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_第1页
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_第2页
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_第3页
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_第4页
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集中供热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目录00前言401手册发布令502管理体系方针、目标603管理者代表授权书804管理体系要素对照表905组织简介1206手册的管理131范围70543管理方案2055职责、权限与沟通21551职责和权限21552管理者代表21553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2256管理评审22561总则22562评审输入22563评审输出226资源管理2361资源提供2362人力资源2363基础设施2464工作环境257产品实现2571产品实现的策划2572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26721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26722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26723顾客沟通和信息交流2773设计和开发(删减)2774采购27741采购过程27742采购信息29743采购产品的验证3075生产和服务提供30751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30752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30753标识和可追溯性31754顾客财产31755产品防护31756环境运行控制32757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32758应急准备和响应33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338测量、分析和改进3481总则3482监视和测量34821顾客满意34822内部审核35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35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35825环境监视和测量36826环境合规性评价36827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3783不合格品和不符合控制38831不合格品控制38832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3884数据分析3985改进39851持续改进39852纠正措施39853预防措施40附录4100前言前言北京西三旗热力厂综合管理体系,是由本单位最高管理者决策部署,管理者代表推动实施,按照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三个标准的要求,建立的三个标准一体化管理体系。综合管理体系是以GB/T190012008为骨架,将三个标准按照对应条款整合,符合PDCA循环要求的文件化的管理体系。经本单位最高管理者签署发布后,成为本单位全部标准化体系的组成部分。管理手册(以下简称手册)是本企业综合管理体系纲领性的文件,是向企业内部和外部提供关于本企业综合管理体系的一致信息和统一行动的证实性文件,是本单位生产经营管理的最高法规。本手册是强制性标准。综合管理体系所覆盖的本单位任何部门和个人,均不得违反本手册的规定。01手册发布令管理手册发布令为适应热力体制改革,推动企业管理、满足市场的需求以及顾客、社会和员工的要求,本企业依据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和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三个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建立起三个标准一体化的综合管理体系,并组织编写了综合管理体系的管理手册。本企业将按管理手册的规定要求组织蒸汽生产和经营服务。管理手册体现了我单位对遵守法律法规、满足顾客和员工的要求和持续改进的承诺,也体现了我单位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管理手册是本企业建立、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综合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是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所依据的标准,也是本企业全体职工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因此,要求本企业全体职工学习和理解管理手册,严格按照要求落实管理职责和开展管理活动,认真贯彻管理方针,努力实现管理目标和指标,不断改善本企业经营业绩。管理手册符合上述三个标准的要求及国家、地方、行业的有关法律、法规和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现予以批准发布,自2009年11月1日起实施。本管理手册自实施之日起,全体职工必须遵照执行。特此发布北京西三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章)经理年月日02管理体系方针、目标管理方针根据本企业“真诚服务,温暖到家”的服务宗旨,为了向顾客提供安全、稳定、连续、优质的供汽供暖服务,实现本企业在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以及经济和社会效益可持续发展,力争创建一流热力企业,本企业郑重承诺并遵守以下管理方针依法兴厂抓安全促环保科学管理创高效。以人为本尊顾客敬员工集中供热暖万家。与时俱进学技术懂预防节能降耗无止境。依法兴厂是本企业经营管理的基础,体现了本企业遵守国际公约、国家宪法以及国家、地方和热力行业有关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科学管理,塑造安全文明、环境优美的新形象,从而营造本企业良好的内部和外部经营环境。全体员工共同参与、积极地为实现本企业的奋斗目标做出贡献及本企业遵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标准的郑重承诺。以人为本是本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只有以顾客为关注焦点,保障外部顾客及内部员工的健康安全,提供优质、稳定的供汽供暖服务,诚信求实,才能让顾客不断地满意,从而把温暖送到千家万户。与时俱进是本企业持续发展不断完善的动力源泉。本企业应顺应时代潮流,把握时代脉搏,以追求国际一流管理水平为目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节能降耗,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上述管理方针,为制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提供了基本框架,为本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描绘了一幅充满生机的美好蓝图,是本企业近期的行动纲领,是本企业全体员工前进的精神动力。