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_第1页
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_第2页
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_第3页
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_第4页
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输血的风险及临床控制措施,2,输血的风险,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 输血相关疾病的传播,3,输血不良反应,定义:在输血过程中和输血结束后,受血者发生的用其原有疾病不能解释的、新的症状和体征 。,4,输血不良反应,分类: 按发生的时间:即发反应 迟发反应 即发反应:输血当时或输血后24小时内发生 迟发反应:输血24小时后、几天,甚至十几天发生的输血不良反应,5,输血不良反应,分类:按发生的原因:免疫性反应 非免疫性反应 复杂的血型抗原系统 红细胞29个血型系统,400多种抗原 白细胞抗原系统,148种抗原 血小板特异性抗原系统 血浆蛋白抗原系统 每个系统常见的表现型可达10种以上 输血免疫反应-输血不良反应中最常见问题。,6,免疫介导的急性输血反应,急性溶血反应过敏性反应非溶血性发热反应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等,7,急性溶血反应,输注了血型不合的血液引起受血者体内红细胞抗体与抗原结合发生红细胞破坏,8,过敏性反应,受血者有过敏体质、受血者多次输血后体内产生IgA抗体再次输血时与输入血内IgA发生抗原抗体反应,9,非溶血性发热反应,主要原因是血液中白细胞或血小板抗体引起的免疫反应。尤其是与多次输血或妊娠有关。在血液保存期间,白细胞可产生白细胞介素,这些因子能刺激体温中枢而发热,同时也可以激活补体,引起免疫反应。,10,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6h内发生的一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不是循环超负荷呼吸急促、发绀、低血压、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降低等,但无急性左心衰或急性肺水肿的征象。,11,输血相关急性肺损伤,原因:供者血中白细胞、血小板、变性蛋白、纤维蛋白等在受者肺部微血管形成微血栓栓塞所致。受者血中白细胞凝集素、HLA抗体引发的免疫反应也参与了上述病理过程。 采用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输血可以减少和预防急性肺损伤的发生。,12,免疫介导的迟发性输血反应,迟发性溶血反应输血相关移植抗宿主病输血后紫癜等,13,迟发性溶血反应,绝大部分是由Rh 血型抗体引起,这种抗体的产生是由于输血和/或妊娠而产生红细胞同种免疫严格的输血前试验;尽可能对有输血史和妊娠史的患者做不规则抗体筛选;每次输血前试验所用血样本只能在输血前小时内抽取。,14,输血相关移植物抗宿主病,主要原因是在对免疫功能低下或接受器官移植、骨髓移植的患者进行输血治疗供者的免疫活性淋巴细胞被植入且不被受血者排斥植入的细胞破坏受血者的组织,15,输血后紫癜,患者输注含血小板的血液成分710天后, 因同种免疫使自身血小板大量破坏而引起的急性血小板减少和出血症状。,16,非免疫介导的急性输血反应,细菌污染所致的发热反应 。 循环超负荷所致的充血性心衰 。大量输血所致的高钾 柠檬酸中毒所致的低血钙症 体温降低 凝血机制障碍等,17,细菌污染,大多因为在血液采集、制备及用于输注治疗过程中,操作不当。,18,循环超负荷等,临床上大量输血(24小时输入与患者循环血量相当的血液)时治疗,19,非免疫介导的迟发性输血反应,长期输血所致的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血栓性静脉炎,20,输血相关疾病,输血传播传染病,是指受血者通过输入或接种含有病原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而引起的疾病,21,经输血传播的病毒,甲型肝炎病毒(HAV), 乙型肝炎病毒(HBV), 丙型肝炎病毒 (HCV), D型肝炎病毒 (HDV), G型肝炎病毒/GB-C病毒 (HGV/GBV-C)HIV人类T淋巴细胞病毒 (HTLV-I/II)巨细胞病毒(CMV)Epstein-Barr 病毒(EBV), TT 病毒(TTV)人类疱疹病毒 6型(HHV-6)人细小病毒 (HPV-B19)等,22,梅毒螺旋体(4条件下3-5天,因不耐低温而死亡)耶尔森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经输血传播的细菌,23,经输血传播的寄生虫,疟原虫(4保存2周以上可减少传播) 克氏锥虫田鼠巴贝虫等,24,引起输血传播传染病的原因,筛检技术灵敏性、特异性的问题,使血液中的病毒漏检 病毒处于窗口期 指病毒感染早期的一段病毒血症时间,供者血液筛检试验阴性。许多已知病原体未能实施常规筛检一些新出现的病毒和存在的未知病原体均不能做到及时筛查 。 绝对安全的血液仅占所有输血的40 %左右,25,临床输血的原则是保证输血安全和有效,其中安全性是居于首要位置的。,临床控制措施,26,临床控制措施,减少不必要的输血,科学、合理使用血液提倡成分输血,鼓励自体输血 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 去血液中的白细胞临床输血技术规范,27,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掌握合理的输血指征 全血(不全,不新鲜,增加不良反应) 红细胞 氧供指标 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搭配性输血的问题,28,国家卫生部输血指南(2000年),Hb100g/L: 不必输血Hb70g/L: 应考虑输入PRBCHb70100g/L: 根据病人代偿能力、 一般情况和器质性病变决定急性大出血(出血量30%血容量): 可输入全血(但不是非用不可),29,出血量(血容量) 治疗目标 补充液体或成分血液小量出血(35 红细胞悬液较大量出血(4080) 、同中量出血 、同中量出血 血浆总蛋白50g/L 血浆蛋白大量出血(80) 、同较大量出血 、同较大量出血 凝血因子35 凝血因子制品 血小板50109 /L 全血和血小板,出血时的成分输血疗法,30,(一)治疗性输注 1.血小板数量异常,伴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2.血小板功能异常,伴有出血倾向或需手术治疗者,(二)预防性输注,1.血小板数50109/L,要作创伤性检查或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