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注释版_第1页
《周易》注释版_第2页
《周易》注释版_第3页
《周易》注释版_第4页
《周易》注释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周 易【导读】在十三经中, 周易是一部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特殊的著作。它的内容可分为符号和文字两个部分,符号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六十四卦” ,文字部分则由 “经”、 “传”组成。 “经”指记录占卜情况的卦辞和爻辞。 “传”指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辞和爻辞的文章,有 彖辞上、下, 象辞上、下, 文言 、 说卦 、 序卦 、 杂卦 ,共七种十篇,又称“十翼” 。符号和卦辞、爻辞,是周易最基本的内容, “十翼” 则是后人对卦爻辞所作的发挥和阐述,有些解释并不能准确地体现卦辞和爻辞的原意,而具有比较明显的儒家思想倾向。根据传统的说法, 周易的作者与伏羲和周文王有关。 系辞下篇提到,伏羲始作八卦,六十四卦的内容,又与文王被商纣王囚禁的事件有关。而史记更说“文王演易 ”,又说“ 孔子晚而喜易 ,序 彖 、 象 、 说卦 、 文言 ”。其实从书中所反映的实际情况来看,并非如此。从周易本身和左传 、 国语等在记述春秋时人运用周易占筮的记载以及马王堆出土的帛书周易这些情况来看, 周易的卦、爻辞,即“经” 的部分,大约从西周中后期开始形成,其作者不是某一个人,到了春秋时期, 周易基本上具备了今天所见的面目。而“十翼” 的作者,也并非是传说中的孔子。根据“十翼” 的各篇内容分析, 系辞 、 文言约作于战国中期, 彖辞和象辞约作于战国的后期, 说卦 、 序卦和杂卦具体创作年代不明,但在西汉初年已有运用的实例,那么,其创作也当不晚于这一时期。周易一名,有几种不同的解释。如解释“周” 主要有两种:(1) 周易正义孔颖达论三代易名引郑玄易论:“周易者,言易道周普,无所不备也。 ”姚配中 周易姚氏学:“ 周密也,遍也,言 易周普,所谓周流六虚者也。 系辞云:易 与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 又云:知周乎万物。 又云:周流六虚。 盖易之为书,始终本末,上下四旁,无所不周,故云周也。 ”(2) 周为周代说。 周易正义孔颖达论三代易名:“周易称周,取岐阳地名。 毛诗云周原膴膴是也。又文王作易之时,正在 羑里,周德未兴,故题周别于殷,以此文王所演故谓之周易 。其犹周书 、 周礼 。题周以别余代。故易纬云因代以题周是也。 ”朱熹周易本义周易上经注:“周,代名也。 易 ,书名也。 ”按左传昭公二年:“韩宣子来聘,观书于太史氏,见 易象与鲁春秋 ,曰: 周礼尽在鲁矣,乃今知周公之德与周之所以王也。 ”见韩宣子来鲁国聘问时,只有 易象 ,即只有易卜卦爻辞,还没有“ 十翼” ,他把易象与 鲁春秋都称为周礼 ,这个周当然是代名,所以周易之周是代名,孔颖达和朱熹的话是正确的。至于周遍的说法,姚配中引系辞的话是后起之话,在易象里还没有,不能用来解释“周” 字。至于“易” 的解释就更多了。有的说是由蜥蜴的善变而取其名为“易”,有的说“ 易”是“日”“ 月”二字的组合,有的说“易”就是指变易的意思,还有的说“易” 既有“ 变易”的意思,也有“简易”、 “不易” 的意思,更有人以为“ 易”字是“觋” 字的借用字,或说“易” 就是当时占卜的名称。在周礼和礼记中,分别对当时主持占卜的情况有所记载,根据这些记载, “易” 是一种主持占卜的官职的名称,而将这类官员取名为“易” ,又是用其 “变易”之意。在对周易本来面目尚未完全弄清之前,也许这就算是一个比较稳妥而能得到公认的解释。周易的“经”、 “传”,到战国时期已基本完备了。在此后流传过程中,它主要是作为儒家学派的著作,但其他的思想学派也把它作为发挥本学派思想的根据,如道家、阴阳家、甚至后来的佛教也很重视它。这样, 周易的流传就具有与其他儒家经典不同的地方。据记载,秦始皇“焚书坑儒”时,就因为考虑到易是占卜之书,所以没有把它禁毁。西汉初期, 易的传播也不仅仅局限于儒家学者,阴阳家、黄老学派的学者都把它作为自己的理论根据。就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将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法定”为“五经”之后,其他学派的学制也仍有研习易的。