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1页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2页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3页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4页
2018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第二学期月考试题含答案一套题号 1 3 5 6 10 13 14 15答案 一、积累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驿道(y ) 擦拭(sh) 翡翠(f i) 眺望(yo) B拾级(sh) 蔓延 (yn) 顷刻(q ng) 沟壑(h)C驰骋(chng)寒噤(jn) 霎时(sh) 告诫(ji)D 懈怠(xi) 豁然(hu ) 蠕动(r) 演绎(y )2找出下面词语中四个错别字并改正。 (4 分)亭台楼阁 五彩班斓 历历在目 漫不经心 按营扎寨 风云变幻 前呼后拥 和颜悦色 一如即往 名幅其实 交相辉映 瞬息万变错别字 改正 3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3 分)( )(1)历经五年的抢救保护和修复建设,无锡荡口古镇终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_的水乡风情跃然于世。(2)假期参观青羊官,很多中国人都不认识神像、法器等,我不禁感慨,我们跟自己的传统文化之间的_太深了。(3)扬州作为旅游城市,以其_的人文景观和绚丽的自然风光吸引着国内外游客。A淳朴 隔阂 丰富 B纯朴 隔阂 丰厚C纯朴 隔离 丰厚 D淳朴 隔离 丰富4.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4 分 )(1 ) ,漏断人初静。 (苏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 )(2 )曲径通幽处,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3 ) ,只有香如故。 (陆游卜算子咏梅 )(4 )万籁此都寂, 。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5 ) ,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定慧院寓居作 )(6 )此地一为别, 。 (李白送友人 )(7 )大道之行也_.选贤与能,_.(8 )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在叙别之时,气势宏伟,已寓不必伤别之意,为下面抒情奠定基调的诗句是_,_.(9 )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与“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_,_.(10 ) 卖炭翁中“_,_”写出了卖炭老人的矛盾心理。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 分) ( )A 壶口瀑布描摹了壶口瀑布磅礴、雄壮的气势,表达了对中华民族坚强不屈、勇往直前的精神的赞美,抒发了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B 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通过在各拉丹冬的生活遭遇及所见所感,表达出作者对各拉丹冬的景仰和崇拜之情。C 登勃朗峰通过记述与友人游览勃朗峰的经历,抒发了作者的惊喜之情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D 一滴水经过丽江作者以第二人称写一滴水的旅行,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现了丽江的自然景物、人文风情,表达了作者热爱丽江的情感。6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这里的瀑布变幻多姿。有时像一阵风,_;有时如漫天大雨,_;有时又如三两个隐者,_尽情地沐浴山峦草木 在岩壑间自由流转呼唤 在深密的丛林里浅吟轻蹈A B C D 7、名著阅读 ( 13 分 ) 保尔不知不觉地来到了松林跟前,他在岔路口站了一会儿。在他的右面是阴森森的老监狱,它用高高的尖头木栅栏和松林隔开,而它后面是医院的白色房子。 瓦莉亚和她的同志们就是在这地方,在这空旷的广场上的绞架下被绞死的。他在原来竖绞架的地方默默地站了一会儿,随后就走下陡坡,到了烈士的公墓那里。不知道是哪个有心人,用枞树枝编成的花圈把那一列坟墓装饰了起来,给这小小的墓地上了一圈绿色的栅栏。笔直的松树在陡坡上面高耸。绿茵似的嫩草铺遍了峡谷的斜坡。( 1 )上面文段接选自名著_ ,作者是_。( 2 分 ) ( 2 )找出表示人物行踪的词语,写在横线上。 (2 分)_( 3 )站在文中人物的立足点看,尖头木栅栏的位置是(3 分( )A在松树林前 B在松树林后,监狱前 C在松树林前,监狱后 D在监狱后,医院前( 4 )找出描写刚刚遭受白匪严重破坏的肃杀气氛的短语。( 2 分 )( 5 )找出描写战胜白匪后充满生机、欣欣向荣的气氛的短语。( 2 分 )( 6 )这段文字属于哪种描写?这段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有什么作用?( 2 分 )二、阅读理解 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完成 812 题。 (共 17 分)【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秦之围邯郸,赵使平原君求救,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得十九人,余无可取者。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荐于平原君曰:“今少一人,愿君既以遂备员而行矣。 ”平原君曰:“夫贤士之处世也,譬若锥之处囊中,其末立见。今先生处胜之门下三年于此矣,左右未有所诵,胜未有闻,是先生无所有也。先生不能,先生留。 ”毛遂曰:“臣乃今日请处囊中耳。使遂蚤得处囊中,乃脱颖而出,非特其末见而已。 ”平原君竟与毛遂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平原君已定从而归,归至于赵,曰:“胜自以为不失天下之士,今乃于毛先生而失之也。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毛先生以三寸之舌,强于百万之师。胜不敢复相士。 ”遂以为上客。 选自毛遂自荐合从于楚:指拟推楚为盟主,订合纵盟约以联兵抗秦。从,同“纵” 。 备员:凑数,充数。废:当作“发” ,发声。九鼎大吕:极贵重的宝物。8、解释下列加点字或短语(5 分)(1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 ( ) (2)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3 )策之不以其道( ) (4)使遂蚤得处囊中( ) (5)胜不敢复相士。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 十九人相与目笑之而未废也。10、对甲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地位低下的“ 奴隶人”由于忌恨千里马,所以在精神上侮辱它,在物质上亏待它。B、作者在呼唤伯乐的同时,也强调了人才应有不断进取的精神。C、从千里马的受辱与 “骈死”的不幸遭遇及结局中,我们可以认识到封建社会对人才的埋没和扼杀。D、作者认为“名马”不以千里称的根本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11、甲文乙文都谈到了“人才”的话题,请以我们熟知的文言文为依托,引经据典(要求呈现篇目、文中人物) ,言之有物地谈一谈“人才应该具有哪些素质”?(3 分)12、甲文的观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乙文中,毛遂勇敢自荐后,才有后来以三寸之舌庭战楚王,使赵重于九鼎大吕的历史佳话。请根据甲乙两文内容和已有提示,将下列对偶句补充完整。 (补充后不少于七言) (2 分)有_ ,方显_ ;无_ ,岂有_ 。卖炭翁 13.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14.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 ,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15.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3 分 )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 、 “称” 、 “叱” 、 “牵” ,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