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策略研究王后雄 传统的化学课堂教学重视的是知识的传授,轻视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得学生很少提问题、不善于提问题、很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的发展。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它要求学生由原来的“接受式学习”转变为“探究式学习” ,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探究式学习”总是围绕具体的问题展开的,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问题意识,能够发现、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创设丰富的问题情境是帮助实现这一目标的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一、问题情境的涵义及其在探究学习中的作用问题情境是指主体为达到某一活动目的所遇到的某种困难和障碍时的心理困境。对课堂教学而言,就是教师通过创设一种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做出一定努力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使学生处于急切想要解决所面临的疑难问题的心理困境中。学生要摆脱这种处境,就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活动,运用以前未曾使用过的方法解决所遇到的问题,从而使学生的问题性思维获得富有成效的发展。我们根据对探究式学习和课堂教学过程的分析,概括总2结出在课堂开展探究式学习的主要过程为“情境问题探索” 。图 1 探究式学习师生活动的流程从整个教学过程看,探究式学习一般分为以下几个阶段,首先是创设情境,即教师将化学问题或事实镶嵌在一种模仿或真实的环境中,呈现给学生。情境主要的作用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是整个教学的起点和成败的关键。其次是发现问题,在教师引导下,问题情境激发着学生去掉非化学因素的情境,关注情境中的化学知识和学生不能解决的化学现象,从而主动感觉问题、提出问题,即情境问题化。在学生的问题意识还比较淡薄的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或是在某些教学环节上有意识地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有助于学生发现并提出问题。创设问题情境的实质在于提示事实的矛盾或引起学生内心的认知冲突,打破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平衡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身到学习中去。3再次,要注重学习情境的设计和调整。对学生来说,学习活动的情境不同,他们具体行为的展开也是各异的。因此,教师应多创设一些探究性的学习情境,特别是当学习活动未能充分展开时,在做出学生是否能力不足的判断之前,先探讨一下自己创设的探究性学习情境对于学生能力的发挥是否适宜,这样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二、化学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设计方法在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前提,诱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观察、感受为基础,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性;以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中心,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以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动因,渗透教育性;以解决问题为手段,贯穿实践性。化学新课程创设的问题情境通常有以下一些途径。1.利用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教师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将学科与学生生活的结合点两相融通创设问题情境,如日常生活中一幅熟悉的场景、一次亲身的经历、一个生动的自然现象、一件有趣的化学事实等,都可以让学生体验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感受化学知识学习的意义与作用,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和动机,激发改造自然和探索科学奥秘的情感,培4养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案例 1 “铁和铁的化合物”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师:大家都有这样的生活经验,削皮后的苹果颜色就会变锈,谁能知道其中的奥秘呢?学生:思考、困惑(引起认知矛盾).(注:这一提问就如同在学生平静的脑海中,投下一颗石子激起了疑问的浪花,大家议论纷纷。正当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时候。 )教师:(问向)Fe 2+与 Fe3+在溶液中各显何种颜色,有哪些化学性质?(注:这一点拨,引出了思维之路,使学生得知:苹果中的二价铁离子被空气中的 O2氧化成三价铁离子呈黄色。所以,市场上出售的苹果汁中常掺入维生素 C 等还原剂,以防止二价铁离子被氧化。 )教师:这些问题,就是本节课要探究的问题。化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化学,从化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化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实5际问题。2.利用社会实践创设问题情境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只有当学习内容与学习者的经验、社会环境或自然情境相结合时,所学的知识才容易发生迁移;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理解、掌握并应用于真实生活和工作环境中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一件化学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事实、一项化学科学与技术发展的重大成就、一幅真实地反映化学现象的插图、一则生动的有关能源或环境问题的报道等,都能使学生激发学习化学的热情,产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机,强化自主学习的责任,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过程中的重要使用,最终形成综合的科学观。