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14T 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_第1页
DB 14T 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_第2页
DB 14T 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_第3页
DB 14T 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_第4页
DB 14T 1550-2017 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0312010R85DB14山西省地方标准DB14/T15502017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20171230发布201831实施山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4/T15502017I目次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和定义14一般规定25路线26路基路面47交通安全设施68救援设施79监控和照明设施7DB14/T15502017I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编写。本标准由山西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山西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同济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帖智武、黄仰收、张明欣、李海喜、罗兴宇、胡晋川、王溥慧、王永强、金俊喜、武移风、郝晓燕、王培荔、郭忠印、宋灿灿。DB14/T155020171公路避险车道设计指南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公路避险车道设计的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一般规定、路线、路基路面、交通安全设施、救援设施、监控和照明设施等内容。本标准适用于山西省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它等级公路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JTGB0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5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规范JTGD20公路路线设计规范JTGD30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50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TD33公路排水设计规范JTGD81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规范JT/T280路面标线涂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避险车道在行车道外侧设置的、供制动失效车辆驶入、减速停车、自救的专用车道。32引道引导制动失效车辆驶离公路主线至避险车道制动坡床的连接道路。33制动坡床由一定松散材料铺筑,供制动失效车辆减速停车的坡道。34DB14/T155020172服务车道在制动坡床右侧设置的、供救援、养护、维修车辆使用的专用车道。35应急车道当引道与主线切线方向的夹角大于5,且引道长度不足150M时,在主线行车道右侧增设的专用车道,供失控车辆避险驶入。36坡床材料由具有一定强度、滚动阻力系数较大、清洁、不易板结风化的材料构成,利于车辆减速的路床铺筑物。4一般规定41在连续长陡下坡路段,宜在路线右侧、视距良好的路段设置避险车道。42避险车道一般由引道、制动坡床、服务车道、交通安全设施、救援设施、监控、照明设施组成。4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条件时,宜在制动坡床右侧设置服务车道。44避险车道与相邻互通、服务区等服务设施的出、入口间距一般不小于3KM,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1KM。45避险车道不应设置在桥梁上,桥梁段横风大于7级时,避险车道应设置在桥梁前。46避险车道与隧道出、入口间距一般不小于1KM,条件受限时,不应小于650M。47避险车道段排水、防护工程应与主线结合考虑,协调统一。48高速公路避险车道应设置监控、照明等机电设施,一级公路及其他等级公路可视条件设置。49路段监控中心应具有控制和管理避险车道外场监控设施的功能。5路线51平面511避险车道平面主要由引道和制动坡床组成,见图1。图1避险车道平面示意图DB14/T155020173512避险车道平面线形应为直线。513引道起点设置于主线最外侧行车道中心,引道终点与制动坡床顺接。514避险车道起点处主线平面曲线半径宜大于1000M,条件受限时左偏曲线半径不宜低于400M,右偏曲线半径不宜低于600M。避险车道与主线切线方向的夹角一般为25,条件受限时,最大不宜超过10。515服务车道一般与制动坡床平行设置,起点与引道顺接,引道较长时,可设渐变段与引道分离,渐变率(1/M)应不大于1/15。516当引道与主线夹角大于5,且引道长度不足150M时,宜在主线外侧设置应急车道,供避险车辆提前驶入,见图2。图2应急车道示意图52纵断面521避险车道引道起点与主线相连接的纵断面线形应连续,避免指标的突变。522引道与制动坡床间宜设置凹形竖曲线,竖曲线半径应满足JTGD20规范要求,见图3。图3避险车道纵坡示意图523制动坡床宜采用单坡上坡,坡度不宜过大,一般为815,条件受限时,最大纵坡不应超过20。53车道宽度531引道起点行车道宽度与公路主线外侧行车道同宽。引道末端宽度与制动坡床同宽。532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制动坡床的宽度一般宜为7M12M;条件受限不设置服务车道时,制动坡床宽度不宜小于7M。其他等级公路制动坡床宽度不应小于45M。533服务车道一般设置于制动坡床右侧,车道宽度一般为45M,条件受限时,宽度不应小于35M。