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_第1页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_第2页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_第3页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_第4页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新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两篇篇一改革开放近40年来,我家的住房经历了从平房到楼房再到二层小洋楼的变迁,从使用汗厕到水冲厕所,从土坯墙到白墙,从砖墁地到水磨石墁地再到地板砖墁地我家的住房从满足防风避雨到舒适温馨,实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是感谢党、感谢改革开放、感谢社会主义,没有党和政府的引领,就没有我家住房的巨大变迁。80年代,自己正是上中学的年齢,家里住的是两间平房,低矮潮湿,一到夏天,就得往地面上撒石灰,否则屋子里潮呼呼的,难受死了。屋子的墙壁还是土坯垒的,麻麻渣渣,跟后来的雪白的立邦漆、豪华的壁纸怎么比呢后来,条件改善了,改为了砖墁地,屋子里再也不像过去那么潮了。冬天生炉子取暖,屋子温度在大冷天仅有5度,最担心的是煤熏。在我记忆当中,我受了两次煤熏,浑身没劲,头痛得厉害,当时还以为是感冒呢,回想起来真是无知,好后怕啊1992年,我结婚了,父母给我们小两口置办了一所平房,二分六、三间半,石头垒成的地基,还打了圈梁,水磨石地面,雪白的墙面,真是今非夕比了。有了这么好的瓦房当婚房,在当时的条件属于中等偏上了。刚开始的一年里,冬天还是用烧火取暖。到了第二年,时兴安装土暖气,我们也赶了时髦安,再也不用担心中煤熏了。但是,烧土暖气毕竟比不了楼房的暖气,温度上不去不说,最烦心的是脏,因为得在屋子外边的暖气房填煤,一捅炉子,乌烟瘴气的,出不来气,弄得浑身跟土猴似的。至今记忆犹新的是,有一年,因为晚上往小独轮车上倒带火星的炉灰,竟把独轮车烧毁并引发了一场火灾,幸亏家里离消防队近,否则,后果不堪设想。“咱们也买楼房吧,还是住楼房干净、方便,冬天还暖和。”妻子建议说。“咱们哪来的那么多钱呀,借钱买房,多累呀”我一口回绝了。最后,还是经不住妻子的好言相劝,1997年,我们跟亲戚朋友借了6万多元,加上自己的2万元多了,买了一套90多平米的楼房。这楼房一住就是20年。这些年,告别了住平房生土暖气的烦恼,出来进去的方便多了,大冬天的,也不怕上厕所了。眼看着,儿子今年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了。“儿大当婚女大当嫁”。儿子找上对象,最起码得有自己的独立住房,这是当父母的首先应该考虑的“硬件”。我和妻子合计,现在的楼房单价太离谱了,连我们这个边远郊区都快到3万了,再买楼房真是有点承受不了。“现在咱们平房那边很多家都盖二层楼了,咱们不如凑凑热闹,一来儿子将来可以住咱们现在的楼房,二来咱们俩可以再回平房住了。自己家的小别墅,住着谁也不妨碍,多好啊”我同意了妻子的建议。平房从今年5月份拆除到现在,基本上完成了主体建筑,上冻前安上窗户,做好保温,就等明年再做地暖和内外装修了。对了,忘了说了。现在农村的住房条件真是改善了,就拿冬天取暖来说,有了地方实施了煤改气工程,有了地方实施了煤改电工程。