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_第1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_第2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_第3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_第4页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一、单选题1、人们在避震“自救瞬间“的首先选择的是()A、先保护头B、先保护胸部C、先保护双手D、先保护双脚2、地震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A、乡镇B、森林C、城市D、偏僻的农村3、创伤现场急救技术()。A、止血、包扎、固定、搬运B、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C、止血、包扎、等待医护人员D、止血、固定、等待医护人员4、地方震指的是震中距在()公里以内的地震A、50公里B、100公里C、300公里D、500公里5、约占全球发生地震总数7的是属于哪一类地震()A、火山地震B、构造地震C、陷落地震D、人工地震6、破坏性地震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人员伤亡。请问当您发现被救人员无自主呼吸时,首先应采取的措施是()A、就地实施人工呼吸;B、在原地等待他人帮助;C、到别处找其他人帮忙;D、等待专业医务人员。7、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经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请选择。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2008年12月27日D、2008年10月27日8、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孤立型地震没有前震,余震小而少,且与主震震级相差悬殊,地震能量基本上是能过主震一次性释放的。B、双震型地震一个地震活动序列中,90以上的能量主要由发生时间接近、地点接近、大小接近的两次地震释放。C、震群型地震一个地震序列的主要能量是通过多次震级相近的地震释放的,没有明显的“老大”,几次地震(震群)所释放的能量占全序列的80以上。D、以上都正确。9、在已发布地震短期预报的地区,如发现明显临震异常,情况紧急,当地市、县人民政府可以发布()之内的地震临震预报,并同时向上级人民政府及其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机构和国务院地震工作主管部门报告。A、72小时B、48小时C、12小时D、6小时10、大震的预警时间,即从人感觉震动开始,到房屋倒塌的时间差,一般有()。A、十几秒B、一分钟C、三分钟D、十多分钟二、多选题1、海岭地震带分布在()。A、太平洋B、大西洋C、北冰洋D、印度洋2、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明确规定,严重破坏性地震发生后,为了抢险救灾并维护社会秩序,国务院或者地震灾区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在地震灾区实行下列哪些紧急应急措施()A、交通管制B、制定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C、对食品等基本生活必需品和药品统一发放和分配D、临时征用房屋、运输工具和通信设备等3、下列哪几项是属于“次生灾害源”()A、水坝、堤岸B、易燃易爆物品、有毒物质贮存设施C、体育场馆D、机场、铁路和高速公路4、我国防震减灾工作的战略要求是()A、突出重点、全面防御B、健全体系、强化管理C、社会参与、共同抵御D、服从指挥,听从安排5、地震时应该避开下列哪些建筑物()A、楼房B、过街桥C、垃圾箱D、高烟囱、水塔三、判断题1、遇到山崩、滑坡,要向垂直于滚石前进的方向跑,切不可顺着滚石方向往山下跑。()2、室内家具不要摆放太拥挤,这样有利于避震()3、海啸由地震引起海底隆起和下陷所致。海底突然变形,致使从海底到海面的海水整体发生大的涌动,形成海啸袭击沿岸地区。()4、动物异常的原因很复杂,很多时候与地震之间没有任何关系,所以在观察它们的变化时,一定要注意识别真伪,并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5、小震活动不断,但无大震发生的现象也很多。另外小震活动不明显,发生大震的例子也常出现。()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八)答案一、选择题15ACABA610ACDBA二、多选题1、ABD2、ACD3、AB4、ABC5、ABD三、判断题12345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二)一、单选题1、强震指的是()A、80级及其以上地震B、70级及其以上地震C、60级及其60级以上、70级以下地震D、50级及其50级以上、60级以下地震2、从震中到震源的距离称为震源深度,根据震源深度划分,地震可分为()。A、浅源、深源两类B、远震、近震两类C、浅源、中源、深源三类D、远震、近震、中震三类3、本世纪在印尼苏门答腊西北近海发生90级地震引起的印度洋海啸,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影响具体时间是()A、2004年11月26日B、2004年12月26日C、2005年1月26日D、2005年2月26日4、我国地震较多的省(区)依次是()A、台湾、XZ、XQ、云南B、台湾、XZ、云南、河北C、XZ、台湾、云南、四川D、台湾、云南、XQ、陕西5、我国采用的地震烈度表最高烈度为()度。A、B、C、D、6、民谣“井水是个兆,震前多报告。无雨水变浑,天旱水直冒。水位起伏大,翻花冒气泡。有的变颜色。有的变味道。“指的是()异常。A、水文B、气象C、地象D、地下流体7、目前,我国共划分为8个地震区和25个地震带,其中大震主要发生在()A、华中、华南、XQ、青藏和台湾地震区B、华北、华南、XQ、青藏和台湾地震区C、华北、华西、XQ、青藏和海南地震区D、华西、华中、XQ、青藏和台湾地震区8、地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A、不停地呼救;B、不顾一切的行动;C、精神崩溃,惊慌失措;D、保存体力,寻找脱险捷径。