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1页
肝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2页
肝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3页
肝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4页
肝炎病毒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肝 炎 病 毒,概述,甲型肝炎病毒,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4,1,2,3,以肝脏为主要靶器官,对肝脏有亲嗜性,引起病毒性肝炎的病毒。,5,戊型肝炎病毒,类型:,3,中国不仅是一个人口大国,而且也是病毒性肝炎的高发区。目前已知的甲、乙、丙、丁、戊、庚及TTV型肝炎,在我国均有发生,其中尤以甲、乙、丙、戊4个型别的流行情况严重。 仅乙肝病毒携带者以达1.2亿之多。可以说,病毒性肝炎是对我国危害最为严重的传染病。,4,第一节 甲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A virus, HAV),HAV是引起甲型肝炎的病原体。属于小RNA病毒科的嗜肝RNA病毒属(原为肠道病毒72型)。甲型肝炎是世界性急性传染病,占病毒性肝炎的50,年发病数超过200万,Geographic Distribution of HAV Infection,Anti-HAV Prevalence,High,Intermediate,Low,Very Low,6,一、生物学性状,1973年Feinstone发现于急性病人粪便,HAV的生物学性状,1.核心 单股(+)RNA。,2.衣壳 20面体立体对称。,3.无包膜。,8,HAV的其他生物学特性,培养特性 原代肝细胞、非洲猴肾细胞和肝癌细胞株对HAV敏感,生长缓慢,不引起细胞病变抵抗力 比肠道病毒更耐热,60可存活4h,100 5min可灭活 对乙醚、酸处理(pH3)均有抵抗力 氯消毒、甲醛处理均可破坏其传染性 在海水、毛蚶中存活数天和数月,9,二、致病性与免疫性,甲肝患者:绝大多数为急性,尤以急性无黄疸型肝炎患者最多(5090%,儿童居多)亚临床感染者:亚临床感染者与临床感染者的比例高达12:1。发展中国家中,10岁以下儿童抗-HAV阳性率高达90%,传染源,传播途径,主要传播途径: 粪口途径(fecal-oral route)污染的水和食物(Contaminated food and water ):与流行爆发有关,特别是生食瓜、果、蔬菜、冷饮及海产品(蚝、毛蚶):上海,1988年,4个月内有31万人发病。,HAV的致病性,粪口途径传播,口咽部或唾液腺中早期增殖,肠道与局部淋巴结中大量增殖,入血并形成病毒血症,肝脏为最终靶器官(直接损伤或免疫病理作用),通过胆汁随粪便排出体外,传 染 源:病人,12,甲型肝炎的临床特征 肝脾肿大 黄疸 转氨酶升高 血胆红素升高 恶心、呕吐、食欲减退、发热 一般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不发展成慢性肝炎和慢性携带者。,标本的采集,粪便,血清,病毒学检查不作为常规方法;,血清学检查,早期诊断-检测抗HAV-IgM,流行病学调查-检测抗HAV-IgG,PCR快速检测HAVRNA以诊断甲肝。,三、微生物学检查,14,四、防治原则,控制传染源 隔离治疗急性期病人 所有废弃物及日常用水均需严格消毒切断传播途径 加强食物、水源和粪便的管理 养成良好的卫生饮食习惯,15,免疫预防,主动免疫:减毒活疫苗或灭活疫苗,免疫预防对象是未感染者,主要为儿童和与肝炎病人有密切接触者被动免疫:丙种球蛋白,16,第二节 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 HBV),属嗜肝DNA病毒科正嗜肝DNA病毒属全世界HBV携带者为3.5亿,我国HBV携带率10%临床表现多样性,HBV多途径传播,尤其新生儿和婴儿感染后,约90%95%成为慢性HBV感染者,严重危害下一代人健康。,17,HBV发现的历史,HBV的发现源于表面抗原的研究。 1963年Blumberg首先在澳大利亚土著人血清中发现一种新抗原,称为澳大利亚抗原(Australia antigen);直至1968年确定这种抗原与血清型肝炎密切相关,称为肝炎相关抗原(hepatitis associated antigen,HAA);1970年D.S. Dane在肝炎患者血清中发现具有传染性的颗粒,即Dane颗粒(Danes particle)。从而HBV被确认。,18,20,1.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具有感染性的完整的HBV颗粒,球形,直径42nm,双层衣壳。,一、生物学性状,(一)形态与结构,21,2.小球形颗粒: 直径22nm3.管形颗粒: 22(100700)nm,HBsAg聚合体无感染性,22,电镜下的HBV,乙肝病毒Dane颗粒结构模式图,DNA多聚酶,双股DNA,核心,HBcAg,HBeAg,内衣壳,外衣壳,脂质双层,外壳蛋白,PreS1,PreS2,HBsAg,有逆转录酶活性有合成DNA功能,HBV的结构,24,HBV的结构,S区: S基因 PreS1. 2基因 HBsAg PreS1. 2C区:C基因 Pre-C基因 HBcAg Pre-C 蛋白经切割HBeAgP区:编码DNA多聚酶(逆转录酶活性)X区:编码x蛋白(HBxAg)激活原癌基因,与肝癌发生发展有关,(二)基因组结构与功能,26,(四)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 e抗原HBeAg,27,抗原组成,HBV表面抗原(HBsAg)是机体受HBV感染的标志226AA,由S基因编码抗HBs能与HBV表面结合,使其失去感染性,具有保护作用,28,Pre S1、Pre S2,具有吸附于肝细胞表面的决定簇,可以使HBV吸附于肝细胞表面,有利于病毒侵入细胞。 抗PreS1、抗PreS2为中和抗体,可以阻止HBV侵入肝细胞。