符合本企业的宗旨,切合本企业的实际,展现了本企业规范管理、文明生产、优质诚信、追求绩效的崭新姿态,是本企业持续改进管理体系运行业绩的有效承诺。本管理方针是本企业现行管理工作的方针,是本企业对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最高承诺,是公开性文件。任何组织和公众需要时,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等方式,从本企业企管办公室获取。经理年月日管理目标021质量目标0211设备检修合格率100。0212蒸汽压力不低于03MPA。0213用户室温达到182。0214顾客满意度85。022环境目标0221各项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标准,二氧化硫排放浓度150MG/L,粉尘排放浓度50MG/L。0222杜绝特大环境污染事故的发生。0223加强节能降耗工作的管理考核,确保耗煤不高于26KG/每平方米,耗水不高于658KG/每平方米,耗电不高于22KWH/每平方米,回水率不低于80。023职业健康安全目标0231人身死亡事故0人次/年。0232有人员责任的重大设备事故及特别重大设备事故0次/年。0233负同等及以上责任的重大以上交通事故0次/年。0234重大及以上火灾事故0次/年。0235工伤(包括意外伤害事故)每年不高于2。0236职业病发生0人次/年。03管理者代表授权书管理者代表任命书兹任命王海涛同志为本企业三标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管理者代表,负责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三个标准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本企业的三标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向最高管理者报告三标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提高全体员工的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确保本企业三标一体化综合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经理年月日04管理体系要素对照表管理手册章节号GB/T19001GB/T24001GB/T280014管理体系41总要求41414142文件要求42421总则421444444422管理手册422423文件控制423445445424记录控制4244544535管理职责544144151管理承诺51424252关注焦点52431432431432521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焦点522环境因素识别和评价43152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431524法律法规与其他要求4324325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53424254策划544343541目标和指标541433433542一体化管理体系策划542433434543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441441551职责和权限551441441552管理者代表552553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55344344356管理评审564646561总则561562评审输入562563评审输出5636资源管理644144161资源提供6162人力资源6244244263基础设施6344144164工作环境647产品实现74444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44644672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72721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721431432446431432446722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722446431446431723顾客沟通和信息交流72344344373设计和开发(删减)7374采购74446446741采购过程741742采购信息742743采购产品验证743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446446751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751752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752753标识和可追溯性753754顾客财产754755产品防护755756环境运行控制757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758应急准备和响应44744776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764514518测量、分析和改进8454581总则8145145182监视和测量82821顾客满意821822内部审核822455454823过程的监视和测量823451451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824825环境监视和测量826环境合规性评价452827职业健康安全监视和测量45183不合格品和不符合控制83453447452447831不合格品控制83832事故、事件、不符合控制84数据分析8445145185改进854242851持续改进851462852纠正措施852453452853预防措施85305组织简介北京西三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是北京金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公司下属的大型集中供热企业,中国建筑业协会供热网会员,北京市市政管理委员会直接管理的大型区域性城市集中供热企业。我单位于1993年开始筹建,1996年投入生产,总投资近1亿元,注册资金7560万元。原设计为10台35T/H燃煤锅炉,目前已经完成6台锅炉的土建及全部附属设备的安装,现已安装2台35T/H燃煤锅炉,2台45T/H燃煤锅炉,1台20T/H和1台10T/H燃气锅炉,热力管线已覆盖整个供热区域,17个换热站已经投入运行。本企业现有员工43人,其中本科4人,大专10人,中专、技校28人,高中以下1人。有高级职称2人,中级职称6人,初级职称11人。本企业现供热面积120余万平方米。企业秉承“真诚服务,温暖到家”的服务宗旨。在集团企业规范化活动中我单位达到了优化型企业标准。并于2004年通过了ISO9001、ISO001、GB/T28001三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认证。