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JJG 693-2011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相较于《JJG 693-2004》和《JJG 940-1998》,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和完善。首先,在适用范围上,《JJG 693-2011》明确了该标准适用于以催化燃烧式、红外吸收式等原理工作的固定式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及使用中检验,而不再单独列出针对便携式的具体要求。这表明新版标准更加聚焦于固定式设备,并且对不同类型的工作原理做了更明确的规定。

其次,在技术要求部分,《JJG 693-2011》增加了关于响应时间的具体数值要求以及长期稳定性测试等内容,对于报警设定值误差也有了新的规定。此外,还强调了对于环境条件变化(如温度、湿度)下仪器性能稳定性的考察。

再者,《JJG 693-2011》对检定项目进行了调整,新增了一些必要的检查环节,比如零点漂移、量程漂移等项目的定期校准与验证。同时,对于某些关键参数如测量范围、分辨力等给出了更为详细的要求说明。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1-06-14 颁布
  • 2011-12-14 实施
©正版授权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_第1页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_第2页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_第3页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_第4页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JJG693-2011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新)-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VERIFICATIONREGULATIONOFALARMERDETECTORSOFCOMBUSTIBLEGAS本规程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于2011年6月14日批准,并自2011年12月14日起施行。归口单位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主要起草单位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市计量检定所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参加起草单位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本规程委托全国环境化学计量技术委员会负责解释JJG6932011代替JJG6932004JJG9401998本规程主要起草入谌永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王利民济南市计量检定所郭波山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岳宗龙济南市长清计算机应用公司参加起草入刘卓西安计量技术研究院孔小平河南省计量科学研究院李拥军安阳市质量技术监督检验测试中心目录引言1范围12概述13计量性能要求14通用技术要求141外观及结构142标志和标识143通电检查144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检查145绝缘电阻25计量器具控制251检定条件252检定项目353检定方法354检定结果的处理555检定周期5附录A检定记录格式6附录B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7附录C常见可燃性气体爆炸限10引言JJG6932011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是依据JJF1002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编写规则、JJFL001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的规定,对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JJG9401998催化燃烧氢气检测仪两规程进行修订的。修订后的规程代替JJG6932004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和JJG9401998催化燃烧氢气检测仪两规程。与JJG6932004和JJG9401998相比,除编辑性修改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扩大了被检的量程范围。包括的量程范围有100LEL可燃气体的爆炸下限浓度、低浓度/MOL/MOL和高浓度100体积分数;删除了原规程中“其他结构或用途的仪器可参照本规程进行校准”的内容;修订了量程漂移指标,从原量程的5FS,调整为3FS见表1;将原规程中外观及通电检查一项,修改为外观及结构、标志和标识、通电检查等三项见41,42,43;增加了报警动作值检查项目,删除了原规程报警误差检定项目见44;具体明确了气体标准物质的种类。气体标准物质的包含因子,由原来的K3修改为K2见5121;去掉了原规程附录B中的“标准物质溯源要求”。将标准气体稀释装置列入正文见5121;示值误差检定方法中增加了对流量控制的要求,删除了原规程中附录A“流量要求”见5122;修改了检定结果和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修改后的内页格式使用户很清楚的知道被检仪器不同点的具体指标。