,29,在肝细胞核中才能检出分子量22KD,由C基因编码,病毒内衣壳蛋白一般在血中检测不到抗-HBc无中和作用检出高效价抗HBc,特别是抗HBc IgM表示HBV在肝内处于增殖状态,HBV核心抗原(HBcAg),30,e抗原(HBeAg),游离存在于血液中为病毒复制及强传染性的指标产生抗-HBe,对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是预后良好的征象,31,HBV的其它生物学性状,培养 黑猩猩动物模型、鸭动物模型 用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细胞培养成功抵抗力 抵抗力较强 对低温、干燥、紫外线耐受, 不被70乙醇灭活,100 10min、0.5%过氧乙酸、5%次氯酸钠可灭活。,32,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一)传染源 主要传染源是患者或无症状HBV携带者(二)传播途径1、血液、血制品等传播 输血、注射、外科或牙科手术、针刺等2、母婴垂直传播 多发生于胎儿期和围生期,也可通过哺乳传播3、密切接触和性接触传播,33,(三)致病与免疫机制 乙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可表现为无症状病毒携带者、急性肝炎、慢性肝炎及重症肝炎等。 HBV的致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除了HBV对肝细胞直接损害外,主要是通过宿主的免疫应答引起肝细胞的病理改变的临床表现。,34,HBV感染与原发性肝癌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流行病学方面: HBsAg携带者发生肝癌的危险性比无HBV感染者高217倍。2)动物模型:WHV3)肝癌组织检测发现有HBV DNA的整合:病毒X蛋白有反式激活原癌基因作用。,HBV与原发性肝癌,临床表现,图示肝掌和蜘蛛痣,临床表现,图 脐疝,图 腹壁静脉曲张,临床表现,39,乙型肝炎的特点,我国约有40%-60%人群曾受到过HBV的感染表现急性乙肝的仅占0.1%-1%,亚临床30%-75%,慢性乙肝1%-5%,乙肝病毒携带7%-20%)急性乙肝如治疗不彻底,10%患者可转为慢性乙肝,40,三、微生物学检查,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一)HBV抗原、抗体检测(两对半),(二)HBV DNA,(三)血清DNA多聚酶检测,41,HBsAg与抗-HBs,HBsAg阳性见于急性肝炎、慢性肝炎或无症状携带者,是HBV感染的指标之一。急性肝炎恢复后,HBsAg一般在14个月内消失,若持续6个月以上者认为已向慢性肝炎转化。无症状HBV携带者,可以长期HBsAg阳性。抗-HBs的出现表示机体对乙型肝炎病毒有免疫力。,42,HBeAg与抗-HBe,Ag一般见于HBsAg阳性者血清中,为体内HBV复制及血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如转为阴性,表示病毒停止复制。若Ag持续阳性者则提示有发展成慢性肝炎的可能。抗-HBe阳性表示机体已获得一定的免疫力,HBV复制能力减弱,传染性降低。,43,抗HBc,抗-HBc产生早,ALT开始升高时出现,滴度高,持续时间长,几乎所有急性病例均可检出,抗-HBc IgM阳性表示病毒复制,患者的血液有很强的传染性。抗-HBc IgG阳性表示恢复期或慢性感染,HBV抗原、抗体检测结果的临床分析,45,HBV抗原抗体检测系统的用途,1、乙型感染的诊断和预后判断;2、筛选献血员;3、人群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调查;4、选择疫苗接种对象和检测乙肝疫苗接种效果。,46,血清HBV DNA检测,应用核酸杂交法、常规PCR技术可直接检测血清中HBV DNA。检测血清中HBV DNA是病毒存在和复制的最可靠的指标,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和药物效果评价。,47,四、防治原则,1.一般预防: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加强对供血源的筛选、加强婚前检查及性教育、防止医源性传播)2.人工主动免疫: 疫苗(基因工程疫苗)3.人工被动免疫: 高效价抗-HBs人血清球蛋白(HBIg),48,第三节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49,HCV的生物学性状,平均50nm,球形有包膜(+)ssRNA,HCV, EM,传染源:丙性肝炎的病人,被HCV污染的血液和血液制品。传播途径:与乙型肝炎相似。,临床特点:潜伏期约2-24周,多数病人症状不明显。少数病人出现症状。无症状HCV携带者多见。慢性化的比例高达50%以上,是引起输血后慢性肝炎和肝硬化的主要原因。,致病性与免疫性,病毒学检查与防治原则,血清学检查,RIA、ELISA-抗-HCV,PCR-HCV-RNA,RNA和抗-HCV是HCV感染的标志。,防治原则,与乙型肝炎相似,但因HCV免疫原性不强及变异,目前尚无可用疫苗。以献血员和血液制品的管理为主。,第四节 丁型肝炎病毒( hepatitis D virus , HDV),59,Rizzetto于1977年首先发现,当时称抗原缺陷病毒由HBsAg构成其外壳,形成35-37nm颗粒颗粒内部由HDVRNA和HDAg组成环状(-)ssRNA, 1.7Kb,60,致病性与免疫性,HDV与HBV有相同的传播途径。 只能感染HBsAg阳性的病人(共同感染或重叠感染)一旦乙肝患者感染了HDV,尤其是在慢性乙肝的基础上感染,容易发展成为重度慢性乙肝、重型肝炎,甚至肝硬化。,61,第五节 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形态与结构: 病毒体呈球状,无包膜 直径3234 nm 表面有锯齿状刻缺和突起,62,致病性及免疫性,主要为粪-口途径传播由胆汁经粪便排出体外多表现为急性戊型肝炎孕妇感染常致流产,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