近年来,北京西三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多次受到北京市及金隅集团的表彰,2002年被北京市节水办评为北京市节水先进单位,2004年被金隅集团评为规范化服务文明窗口,2005年荣获北京市供暖先进单位,50吨/小时凝结水回收工程获得金隅集团科学进步三等奖,2006年荣获北京市供暖优秀单位,金隅集团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优胜集体。另外,我单位多次获得市、集团安全、环保先进单位,在金隅集团“创争”活动中,多次被评为先进基层党支部。06手册的管理061手册的编写、批准和发布0611文件编写小组依据GB/T190012008、GB/T240012004和GB/T280012001标准的要求,结合本企业的实际情况,编写管理手册。0612管理手册由管理者代表审定,经理批准发布。0613管理手册换版时,仍执行上述程序。062手册的发放和使用0621本手册分为受控文件和非受控文件,受控文件按照文件控制程序和记录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对手册实施控制。0622管理手册的发放由企管办公室统一编号、分发、登记,发放范围为经理、书记、副经理、总工、各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发放名单由经理批准。发放给顾客、认证机构、咨询机构及其他相关方等单位的手册为非受控版本并做好记录。0623受控版本持有者,应妥善保管、保持其完整、清洁,不得遗失、外借、擅自更改和复制,当调离工作或离开本企业时,应办理变更或交还手续。0624手册是本企业开展质量、环境和职业安全卫生管理活动的基本法规,任何部门或个人不得以行政手段干预其执行。063手册的修改和换版0631手册由企管办公室负责修改。当受控版本手册的内容更改时,可以采用划改或用更改页替换作废页的形式更改,更改后由管理者代表审定,经理批准。0632当手册经过重大或多次更改,或本企业的体系发生重大调整时,由管理者代表提出“手册换版申请”,经经理批准后实施。手册的换版仍执行本文061的有关规定。新版手册重新发布后,企管办公室收回旧版手册并进行销毁处置。管理手册1范围11总则本手册对组织一体化体系的管理方针做了阐述,并对相应的一体化体系的结构和运作进行了描述,是组织一体化管理体系的纲领性文件,通过其有效实施,包括持续改进体系的有效性,以达到顾客及相关方的满意,符合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北京西三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位于海淀区西三旗高新建材城开发区内,主要产品是蒸汽,负责建材城内东一里、东二里、西一里、西二里、枫丹丽舍、知本时代等小区的供暖及和利时公司、天坛家具公司、太伟饭店、电话局等单位的生产、生活的供热,总供热面积达120余万平方米。12删减GB/T190012008中73,因为我单位为供暖企业,产品为蒸汽,蒸汽的生产有成熟的工艺,产品特性按国家标准及北京市规定,不存在产品的设计及开发,因此该部分进行删减。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0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3术语和定义本手册等同采用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标准中的术语和定义。本手册采用适合热力行业特点的通用术语,有关术语有31工作票在检修设备时,保证检修人员和设备的安全而采取隔离各系统及各种安全措施的具体指导文件。32操作票运行或备用的设备,在系统启动、检修和倒换时,对运行人员所规定的详细操作步骤及顺序的指导文件。33两票三制两票指工作票、操作票。三制指工作许可制度、工作监护制度和工作间断、转移、终结制度。34四不放过原因不清不放过、责任不清不放过、责任人没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效果不放过。35三定四不准三定指定计划、定解决人、定解决时间。四不准指个人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到班组、班组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到部门、部门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到厂、本厂能解决的问题不推到上级。365S管理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质。37安全五查查思想、查制度、查隐患、查管理、查安全防护措施。38三级控制班组控制、工段控制及厂级控制。4管理体系41总要求组织应按GB/T190012008、GB/T240012004、GB/T280012001中41总要求建立企业一体化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其要求包括411、确定企业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其中包括管理职责、资源管理、产品实现及测量、分析和改进等及其在组织的应用。412、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以流程图的形式展开,并确定其相关作用,其中包括与产品质量有关的过程。与节约资源及环境保护有关的过程。与员工健康和安全有关的过程。对上述相关的过程依据PDCA管理模式即规划、实施、验证、改进等不同阶段进行管理控制。413、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行和控制的准则和方法,其中包含相关的产品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的法律、法规要求。相关的行业技术标准或技术规范。组织的管理制度汇编、操作规程汇编和安全规程汇编。414、提供资源,以确保过程的实施和对过程的监视和测量。415、监视、测量适用时和分析这些过程,依据监视、测量和分析的结果采取相应措施,以期持续改进这些过程。416、对与产品实现过程有关的外包及其他相关方,在质量、环境、健康与安全等方面实施有效控制42文件要求421总则本厂文件化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包括A形成文件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目标。B管理手册(包括管理体系程序文件,即对管理体系的核心要素及相互作用的描述并给出查询文件的途径)。C确定的为确保其过程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包括记录)。8D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管理体系文件可采用书面或电子版等多种形式。422管理手册文件编写小组负责编制管理手册,经管理者代表审核,最高管理者批准后予以发布实施,其内容包括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形成文件的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描述。423文件控制本企业编制文件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确保文件便于查找。在文件发布之前进行审批。对文件进行定期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由授权人员确认其适宜性。凡对一体化管理有效运行具有作用的岗位,都可得到有关文件的现行版本。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及时将失效文件从所有发放和使用场所撤回,或采取其他措施防止误用。