JJG6932004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6932004;JJG6931990。JJG9401998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JJG9401998。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检定规程1范围本规程适用于非矿井作业环境中使用的可燃气体检测报警器包括可燃气体检测仪,以下简称“仪器”的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2概述仪器的检测原理主要有催化燃烧型、红外线吸收型、热导型等。采样方式有扩散式和吸入式。仪器主要由检测元件、放大电路、报警系统、显示器等组成,用于监测环境中可燃气体的浓度。3计量性能要求计量性能要求见表1。表1计量性能要求项目要求示值误差5FS重复性2扩散式60S响应时间吸入式30S零点漂移3FS漂移量程漂移2FS注“FS”表示仪器的满量程,下同。4通用技术要求41外观及结构411仪器不应有影响其正常工作的外观损伤。新制造的仪器的表面应光洁平整,漆色镀层均匀,无剥落锈蚀现象。412仪器连接可靠,各旋钮或按键应能正常操作和控制。42标志和标识仪器名称、型号、制造厂名称、出厂时间、编号、防爆标志及编号和国产仪器的制造计量器具许可证标志及编号等应齐全、清楚。43通电检查仪器通电后,仪器应能正常工作,显示部分应清晰、完整。44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检查仪器的声光报警应正常。45绝缘电阻对使用交流电源的仪器,绝缘电阻应不小于20M。5计量器具控制仪器的控制包括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查。51检定条件511检定环境条件环境温度040;相对湿度85;通风良好,无干扰被测气体。512检定用设备5121气体标准物质采用与仪器所测气体种类相同的气体标准物质,如氢、乙炔、甲烷、异丁烷、丙烷、苯、甲醇、乙醇等。若仪器未注明所测气体种类,可以采用异丁烷或者丙烷气体标准物质。标准气体的浓度约为满量程的10,40,60及大于报警设定点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气体标准物质的扩展不确定度不大于2K2。也可采用标准气体稀释装置稀释高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稀释装置的流量示值误差应不大于1,重复性应不大于05。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单位在使用时应换算成与被检仪器的表示单位一致。5122流量控制器流量控制器由检定用流量计和旁通流量计组成,如图1所示,流量范围应不小于500ML/MIN,流量计的准确度级别不低于4级。放空气体标准物质旁通流量计被检仪器流量控制器流量计流量控制器入口图1流量控制器5123零点气体清洁空气或氮气氮气纯度不低于9999。5124秒表分度值不大于01S。5125减压阀和气路使用与气体标准物质钢瓶配套的减压阀和不影响气体浓度的管路材料,例如聚四氟乙烯等。5126标定罩扩散式仪器应有专用标定罩。5127绝缘电阻表输出电压500V,准确度级别10级。52检定项目检定项目见表2。表2检定项目一览表检定项目首次检定后续检定使用中检查外观及结构标志和标识通电检查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的检查绝缘电阻示值误差响应时间重复性漂移注1“”为需要检定项目;“”为不需要检定项目。2经安装及维修后对仪器计量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其后续检定按首次检定要求进行。53检定方法531外观及结构用目察、手感按41要求进行。532标志和标识用目察按42要求进行。533通电检查用目察、手感按43要求进行。534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的检查通入大于报警设定点浓度的气体标准物质,使仪器出现报警动作,观察仪器声光报警是否正常,并记录仪器报警时的示值。重复测量3次,3次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报警动作值。535绝缘电阻仪器不连接供电电源,但接通仪器电源开关。将绝缘电阻表的一个接线端接到电源插头的相、中联线上,另一接线端接到仪器的接地端上,施加500V直流电压持续5S,用绝缘电阻表测量仪器的绝缘电阻值。536示值误差仪器通电预热稳定后,按照图1所示连接气路。根据被检仪器的采样方式使用流量控制器,控制被检仪器所需要的流量。检定扩散式仪器时,流量的大小依据使用说明书要求的流量。检定吸入式仪器时,一定要保证流量控制器的旁通流量计有气体放出。按照上述通气方法,分别通入零点气体和浓度约为满量程60的气体标准物质,调整仪器的零点和示值。然后分别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10,40,6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每点重复测量3次。按式1计算每点C,取绝对值最大的C为示值误差。对多量程的仪器,根据仪器量程选用相应的气体标准物质。110RC式中仪器示值的算术平均值;CC0通入仪器气体标准物质的浓度值;R仪器满量程。537重复性仪器预热稳定后,通入约为满量程40的气体标准物质,记录仪器稳定示值CI,撤去气体标准物质。在相同条件下重复上述操作6次。按式2计算的相对标准偏差为重复性2105162IIRCS式中SR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偏差;6次测量的平均值;CCI第I次的示值。538响应时间通入零点气体调整仪器零点后,再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40的气体标准物质,读取稳定示值,停止通气,让仪器回到零点。再通入上述气体标准物质,同时启动秒表,待示值升至上述稳定值的90时,停止秒表,记下秒表显示的时间。按上述操作方法重复测量3次,3次测量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仪器的响应时间。