9、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发生多少次的地震()A、300万次以上B、500万次以上C、400万次以上D、700万次以上10、从地震发生的原因来看,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矿山开采等造成的地面振动属于哪一类地震()A、构造地震B、诱发地震C、人工地震D、火山地震二、多选题1、下列哪些属于家庭防震准备。A、制定家庭防震计划B、合理放置家具、物品C、准备好必要的防震物品D、准备一个家庭防震包,放在便于取到处2、地震次生灾害包括。A、火灾B、煤气泄漏C、房屋倒塌D、水灾3、下列哪些工程属于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A、核电站、核反应堆、核供热装置、核废料处理工程B、易燃、易爆、易腐蚀、易污染物质的大中型实验、检验和仓储等工程C、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生物制品和天然人工细菌与病毒(如鼠疫、霍乱、非典等)建筑D、大中型炼油、化工及石油化工、化纤等工程4、我国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是。A、地震监测预报B、震灾预防C、紧急救援D、台网建设5、抗震救灾精神是()A、万众一心、同舟共济B、自强不息、顽强拼搏C、以人为本、尊重科学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三、判断题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我国防震减灾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防御与救助相结合的方针。()2、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政府统一发布制度。()3、震时就地不动,震后迅速撤离到安全地方,是应急避震较好的办法。()4、地震时造成房屋破坏的“元凶”是地震力。()5、人的感官不易觉察,须用仪器才能测量到的震前变化,称之为微观前兆。()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七)答案一、选择题15CCBAD610DBDBC二、多选题1、ABCD2、ABD3、ABCD4、ABC5、ABD三、判断题12345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三)一、单选题1、烈度和震级的区别()A、烈度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震级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B、烈度根据地震仪测得的地震波形计算地震释放能量的多少;震级地震时地面受到的影响或破坏程度。C、烈度用来评估自然灾害本身造成的社会损失的度量标准;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D、烈度是来表示地震造成的社会损失的程度;震级表明地震时释放的能量的多少;2、世界上三大地震带是()A、环太平洋地震带、印度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亚欧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亚欧地震带、北极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D、印度洋地震带、北冰洋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3、()年河北唐山发生78级强列地震,造成24万多人死亡,16万人受伤,这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罕见的城市地震灾害。A、1973年7月28日B、1974年7月28日C、1975年7月28日D、1976年7月28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于()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自次年3月1日起施行。A、1997年10月29日B、1997年12月29日C、1998年12月29日D、1998年10月29日5、抗震设计的重要的构件是()A、木柱B、檩子C、木圈梁D、地基6、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下滑7、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年,由着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A、1930B、1949C、1950D、19608、我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唯一对大地震做出过成功短临预报的国家。1975年2月4日,我们成功地预报了()地震,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做出的有减灾实效的预报。A、四川松潘72级B、河北邢台68级C、云南龙陵74级D、辽宁海城73级9、防震减灾法规定,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A、当地地震部门B、省地震部门C、当地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10、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倒塌所致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二、多选题1、地震害分为原生灾害、次生灾害、诱发灾害,下列哪些属诱发灾害()A、人的心理创伤B、爆炸C、瘟疫D、泥石流E、社会动乱2、描述地震的基本参数常用发震时刻、震中位置、震级、震源深度描述。其中()亦为表述一次地震的三要素。A、时间B、震中距C、震源深度D、震级E、地点3、识别地震谣言说法,正确的是()A、地震预报不是政府发布的B、可向当地人民政府核实C、地震的时间、地点、震级说的十分准确D、可向当地地震部门核实4、农村抗震安居工程结构类型()。A、砖木结构B、砖混结构C、土木结构D、钢筋混泥土5、地壳的不断运动是孕育地震的温床。