不过,随着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深广,历代对周易的解说及其运用,毕竟也以儒家学派为最重要,而周易在儒家学派各部经书中的地位,也不断提高。西汉时, 五经的排列以作为德教的内容先后为次序, 周易居礼之后, 春秋之前,这是根据经书的难易程度来区分的。西汉以后, 周易一下跃居五经之首,这是根据经书在封建社会统治中所起的作用大小和写作的先后来区分的。此后五经又逐渐扩大为七经 、 九经 、 十一经 、 十二经 、 十三经 , 周易列居首位的地位再也没有改变过。周易六十四卦,由乾 、 坤 、 震 、 巽 、 坎 、 离 、 艮 、 兑这八个经卦演化而成,分上下两部分。上经从乾到离 ,共三十个;下经从咸到未济 ,共三十四个。每卦由卦辞、爻辞两部分组成,加上解说卦、爻辞的彖辞 、 象辞 , 乾 、 坤二卦又有文言 ,假托孔子之名,对二卦的大义和卦、爻辞分别作出解说。六十四卦的卦、爻辞,共计四百五十条,都是当时占筮吉凶的记录。根据其表现形式,大致上可以分成五种类型。(1) 纯粹用来确定吉凶的文辞。如乾卦“元亨,利贞” 。(2) 单纯叙事而不对吉凶作出判断的。如坤卦“初六” 的“履霜,坚冰至”。(3) 先叙事而后确定吉凶的。如乾卦“九三” 中“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4) 先定吉凶后叙事的。如小畜的“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5) 在一卦或一爻中兼及数事,以占筮的先后为序,叙事、定吉凶。如复卦的“亨,出入无疾,朋来无咎。反复其道,七日来复。利有攸往 ”。这些不同形式的卦爻辞,其涉及的内容也相当广泛,有战争、祭祀、生产、婚姻、行旅、打猎等等当时人类社会的生活情况,也涉及到当时发生的气候变化、天象情况、自然灾害等等。如果撇开占筮的结果不谈,单是这些内容,就足以为我们今天了解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带来很大的帮助了。要弄清占筮吉凶的文辞的实际意义,对后人来说是有一定困难的。有些文辞的意义比较明白,如各卦出现较多的“利涉大川”,从中可见当时人对渡河的重视。但也有些文辞,由于缺乏对当时社会的详细了解,以及对占筮的具体背景不甚明了,所以颇费猜测。这也是后人在解释卦、爻辞时产生不同学派、不同方法之间争论的原因之一。六十四卦从八个经卦演化而成,所以弄清八个经卦的独立和相互联系的意义,就可以对六十四卦之间的意义也有个大致的了解。根据后人在说卦中的解释,八个经卦分别代表不同事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是, 乾为天, 坤为地,这两个卦又分别代表阳和阴,是八个经卦乃至六十四卦的统领之卦。其余六卦,用以象征天气节令,就是震为雷,初春,催动万物;巽为风,仲春,吹暖万物;艮为止,秋,万物停止生长;兑为喜悦,深秋,万物成熟。如果用以象征人类社会, 乾 、 坤分别为父母,其余六卦中震 、 坎 、 艮分别为长男、中男、少男, 巽 、 离 、 兑分别为长女、中女、少女。从这些基本的意义中可以看出,八个经卦中各分阴阳,阴阳中各有先后、主从之分,反映了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也正是在这些基本的意义中,体现了周易朴素的哲理。六十四卦由此而重叠复合,循环变化,始终没有脱离这一框架。对六十四卦的解说,自战国、秦、汉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方法和观点,随着后世对周易的内容和意义的重视,解说的方法不断增多,各种观点也层出不穷,但归结起来,最主要的不外两个方面,一是由象数入手认识,再是揭示其义理。以象数入手的解说方法,可从附在卦爻辞之后的彖辞 、 象辞中看出,揭示义理的方法,在系辞 、 说卦 、 文言中得到体现,前者重视形式,后者讲究内容。其实都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一部周易 ,集中了先秦时期以儒家代表的思想,反映了当时对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富有哲理的认识,它至少体现了以下三个方面的进步观念:(1) 观物取象;(2) 万物交感;(3) 发展变化。周易从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事物中,抽取了一些最基本的东西,作为事物生成发展变化的本原,构成互相联系而又互相对立的关系,如天与地,雷和风,水与火,山与泽,有的相关,有的对立,有的在对立中又相关。