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区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1页
朝阳区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2页
朝阳区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3页
朝阳区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4页
朝阳区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施工组织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  工程概况1.1 编制依据1)朝阳区第三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招标文件、招标图纸;2)朝阳区第三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施工图纸;3)关于朝阳区第三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项目方案优化会的会议纪要;4)国家、北京市现行工程建设领域的规范、规程、标准以及有关的行业法规和法令等;5)现场踏勘所掌握的环境资料;6)我单位现有的技术水平、施工管理水平和机械设备配套能力以及我单位在水利及市政工程施工中已经积累的宝贵经验和教训;7)相关的劳、材、机定额。本工程引用的技术标准和规程、规范(不限于)如下1)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验收管理规定 (水利部第 30 号令) ;2)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 223-2008) ;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 303-2004) ;4)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 251-2000) ;5)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252-2000) ;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 2002) ;7)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4 2002) ;8)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82002 ) ;9) 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GB 502901998 ) ;10) 土工试验规程 (SL 2371999) ;11) 土工合成材料测试规程 (SL/T 2351999) ;12) 水利水电工程土工合成材料应用技术规范 (SL/T 2251998) ;13) 低热微膨胀水泥 (GB 29382008) ;14) 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 (GBJ 1461990) ;15) 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 (SL 3522006) ;16) 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 (DL/T 51692002) ;17)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 51442001) ;18) 水电水利工程模板施工规范 (DL/T 51102000) ;19) 水利水电工程天然建筑材料勘察规程 (SL 2512000) ;20) 烧结普通砖 (GB 51012003) ;21) 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32002 ) ;22) 烧结多孔砖 (GB 135442000) ;23) 北京市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生活区设置和管理标准 (DBJ 01-72-2003) ;24)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场容卫生、环境保护及保卫消防标准 (DBJ 01-83-2003) ;25) 混凝土用水标准 (JGJ 632006) ;26)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JGJ/T  142004) ;27)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程 (JGJ/T 1372001 ) ;28)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982000)29)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 2001) ;230) 工程测量规范 (GB500262007) ;31) 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 (JGJ146-2004) ;32)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18-2003) ;33) 