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_第1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_第2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_第3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_第4页
混凝土搅拌车毕业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11.前言1.1 混凝土搅拌车的介绍商品混凝土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上工地自制混凝土,用翻斗车或自卸卡车进行输送,就近使用的落后生产方式,建立起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即许多施工工地所需要的混凝土,都由专业化的混凝土工厂或大型混凝土搅拌站集中生产供应,形成以混凝土制备地点为中心的供应网。由于混凝十工厂便于应用现代电子技术,使用计算机控制生产,可以得到精确配比和均质拌合的混凝土,使混凝土质量大大提高,所以对于整个施丁工程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但是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势必把混凝土从厂站输送到各个需求工地之间的距离相应加长,有些供应点甚至很远。当混凝土的输舒巨离(或输送时间)超过某一限度时,叮燃使用一般的运输机械进行输送,混凝土就可能在运输途中发生分层离析,甚至初撇见象,严重影响混凝土质量,这是施工所不允许的。因此为了适应商品混凝土的输送,发展了一种运送混凝土的专用机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以下简称搅拌运输车)。图 1.1 所示就是这种搅拌运输车的外形和基本结构。搅拌运输车多作为混凝十工厂或搅拌站的配套运输机械,通过搅拌运输车将混凝土工厂、搅拌站与许多施工工地联系起来,如与混凝土输送泵配合使用,在施工现场进行“接力”输送,则可以完全不再需要人力的中间周转而将混凝土连续不断的送到施工浇注点,实现混凝土输送的高效能和全部机械化。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2搅拌运输车实际上就是在载重汽车或专用运载底盘上安装一种独特的混凝土搅拌装置的组合机械,它兼有载运和搅拌混凝土的双重功能,可以在运送混凝土的同时对其进行搅动或搅拌。因此能保证输送混凝土的质量,允许适当延长运距(或运送时间)。基于搅拌运输车的上述工作特点,通常可以根据对混凝土运距长短、现场施工条件以及对混凝土的配比和质量的要求等不同情况,采取下列不同的工作方式:(1)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这种运输方式是搅拌运输车从混凝土工厂装进已经搅拌好的混凝土,在运往工地的路途中,使搅拌筒作大约 1-3r/min 的 f 氏速转动,对运输运的混凝土不停地进行搅动,以防止出现离析等现象,从而使运到工地的混凝土质量得到控制,并相应增长运距。但这种运输方式其运距(或运送时间)不宜过长,应控制在预拌混凝土开始初凝以前,具体的运距或时间视混凝土配比和道路、气候等条件而定。(2)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这种运输方式又有湿料和干料搅拌运输两种情况。湿料搅拌运输是指搅拌运输车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同时装入水泥,砂石骨料和水等拌合料,然后在运送途中使搅拌筒以 8-12r / min 的“搅拌速度”转动,对混凝土拌合料完成搅拌作业。干料注水搅拌运输是指在配料站按混凝土配比分别向搅拌筒内加入水泥、砂石等干料,再向车内水箱加入搅拌用水。在搅拌运输车驶向工地途中的适当时候向搅拌筒内喷水进行搅拌。也可根据工地的浇灌要求运干料到现场后再注水搅拌。混凝土拌合料的搅拌运输,比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能进一步延长对混凝土的输送距离(或时间),尤其是混凝土干料的注水搅拌运输可以将混凝土送到很远的地方。另外,这种运输方式又用搅拌运输车代替了混凝土工厂的搅拌工作,因而可以节约设备投资,相对提高生产率。但是,搅拌运输车的搅拌却难以获得象混凝土工厂生产的那样和易性好均匀一致的混凝土,所以,在对混凝土的质量要求愈来愈严格的现代建筑施工中,对预拌混凝土的搅动运输是搅拌运输车的主要工作方式。