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因任何原因保留作废文件时,应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确保组织所确定的策划和运行管理体系所需的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确保文件清晰、易于识别。424记录控制本企业编制记录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和处置所需的控制。记录应字迹清楚、标识明确,并可追溯相关的活动。记录的保存和管理应便于查阅,避免损环或遗失。5管理职责51管理承诺最高管理者通过以下活动,对其建立、实施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的承诺提供证据511向全体员工传达有关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有关的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和行业管理规范,争创优良产品,满足顾客要求和相关方要求。持续改进环境,创造绿色环保企业。为员工和外来人员提供健康安全保障。512制定出符合组织实施和运作的管理方针和目标。明确目标和指标,制定并实施管理方案。512按规定时间间隔进行管理评审,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514为一体化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组织应提供必要的资源。515持续改进环境业绩,实现污染预防。516采取先进技术,作到节能降耗。517对危险源进行有效控制,预防事故事件发生,不断改进组织的健康安全业绩。52关注焦点521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焦点最高管理者应以实现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为目标,使组织全体员工确保顾客和相关方的要求和期望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在符合法律法规要求下满足顾客和相关方要求,并确保实现组织的管理方针和管理目标。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组织活动、产品和服务中的环境因素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以确保环境因素和危险源因素识别、风险评价过程处于受控状态。522环境因素的识别与评价本企业建立并保持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对蒸汽生产实现过程活动及辅助过程活动中能够控制及可能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与更新,以确定和更新重要环境因素。企管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识别与评价环境因素,列出重要环境因素清单。识别环境因素,必须分析输煤、锅炉、电气、水化运行、检修,以及设备设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及对人员健康造成的危害。识别环境因素,必须从大气排放、污水排放、噪声污染、废渣的管理、土地污染及对社区的影响,原材料的使用、资源的利用等方面去调查分析。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方法,如是非判断法、多因子评分法以及专家评议法,对环境因素从多方面进行评价,判定重大环境因素。当设备运行条件、法律法规发生变化及纳入计划、新的开发或修改的活动、服务时,应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更新环境因素清单。在管理体系改进及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对环境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以更新重要环境因素,有针对性的建立新目标,制定管理方案或建立控制程序。523对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本企业建立并保持危险源识别评价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对蒸汽生产过程及辅助过程活动中能够控制危险因素进行识别评价,以确定重大危险因素及危险级别,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企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识别与评价危险因素,确定重大危险因素清单以及控制措施计划。识别危险因素,必须分析输煤、锅炉、电气、水化和除灰运行、检修以及设备设施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正常状态、异常状态和紧急状态,包括进入作业场所的所有人员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可能对人员健康造成的危害。识别危险因素必须从机械能、电能、热能、化学能、人机工程因素(生理、心理)等方面已造成的或可能造成对人体危害、财产损失及已经具有或可能发生危险的设施、原材料等去调查分析。采用适合于本企业的方法(如因子打分法、作业场所分析法等)对已识别出的危险因素进行评价,判定重大危险因素。当设备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时,应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更新危险因素清单。在管理体系改进及实施过程中,应及时对危险因素进行识别和评价,以更新重大危险因素,针对性的建立新目标,制定管理方案或建立控制程序。524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本企业建立并保持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以便及时获取和更新本企业活动、产品和服务中有关质量、环境保护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适用的法律、法规以及本企业应遵守的其他要求。与本企业管理体系有关的法律、法规主要包括已经签署的国际公约、国家、地方政府或相关部门颁布的法律、法规、条例、规章、制度等。其他要求可包括行业规范、标准、各级政府机构下达的指示、本企业与政府机构的协定以及其他非法规性指南等。各部门负责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获取适用于本企业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并跟踪其变化,及时反馈到企管办公室。企管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对已获取或更新的法律、法规进行适用性确认,并负责相应文件的购买及发放。各级领导负责将相关法律和其他要求传达到员工和其他相关方,并确定将这些要求应用于组织的环境因素,必要时由企管办公室组织培训。企管办公室负责建立本企业适用的法律、法规清单,如出现最新版本文件时,应对清单进行及时修改,并至少每年更新一次。