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第1页
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第2页
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第3页
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第4页
术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脂肪液化的护理查房,1.病例简介,3. 护理问题与措施,2.病情发展,目录,5. 健康宣教,4. 疾病相关知识,2,病情介绍,病人信息:马雪亭,女,60岁主诉:车祸致右小腿骨盆肿痛、流血、活动受限8小时入院时间:2017-07-25 14:52入院诊断:1.右小腿毁损伤 2.骨盆骨折 3.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4.2型糖尿病过敏史:否认既往史:否认现病史:2型糖尿病、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专科查体:右小腿伤口去除辅料右小腿自膝关节水平至踝关节上10cm处可见伤口皮肤剥脱,软组织毁损,创面内组织挫伤,严重污染,伤口周围皮肤碾挫严重,右足背可见一长约8cm皮肤裂口,伤口深在不规则,右足无感觉及血运。,3,病情发展,2017-07-25 行“右小腿毁损伤股骨髁上截肢术、VSD负压引流术”2017-07-27 因“血氧饱和度低、血压高”经会诊转入ICU2017-07-30 白蛋白:28.4g/L 给予白蛋白治疗,定时血糖监测2017-08-01 转回原科室时发现背部骨盆约束带下有30X30cm2 压疮,经科室协商后暂不转回原科室。,4,2017-08-01,5,2017-08-02朱莹护士长给予患者背部压床护理(周二、周五),6,2017-08-07,7,2017-08-09,8,2017-08-11,9,2017-08-17,10,2017-08-21,11,2017-08-24,12,2017-08-31,13,2017-09-04 患者右髋部肿胀变大,红肿,有波动感,创下专科医生给予穿刺,抽出约450ml淡红色血性液体。,14,2017-09-06 患者背部可触及明显液面波动感,前日已抽积液,今日积液再次增多,考虑脂肪液化。再次对背部行床旁B超检查,请外科苏鹏霄医师会诊。给予左髋部积液明显处穿刺,抽出约143ml淡红色血性液。2017-09-08 外科苏鹏霄医师查看病人后,给予伤口清创,清除创面表层坏死组织,VSD负压引流。2017-09-08 左侧腰部有卵圆形包块形成,皮肤发红且温度高,可触及波动感,考虑其为脂肪液化区扩大,嘱其右侧卧位利于引流。,15,2017-09-08,16,2017-09-08,17,2017-09-08,18,2017-09-14,19,2017-09-14,20,2017-09-14,21,2017-09-14,22,2017-09-14,23,2017-09-20 背部VSD拆除,辅料覆盖无明显渗出,24,2017-09-24,25,2017-09-26 转外科行背部软组织缺损伴坏死清创、右小 腿清创缝合VSD负压吸引术,次日术毕转回 ICU。2017-10-09 外科苏鹏霄医师拆除患者背部VSD辅料,给 予换药处理伤口。2017-10-11 转外科行右臀部取皮、背部软组织缺损植皮、 VSD负压吸引术,次日术毕转回ICU。,26,护理问题与措施,27,疾病相关知识,28,概述,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切口处脂肪较多,因手术本身的损伤,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伤口愈合。,29,1.诊断标准,1、术后57d,切口渗液,临床无明显炎症反应; 2、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渗液中见脂肪滴 3、切口无红肿热痛,切缘及皮下组织无坏死征象; 4、渗液涂片:大量脂肪滴;细菌培养() 3次,30,2.高危因素,体形肥胖高频电刀 机械刺激残留死腔,代谢性疾病组织排异营养不良,31,体型肥胖 肥胖病人肥厚脂肪组织血运较差,皮下脂肪切开破坏局部血运循环高频电刀 电刀产生高温,引起脂肪细胞热损伤,发生脱水,同时毛细血管热凝 固栓塞,致术后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渗液。机械刺激 在钳夹、挤压、结扎、电凝、止血等刺激及切口暴露时间长,极易引 起脂肪组织发生氧化分解反应,致无菌性坏死、液化。残留死腔 缝合脂肪层时有残留死腔,渗出积液无法得到良好引流,积聚于皮下, 使局部肿胀、血循障碍及炎症介质作用,使脂肪细胞破坏,产生液化。,32,组织排异 各种缝线、引流管等异物,可发生组织排异反应,刺激局部组织引起 无菌炎症液化渗出。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症等患者,因代谢功能紊乱,脂肪组织营养障 碍,也极易发生术后脂肪液化。营养不良 由于体内必需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缺乏,致细胞营养障碍,进 而发生脂肪细胞坏死分解,脂肪释放、液化。,33,3.治疗,一般处理: 渗液较少时:局部拆除12针缝线,内置盐水纱布条以利引流 渗液较多时:拆除缝线充分引流,加强换药,二次缝合切口 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 辅助红外线照射、TDP辐照射等,34,4.预防,肥胖病人:术后切口红外线照射,勤换敷料;规范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