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JGJ81-2002、J218-2002) ;34)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 ;35)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 (JGJ46-2005) ;36)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 ;37) 钢筋焊接接头试验方法标准 (JGJ/T 27-2001、J140-2001) ;38)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 (JGJ/T23-2001、J115-2001) ;39)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68-2008) ;40)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GB50330-2002) ;41) 建筑玻璃应用技术规程 (JGJ13-2003) ; 4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02、J220-2002) ;43) 建筑地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9-2002) ;44) 建筑室内用腻子 (JG/T3049-1998) ;45)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46) 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 (JC/T894-2001) ;47) 砌体工程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GB/T50315-2000) ;48) 外墙饰面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程 (JGJ126-2000、J23-2000) ;4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02) ;50)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52003) ;51)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2)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53)埋地硬聚氯乙烯排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ECS 122:2001 ) ;54)建筑给水减压阀应用设计规程 (CECS 109:2000 ) ;5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56)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57)北京市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技术规程 (DBJ01-47-2000) ;58)埋地聚乙烯给水管道工程技术规程 (CJJ 101-2004) ;其它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规程。1.2 工程简介1.2.1 概述本专项方案为朝阳区第三阶段中小河道治理工程第三标段大稿沟河道工程。大稿沟是朝阳区东南部一条主要排水渠道,起于豆各庄乡于家围,石槽村段为暗渠,从电台东路起为明渠,向东经黑庄户乡双树北村、双树南村、苏坟村,向南经么铺村、定辛庄村,于定辛庄东南汇入南大沟,全长 5.5km。1.2.2 工程规模河道工程主要内容如下: (1)0+0000+193.84 段拆除现状铅丝石笼,新建钢筋混凝土矩形槽。上口宽 5m,左侧修建防洪路,宽3m。(2)0+193.840+203.84 段3此段为浆砌石渐变段,与原有河道顺接。左侧修建防洪路,宽 3m。(3)0+203.840+298 段现状河道清淤。(4)0+2981+217.52 段修复现状混凝土方砖,新建混凝土挡土墙,左侧修建防洪路,宽 3m。(5)1+217.522+394.7 段修复现状浆砌石护坡、挡墙,草坪砖加固。(6)2+394.73+089 段修复现状混凝土方砖,新建混凝土挡土墙。(7)3+0895+500 段拆除原有结构,新建浆砌石挡墙、护坡。1.2.5 工期计划计划开工日期:2016 年 04 月 10 日,计划完工日期:2016 年 12 月 31 日。其中2016 年 5 月 31 日前完成水下主体;总工期 266 日历天。1.2.6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要求:合格4第三章  主要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3.1  测量放线3.1.1 概述本标段施工测量所承担的任务是通过布设一定精度的施工控制网点和选择行之有效使用方便的施工放样方法,使得各工程施工控制精度符和设计规范,满足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工程施工阶段的施工测量,本着“以水下部分施工为核心”的原则,围绕着工程施工的整体部署,按照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各级控制点的引测,细部的测量放样,施工完成面貌的检查,重要部位的安全监测,这样一个程序,在人员、设备上合理配置,精心组织。