53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管理体系方针531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适合于组织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性质规模与环境影响,适合于职业健康安全风险的性质和规模。532包括持续改进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污染预防、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承诺。533提供制定和评审管理体系目标的框架。534包括对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和满足顾客及其他相关方要求的承诺。535形成文件,实施并保持,得到沟通和理解,传达到全体员工。536可为相关方所获取。537定期评审以保持其适宜性。54策划541目标和指标最高管理者应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应形成文件,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可行时应予量化。在建立管理体系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法律和其他要求以及重要环境因素、重要职业健康安全危险源和风险、可选技术方案、财务、运行和经营要求,以及各相关方的意见。目标应符合管理体系方针,包括提供蒸汽服务、持续改进、污染预防和改进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等承诺。542管理体系策划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建立、实施和改进管理体系时,对管理体系进行如下内容的策划,以满足目标以及41的要求A)制定管理方针和目标。B)组织策划管理体系及其所需的过程。确定这些过程的输入和输出及活动,并作出相应的规定。C)明确组织机构及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D)识别为实现管理目标所需建立的过程及应投入的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和工作环境等,并得到提供。E)对管理目标的实现情况进行定期评审,评审的重点放在如何改进某一过程和某一活动上。F)根据评审结果所显示的与现有目标的差距,不断寻找改进机会,提高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及效率,包括变更已设定的过程或改变机构的设置、职责等。必要时,可提高已设定的管理目标。管理体系的策划结果应形成文件(如管理手册、程序文件、管理目标或过程结果实现的记录等)。543管理方案环境管理方案A)为实现已经策划的环境目标和指标,企管办公室及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方案。B)环境管理方案是根据相应目标和指标来制定的,其内容应包括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措施、完成期限及责任部门和责任人等。C)管理方案由企管办公室汇总后,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提交最高管理者批准,由相关部门实施。D)企管办公室负责定期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将结果报管理者代表。E)当本企业的过程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发生变化时,应及时组织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F)管理者代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合理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G)环境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修订见管理方案控制程序。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A)为实现职业健康安全目标,企管办公室组织相关部门制定管理方案。B)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是根据相应的目标制定的,其内容应包括实现目标的方法措施、完成期限及责任部门、责任人等。C)管理方案由企管办公室汇总后,由管理者代表审定,提交最高管理者批准,由相关部门实施。D)企管办公室负责定期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并将结果报管理者代表。E当本企业的过程活动、产品、服务或运行条件发生及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变化时,企管办公室应及时组织对管理方案进行修订。F管理者代表每年组织相关部门对管理方案的实施情况和合理性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G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的制定、实施、评审和修订见管理方案控制程序。55职责、权限与沟通551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各部门的职责、权限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见北京西三旗热力有限责任公司岗位责任制。管理者应为实施、控制和改进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最高管理者应在最高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成员作为管理者代表,无论该成员在其他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如下的职责和权限A确保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要。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相关方和职工要求的意识。552管理者代表最高管理者应应在管理层中指定一名本组织的管理者代表,作为管理者代表应具有以下职责和权限负责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所需过程的建立、实施和保持。负责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情况,提出改进意见。负责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和环保意识。负责就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有关事宜对外联络。553内部沟通和信息交流本单企业建立和保持信息交流与沟通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确保为确保对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保有关质量、环境因素和环境体系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方面的信息进行相互沟通。