型化工材料涂料及类似产品制造552生命医药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331/基础设施552/其它552合计97100由表272可知,基础化学原料制造和专用化学产品制造是南京化学工业园长芦片区的主导产业,所占比例达506。此外,还有部分合成材料制造、农药制造、涂料及类似产品制造、石油制品制造、化学试剂与助剂制造、化学药品原料药制造和食品添加剂制造企业,总体与原规划产业定位一致。另有南京化学工业园热电有限公司、南京胜科水务有限公司、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南京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南京福昌环保有限公司5家基础设施企业,负责园区内大部分企业的集中供热,废水处理,固体废弃物处置及物流运输。2723公用、环保设施规划及建设现状(1)供电工程化工园起步区设一座220KV总变电站和四座区域变配电站,变配电站的进线电源,一般采用双回路、双变压器供电,每回路及每台变压器均能负担其全部用电负荷。(2)供水工程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3长芦片区现阶段用水由南京远古水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给水管网全部到位。表271供水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设施名称规划及环评(批复)要求实际建设内容变化情况供水调整长江扬子水源地。化工园、大厂地区甚至六合沿江城镇的饮用水,统一调整为由长江八封洲左汊大厂区饮用水源保护区取水。扬子水源地作为工业用水,园区(包括扬子)的生活用水均来自远古水业,给水管网全部到位。一致(3)供热工程园区实行集中供热,园区企业除扬子石化和扬子石化巴斯夫以外,均统一由园区热电公司供热,集中供热率为100。表272供热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设施名称规划及环评(批复)要求实际建设内容变化情况规模总装机容量30万千瓦/小时250MW高压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3220T/H高温高压燃煤锅炉,2300MW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12MW背压供热发电机组21025T/H亚临界煤粉炉大于规划规模燃料类型天然气。在清洁能源来源受到限制,不得不采用煤炭作燃料时,应采用高效脱硫除尘装置,脱硫效率在90、除尘效率在99以上由于区域天然气供应量不能满足要求,改用煤为燃料一致南京化工园热电厂排放标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1996)二级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2003)3时段严于原规划大型企业自建热电厂规模扬子石化与巴斯夫合资,新建一座总装机容量20万千瓦/小时的热电厂扬巴自建,燃料为天然气基本一致南京化工园热电有限公司位于中央大道西侧,北接方水东路,南靠新华南路。服务范围为长芦片区内除扬子石化公司、扬巴公司外,其余各企业。园区热电厂现状最大供汽能力800T/H,实际供汽约750T/H,其中园区650T/H,扬巴100T/H。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建设了250MW高压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3220T/H高温高压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4燃煤锅炉,于2005年9月通过了1、2锅炉的阶段验收,2007年12月通过了一期工程整体验收。二期工程建设了2300MW双抽凝供热发电机组12MW背压供热发电机组21025T/H亚临界煤粉炉,于2010年8月通过了4机组竣工验收,2011年11月通过了5机组的竣工验收。为提高脱硫效率,于2011年底对一期工程3220T/H锅炉进行脱硫系统改造,新增脱硫塔一座、120米烟囱一座和一套3T/H脱硫废水处理系统,于2013年7月通过了南京市环保局的竣工验收。(4)排水工程园区的排水为雨污分流制,长芦片区已实现管网覆盖率100。清净下水检测合格后排至清净雨水系统并通过泵站排入园区内河,最终进入长江,目前园区有4个雨水泵站。园区各企业工业废水的排放去向主要有胜科水务公司和扬子污水处理厂。表273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情况一览表设施名称规划及环评(批复)要求实际建设内容变化情况排水体系建设园区污水处理厂,区域内生活污水应纳入到污水处理系统,大型企业的工业废水,可自建污水处理厂扬子、扬巴及周边三家企业接扬子污水厂,其余接胜科水务一致规模首期处理能力为12500吨/天,今后根据用量再扩大规模现状处理能力442万M3/D一致胜科污水处理厂排口化工园废水只设一个排污口,排污口只能设在长江八卦洲北汊规划混合区长芦片区仅一个排口,位于长江八卦洲北汊扬子公司污水长江排放口下游200米处一致排口接入化工园污水排江系统自行排江,排口位于化工园污水排口上游约200M处不一致扬子污水处理厂尾水标准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相关行业标淮规定的一级标准江苏省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严于规划由于扬子石化建成时间较早,且为中石化集团旗下直属国有大型企业,在行政管辖上不属于南京化工园,短期内公辅工程与化工园整合存在困难,因此其仍自成体系。目前,扬子石化自建污水处理厂主要接管处理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两家大型国有企业及周边的扬子石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5化碧辟、扬子石化金浦橡胶、扬子伊士曼化工3家企业的生产和生活废水。其中扬子石化、扬子巴斯夫作为片区内石化产业龙头企业,废水排放量大,且含油量高,成分复杂,因此扬子石化自建污水处理厂采用“调节罐气浮曝气生物流化床气浮臭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BAF)”工艺,可有效处理石油炼化废水,出水水质可达到化学工业主要水污染物排放标准(DB32/9392006)一级标准。胜科污水厂现状处理能力442万M3/D。一期工程25万M3/D的处理设施分两阶段建成投运一阶段125万M3/D采用生物流化床工艺,于2009年12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二阶段125万M3/D采用生物流化床工艺、厌氧生化处理工艺、SBR或物化处理工艺,分别用以处理低浓度污水(05万M3/D)和高浓度污水(075万M3/D),于2010年9月通过阶段(低浓废水处理设施部分)环保竣工验收。二期工程192万M3/D专为金浦锦湖公司年产8万吨环氧丙烷一体化项目配套服务,于2009年12月通过环保竣工验收。目前,胜科污水厂实际接管水量约为35万M3/D,尚有较大余量。(5)固废处置工程化工园长芦片区产生的危险固废有废有机溶剂、废矿物油、废水处理污泥等。为避免大量危险废物跨地区转移带来的环境风险,园区先后建设了四家具有危险废物处理资质的企业,分别为南京福昌环保有限公司、南京汇和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绿环危险废物处置厂和南京威立雅环境服务有限公司,在处理区内废物的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分担了南京市固废处置的压力。2724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环评及批复概况根据南京化学工业园区环境影响报告书及其批复(环审200711号),南京化工园在环保方面应按照以下要求执行(一)按照“生态工业园区”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设定环境准入门槛,严格控制入园项目的排放指标;对搬入化工园的主城区现有企业要明确升级换代、“以新带老”及“增产减污”的环保要求;严格执行报告书提出的限制入园项目名录;禁制污染严重、有毒、有害项目进入化工园。(二)依据长江评价江段的水环境功能区划,化工园不应新设排污口;现有排污口应进蓝星安迪苏南京有限公司14万吨/年AT88(液体蛋氨酸)二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26行整合,并设置在长江八卦洲北汊混合区内,禁制长江主江段设置排污口;进一步论证污水排放方式,将岸边污染带长度和宽度严格控制在混合区的范围内;加快建设长芦和玉带片污水处理工程,区域内生活污水应纳入到污水处理系统,截污管网等配套工程应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提高化工园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促进污水再生回用;落实报告书提出的其他各项水污染防治措施。(三)切实落实报告书中提出的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带、沿江防护林带的建设措施。长芦生活区与生产区之间及大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