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21∕T 2074-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_第1页
DB21∕T 2074-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_第2页
DB21∕T 2074-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_第3页
DB21∕T 2074-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_第4页
DB21∕T 2074-2013 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DB21辽宁省地方标准DB21/TXXXX2011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THINWALLINSULATEDANDSHEATHEDCONTROLCABLESWITHLOWTEMPERATURERESISTANCEFORRATEDVOLTAGESUPTOANDINCLUDING300/500VFORCABINOFWINDTURBINEGENERATOR(报批稿)(本稿完成日期20110615)2011XXXX发布2011XXXX实施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21/TXXXX2011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使用特性25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26规格37技术要求48成品电缆69交货长度810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811包装标志812运输和储存9DB21/TXXXX2011II前言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2009本标准由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提出。本标准由辽宁省电线电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LN/TC1102)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辽宁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于洪才、郑忠言、刘伟、陈继、孙蕊、宋旭。本标准为首次制定。DB21/TXXXX20111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额定电压300/500V及以下风力发电机机舱用耐低温薄壁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的型号、规格、技术要求、成品电缆、交货长度、检验规则及试验方法、包装标志、运输和储存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寒冷地区风力发电机机舱内传输信号等使用的控制电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面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T2900102001电工术语电缆GB/T29512008电缆和光缆绝缘和护套材料通用试验方法GB/T30482007电线电缆电性能试验方法GB/T39562008电缆的导体GB/T69952008电线电缆识别标志方法JB/T81371999电线电缆交货盘GB/T196662005阻燃和耐火电线电缆通则3术语和定义31额定电压电缆的额定电压是电缆设计、使用和进行电性能试验用的基准电压。额定电压用U0/U表示。U0表示任一主绝缘导体与“地”(金属屏蔽或周围介质)之间的电压有效值;U为多芯电缆任意两相导体之间的电压有效值。在交流系统中,电缆的额定电压至少应等于使用电缆的系统的标称电压,这个条件对U0和U都适用;在直流系统中,该系统的标称电压应不大于电缆额定电压的15倍。系统的工作电压应不大于系统标称电压的11倍。32例行试验由制造方在成品电缆的所有制造长度上进行的试验。33DB21/TXXXX20112抽样试验按规定的频度在成品电缆试样上或在取自成品电缆的元件上进行的试验,以检验成品电缆产品符合规定要求。34型式试验按一般商业原则对本技术规范所包含的一种类型电缆在供货前所进行的试验,以证明电缆具有能满足预期使用条件的良好性能。注1型式试验的特点是除非电缆材料、设计或制造工艺改变可能改变电缆特性,试验做过以后不需要重做。4使用特性41电缆额定电压电缆额定电压U0/U为300/500V。42电缆工作温度电缆导体长期允许最高工作温度为70。43电缆敷设温度电缆敷设温度应不低于10。电缆工作环境最低温度40。44电缆最小弯曲半径电缆的最小弯曲半径为电缆直径的6倍。5型号和产品表示方法51代号风力发电机用电缆系列代号FJ聚氯乙烯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K镀锡铜丝编织P薄壁绝缘和护套B52型号电缆型号见表1表1电缆型号型号额定电压名称FJKP/B300/500V铜芯聚氯乙烯薄壁型绝缘和护套镀锡铜丝屏蔽控制电缆FJK/B300/500V铜芯聚氯乙烯薄壁型绝缘和护套控制电缆53产品表示方法产品用型号、规格和标准编号表示,规格包括额定电压、芯数和标称截面等。DB21/TXXXX201136规格电缆规格及相应参数见表2表2电缆规格及相应参数平均外径/MM型号芯数标称截面/MM2导体内最大单丝直径/MM绝缘厚度标称值/MM护套厚度标称值/MM编织屏蔽单线直径/MM铝塑复合带厚度/MM下限上限20时导体最大电阻/KMFJKP/B205020050901500255778401FJKP/B405020050901500256180401FJKP/B2075020050901500255874267FJKP/B4075020050901500256585267FJKP/B70750200511015002584103267FJKP/B4207502005120150025104128267FJKP/B1207502005120150025105130267FJKP/B2407502005150150025155180267FJKP/B210020060901500256786200FJKP/B181002006150150025151188200FJKP/B4150200611015002591110137FJKP/B5150200611015002598120137FJKP/B71502006120150025110130137FJKP/B121502006150150025140171137FJKP/B42502007120150025100127821FJKP/B72502007130150025119145821FJKP/B4403008140150025137165509FJKP/B41003009160150025174218195FJK/B207502005095875267FJK/B407502005096986267FJK/B120750200512108136267FJK/B21002006096886200FJK/B710020061084108200FJK/B18100200615160185200FJK/B215020061070102137FJK/B415020061084105137FJK/B7150200611101126137FJK/B12150200615145170137FJK/B4250200712101129821FJK/B440300814136161509FJK/B460300815139175339FJK/B760300815151180339DB21/TXXXX201147技术要求71导体711导体应采用镀锡退火软铜线,单丝直径应符合表2规定。