在严格遵守各种测量规范进行实际工作的同时,再制定具体详细的各项规章制度(包括仪器设备管理办法、岗位责任操作规范、安全规范等)束进行严格管理,作到测量工作合理,层次清晰,责任明确,做好现场施工的“向导” ,确保测量在工程中的“眼睛”作用。3.1.2 主要的测量技术标准及规范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DLT5173-2003,以及设计图纸、修改通知、业主及监理工程师的其它具体技术要求。3.1.3 施工控制网加密、首级控制网的检测及施测要求在建筑工程区建立控制网的目的,是要为施工测量放样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工程已有业主及设计单位先期布设的施工控制网作为基本的控制基准。施工过程中,在直接利用首级控制网点进行施工测量的同时,保证工程质量,方便施工。还需要对具体的施工部位进行一定的控制点加密,通过国家技术规范的要求,确定各级施工控制的布设等级及施设要求。1、施工控制网的加密加密网等级的分析。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规定,梯级布网其最术级平面控制点相对于同级起始点或临近高等级基本控制点的点位中误差不大于10mm,对于土建工程只要基本网点最弱点点位中误差保证在10mm 以内,就完全能够满足各种工程建筑物任何部位的放样精度的需要。2、首级控制网的检测工程进场后,先期对业主提供的首级控制网成果进行局部的检测,检测拟定于先期布设的平面加密控制网点同步观测,以检测粗差为主要目的。主要办法是在布设加密网的同时,尽量多联测首级网点,且组成一定图形,组网各点之间边、角全部观测,将观测值进行测站平差后,首先检验其图形内精度要求(三角形闭合差、边角关系等),合格后再将已知点之间的观测数据与理论数据(业主提供成果的反算值)进行比较。角度限差按分组观测两组共同方向观测角之差的精度来考虑,即达到测角中误差上限(2m),具体到此处为 3.6“,边长限差按 2md(观测仪器的测距中误差)来作为精度指标,即满足往返边长较差之限差。3、高程加密控制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测量规范规定,高程控制精度要求最术级高程控制相对于首级高程控制点的高程中误差,对于混凝土建筑物不大于10mm;对于土石建筑物不大于20mm。在设计提供的首级控制网的基础上,首先对上述加密控制点在进行平面施测的同时,同步布设高程控制,在总体上布置为三维网,高程主要采用三等光电测距三角高程往返观测的形式测设,部分点位同时引测三等几何高程。互相校核。5在利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时,天顶距的观测误差(其中包括折光影响在内),是对高差精度影响的决定因素,实施中取三测回的 M2=1.5“进行;要限制距离的长度,距离300m。在重要单项工程部位布置三、四等水准点,以满足施工的要求,以加强对高程的控制。高程加密点的布设形式采用附和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支水准路线进行往、返观测,将观测值进行测量平差。在仪器的使用上,水准仪视准轴与水准管轴的夹角,Dsl 型不超过 15“;Ds3 型不超过 20“;对于双面水准尺,水准尺上的米间隔平均长与名义长之差,不超过 0.5mm。除平面加密控制点自带高程标志外,其它水准标采用埋设预制标石,处理露天基岩,选定固定地物等方法来设置。控制点要求统一编号,点址记录清楚。4、控制点的建立与保护取图上定位、实地勘测、现场放样调整的办法来选定点位,觇标采用混凝土,标形端正,标架稳定,标柱的中心,仪器台的中心与标石的中心位于同一铅垂线上,墩上埋设目前工程普遍采用的有安全护盖的强制对中底盘。水准点选在土质峰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点,墙水准点选设于稳定的建筑物上,点位便于寻找、保存和引测。各等级的水准点,埋设水准标石。同时绘制点之记,必要时设指示桩。进行外业观测各项操作均严格按照水利水电施工测量规范执行,外业资料经100%检查方可使用。对观测值进行测量平差,以检查观测成果的精度,边长观测值在经过气象改正、常数改正、倾斜改正及投影到测区选定高程改正后,方能投入使用;最后成果采用计算机,用测量平差软件进行严密平差,基本导线成果经两人对算无误后,才能申请上报、使用。达到工程所需的质量要求。施工过程中,控制点周围设立保护装置,防止误撞破坏,设立明显警示标志,大力宣传保护测量标志的重要意义和注意事项。施工中控制点要经常校核,发现位移迹象,查明原因进行复测,破坏严重的重新造标观测。3.1.4 施工放样1、施工测量放样贯穿整个施工过程,在施工程序上可以直接由等级控制点(首级及加密控制点)直接施放,也可以由细部加密的测站点来施放,根据不同精度要求以及是否方便操作来选择,重要部位直接采用首级控制点进行放样。2、在本工程中公司将充分利用先进的仪器设备进行施工放样,主要采用的办法是全站仪光电测距极坐标法,在测距过程中,还要适时的考虑气象等各项参数的改正。3、放样前根据设计图纸和有关资料及使用的控制点成果,准备好放样资料,绘制出放样草图,所有资料及草图均两人独立校核,所有放样点线均有校核条件,现场取得的放样及检查验收资料,进行复核,确认无误后方能交付使用。4、在河道土方开工前根据施工图纸、各部位的轴线,根据原始纵、横断面,进行开挖剖面放样,然后进行现场实测,并将实测成果报送业主及监理,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数据,放出河道的轴线,在轴线上按照地形的起伏变化点,直接测出河道的纵断图。按照桩号每 10 米测一条横断面;地形起伏变化较大的部位再增加断面,图纸设计的断面桩号必须测量,便于于设计工程量校核,由计算机绘制原始地形纵、横断面图、开挖断面图,作为计量资料,要求每次收方于原始地形断面图在同一桩号的方位上,便宜计算工程量,资料测绘制作按照竣工的程度考虑,最后资料汇总成为竣工纵、横断面图。