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31.2 课题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高速公路建设、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开发也急剧发展。在以国家“十一五”规划、中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大背景下,以及北京申办 2008 年 29 届夏季奥运会成功的带动下,加大城市建设成为不变的潮流。建设容量的加大,就意味着混凝土的消费量加大。混凝土已经成为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越来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伴随着我国政府颁布的终结现场搅拌混凝土条文的实施, 从 2006 年起,我国 240 多个城市要全面使用商品混凝土,作为城市中唯一合理的运输预拌混凝土工具,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混凝土搅拌车的市场前景异常乐观,但是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生产的一些薄弱环节尤其是基础理论方面研究的薄弱却不容忽视。本课题针对中国重汽集团专用汽车公司生产的混凝土搅拌车(如图 1.2)目前还存在着搅拌叶片使用寿命短、搅拌振动噪声大、搅拌效果和出料速度不理想、出料残余率高等问题和隐患而立题并开展研究的。图 1.2 8.5LP 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图 1.21.3 混凝土搅拌车搅拌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内方面:1965 年上海华东建筑机械厂引进了我国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我国混凝土搅拌车的开发生产始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开始基本上是引进散件组装,或者通过技贸方式引进技术生产与部分零部件引进相结合的生产制造模式。从1982 年开始,一些企业相继引进国外的先进生产技术,经过 20 年的发展,产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4品国产化率不断提高,产量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产品系列上,形成了 3 m3、4 m 3、5 m 3、6 m 3、8 m 3、10 m 3、12 m 3等品种,8 m 3以下正在逐渐淘汰,向着 10 m3、12 m 3甚至更大容积发展,但整机性能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如今,国内生产企业对混凝土搅拌车的搅拌系统研究主要是引进消化国外的技术或者仿制国外产品为主,自主开发很少,在理论方面的研究比较匮乏,国内企业的生产多靠测绘和技术引进,甚至在搅拌叶片的生产安装过程中,局部敲打、硬性整合现象屡见不鲜。虽然国内一些高校也在这一领域进行研究,如武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但他们主要是对搅拌筒进行设计绘制,对于搅拌叶片设计,数值模拟研究很少。2、国外方面:19 世纪 40 年代出现以蒸汽为动力源的木制多面体拌筒的自落式搅拌机,19 世纪 80 年代用钢铁件代替木板。20 世纪初开始改良为圆柱形搅拌筒。1926年美国生产出搅拌容积为 3m3的第一台混凝土搅拌车。早期的搅拌叶片一般都是采用阿基米德螺旋线,1965 年以后日本开始采用对数螺旋线设计制造搅拌叶片,后来又在此基础上对局部叶片的螺旋角进行了修正,逐渐形成了现在这种梨形拌筒(前后部分为圆锥形,中间部分为圆柱形)-混合螺旋线搅拌叶片的混凝土搅拌车。2000 年,美国的 CHRISTENSON RONALD E 在原来搅拌筒的基础上,在底锥添加辅助搅拌叶片改进了传统的搅拌叶片;2005 年澳大利亚的KHOURI ANTHONY JAMES 采用两条螺旋钢板焊接作为内筒壁,合成树脂作为外筒壁,改进了传统的三段式搅拌筒,不过这种搅拌筒制造起来比较困难。近年来,澳大利亚 VULCAN、美国的马克西姆等公司推出了超长搅拌筒的前卸式搅拌车,拌筒前锥加长,架在驾驶室上方,于驾驶室前方出料。成为搅拌车市场快速增长的产品,但搅拌叶片设计仍然沿承了对数螺旋线叶片设计方法。