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大纲(2016年)_第1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大纲(2016年)_第2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大纲(2016年)_第3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大纲(2016年)_第4页
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大纲(2016年)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71 页2016 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校自命题科目复习提纲261 日语二外复习大纲:考查要点:1语汇1.1 要求掌握体言、用言的性质和特征。包括:数词的用法、体系和指示词、常用的形式体言。动词的活用形、自动词和他动词、授受关系的动词、形容词、形容动词的活用形。1.2 要求掌握连体词、副词、接续词、感叹词的性质和特征。包括:状态副词、程度副词、叙述副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感叹词。2文法2.1 要求掌握使役、被动、可能、敬语、否定、希望、推量、比况、样态助动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2.2 要求掌握格助词、接续助词、副助词、终助词的性质和特征及其用法。3读解3.1 要求了解以意义和性能进行表现的方式。包括:理由、逆接、条件、结果、追加、范围、目的、时间、说明、文末、敬语的表现方式。参考书目: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册;中级上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光村图书出版株式会社, 1988 年第一版262 德语二外复习大纲:考查要点:1. 词汇和语法1.1 掌握德语基本词汇与短语 2000 个左右。第 2 页 共 71 页1.2 掌握大学德语修订版第一、二册中所涉及的名词变格、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基本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2 阅读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德语资料的能力。2.2 阅读速度为 50 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 3%10%之间3. 翻译3.1 具备短语和句子的德译汉或汉译德基本能力,或短文的德译汉基本能力。参考书目:大学德语(第一册、第二册),姜爱红,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 年 8 月第三版263 法语二外复习大纲:考查要点:1. 词汇和语法1.1 掌握法语基本词汇与短语 2000 个左右。1.2 掌握法语中动词变位、动词时态、语态等语法知识并能综合运用这些知识。2 阅读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法语资料的能力。2.2 阅读速度为 50 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 3%10%之间3. 翻译3.1 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法译汉或汉译法的基本能力。参考书目:新大学法语(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 李志清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二册(2003 年 6 月出版);第三册(2004 年 4 月出版)264 英语二外第 3 页 共 71 页复习大纲:考察要点:1. 词汇和语法1.1 掌握英语基本词汇与短语 4000-5000 个,并熟悉常用搭配。1.2 掌握英语中时态、语态、从句、一致性、虚拟语气等语法知识并能在阅读和写作中综合运用这些知识。2 阅读2.1 具备阅读不同体裁(故事、随笔、报道等)和不同题材(经济、历史、文化、新闻、科技等)一般英语资料的能力。2.2 阅读速度为 70 个词左右/每分钟;阅读文章生词量为 3%10%之间3. 翻译3.1 具备短语、句子和短文英译汉或汉译英的基本能力。参考书目: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一、二、三、四册),李荫华、夏国佐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0 年 4 月第 2 版337 产品设计复习大纲:要求能够综合应用产品设计课程及其它有关课程(机械设计基础、设计素描、设计速写、设计色彩、造型材料与工艺、综合造型基础、人机工程学等)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具体课题设计,考察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初步解决产品结构、产品造型、产品色彩、人机关系等实际问题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要求考生能根据给定的设计任务,确定设计目标,构思初步方案,并根据要求,对所设计产品的造型、结构、尺寸、材料、制造工艺、人机关系和色彩等进行初步方案评价,在此基础上确定最佳方案;对最佳方案进行详细设计并用快速表达的方法(设计素描、速写)加以表达。