6对明挖放样采取如下顺序,按照施工方案,分层控制,先放轮廓线、放坡点,随着开挖进度控制坡度、坡角位置,每次放样后及时给施工人员提供放样记录,然后逐层收方,及时检查,保证边坡的正确开挖,及时测量建基线作为开挖验收断面,检测边坡开挖的正确性,且作为计量资料。河道填筑施工是整个工程的关键线路和控制环节,因此填筑工作尤为重要,为达到设计参数指标采用 NA20 水准仪跟踪测量,在每层的填筑厚度基础上,误差控制在规定范围以内,保证填筑要求。全站仪放填筑边坡线,并作样板架,及时修整边坡。3.1.5 施工过程测量质量保证措施1、经验保证我公司在已往工程建设中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经验,并且获得了多项奖励及荣誉,在施工中赢得业主及监理的好评,在工程放样,施工阶段变形观测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经验,尤其在施工放样过程中,我们编制了一系列现场快速计算的程序,实践中成功运用各种测量放样方法,高效优质的提高测量精度。2、组织机构保证采用金字塔式的层层负责的管理体系,测量队直接对工程技术部负责,各测量班组,直接对测量队负责,根据工程项目分布情况以及施工工期的安排,分如下班组:测量队:协调各测量班组工作,组织审核各班组施测措施,并对施测措施的正确性负责,提供强有力的技术力量及后备人员支持。控制组:负责整个工程的控制测量任务,施工控制网的施测,提供基本控制点成果,负责施工生活及其他临时施工的放样工作。对成果的可靠性负全责,负责轴线及边线的监测。内业组:负责内业资料的整理,对各班组上报的计算资料进行审核,地形图的检查、修饰归档。负责整理竣工资料,并对此提出具体要求,负责工程临时下达的测量任务。外业组:负责河道等的施工放样;同时负责场内临时施工道路的施工放样,测原始地形并绘制纵横断面图,计算工程量;对所提供成果的正确性负责,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对各班组的人员进行适当的调整,做到及时准确,以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3、制度保证制定如下各种管理制度、办法:1)测量措施编写、审批、上报制度;2)测量仪器管理办法;3)测量成果审核、使用、上报制度;4)测量放样附有校核条件的规定;5)测量仪器设备检验工作程序;6)文明施工、测量安全生产操作规程;7)测量班组岗位责任制;8)重要现场设备使用操作规程等。措施主要内容包括:平面高程控制点布置,控制点大地坐标以及工程坐标,施测办法。精度要求,人员、仪器配备等。测量措施均报送监理工程师,经审核批准后才能实施。4、设备保证种类齐全,能满足各种精度要求的仪器设备,保证及时供应各种工程的施工要求。实际操作中,主要仪器设备按周期送国家检测中心强检,坚持专人、维护保养,加大7自检自效的力度,保证设备的完好率。5、人员保证公司测量队整体上以达到专业化,计算机成图化,常规工作程序化,成果资料规范化,对普通测工基本要求是熟悉本班组担负工程项目的基本情况,施工设计及图纸,熟悉本班组施工范围内的现场测量点位,坐标成果及相关方向,完全满足施工的需要,熟悉应用 CASIOf4800P 程序型计算器进行导线计算、施工放样资料及现场的计算,计算资料规范,清晰,并整理成册,备查;熟练操作仪器完成外业工作,外业结束后,能准确出具放样及验收记录,及时对仪器进行常规化的保养任务。3.1.6 竣工资料随着工程的进展,及时展开竣工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主要内容包括如下:1)控制测量成果平面布置图;2)原始地形图及纵、横剖面图;3)开挖竣工图(平面纵、横剖面);4)主要部位放样记录,验收记录;5)混凝土模板检查验收记录。3.2  施工排水及导流工程3.2.1 施工排水本标施工范围内的排水由大气降水及经常性排水组成:大气降水指降雨及降雪等自然降水;经常性排水由河道常年水流以及施工废水组成,积水会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还会影响到施工质量,日常施工排水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关键。3.2.2 引用技术标准及规范1) 防洪标准                     GB50201-94;2)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验收规程     SL223-2008;3) 堤防工程施工规范             SL260-98;4)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DJ338-89:5)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01;6) 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           DL/T5144-2001;7)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02-2002;8)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 ;9)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 2522000) ;10)本章各专项施工技术涉及的其它章节引用的标准和规程规范。3.2.3 施工导流1、0+0000+193 段导流形式强排导流,根据现场勘查,现状起点管道出水量小,非汛期期间排水稳定。现状大稿沟两侧房屋林立,此段设计为混凝土 U 型槽,不具备半幅施工条件。本段计划采用强排导流,在现状混凝土管内,搭设施工围堰,利用泥浆泵直接排入下游河道内,计划采用 3 台 3 寸泥浆泵。在河道右岸布设泵管,单根长 220m,计划排水周期 78 天。