712导体20时的电阻值应符合表2规定。713导体其余未尽事项应符合GB/T3956要求。72绝缘721材料绝缘应为热塑性柔软型聚氯乙烯,其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722绝缘层绝缘应紧密挤包在导体上,且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体和导体。绝缘厚度应符合表2规定。绝缘厚度的平均值应不小于标称值,其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90减去01MM。绝缘线芯应按GB/T304892007经受交流50HZ,试验电压6KV的火花试验检查。表3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序号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1抗张强度和断裂伸长率GB/T295111200811交货状态原始性能111抗张强度最小中间值N/MM2100112断裂伸长率最小中间值15012空气烘箱老化后的性能GB/T2951122008121老化条件温度802时间H724122老化后抗张强度最小中间值N/MM2100最大变化率20123老化后断裂伸长率最小中间值150最大变化率202失重试验GB/T295132200821老化条件温度802时间H72422失重最大值MG/CM220DB21/TXXXX20115表3(续)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序号试验项目单位技术指标试验方法3热冲击试验GB/T295131200831老化条件温度1503时间H132试验结果不开裂4高温压力试验GB/T295131200841试验条件温度70242试验结果压痕深度最大中间值505低温弯曲试验GB/T295114200851试验条件温度4552试验结果不开裂6低温拉伸试验GB/T295114200861试验条件温度4562试验结果最小伸长率207低温冲击试验GB/T295114200871试验条件温度4572试验结果无裂纹73成缆和填充物731绞合方向和绞合节距绝缘线芯应绞合成缆,最外层绞合方向为右向。绞合节距应不大于绞合外径的16倍。732排列和标识绝缘线芯采用数字标志时,由内层到外层从1开始按自然数序顺时针方向排列。黄/绿组合色绝缘线芯(若有)应放置在缆芯最外层。5芯及以下电缆绝缘线芯可以采用颜色识别,优先选用色谱是两芯电缆无优先选用色谱;三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棕色,或是浅蓝色、黑色、棕色;四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黑色、棕色;五芯电缆黄/绿色、浅蓝色、黑色、棕色、黑色或棕色;733填充物和隔离层DB21/TXXXX20116绝缘线芯间的间隙允许采用非吸湿性、且适合电缆运行温度并与电缆绝缘材料相兼容的材料填充,填充物不应粘连绝缘线芯。成缆线芯和填充物可以用非吸湿性材料薄膜带绕包隔离层。74金属屏蔽741在成缆后的绝缘线芯外绕包一层厚度不低于0025MM的铝塑复合带,铝面朝外,确保与铜丝编织有良好的接触。742在铝塑复合带外用镀锡铜丝编织,镀锡铜丝单线直径应符合表2规定,编织密度应不低于80,编织屏蔽外允许绕包一层非吸湿性带子。75护套751材料护套应是柔软型聚氯乙烯,其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752护套层护套应紧密挤包在绞合的绝缘线芯或屏蔽层外,且容易剥离而不损伤绝缘、屏蔽层或护套。护套一般为黑色,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护套厚度的标称值应符合表2规定,最薄处厚度应不小于标称值的85减去01MM。8成品电缆81成品电缆外径成品电缆外径应符合表2规定。在圆形护套电缆的同一横截面上测得的最大外径和最小外径之差(F值)应不超过平均外径规定上限的15,测量两处,取最大差值。82导体电阻电缆的每芯导体在20时的直流电阻值应符合表2规定。83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绝缘和护套机械性能应符合表3规定。84电压试验电缆应按表4规定的工频交流电压试验要求检查是否符合要求。试验电压应依次施加在成品电缆的每根导体对连接在一起的所有其他导体和金属层(若有的话)之间。DB21/TXXXX20117表4电缆电压试验序号试验项目单位试验要求1成品电缆电压试验11试验条件试样长度M交货长度试验温度环境温度12试验电压V300013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MIN514试验结果不击穿2绝缘线芯电压试验21试验条件试样长度M5浸水最少时间H1水温20522试验电压绝缘厚度06MM及以下V2000绝缘厚度06MM以上V250023每次最少施加电压时间MIN524试验结果不击穿85绝缘电阻电缆的绝缘电阻应在经受84规定的电压试验后的绝缘线芯上按表5规定进行。表5绝缘电阻试验试样处理单位试验条件试样长度最小M5浸水时间最少H1水温不低于70电缆绝缘线芯70下的绝缘电阻应符合表6规定表6绝缘电阻导体标称截面积/MM2050751015254610最小绝缘电阻/MKM0013001100100005000400040003000386标志标志应符合GB/T6995规定。DB21/TXXXX2011887电缆燃烧性能电缆应符合GB/T196662005规定的单根燃烧试验要求。9交货长度根据双方协议长度交货,长度计量误差应不超过05。10检验规则和试验方法101产品应由制造厂的质量检查部门检验合格后方能出厂,出厂产品应附有质量检验合格证。产品应按表7规定的试验项目进行验收。102交货批的抽样数量由双方协议规定,如用户不提出要求时,则按制造厂的规定进行。如抽样项目的结果不合格时,应加倍抽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第二次试验。仍不合格时,应100进行检验。103制造厂和用户对验收有争议时,应由双方认可的权威机构进行仲裁试验。表7成品电缆性能和试验方法序号试验项目性能要求条文号试验类别试验方法1结构尺寸检查11绝缘厚度722TSGB/T295111200812护套厚度752TSGB/T295111200813屏蔽74TS正常目力和千分尺14外径81TSGB/T295111200815F值81TSGB/T29511120082绝缘机械性能722TSGB/T2951112008、GB/T2951122008GB/T2951142008、GB/T2951312008GB/T29513220083护套机械性能751TSGB/T2951112008、GB/T2951122008GB/T2951142008、GB/T2951312008GB/T29513220084电气性能41导体电阻712TSGB/T30484200742绝缘线芯电压试验84TRGB/T30488200743成品电压试验84TSGB/T3048820074470时绝缘电阻85TSGB/T3048520075电缆的燃烧性能87TSGB/T1966620056外观印刷标志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