参考书目:产品设计 ,刘和山编著,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41 农业知识综合三第 4 页 共 71 页复习大纲:(一)食品卫生学1、食品的生物污染1.1 食品的细菌污染食品细菌污染的途径食品细菌污染的种类食品细菌污染的危害食品细菌污染的检验和标准食品细菌污染的预防1.2 食品的真菌污染食品真菌及其毒素污染的特点食品的黄曲霉毒素污染:黄曲霉毒素污染的状况和危害、黄曲霉毒素的性质及控制措施食品的其他真菌毒素污染:赭曲霉素、杂色曲霉毒素、伏马菌素、T2 毒素、单端孢霉烯族类化合物、展青霉素、桔青霉素易污染的食品和控制措施1.3 食品的腐败变质食品腐败变质的概念、发生的条件、影响因素、卫生学意义及控制措施1.4 食品的病毒污染食品中甲肝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口蹄疫病毒、疯牛病病毒污染的途径与控制措施1.5 食品的寄生虫污染寄生虫的概念、危害方式以及绦虫(含幼虫) 、蛔虫的感染途径、危害、预防措施2、食品的化学污染2.1 食品农药残留食品中农药残留的来源、影响因素和预防控制措施2.2 食品的重金属污染生物放大的概念和意义、食品中铅、砷、汞、镉污染的途径、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2.3 食品的多环芳烃污染多环芳烃的污染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2.4 食品中 N-亚硝基化合物的污染食品中 N-亚硝基化合物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控制措施2.5 食品中二噁英的污染食品中二噁英的来源、危害及预防措施2.6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原则、存在的问题及控制2.7 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第 5 页 共 71 页食品包装材料的污染、影响因素、预防控制措施3、食品安全性评价3.1 基本概念毒性、剂量、剂量-反应关系、半数致死量、阈剂量、最大无作用剂量、ADI 等食品安全性评价的基本概念3.2 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及判断标准4、食物中毒4.1 食物中毒的概念、流行病学特点、类型4.2 细菌性食物中毒沙门氏菌、副溶血弧菌、变形杆菌、蜡样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梭状芽孢杆菌食物中毒的原因食品、发生季节、预防措施4.3 真菌性食物中毒真菌性食物中毒的特点,毒蕈、霉变甘蔗、霉变甘薯、赤霉病麦等真菌毒素中毒发生的季节、原因和预防措施4.4 天然植物食物中毒四季豆、发芽马铃薯、毒蕈、鲜黄花菜、豆浆中毒的中毒物质、危害及其预防措施4.5 天然动物食物中毒(二)食品安全管理与法规1 概念1.1 食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概念1.2 食源性疾病、污染物和食品安全危害分类食源性疾病;食品污染物;食品安全危害:生物危害、化学危害和物理危害。1.3 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的研究对象、内容和手段1.4 食品供应链概念2 建立实施 HACCP 体系的意义2.1 HACCP 体系概念及其来历2.2 建立实施 HACCP 体系的原因2.3 建立实施 HACCP 体系的组织2.4 ISO22000:2005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3 HACCP 体系原理3.1 HACCP 体系的七项基本原理3.2 HACCP 体系所涉及的术语和定义HACCP 研究;HACCP 计划;HACCP 体系;HACCP 工作小组;直线型、模块型和通用型 HACCP方案;HACCP 加工流程图;显著危害和非显著危害;CCP 判断树;关键控制点的关键限值与第 6 页 共 71 页操作限值;纠偏。3.3 建立 HACCP 体系的步骤4 建立 HACCP 体系的条件与前提方案4.1 一般管理规范4.2 ISO 9000 质量管理体系质量管理体系中质量控制点和食品安全关键控制点的区别4.3 HACCP 体系的前提方案GMPGMP 的主要内容和强调的环节4.4 HACCP 体系的前提方案SSOP4.5 HACCP 体系与 GMP 和 SSOP 的关系4.6 食品配方与食品安全酸度、防腐剂、水分活度、配料等与食品安全4.7 食品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热加工、发酵、辐照等加工技术环节与食品安全4.8 对食品安全危害的控制措施5 HACCP 原理应用实例5.1 畜禽屠宰行业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5.2 净菜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5.3 肉类罐头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5.4 果蔬汁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5.5 糕点加工可能发生的食品安全危害与控制管理(三)食品分析与检验技术1.气相色谱分析1.1 色谱法概述,色谱法的流出曲线和有关术语1.2 色谱法基本理论1.3 分离度1.4 气相色谱法的流程和气相色谱仪1.5 操作条件的选择(如载体、固定相、温度等的选择)1.6 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保留值;定量分析:归一化法、外标法和内标法)2. 高效液相色谱分析2.1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特点2.2 高效液相色谱仪2.3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离方式(液液色谱;液固色谱;离子交换色谱;离子对色谱;离子色谱法;空间排阻色谱)第 7 页 共 71 页2.4 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类型的选择2.5 新的色谱方法简介3.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 3.1 分子光谱概述3.1.1 光的性质和物质对光的吸收3.1.2 分子吸收光谱(分子吸收光谱的产生;分子吸收光谱的类型)3.3 有机化合物的紫外吸收光谱3.4 无机化合物的紫外及可见光吸收光谱3.5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3.6 显色反应及其影响因素3.7 紫外及可见分光光度计3.8 光度测量误差及测量条件的选择3.9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分析应用4.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4.1 原子光谱概要4.2 原子发射光谱分析的基本原理(原子光谱的产生;原子光谱的特性与原子结构)4.3 原子发射光谱仪(光源;分光器;检测器)4.4 原子发射光谱的定性分析4.5 原子发射光谱的半定量分析4.6 原子发射光谱的定量分析5. 