在这个孕育过程中,震源及其附近的物质会发生一系列的()等方面的异常变化,这就是地震的“前兆“现象。A、物理B、化学C、生物D、气象三、判断题1、震中就是地壳内部岩层直接破裂发生地震的地方。()A、对B、错2、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A、对B、错3、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A、对B、错4、应急包里面应装适量的矿泉水、适量的饼干、一段绳子、手电筒、小收音机、哨子。()A、对B、错5、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地铁车站或地下商场,要保护好头部,防止吊灯等物下落伤人,就近在柱子或稳固的物体旁躺下。()A、对B、错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六)答案一、选择题15ABDBC610AADDA二、多选题1、ACE2、ADE3、ABCD4、ABC5、ABCD三、判断题12345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四)一、选择题。1由于地震的作用而直接产生的地表破坏、各类工程结构的破坏,以及由此而引发人员伤亡与经济损失,称为()。A、次生灾害B、直接灾害C、诱发灾害2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拖出来进食C、尽快拖出来输氧3在我国,地震预报的发布权在()。A、中国地震局B、政府C、地震预报专家4减轻震灾的工程性措施包括()。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5在地震前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往往有声响自地下深处传来,人们习惯称之为()A、地光B、地动C、地声6国家依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危害。A、地震监测台站和地震设施B、地震专用仪器和地震传输设备C、地震监测人员和地震设施D、地震监测设施和地震观测环境7我国对地震预报实行()。A、独立发布制度B、统一发布制度C、分级管理制度D、限制发布制度8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级地震。A、80级B、68级C、72级D、75级9万一不幸被困在因地震造成倒塌的建筑物废墟下,您不要慌乱,要想方设法坚持,等待外界救援。请问在以下您可采取的求生方法的几个选项中哪个是正确的()A、持续大声呼救B、用明火照明C、敲击水管等响物,以引起外界注意10在寻找被埋压在废墟中的人员时应掌握科学的方法。请问在以下三个方法中哪个是不正确的()A、注意观察废墟下便于躲藏的地方B、细听被埋压物下发出的各种声响C、盲目从废墟边开始挖二、多选题。1影响地震灾害大小的因素除震级、震中距、震源深度、发震地点、地震类型、地质条件外,还有()A、建筑物抗震性能B、地区人口密度C、经济发展程度D、社会文明程度等2听到地震谣传的正确做法是()A、不相信B、不传播C、及时报告D、如果发现动物、植物或地下水异常时,要及时向地震部门报告,不要随意散布,地震部门会采取措施及时进行调查核实3避震时应怎样保护自己,以下哪些是正确的()A、趴下,使身体重心降到最低,脸朝下,不要压住口鼻,以利呼吸B、蹲下或坐下,尽量蜷曲身体C、保护眼睛低头、闭眼,以防异物伤害D、保护口、鼻有可能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以防灰土、毒气三、判断题。1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2我国发布地震预报的权限在省级以上人民政府。()3天然地震有构造地震、火山地震和脉动三种类型组成。()4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依法参加防震减灾活动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举报阻碍、破坏防震减灾工作的行为。()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要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树木、危险物。()6我国第一个地震观测台是1930年,由著名地震学家李善邦主持建立的,位置在北京鹫峰。()7地震发生时,创伤现场急救程序是止血、包扎、固定、等待医护人员。()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四)答案一、选择题15BABCC610DBACC二、多选题1、AB2、ABCD3、ABCD三、判断题1234567中小学防震减灾科普知识竞赛题(五)一、单选题1、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层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D、地核、地幔、地壳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走()A、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D、从窗户抓绳子下滑3、几级地震为有感地震()A、2级B、3级C、4级D、5级4、当地震发生时你在上课,应如何避震()A、向室外跑B、听老师指挥暂时躲在自己的课桌下,等地震震后迅速撤到大操场上C、涌向楼梯5、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必须达()A、抗震设防要求B、设防标准C、抗震设防设计D、设防规范6、地震造成的人员伤亡最主要原因是()A、各类建筑物的破坏和坍塌砸伤人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D、火灾7、地震时一种自然现象,它是()的一种表现形式。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8、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进快拖出来进食C、进快拖出来输氧9、当你听说某日某时某分,将发生几点几大地震,你应()A、尽快告诉亲戚B、立即组织家人到开阔地,同时做好备震得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