包括组织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与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员工应参与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与评审。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的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参与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管理者代表。56管理评审561总则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管理体系,以确保体系的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管理评审过程应确保收集到必要的信息,评审包括改进的机会、变更的需要和管理体系的方针和目标。562评审输入管理评审的输入包括以下信息管理体系的审核及合规性的评价结果。相关方反馈。过程的业绩和承诺的实施情况。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以往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可能影响管理体系的变化。改进的建议。563评审输出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如下的任何决定和措施。管理体系及其过程的改进。产品质量、污染预防、环境绩效和职业健康安全绩效的改进。资源需求。6资源管理61资源提供611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所需的资源实施、保持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增强顾客、相关方、职工对管理体系有效性的满意程度。612提供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专项技能、技术和财力资源。62人力资源621本企业应根据管理体系各工作岗位,即从事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所规定的职责对人员能力的要求,选择能胜任的人员从事该项工作。对这些人员的能力的评价可基于教育程度、已接受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经验来考虑。622本企业建立、实施并保持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企管办公室负责人力资源配置和能力、意识的培训,以确保员工能够胜任工作。在本程序中,明确基于每个过程对各岗位人员的能力需求进行识别和确定。623企管办公室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制定岗位工作人员任职要求,从岗位任职条件、教育程度、接受的培训、具备的技能和工作经验等方面确定对人员的能力要求。汇总后,由经理批准。624培训要求企管办公室负责制定培训计划,由经理批准实施。培训应使每一职能、层次的员工都意识到A符合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的重要性。B工作活动中实际的或潜在的重大质量、环境影响和职业健康安全危险,以及个人的改进带来的效益。C在实现与管理体系要求符合性方面的作用与职责。D偏离规定的运行程序潜在后果。培训应使每一职能、层次的员工都达到胜任本职工作的要求。特种作业人员,按国家规定经过培训考核或技能鉴定,并取得特种作业资格证书。625各部门按照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的规定,通过培训和其他措施(如轮换岗位、招聘新人员、对外发包)来提高员工能力和胜任工作,增强满足顾客要求、环境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其能满足所从事的工作的能力要求。626本企业将充分运用领导作用和全员参与的原则,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各部门利用各种形式,对本部门按培训计划的要求对职工进行教育培训,使每一个员工认识到所从事的工作和其自身的相关性及其个人在本企业的位置与作用、岗位的重要性、以及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环境意识和职业健康安全意识,使每个职工都参与到质量、环境及安全活动中,为实现部门和本企业的目标做出贡献。627企管办公室建立每位员工的档案,保存每位员工的教育、培训、岗位资格认可和技能经验的适当记录。具体要求按记录控制程序执行。63基础设施631基础设施是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物质保证,必须确定、提供所需的设施,基础设施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632基础设施的范围建筑物、工作场所及相关的水、电、气等配套设施。生产和检测设备,包括生产主设备和辅助设备、监视与测量设备、环保设施、安全设施及应用软件等。支持性服务设施,如电话、电视、传真、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运输设备、信息系统等。633各部门提出本部门的基础设施需求报相关职能部门,经分管副厂长审批后实施采购、配置。634本企业制定、实施设备管理与维修控制程序,由生产办公室归口管理。生产各部门按照设备管理与维修控制程序的要求,负责对分管的基础设施确定提供、维护、改进和保养。635基础设施的管理所有基础设施均应有名称和编号,企管办公室负责房屋、建筑物及支持性服务设施。生产办公室负责生产和检测设备。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分别执行固定资产管理标准、设备管理与维修控制程序、以及操作规程汇编和安全规程汇编等标准。636基础设施的报废对无法继续使用的基础设施,由使用部门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请单,报企管办公室审核,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使用部门与企管办公室共同办理。其他废旧的低值易耗品按管理制度汇编中物资部分进行处理。64工作环境641本企业制定并实施有关安全文明生产、厂区和生产现场、环境卫生、噪声、温度等相应的制度和考核措施,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642企管办公室是本企业文明卫生管理的职能部门负责创造厂区和生活区优美的公共环境。负责工作场所和管理人员办公家具的配置,便于员工开展工作。负责对本企业的文明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643本企业制定、实施并保持环境运行控制程序,由生产办公室归口管理。生产各部门按照和职业健康安全运行控制程序的要求,识别和管理影响产品实现符合性和人员健康、安全卫生的工作环境。如通风、照明度、温度等,创造和维护产品实现、人员工作所必须的条件。生产办公室负责做好工作环境的管理,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减少环境责任事故的发生,优化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竞争力。