2、0+1933+089 段导流形式本施工段内,河道治理主要为河底清淤,边坡修整,边坡加高等施工内容。计划在河道埋设单根 1000 钢筋混凝土管导流。采用承插口混凝土管,安装完成后,可全断面施工。3、3+0895+500 段导流形式此段河道为新建扩挖河道,新建河道在原河道位置上,向左侧或右侧扩挖。先进8行一侧新建河道边坡施工,土方开挖时,河道中留土埂,利用原有河道导流。待一侧完成后,将河水导入已完工程一侧,再施工原有河道。4、故道导流此次故道治理,主要以清淤为主。现有故道来水量较小,采用半幅导流,半幅施工。沿河道中心线纵向搭设施工围堰,高 0.8m,宽 0.6m,坡比为 1:0.5。5、结构物导流双桥西路桥: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3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100m,计划排水周期 50 天。东旭村 1#涵洞: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4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120m,计划排水周期 60 天。东旭村 2#涵洞: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4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80m,计划排水周期 60 天。东旭村 3#涵洞、木材厂 1#涵洞:两处建筑物紧邻,一次直接完成导流,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4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150m,计划排水周期 60 天。木材厂 2#涵洞: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4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60m,计划排水周期 60 天。橡胶坝工程:在现状河道左岸埋设 1m 混凝土管道导流,长度 150m。故道巡河路涵闸工程:上下游横向围堰截流,上游架设 4 台 6 寸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抽到下游河道,在右岸布设泵管,单根泵管长 40m,计划排水周期 65 天。东旭新村截污闸工程:现状故道导流:上下游横向围堰将现状故道截流,利用泥浆泵将上游来水直接排入下游河道,架设 3 台 4 寸泥浆泵,河道左岸布置泵管,单根长度 100m。现状方涵内导流:在现状两孔方涵内,分别布置横向围堰,每孔方涵内分别架设3 台 3 寸泥浆泵,直接将方涵内来水排至下游河道中。在河道右岸安装泵管,单根长80m,计划排水周期 65 天。3.2.4 围堰施工根据本工程特点工程主要采用编织袋围堰。1、围堰堰型的确定根据现有地理资源,本着就地取材的原则,围堰采取编织袋围堰,选用土方开挖及拆除料进行填筑。2、围堰断面型式的确定1)堰顶宽度的确定建筑物上游围堰堰顶宽度取 0.61m。围堰布置在指定的位置。2)内外坡比围堰采用土方开挖料进行填筑。堰体内、外侧坡比按照 1:0.5 进行填筑。3)堰顶高程9围堰堰顶高程比现有水面高出 0.5m。4)围堰施工围堰搭设时采用进占法施工,利用原有拆除料进行围堰填筑工作。等围堰整体搭设成形后,利用挖掘机把边坡修整到规定形式,在围堰迎水面铺设防渗膜,用草袋压好。围堰施工的上升速度应保证围堰的施工断面在各种运行工况下处于稳定和安全状态。3、围堰拆除1)围堰保护区清理上游围堰拆除前,必须对围堰保护区内的杂物、施工材料进行彻底清理。清理内容包括:所有完成部位残余砼废碴、施工区内周转材料、彻底完成闸门安装调试及防腐作业,并对围堰保护区构筑物特征点量测,组织相关部位的单元评定,进行隐蔽工程验收、签证。2)围堰拆除围堰拆除采取机械拆除方法,先用反铲挖至水面以上 0.5m,然后从一端向另一端倒退拆除,拆除土料拖运至监理指定的碴场堆放并适当平整。3.3  施工导行3.3.1 施工导行拆建双桥西路桥坐落在双桥西路上,日常交通流量大,需进行道路导行。拆建东旭村 1#涵洞、3#涵洞,为进出东旭村的主要桥梁,施工中需进行导流导行。3.3.2 主要方法河道导流完成后,利用拆迁完成后的空地,修建施工临时道路。双桥西路桥,计划在现状桥下游位置,修建施工导行路。东旭 1#涵洞,计划在现状桥下游位置,修建施工导行路。东旭 3#涵洞,计划在现状桥下游位置,修建施工导行路。导行路上口宽 8m,主要利用素土回填,碾压夯实,坡比为 1:1,路基为 30cm 石灰、粉煤灰,路面为 6cm 沥青凝土。3.4  拆除工程3.4.1 说明1、范围拆除工程包括:现状沿河小型建筑物拆除(含路面、桥梁、砌石结构、雨水口等) 。2、施工责任在拆除施工前向监理人递交拆除工程的施工组织计划,其内容包括拆除施工程序和方法、各部分工程数量、进度表、施工临时设施施、出渣计划、弃料处理以及劳动力、材料、设备计划和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等,上述图纸和文件未经监理人审批之前,所有拆除施工均不得实施。3.4.2 建(构)筑物的拆除1、现浇及预制混凝土、钢筋混凝土和砌体等建(构)筑物拆除施工时要保证不损坏区域附近的机械设备和建筑物等的安全,采取人工凿出、机械破碎等方法,不允许使用火工材料爆破。2、拆除下来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物品归业主所有,并按监理人指示处理。其他废弃物应按监理人指示运弃至符合有关环保和水保规定的地点堆存或外弃。103.5  钢板桩施工3.5.1 适用范围根据招标清单显示,河道工程 0+00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