539漂移仪器的漂移包括零点漂移和量程漂移。通入零点气至仪器示值稳定后对指针式的仪器应将示值调到满量程5处,记录仪器显示值Z0,然后通入浓度约为满量程60的气体标准物质,待读数稳定后,记录仪器示值S0,撤去标准气体。便携式仪器连续运行1H,每间隔10MIN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固定式仪器连续运行6H,每间隔LH重复上述步骤一次;同时记录仪器显示值ZI及SII1,2,3,4,5,6。按式3计算零点漂移。310RZII取绝对值最大的ZI,作为仪器的零点漂移。按式4计算量程漂移4100RZSSIII取绝对值最大的SI为仪器的量程漂移。54检定结果的处理按本规程要求检定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证书;检定不合格的仪器,发给检定结果通知书,并注明不合格项目。55检定周期仪器的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对仪器测量数据有怀疑、仪器更换了主要部件或修理后应及时送检。附录A检定记录格式检定日期年月日温度湿度压力KPA仪器名称型号出厂编号量程送检单位制造厂检定依据检定用标准和装置检定地点检定员核验员一、外观及结构二、标志和标识三、通电检查四、绝缘电阻五、报警功能及报警动作值报警功能实测报警值报警动作值六、示值误差及响应时间仪器示值响应时间/S标气浓度123平均值示值误差123T七、重复性标准值示值1示值2示值3示值4示值5示值6平均值重复性八、漂移时间01H10MIN2H20MIN3H30MIN4H40MIN5H50MIN6H60MINZS零点示值量程示值结论附录B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内页格式检定证书/检定结果通知书第2页证书编号XXXXXXXXXX检定机构授权说明检定环境条件及地点温度地点相对湿度其他检定使用的计量基标准装置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计量基标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使用的标准器名称测量范围不确定度准确度等级最大允许误差检定校准证书编号有效期至检定证书第3页证书编号XXXXXXXXXX检定结果检定项目技术要求检定结果结果判定1外观及结构2标志和标识3通电检查4绝缘电阻20M标准值平均值示值误差5示值误差5FS6重复性2扩散式60S7响应时间吸人式30S声光报警应正常8报警功能报警动作值9零点漂移3FS10量程漂移5FS以下空白第页共页检定结果通知书第3页证书编号XXXXX一XXXXX检定结果检定项目技术要求检定结果结果判定1外观及结构2标志和标识3通电检查4绝缘电阻20M标准值平均值示值误差5示值误差5FS6重复性2扩散式60S7响应时间吸人式30S声光报警应正常8报警功能报警动作值9零点漂移3FS10量程漂移5FS检定结果不合格项为以下空白第页共页附录C常见可燃性气体爆炸限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在空气中爆炸限体积分数/序号名称化学式下限上限序号名称化学式下限上限1乙烷C2H63015563乙氧基乙醇C2H5OCH2CH2OH181572乙醇C2H5OH341964乙酸乙酯CH3COOC2H5211153乙烯C2H4283265丙烯酸乙酯CH2CHCO2C2H517134氢H2407566苯乙烷C6H5C2H510785甲烷CH4501567环氧乙烷CH2CH2O261006甲醇CH3OH554468乙硫醇C2H6S28187乙炔C2H22510069乙基甲基醚C2H5OCH3201018丙醇C3H7OH2513570乙基甲基酮C2H5COCH3181159丙烷C3H8229571乙胺C2H7N3514010丙烯C3H62410372轻油09611甲苯C6H5CH312773煤油07512二甲苯C6H4CH32107674松节油1813二氯乙烷C2H4CL2561675硝基苯C6H5NO21814二氯乙烯C2H2CL2651576硝基甲烷CH3NO2716315二氯丙烷C2H6CL23414577苯酚C6H5OH139516乙醚C2H5OC2H5173678苯乙烯C6H5CHCH2118017二甲醚CH3OCH33027079乙苯C6H5C2H5107818乙醛CH3COH405780甲酸乙酯HCOOC2H52716519乙酸CH3COOH401781对二恶烷C4H8O2202220丙酮CH3COCH3231382异丁烷IC4H10188421乙酰丙酮CH3CO2CH21783萘C10H8195922乙酰氯CH3COCL501984壬烷CH3CH27CH3075623丙烯氰CH2CHCN282885壬醇CH3CH27CH2OH086124烯丙基氯CH2CHCH2CL3211286仲醛C2H4O31325甲基乙炔CH2CCH1787戊烷C5H12118026乙酸戊酯CH3CO2C5H11107588戊醇C5H11OH1210527苯胺C6H5NH2121189丙胺C3H7NH22010428苯C6H612890丙基甲基酮C3H7COCH3158229苯甲酸C6H5CHO149L吡啶C5H5N1712030苄基氯C6H5CH2CL1192四氢呋喃C4H8O2012431漠丁烷C3H7CH2BR2593四清糠醛C4H7OCH2OH159732漠乙烷CH3CH2BR6711394三乙胺C2H53N12833丁二烯CH2CHCHCH22011595三甲胺CH33N2011634丁烷C4H10198596三氧杂环己烷CH2O3302935丁醇C4H9OH1811397己烷C6H14127436丁烯C4H8169398己醇C6H13OH1237丁醛C3H3CHO1412599庚烷CH3CH23CH3116738丁酸丁酯C3H3COOC4H91280100甲氧乙醇CH3OC2H4OH251439丁基甲基酮C4H9COCH3128101乙酸甲酯CH3CO2CH3311640二硫化碳CS21060102丙烯酸甲酯CH3CHCO2CH3242541氯苯C6H5CL1311103甲胺CH3NH24920742氯丁烷C3H7CH2CLL8101104甲基环乙烷CH3C6H111156743氯乙烷CH3CH2CL38154105甲酸甲酯HCO2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