生产各部门应按5S管理规定,保持生产现场的清洁有序。电气人员对各办公室和主控室的空调及电风扇等设施进行维护,为广大员工提供优良的工作环境。并保持计算机局域网的畅通,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644党支部负责精神文明建设,使员工保持良好的精神风貌,积极开展工作。645各部门应按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现场操作人员等进行安全的教育和培训,从事有害危险的工作人员应有劳动防护措施。7产品实现71产品实现的策划711组织应策划和开发产品实现所需的过程。产品实现的策划应与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在对产品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管理体系的目标和要求。针对产品确定过程、文件和资源的需求。产品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测量、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接收准则。为实现过程及其产品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712组织应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所标识的重要环境因素及重要危险源并需要采取控制措施的有关运行和活动,针对这些活动包括维护工作进行策划,确保这些活动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72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721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组织应确定A顾客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及交付后活动的要求。B顾客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须的要求。C适用于产品的法律法规要求。D组织认为必要的任何附加要求。组织应建立并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用来确定其活动、产品或服务中能够控制或可望对其施加影响的环境因素,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与这些重大影响有关的因素加以考虑。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以持续进行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价和实施必要的控制措施。这些程序应包括A常规和非常规活动。B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包括合同方人员和访问者的活动。C工作场所的设施无论由本组织还是由外界所提供。722与活动、产品、服务有关的要求的评审组织应评审与产品有关的要求。针对每年供暖季的实际情况(如供暖面积的增加、设备的更新等),制定针对性的评审措施,应在组织向顾客作出提供产品的承诺之前进行如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产品要求得到规定。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己予解决。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评审结果及评审所引起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若顾客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要求前应对顾客要求进行确认。若产品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知道已变更的要求。723沟通和信息交流组织应对以下有关方面确定并实施与顾客沟通的有效安排A产品信息。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修改。C顾客反馈,包括顾客抱怨。D招、投标信息。与相关方面的信息交流A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有关其环境因素和环境管理体系信息的沟通组织内各层次和职能间的内部信息交流。外部相关方联络的接收、文件形成和答复。组织应考虑对涉及重要环境因素的外部交流的处理,记录其决定,并规定交流的方式予以实施。B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用于职业健康安全信息相互沟通。组织应将员工参与和协商的安排形成文件,并通报相关方。员工应参与风险管理方针和程序的制定和评审。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职业健康安全的任何变化。参与职业健康安全事务。了解谁是职业健康安全的员工代表和指定的管理者代表。73设计和开发(删减)74采购741采购过程本企业制定并实施物资采购控制程序及工程(劳务)分承包控制程序,由企管办公室归口管理。对采购产品及供方进行控制,确定采购要求和验证采购产品,确保采购产品在质量要求、交付和交付后的服务等方面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采购产品,是指任何影响本企业产品质量的采购品及其过程的外包项目。在确定采购产品对本企业产品的影响时应考虑A对本企业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的影响。B对本企业产品生产服务提供及后续过程的影响。C对本企业环境因素及危险因素的影响。D影响的重要程度(如是否影响到产品正常使用的关键特性和安全性)。对采购产品及其供方的控制程度,取决于采购产品在本企业产品实现过程中的重要性。本企业应按ABC分类法、生产用和非生产用分类法等方法分类,将物资按一般、重要和特殊物资进行分类管理。按照规定的分类原则,划分其级别,对不同级别的采购产品及其供方实施不同的控制。各采购部门应根据供方按本企业的要求提供产品的能力评价和选择供方。需要评价供方产品的符合性、供方提供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包括生产过程、交货期及交付后的服务等),以及认为有必要的其他方面(如价格等)。A生产等部门可以根据使用经验和同业信息,向采购人员推荐供方。B企管办公室负责对材料和备品备件的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C企管办公室负责对燃料的供方进行评价和选择。D企管办公室对工程劳务的分包方进行评价和选择。评价结果及评价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由企管办公室负责保存,并建立合格供方名单。对选定现有的合格供方,仍需每年定期或不定期重新评价其按要求产品的持续保障能力。当已被选为合格的供方在产品或服务中出现问题时,本企业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采购产品持续符合要求,这些措施包括与供方沟通、严格采购的验证和检验、限制和停止供方供货。A企管办公室负责对材料和备品备件的供方进行复审,以确定是否具备资格。