原子吸收光谱分析5.1 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基本原理5.2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5.3 定量分析方法 5.4 干扰及其抑制5.5 测定条件的选择5.6 灵敏度、特征浓度及检出限5.7 原子荧光光谱法6. 免疫检测技术6.1 荧光、放射、发光、酶标记免疫检测技术的原理及应用。6.2 试纸条原理。6.3 免疫印迹技术6.4 免疫传感器技术第 8 页 共 71 页参考书目:仪器分析 ,朱明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食品免疫学 ,宋宏新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9 年。食品卫生学 ,纵伟,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1 年 4 月,第一版 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李威娜,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3 年 8 月 食品分析检验技术,钱志伟,袁贵英,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 年 5 月338 生物化学复习大纲一、基础:1.了解生物化学的研究内容和根本任务及其方法。2.了解生物化学发展史、主要代表人物的贡献和我国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二、要求内容:1.蛋白质的概念、组成特点;氨基酸的定义与分类、必需氨基酸定义与种类;20 种编码氨基酸的分子结构式、组成分类特点、三字母缩写;氨基酸的两性解离和等电点及其应用;氨基酸分离方法及其原理;氨基酸常用检测方法与原理;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空间各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蛋白质的变性与沉淀关系;蛋白质分离纯化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的关系。2.生物催化剂酶的定义、化学本质;酶与一般催化剂的共性及其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性;酶蛋白与辅助因子定义与功能;活性中心与必需集团;酶具有高催化效率的因素;酶的催化作用机理;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作用机理;酶促反应动力学;米氏方程及其应用;可逆抑制与不可逆抑制特点与类型判断;酶活力与比活力的概念和计算。3.辅酶与维生素的关系及其在代谢中的功能。4.生物氧化、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高能键概念;高能磷酸化合物概念与种类;氧化磷酸化偶联学说;呼吸链种类与 P/O 比关系;底物水平磷酸化概念,氧化磷酸化的抑制剂和电子传递抑制剂。5.EMP 与 TCA 代谢途径及代谢特点(包括物质代谢过程特点;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 ;TCA 代谢回补途径;HMP 代谢途径的生理意义;糖异生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乙醛酸循环代谢方式与生理意义;糖代谢的应用如柠檬酸发酵发酵机制。各糖代谢途径中关键的不可逆步骤,关键的限速酶和调节机理。第 9 页 共 71 页6.甘油三脂的水解;甘油分解代谢方式;脂肪酸的分解代谢(经 -氧化)过程、场所、能量代谢分析及其依据;软脂酸全合成途径、过程、场所、催化酶系特点、关键酶;大于16 碳脂肪酸碳链的延长方式、场所;双键的生成场所;必需脂肪酸定义与种类。7.氨基酸分解代谢的转氨基、氧化脱氨基及联合脱氨基等三种共同代谢途径的优缺点;鸟氨酸循环的原料来源、中间产物、代谢场所、意义;氨、二氧化碳与酮酸的代谢去向;谷氨酸、丙氨酸、天冬氨酸等氨基酸完全氧化的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分析;生糖氨基酸与生酮氨基酸的定义;谷氨酸发酵菌株的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控制方式。8.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原料来源;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从头合成途径的特点;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补救合成途径的定义与意义;嘌呤核苷酸与嘧啶核苷酸分解代谢产物的特点;核酸代谢异常与健康的关系;脱氧核苷酸的生物合成特点。9.核酸的概念、分类与组成特点;DNA 的一级结构与二级结构定义、类型、特点、维持的化学键;RNA 的一级结构与空间结构特点与维持的化学键;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概念与应用;核酸含量测定方法及其原理;常用的核酸分离纯化方法。10.DNA 复制特点与规律;DNA 复制过程要点及参加复制的酶和辅助因子种类与功能。11.RNA 转录特点与规律;RNA 转录过程要点及催化转录的酶工作方式;转录产物的转录后修饰。12.蛋白质翻译遗传密码种类;遗传密码的特点及其生物学意义;密码子与反密码子关系;氨基酸的活化;起始复合物形成、多肽链的延长与翻译的终止等三个阶段过程与特点;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类型;蛋白质翻译的能量代谢。13.酶活力的快速调节方式及其原理(变构调节、共价修饰调节、酶原激活) ;酶量调节-操纵子定义、结构特点及对酶合成的诱导型(乳糖操纵子)与阻遏型(色氨酸操纵子)调节方式与原理;分支代谢途径的反馈调节方式与特点。参考书目:生物化学董晓燕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版601 自命题数学高等数学教学课程大纲1.函数与极限本章节主要教学要求:第 10 页 共 71 页1. 理解函数概念。2. 了解函数的几种特性:有界性、单调性、奇偶性和周期性。3. 理解复合函数概念,了解反函数的概念。4. 会建立简单实际问题中的函数关系式。5. 理解极限的概念,理解左右极限的定义。会利用定义证明一些简单的极限,了解极限的性质。6. 理解无穷小和无穷大的概念,掌握无穷小的运算性质,会用等价无穷小求极限。7. 掌握极限的运算法则及变量代换法则。8. 理解极限存在的夹逼准则,了解单调有界收敛准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