案例 2 “金属钠”问题情境的设计据某报报道:在广州市珠江河段曾经出现过惊险神秘的“水雷” ,6 个装满金属钠的铁皮水桶浮在水面上,其中 3 个发生剧烈爆炸,另三个被成功打捞。据现场的一位同志讲,早上10 点多,河内突然冒起一股白烟,在水面上漂浮的一个铁桶内窜出黄色火苗,紧接着一声巨响,蘑菇状的水柱冲天而起。群众议论说, “没想到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6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问题:1.为什么装满金属钠的铁桶不下沉?为什么“水里的东西也能着火爆炸”?2.为什么消除队员将打捞上来的铁桶用煤油浸泡?3.为什么打捞上来的桶被打开盖子后,马上冒出白烟,而且一旦人们接触了桶内的物质,双手感到剧烈的疼痛?感受此情此景,学生的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此时学生经过实验探究,弄清了神秘“水雷”爆炸、燃烧的原因,认知积极性受到强化,课后部分学生还设计出了“滴水点灯”和“滴水生火”的实验,学完钠及化合物的内容后,学生们通过查阅资料、主动实验,萌发主动获取知识的心向,提高了课堂学习效率。3.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可以模拟或再现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中学生对化学实验有着浓厚的兴趣。基于这一特点,教师在教学中应尽量运用化学实验来创设教学情境。教学实践表明,通过学生亲自进行的化学实验所创设的教学情境,其教学效果7要比单纯的教师讲授要有效得多。案例 3 “盐类的水解”问题情境的设计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实验 1:测定 NH4Cl 溶液、NaCl 溶液、CH 3COONa 溶液的pH。实验 2:往 3mL0.5mol/L CH3COONa 溶液中滴入 2-3 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 pH 如下:NaCN CH 3COONa NaF Na 2CO3 NaHCO 311.2 8.9 8.2 11.6 8.3提供事实:实验室配制 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泡沫灭火器成分为 Al2(SO4)3溶液和 NaHCO3溶液。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8提出问题NH 4Cl 溶液、NaCl 溶液、CH 3COONa 溶液酸碱性如何?向 CH3COONa 溶液中滴入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为何 NaCN 溶液、CH 3COONa 溶液、NaF 溶液的 pH 依次减小?为何 Na2CO3溶液的 pH 大于 NaHCO3溶液?如何解释?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只有当认知结构与外界刺激发生不平衡时才能引起学习的需要。因此,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为了引起认知矛盾,在教材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一种“不协调” ,把学生引入一个多疑、好奇的境界,从而让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4.利用生动故事创设问题情境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使学习者产生探究的动机,并以渴望和愉快的心情去学习。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和手段很多,如生活中与所学知识有关的趣事,有趣味的化学故事、夸张的卡通图片或动画、生动的化学史料、适合学生言语习惯的文字对白等,都能吸引学生自觉融入学习活动中。案例 4 “维生素”问题情境的设计几百年前,远洋轮船上没有冷藏设备,船员们只能吃面包、饼干、咸肉等食物,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吃不上新鲜蔬菜和水果。9航行期间船 员们经常病倒,症状是脸色暗黑、牙龈不断渗血、浑身出现青斑,许多船员甚至因此而死亡。探险家哥伦布的船队在航行途中也有船员患上这种病。患病的船员留在了途经的一个荒岛上,他们采摘红红绿绿的野果调节口味并用以充饥。过了几日,奇迹出现了,这些船员不但没有死去,反而恢复了健康。你知道船员们患的是什么病吗?野果为什么能使他们恢复健康呢?上述教学情境的设计,引起学生对“野果”成分的好奇,导引学生对维生素的结构、功能及对人身体健康有何益处探究的好奇心。从故事或其他途径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好奇心,而学生的认知好奇心一旦被激发出来,就会产生学习的内部动机。这种动机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最持久、最稳定的动力。5.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我国著名化学家傅鹰先生说过:“化学可以给人以知识,化学史更可以给人以智慧。 ”在化学课堂教学中利用化学史料创设问题情境,不仅可以使教学不再局限于现成知识本身的静态效果,而且可以追溯到它的来源和动态演变的过程,揭示出反映在认识过程中的科学态度和科学思想,使学生学到形成知识10和运用知识的科学方法。案例 5 “氯气”问题情境的设计在舍勒研究氯气性质时,法国化学家贝托雷,他对这种黄绿色的气体也很感兴趣,于是对它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实验。有一次,他将氯气通入热的浓苛性钾溶液,结果发现生成了两种盐:一种是普通的钾盐,另一种是未知的新盐,后人称之为“贝托雷盐”KClO 3。为研究该新盐的特性,贝托雷把它放在残存有硫磺的研钵中研磨,不料,立即发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场混凝土桥梁施工方案(3篇)
- 修整墙面施工方案(3篇)
- 国风文化活动方案策划(3篇)
- 宁波工程拆除施工方案(3篇)
- 北京市门头沟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及答案
- 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考题及答案
- 忻州联考题目及答案解析
- 心理气质类型题目及答案
- 心理门诊测试题目及答案
- 归来三峡人:诗意理解与语言赏析教案
- 高血压防治指南解读课件
- 2024在役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安全附件检验技术规范
- 托管老师培训课件
- 大客户营销管理策略下的客户激励与忠诚度提升
- 管道改造管道吹扫安全方案
- 非营利组织战略管理机制的构建-以上海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为例的中期报告
- 煤矿与环境保护
- 脑梗死后遗症护理查房
- 竞价采购文件示范文本
- Office2021基础与应用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课件 第四章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