B企管办公室负责对燃料的供方进行复审,以确定是否具备资格。C企管办公室对工程(劳务)的供方进行复审,以确定是否具备资格。选择、评价和重新评价供方的准则应做出规定A考虑产品质量信息、样品检验、管理体系或质量管理状况等评价内容。B采用现场调查、同行业信息、提供证实材料等供方信息调查方式。C分管领导主持,有相关部门参加的正式的内部评价程序。D分等级接受为合格供方的条件。E重新评价的时机、内容、方式和接受条件。这些评价准则应根据前述采购产品重要程度的不同而有差异。所有评价和重新评价的结果及评价引起的必要措施应予以记录并保持。在采购产品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应采取货比三家的原则,必要时进行招标投标。B实施按计划采购的原则,禁止非计划采购。C使用者提供详细品名、规格、型号、数量等采购要求。D应按照规定的时间段实施集中采购的原则,减少零星采购的次数和数量。E应实施多部门同时参加,在合格供方中择优选择的原则。企管办公室应使用统计技术的方法,按月度、年度向主管领导和相关部门提供采购产品的统计报表,并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以供决策和评价选择使用。742采购信息为控制采购产品质量,采购信息应清楚准确地表达对拟采购产品的要求。材料、备品备件和燃料的采购信息包括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A采购产品的质量要求。B采购计划的内容包括产品名称、类别、型号、规格和采购标准等。C采购信息在发布前,应对其所规定的采购要求的充分性和适宜性进行审批。D需要时应与供方签定采购物资的技术合同。工程劳务发包资料本企业工程中的一部分或分项工程分包给某一合格分包方时,采购信息应符合如下要求A本企业必须与分包方签订工程(劳务)分包合同,合同内容主要包括分包工程范围。开、竣工日期。分包工程技术要求、质量要求、安全责任以及验收方式。合同价款与工程款支付方式。服务保修期限。对环境因素及危险因素的控制要求。B工程劳务发包合同应以总包合同条件为基础,不得有抵触。采购信息记录应予以保持。743采购产品的验证一般备品备件的验证,根据国家相关产品的标准,并结合本企业有关规定,验证采购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燃料以及材料和备品备件的验证按产品的监视和测量控制程序执行。外包工程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由主管副厂长进行监督、控制及竣工后的验收,执行工程(劳务)分承包控制程序。验证采购物资的质量、名称、型号等经验证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同供方联系,对不符合要求的物资予以更换或退货。当本企业拟在供方处对供方的产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进行验证时,本企业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75生产和服务提供751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企业制定蒸汽生产和服务控制程序,由生产办公室归口管理。企业制定用户报修、服务控制程序,由用户服务部归口管理。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使用适宜的设备。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设备如压力、温度、流量、液位及分析。按工艺要求实施监视和测量。产品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752蒸汽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确认组织应确认当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致使在产品投入使用后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实施确认。本厂不存在特殊过程,但锅炉运行、水化处理作为关键过程进行控制。适用时包括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锅炉及附属设备和水化处理设备的认可及人员资格的鉴定。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记录的要求。再确认。753标识和可追溯性由生产办公室归口,在产品实现的全过程,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对不合格品进行标识,以及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标识有效控制,并确保在需要时实现可追溯性。产品标识A企管办公室应验证入库物资与合同文件的符合性,以标签、台帐方式标识采购产品,发料时核对出库物资与领料单证的一致性,同时保持库存物资帐、卡、物相符。B运行各工段应以标牌、喷字、颜色等方式标识设备、管道、介质及流向。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A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种类为合格、不合格、待检、检后待定。B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方法采购物资采用区域隔离方式进行标识。生产运行中的检验和试验状态在相关记录上标识。检修在验收单上标识。C各运行工段按照检验和试验状态分别进行标识并对标识进行保护,以确保通过检验和试验的产品才能交付、使用和安装。企管办公室负责本企业质量、环境标识和职业健康安全标识,包括有关物品、场所、设施的标识,尤其要做好危险物品、危险区域的安全、警示标识。当有可追溯性要求时,本企业可通过追查与标识一致的有关记录来实现。754顾客财产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如顾客提供的供暖设施、个人信息)。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构成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若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组织应报告顾客,并保持记录。755产品防护由生产办公室归口管理,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对产品提供防护,以保证产品符合要求,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在蒸汽生产和辅助过程中建立适当的防护标识,见本册753条款。由供方提供的物资、材料,在未与本企业办理必要的移交手续前,原则上本企业不负责其搬运(合同规定除外),但可以参与供方的搬运活动计划的审查,进行必要的监督等工作。在生产过程中物资的搬运,应采取可靠措施,防止物资的损坏和对环境的污染。采购的物资应根据种类在不同场地和库房分别贮存,确保接收、贮存、发放过程符合要求,防止物资在贮存过程中受损或变质。企管办公室对贮存的煤应进行适当防护,防止煤自燃。检修安装过程中,应采取专门的保护措施,对检修设备进行防护、管道进行保温、跑冒滴漏的处理等,详见设备管理与维修控制程序。在产品搬运、储存易燃、易爆、剧毒、易污染腐蚀物资时,必须有相应措施,专库存放,并有专人保管,建立记录,定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