目前,国外的搅拌设备研究逐渐向着多功能、自动监控、多样化、成套化发展,如单、双卧轴式搅拌机、振动式搅拌机、强制式搅拌机,多种混凝土搅拌楼等。搅拌车研究更倾向于上装技术、耐磨材料的研究。针对国内外现状,本文改变传统的搅拌叶片母线所采用的螺旋线方程,使搅拌叶片和搅拌筒之间的连接方式和安装参数得到了改善,提出了用有限元软件对搅拌叶片进行数值模拟和参数优化。试验验证了理论方法的可行性。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51.4 本文研究内容及方法1、研究目的通过对搅拌叶片的设计分析,找出搅拌叶片的薄弱环节,对搅拌叶片进行改进,延长搅拌叶片的使用寿命、提高出料速度、降低出料残余率、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更好的搅拌出料效果。2、研究意义一辆混凝土搅拌车的售价在 4080 万之间,其中一个混凝土搅拌系统造价大约 10 万元。平均使用 3 年左右即告报废。而混凝土搅拌输送车的搅拌和卸料作用是由搅拌装置搅拌筒完成的,搅拌叶片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搅拌叶片的性能好坏直接决定搅拌运输车的性能,进而影响着基础建设的质量。因此研究搅拌出料过程叶片的磨损、提高搅拌叶片使用寿命、提高叶片的搅拌质量具有重要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充分的文件检索和实际调研表明,了解螺旋叶片出料机理分析是设计搅拌装置的基础。也是生产具有更好搅拌性能但又不降低混凝土质量的基础。冲击小、响应决而且效率高的液压系统是搅拌运输车传动系统设计的关键。搅拌运输车的搅拌筒之所以具有搅拌和卸料的功能,主要是因为拌筒内部特有的两条连续螺旋叶片在工作时形成螺旋运动,从而推动混凝土沿搅拌筒轴向和切向产生复合运动的结果。因此两条叶片的螺旋曲线的形式及结构直接影响搅拌筒的工作性能。本论文应用静力学、运动学的原理阐述螺旋叶片的工作原理并对主要技术参数进行理论分析。为螺旋叶片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搅拌筒既是搅拌运输车运输混凝上的装载容器,又是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装置。几何设计是搅拌筒结构设计的基础,它包括几何容积计算、外形尺寸的确定、搅拌筒有效容积及满载时重心位置计算。本论文对搅拌筒进行几何设计。螺旋叶片的几何参数直接影响搅拌筒的搅拌和卸料性能。目前,应用于搅拌运输车的拌筒叶片螺旋面的形式有:正螺旋面、圆锥对数螺旋面两种。本论文对搅拌筒内螺旋叶片曲线参数的选择及展开进行计算,并加以搅拌系统的仿真设计与运动模拟。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62.搅拌车仿真的结构设计搅拌运输车搅拌筒绝大部分都采用梨型结构,通过支承装置斜卧在机架上,可以绕其轴线转动,搅拌筒的后上方只有一个筒口分别通过进出料装置进行装料或卸料。图 2.1 为其外部结构图。整个搅拌筒的壳体是一个变截面而不对称的双锥体,外形似梨型,底段锥体较短,端面封闭并焊接着法兰,通过连接法兰用螺栓与减速器联结。上段锥体的过渡部分有一条环行滚道,它焊接在垂直于搅拌筒轴线的平面圆周上,整个搅拌筒通过连接法兰和环形滚道顷斜卧置在固定与机架上的减速器壳体和一对支承滚轮所组成的三点支承结构上,由减速器带动平稳的绕其轴线转动。在搅拌筒滚道圆周上部,通常设有钢带护绕,以限制搅拌筒在汽车颠簸行驶时向上跳动。机架由水平框架、前台、后台和门形支架组成,搅拌装置的各部分都组装在它上面,形成一个整体。最后通过水平框架与载运底盘大梁用螺栓连接在一起。1 装料斗 2 环形滚道 3 滚筒壳体 4 连接法兰 5 减速器 6 机架7 支承滚轮 8 调节机构 9 活动卸料溜槽 10 固定卸料溜槽图 2.12.1 搅拌车仿真实验台的工作原理搅拌筒的工作原理用图 2.1.1 来说明。图为通过搅拌筒轴线的垂直剖面示意图。其中(a),(b)为剖开搅拌筒的两部分,斜线代表螺旋叶片, 为其螺旋升角, 为搅拌筒轴线与底盘平面的夹角。我们设定图 a 所示方向为“正向”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7图 b 所示方向为“反向” 。工作时,搅拌筒绕其自身轴线转动,混凝土因与筒壁和叶片的摩擦力和内在的粘着力而被转动的筒壁沿圆周带起来,但在达到一定高度后,必在其自重 G 作用下,克服上述摩擦力和内聚力而向下翻跌和滑移。由于搅拌筒在连续的转动,所以混凝土即在不断的被提升而又向下滑跌的运动中,同时受筒壁和叶片所确定的螺旋形轨道的引导,产生沿搅拌筒切向和轴向的复合运动,使混凝土一直被推移到螺旋叶片的终端。