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待查PPT演示课件_第1页
发热待查PPT演示课件_第2页
发热待查PPT演示课件_第3页
发热待查PPT演示课件_第4页
发热待查PPT演示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热待查的诊断思路,发热的概念,定义:机体在致热原的作用下,体温中枢“调定点” 上移,从而引起体温的调节性升高。,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致热源性 (多数患者的发热是由于致热源引起),外源性致热源,内源性致热源,体温调节中枢,微生物病原体炎症渗出物无菌坏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白细胞致热源:白介素、肿瘤坏死因子、干扰素,通过血脑 屏障,发 热,通过激活 白细胞,(不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产热散热,2、非致热源性发热,体温调节中枢直接受损:颅脑外伤、出血、炎症产热过多的疾病:如癫痫持续状态、甲亢等散热减少的疾病:广泛性皮肤病、心力衰竭等,发热的机制,发热待查(fever of unknown origin,FUO),定义:发热病人,经常规检查和治疗, 体温仍不能恢复正常,诊断不能 明确,称为发热待查。,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诊断标准,国内:病程2周以上,体温多次超过37.5, 经完整病史询问、详细体检后仍不能 明确诊断者。 国外:病程3周以上,体温超过38.3,入院1 周仍不能明确诊断者。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热型与疾病,临床诊断步骤,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仔细追问病史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诊断性治疗,临床诊断步骤(1) 观察热程与伴随症状,热程短,有乏力、寒战,应用抗生素、病灶 切除、脓肿引流后停止发热,为感 染性疾病;热程中等,呈进行性消耗、衰竭者,肿瘤多见;热程长,无毒血症状,发作与缓解交替出 现,为结缔组织病。,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发热伴寒战、结膜充血、皮疹、呼吸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心血管系统症状、胃肠道症状、黄疸、肝、脾和淋巴结肿大、出血等,根据相应特点做出诊断 。,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包括:发热病史 用药史 外科手术史 输血史 动物接触史 职业史 业余爱好史 旅游史,临床诊断步骤(2),翁心华,张婴元主编.传染病学.第三版.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仔细追问病史,病史线索(1),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病史线索(2),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临床诊断步骤(3),皮疹出现与消失时间短暂,随体温升降有所改变Still病;淋巴结、肝、脾进行性肿大恶性组织细胞病与淋巴瘤;脉络膜结核结节粟粒性结核;心脏杂音改变感染性心内膜炎。,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全面反复的体格检查,血、尿常规,肝功能,血沉;血、尿细菌培养及胸片、B超;嗜异性凝集试验、肿瘤抗原、自身抗体;CT、MRI、放射性核素、活组织检查。,临床诊断步骤(4),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实验室检查,临床诊断步骤(5),在不影响进一步检查的情况下,按可能性较大的病因进行诊断性治疗,期待获得疗效而做出临床诊断;应选用特异性强、疗效确切及安全性大的药物,剂量充足并完成整个疗程;无特殊原因,不得随意更换药物;常见诊断性治疗疾病(疟疾、结核病、阿米巴肝脓肿、淋巴瘤等),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诊断性治疗,引起发热的常见病因,发热性质 病 因 疾 病 各种病原体(细菌、病毒、 急性、慢性全身或局灶感染 感染性 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 发热 立克次体和寄生虫等) 血液病 淋巴瘤、恶组、噬血细胞综合征、 白血病等 风湿热、药物热、SLE、皮肌炎、 变态反应及结缔组织病 多肌炎、结节性多动脉炎、结节性 脂膜炎、成人Still病等 实体肿瘤 肾癌、肾上腺癌、肝癌、肺癌等 理化损伤 热射病、大的手术、创伤及烧伤等 神经源性发热 脑出血、脑干伤、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 其 他 甲亢、内脏血管梗塞、组织坏死、痛风,非 感 染 性 发 热,病因诊断的分析(1),结核病伤寒和副伤寒感染性心内膜炎败血症腹腔内脓肿或其他部位脓肿胆道感染慢性尿路感染艾滋病其他各种感染:病毒、L型细菌、螺旋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真菌感染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感染性发热,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白血病肝肿瘤和其他实体肿瘤(肾肿瘤、肾上腺瘤、鼻咽癌、结肠癌等),病因诊断的分析(2),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肿瘤,系统性红斑狼疮、多发性肌炎类风湿关节炎药物热亚急性甲状腺炎Still病混合性结缔组织病,病因诊断的分析(3),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结缔组织疾病,肉芽肿性疾病(肉芽肿性肝炎、结节病、局限性回肠炎、老年性颞动脉炎等)伪装热家族性地中海热周期热,病 因 诊 断 的 分 析 (4) 其他,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物 理 降 温,可作为紧急降温措施;酒精、温水擦浴,冰袋或冷水袋置于前额、腋窝、腹股沟部冷敷;降低室温(27 )。,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正确和全面认识解热药物,解 热 药 物 的 适 应 症,适用于高热;持续发热不退者;伴有头痛、意识障碍、谵妄的中度发热;病因明确的长期发热性疾病等。,陈灏珠 主编.实用内科学.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解热镇痛抗炎药,定义:指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和/或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 共同作用的基础:它们都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的生物合成,从而发挥疗效。,杨世杰 主编. 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解热镇痛药的 作 用 机 制,解热镇痛药对PG合成酶活性抑制程度的大小与它们的药理作用强弱相一致解热镇痛药只能使发热者体温下降,而对正常体温没有影响,服用解热阵痛药物,抑制,PG合成酶(环加氧酶),前列腺素(PGE1)的合成、释放减少,恢复体温中枢的正常反应性,使外周血管扩张并排汗,体温恢复正常,常 用 解 热 机制,针对发热病因针对发热机制中心环节:干扰或阻止EP的合成和释放,包括制止或减少激活物的产生或发挥作用妨碍或对抗EP对体温调节中枢的作用阻断发热介质的合成以上措施可导致上升的调定点下降而退热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解热药包括化学解热药和类固醇解热药 杨世杰 主编. 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常用退热药物分类,苯胺类:对乙酰氨基酚(扑热息痛)吡唑酮类:保泰松(布他酮)及其化谢产物羟基保泰松水杨酸类: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有机酸类:吲哚美辛(消炎痛)、布洛芬(异丁苯丙酸),杨世杰 主编. 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对乙酰氨基酚为儿童安全退热药物首选,具有安全系数高,疗效好的优点,应用解热镇痛药注意事项,老年体弱,幼儿及体温在40以上的发热病人,剂量宜小,宜选用退热作用缓和的药物,以免高热骤降,大量出汗等而引起虚脱。一些解热镇痛药对消化道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易诱发或加重溃疡和出血。故消化道溃疡患者应避免使用或慎用。解热镇痛药之间有交叉过敏反应,对肝肾有不同程度的毒性。故肝肾功能不全者应慎用或禁用。阿司匹林、水杨酸盐、消炎痛等易透过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