534应急车道宽度应为35M,应急车道外侧设置硬路肩和土路肩,路肩宽度应与主线保持一致。54避险车道长度DB14/T155020174541引道和应急车道长度有条件时应尽量长,最小长度不宜小于表1的规定。表1引道和应急车道长度表失控车辆驶入速度(KM/H)6080100120140引道(M)/夹角5100140170200230引道(M)/夹角5150200250300350应急车道(M)6080100120140542制动坡床的长度应根据失控车辆的驶出速度、制动坡床纵坡及坡床材料的滚动阻力系数综合确定,最小长度不宜小于表2的规定,计算见公式(1)254VL2IF1式中L停车距离(M);V驶入速度(KM/H);F坡床材料滚动阻力系数;I坡床纵坡()。表2制动坡床长度计算表制动坡床纵坡()坡床材料及滚动阻力系数驶入速度(KM/H)末速为0KM/H6080100120140坡床长度(M)坡床长度(M)坡床长度(M)坡床长度(M)坡床长度(M)8砾石F0180140220315430豆砾石F025508012017524010砾石F0175130200285390豆砾石F025457511516522015砾石F0160105160230310豆砾石F025406510014519520砾石F015085135190260豆砾石F0253560901301756路基路面61一般路基611避险车道路基的边坡、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碎落台、护坡道的设置应按照JTGD30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612避险车道路基填、挖方标准横断面见图4、图5。613避险车道和主线之间的边坡坡率应根据两者间的平距和高差顺势均匀变化。DB14/T155020175单位为厘米图4填方避险车道标准横断面图单位为厘米图5挖方避险车道标准横断面图62路面结构621引道和应急车道的路面结构应采用与主线相同的路面结构。622制动坡床路面结构应符合如下要求A制动坡床材料宜采用具有较高滚动阻力系数、不易压碎、球形的、尺寸均匀单一的砾石集料,见表3。表3制动坡床材料级配表筛孔尺寸/MM23647512525375通过率/510256095100100B制动坡床基层宜采用30CM水泥稳定碎石。C制动坡床集料的铺设厚度不宜小于100CM。D制动坡床面层集料应设置厚度过渡段,宜在30M内完成过渡。623服务车道面层宜采用5CM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基层采用20CM水泥稳定碎石。63路基路面排水DB14/T155020176631避险车道及引道的排水设置应符合JTGD30、JTG/TD33规范要求,并与主线形成完整的排水系统。632横向排水应符合如下要求A制动坡床横坡应成单一坡度,坡度不小于2。B制动坡床底部应设置一道横向排水管,采用单一横坡,坡度不小于5,出水侧应与纵向排水沟顺接,将水流引至主线排水系统。C排水管管径应按设计流量根据水力计算确定,排水管管径一般不小于200MM。D制动坡床集料与基层间宜设置防水土工布。633纵向排水应符合如下要求A纵向排水沟沟底纵坡宜与避险车道纵坡一致。B纵向排水沟可采用浅碟形或矩形,横断面尺寸应根据水力计算确定。C挖方段引道与主线边沟交叉处应埋设纵向排水管顺接主线边沟,保证主线排水通畅。64路基防护与支挡641避险车道应根据当地气候、水文、地质、地形等条件,采取工程防护和植物防护相结合的综合措施,避险车道路基防护与支挡的设置应按照JTGD30规范的相关规定进行设计。642制动坡床末端位于填方或浅挖段时,宜在坡床末端设置重力式挡墙,挡墙前应设置减速消能设施。7交通安全设施71交通标志711设置要求A在避险车道前2KM、1KM、500M处分别设置预告标志,在避险车道引道入口前设置“禁止停车”、“制动失效车辆专用”的禁令和告示标志,在制动坡床与服务车道入口前设置制动失效车道与服务车道指示标志,在服务车道入口设置禁止驶入的警告或禁令标志,在制动坡床适当位置设置救援信息标志。B长大下坡路段连续设置多条避险车道时,应对避险车道编号,宜在第一处避险车道前3KM处设置避险车道群编号预告标志。712版面设计交通标志文字采用专用字体,版面采用中、英两种文字。713支撑方式预告标志和入口指示标志采用悬臂式,制动失效缓冲车道与服务车道指示标志采用单柱式。714材料要求标志材料应具有足够的强度、耐久性和抗腐蚀能力,并应因地制宜地采用适用、经济、轻型、环保的材料和结构。72交通标线721设置要求在避险车道入口段设置3M划线3M空的白色虚线,宽度为45CM;在引道或应急车道路面上刻画“制动失效车辆专用”导向箭头。722材料要求标线均采用热熔反光型标线,材料及配比应符合JT/T280的规定。73护栏DB14/T155020177制动坡床左侧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等级为SS级,制定坡床右侧和服务车道右侧宜采用波形梁护栏,护栏防撞等级应不低于SA级。服务车道入口宜设置移动式护栏临时封闭。不设置服务车道时,制动坡床两侧均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护栏,防撞等级为SS级。74轮廓标在制动坡床两侧设置轮廓标,轮廓标反光器颜色为红色,轮廓标的间距以15M为宜。75消能设施751在避险车道引道与主线分流鼻端前应设置防撞桶或采用吸能式护栏端头。752在制动坡床末端应设置减速消能设施,减速消能设施可采用集料堆、消能桶和废旧轮胎。消能设施设置应符合如下要求A集料堆高于制动床集料表面06M15M,坡度为15,集料堆的材料应和制动床集料相同。B消能桶横向布置应与制动坡床等宽,纵向布置长度不小于3排,桶内材料应与制动床集料相同。C废旧轮胎横向布置应与制动坡床等宽,纵向布置长度不小于4M,堆放高度不小于2M。D制动坡床内宜设置横向集料垄,集料垄高50CM,顶宽30CM,底宽100CM,布设间距宜不大于5M。8救援设施在服务车道上应设置锚块以固定拖车,锚块应在制动坡床起点前方约30M处开始,沿着避险车道约50M间距设置。9监控和照明设施91避险车道宜设置2个具有低照度、宽动态、有LED红外自动补光功能的监控摄像机。92避险车道制动坡床前10M15M应设置车辆检测设施,可选择光栅类检测器、线圈类检测器、微波或雷达类检测器等。93距引道起点一倍停车视距处应设置1处悬臂式可变信息标志,可变信息标志宜采用节能型LED显示屏。94避险车道引道内应设置1处交通信号灯,交通信号灯红绿信号灯触发信号取自车辆检测器,交通信号灯应具有与监控摄像机、信息发布标志联动的功能。95避险车道与主线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