当搅拌筒做图 a 所示方向的“正向”转动时,混凝土将被叶片连续不断的推送到搅拌筒的底部,同时到达筒底的混凝土势必又被搅拌筒的端壁顶推翻转回来,这样在上述运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混凝土上下层的轴向翻转运动,达到了搅拌筒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的目的。当搅拌筒做图 b 所示方向的 “反向”转动时,叶片的螺旋运动方向也相反,这时混凝土被叶片引导向搅拌筒口方向移动直至筒口卸出,从而达到卸料目的。 Ga)b) G图 2.1.1 搅拌工作原理2.2 实验台搅拌筒的整体构成混 凝 土 搅 拌 车 由 汽 车 底 盘 和 混 凝 土 搅 拌 运 输 专 用 装 置 组 成 。 我 国 生 产 的混 凝 土 搅 拌 运 输 车 的 底 盘 多 采 用 整 车 生 产 厂 家 提 供 的 二 类 通 用 底 盘 。 其 专 用机 构 主 要 包 括 取 力 器 、 搅 拌 筒 前 后 支 架 、 减 速 机 、 液 压 系 统 、 搅 拌 筒 、 操 纵机 构 、 清 洗 系 统 等 。工 作 原 理 是 , 通 过 取 力 装 置 将 汽 车 底 盘 的 动 力 取 出 , 并 驱 动 液 压 系 统 的变 量 泵 , 把 机 械 能 转 化 为 液 压 能 传 给 定 量 马 达 , 马 达 再 驱 动 减 速 机 , 由 减 速机 驱 动 搅 拌 装 置 , 对 混 凝 土 进 行 搅 拌 。 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8取 力 装 置国 产 混 凝 土 搅 拌 运 输 车 采 用 主 车 发 动 机 取 力 方 式 。 取 力 装 置 的 作 用 是 通过 操 纵 取 力 开 关 将 发 动 机 动 力 取 出 , 经 液 压 系 统 驱 动 搅 拌 筒 , 搅 拌 筒 在 进 料和 运 输 过 程 中 正 向 旋 转 , 以 利 于 进 料 和 对 混 凝 土 进 行 搅 拌 , 在 出 料 时 反 向 旋转 , 在 工 作 终 结 后 切 断 与 发 动 机 的 动 力 联 接 。液 压 系 统将 经 取 力 器 取 出 的 发 动 机 动 力 , 转 化 为 液 压 能 ( 排 量 和 压 力 ) , 再 经 马达 输 出 为 机 械 能 ( 转 速 和 扭 矩 ) , 为 搅 拌 筒 转 动 提 供 动 力 。减 速 机将 液 压 系 统 中 马 达 输 出 的 转 速 减 速 后 , 传 给 搅 拌 筒 。操 纵 机 构( 1) 控 制 搅 拌 筒 旋 转 方 向 , 使 之 在 进 料 和 运 输 过 程 中 正 向 旋 转 , 出 料 时 反向 旋 转 。( 2) 控 制 搅 拌 筒 的 转 速 。搅 拌 装 置搅 拌 装 置 主 要 由 搅 拌 筒 及 其 辅 助 支 撑 部 件 组 成 。 搅 拌 筒 是 混 凝 土 的 装 载容 器 , 转 动 时 混 凝 土 沿 叶 片 的 螺 旋 方 向 运 动 , 在 不 断 的 提 升 和 翻 动 过 程 中 受到 混 合 和 搅 拌 。 在 进 料 及 运 输 过 程 中 , 搅 拌 筒 正 转 , 混 凝 土 沿 叶 片 向 里 运 动 ,出 料 时 , 搅 拌 筒 反 转 , 混 凝 土 沿 着 叶 片 向 外 卸 出 。 叶 片 是 搅 拌 装 置 中 的 主 要部 件 , 损 坏 或 严 重 磨 损 会 导 致 混 凝 土 搅 拌 不 均 匀 。 另 外 , 叶 片 的 角 度 如 果 设计 不 合 理 , 还 会 使 混 凝 土 出 现 离 析 。清 洗 系 统清 洗 系 统 的 主 要 作 用 是 清 洗 搅 拌 筒 , 有 时 也 用 于 运 输 途 中 进 行 干 料 拌 筒 。清 洗 系 统 还 对 液 压 系 统 起 冷 却 作 用 。2.3 实验台拌筒主要结构尺寸参数的确定搅拌筒既是搅拌运输车的运输混凝土的装载容器,又是搅拌混凝土的工作装置。所以对它的设计有以下基本要求:有足够的有效的装载容量:满足规定的搅拌和装卸料性能;在结构上适应运载底盘和运输中搅拌工作特点;具有适当的使用寿命(耐磨性能)。搅拌筒设计分几何设计和金属结构设计两部分,几何南昌航空大学学士学位论文9设计是金属结构设计的基础,本节主要介绍拌筒的几何设计。图 2.3 搅拌筒截面图由于搅拌筒是斜置安装在运载底盘上,因此其结构尺寸受到运载混凝土的容积、所选底盘结构尺寸及保证运送混凝土的质量等因素的的影响,如搅拌筒的斜置角 ,混凝土表面与搅拌筒轴线的夹角 0,前后锥的锥角 1、2。同时运输车必须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