煤改电,冬天取暖实行峰谷电,晚上9点到凌晨6点,每个电字仅花1毛多钱,一冬下来,省不少钱呢这就是我家近40年来住房的变迁,这正好是改革开放40年的时期,我深切体会到,没有国家的好政策,没有逐年增长的工资福利,我家的住房怎能经历如此巨大的变迁呢我由衷地感谢党、感谢政府,一心为了百姓的福祉而殚精竭虑,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我要把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化为努力干好工作的强劲动力,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篇二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口,平坦的水泥路面穿村而过,一辆辆小车来回穿梭,村道旁的路灯整齐划一,绿化的树木随风摆动,自来水通到了厨房,一座座平房站立在村道两旁,瓷砖墙,大红门,耀眼增光,院落里有了洗澡间、客厅,洗衣机、液晶电视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增添一辆小汽车也不足为奇,这一切是眼下老家农村看到的现状。提起现在的生活,用八十多岁老母亲的话说“盖上八床被子做梦也梦不到”我的家乡位于渭北旱塬一个偏僻的村庄,40年前的1978年,我小学毕业走进坐落在镇上的初中,现在回想起当年的生活环境,与现在相比,真是天地之差。上小学时,穿的是母亲晚上加班缝制的老布衣服,一身的确良白衬衫、蓝裤子,只有学校有活动的时候才能穿上一天。小学4年级才穿上第一双凉鞋,我们当时叫做空气鞋,走在同学面前,脚跟弾的啪啪响,炫耀自己的富有,同学的目光中明显露出了羡慕嫉妒恨。去初中报名第一天,穿着母亲熬了几个晚上给我缝的白底蓝道老布衬衫,左胸前还缝制了一个小口袋,专门用来插钢笔,当时的心情比现在穿几千元的衣服都高兴。当时由于我家劳力少,3个姐姐到了挣工分的年龄,相继出嫁,就靠母亲一个人,年年是超支户。玉米、红薯、苜蓿、豌豆、变着花样吃,只有过年、家里来重要客人、管老师饭,才能吃上小麦面馍和面条,我当时的梦想就是以后天天能吃上白馍夹油辣子。想起看电视更是有趣,我上小学时,村里每个月放映一次电影,全村没有一台电视机,常常晚上结伴赶往邻村看一场电影。记得大约是1974年前后,我村一户人家买了一台17英寸黑白电视机,每天晚上把电视机搬到院子里,挤满了人,他家准备修建,摞着买来的砖,来迟的人看不到,就把砖块垫在脚下,一直要看到“晚安再见”,他每天早上要重新整理砖块,天天如此。那时电视连续剧刚刚兴起,霍元甲、陈真、万水千山总是情等,是每天晚上必看的内容。1981年4月,我领到了第一个月工资33元,副食补贴5元,共计38元。每个月零存整取5元,到年底可以取到60多元,交给父母过一个好年。单位离家有几公里,骑着父亲使用了多年的“永久”牌自行车,每星期五下午、星期天下午来回一趟。记得一年冬天下雪路滑,骑自行车困难,我的领导和我同村,他带着我走近路去单位,途中要过一条小河,望着河床上的冰面,我犹豫不决,他挽起裤腿踏破冰块,深一脚浅一脚先走过去,我紧随其后,至今遇到天气变化,两个小腿就感受到刺骨的疼。1983年,母亲攒了我几个月工资,给我买了一双皮鞋,当时考虑我还小,脚还要长,鞋买的有点大,在鞋前面塞上棉花,现在回想当时的样子,十分滑稽。后来考虑我要成家,端的是“铁饭碗”,经常在人面前,花了75元,买了一块“蝴蝶”牌手表,父亲工作了一辈子,直到退休还用的是一块怀表。当时流行的是“飞鸽”牌、“永久”牌自行车,价钱太高买不起,我工作了几年后,才买了一辆杂牌“龙鳯”牌自行车,而且用黑胶带把裸露的地方全部缠起来。同村一个人在省公安厅工作,回来家开的偏三摩托车,孩子们很稀奇,围在摩托车周围观看,后来换成了帆布篷吉普车,趁司机不注意偷偷摸上一把,笑着迅速离开。村子中间有一眼井,全村几百口人吃水全靠它,每次绞水最少需要两个人,一个人绞,一个人帮忙拉绳。一次一桶,相互帮忙,担满一瓮水往往需要一晌时间,常常是井房边担水的人排起长队,家里没有劳力的人家,吃水非常困难。后来改成了电动绞水,村子里专门安排了一个人,把水放到水池子里,每天定时供水,这样人轻省了许多,年轻力壮的担水,老人、妇女架子车上放着水桶拉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