这些基本的物质,又导致万物的生成,对形成整个世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这不能不说是周易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体现。后世的学者对发展周易的思想,也有很大的贡献。例如持“ 象数说” 的一派,自西汉的孟喜到京房、焦赣,再到宋代的陈抟、邵雍,穷极造化,逐渐精深。持“义理说” 的一派,自魏晋时的王弼,而到宋代的胡瑗、程颐、朱熹、李光、杨万里等人,或融入老、庄思想,或阐明儒家大义,或兼证史实,以致一部周易 ,变得“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逮方外之炉火,皆可援易以为说”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 。可见, 周易之所以与中国传统的思想有如此之大的联系,产生如此之大的影响,与其本身所具有的抽象性、合理性、以及特殊的结构形式是分不开的。尽管后来的一些解说不免牵强附会之处,但它们也未尝不是根据周易而构筑的另一种具有时代意义的思想体系。对此,朱熹曾经说过易真是难读,这大概是因为易原本就是占卜之书的缘故吧,但如今却要从中发挥出学问道德,所以这就成为另外一回事了。如今的人不知道过去的人作易的原因,却要解说它的道理,这样的话说得再好,也是与易的原意不相符合的。以此来看,要读懂周易 ,还是应当首先了解它的本来意义为好。本书的白话翻译和简略的注释,大致上就按照这一原则进行。为了做到这点,基本上采取了直译的方法,只是在文句的疏通方面稍作润色。对于其中所涉及的思想方面的情况,不作太多的说明。由于周易的文字简略,不少占筮之辞的具体背景已不可能了解清楚,再加上历代注易 、说易的著作如汗牛充栋,各家解说不一,在译注过程中亦难免受其影响,因此,译注的难度较大,失当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在此点上还请读者不吝指正为幸。目 录第一卦 乾 (乾上乾下) .- 7 -第二卦 坤 (坤下坤上) .- 9 -第三卦 屯 (震下坎上) .- 11 -第四卦 蒙(艮上坎下) .- 13 -第五卦 需 (坎上乾下) .- 15 -第六卦 讼(乾上坎下) .- 17 -第七卦 师(坤上坎下) .- 19 -第八卦 比 (坎上下坤) .- 21 -第九卦 小畜(巽上乾下) .- 23 -第十卦 履(乾上兑下) .- 25 -第十一卦 泰(坤上乾下) .- 27 -第十二卦 否(坤上乾下) .- 29 -第十三卦 同人(乾上离下) .- 31 -第十四卦 大有(离上乾下) .- 33 -第十五卦 谦(坤上艮下) .- 35 -第十六卦 豫(震上坤下) .- 36 -第十七卦 随(兑上震下) .- 38 -第十八卦 蛊(艮上巽下) .- 40 -第十九卦 临(坤上兑下) .- 42 -第二十卦 观(巽上坤下) .- 43 -第二十一卦 噬嗑(离上震下) .- 45 -第二十二卦 贲(艮上离下) .- 47 -第二十三卦 剥(艮上坤下) .- 49 -第二十四卦 复(坤上震下) .- 50 -第二十五卦 无妄(乾上震下) .- 52 -第二十六卦 大畜(艮上乾下) .- 54 -第二十七卦 颐(艮上震下) .- 56 -第二十八卦 大过(兑上巽下) .- 58 -第二十九卦 坎(坎上坎下) .- 59 -第三十卦 离(离上离下) .- 61 -第三十一卦 咸(兑上艮下) .- 63 -第三十二卦 恒(巽下震上) .- 64 -第三十三卦 遯(艮下乾上) .- 65 -第三十四卦 大状(乾下震上) .- 66 -第三十五卦 晋(坤下离上) .- 68 -第三十六卦 明夷(离下坤上) .- 70 -第三十七卦 家人(离下巽上) .- 72 -第三十八卦 睽(兑下离上) .- 73 -第三十九卦 蹇(艮上坎下) .- 75 -第四十卦 解(坎下震上) .- 76 -第四十一卦 损 (兑下艮上) .- 77 -第四十二卦 益(震下巽上) .- 79 -第四十三卦 夬(乾下兑上) .- 81 -第四十四卦 姤(翼下乾上) .- 83 -第四十五卦 萃(坤下兑上) .- 85 -第四十六卦 升(巽下坤上) .- 87 -卦四十七 困(坎上兑下) .- 88 -卦四十八 井(巽下坎上) .- 90 -卦四十九 革(离上兑下) .- 92 -卦五十 鼎(巽下离上) .- 93 -卦五十一 震(震下震上) .- 95 -卦五十二 艮(艮上艮下) .- 97 -卦五十三 渐(艮上巽上) .- 99 -卦五十四 归妹(兑下震上) .- 101 -卦五十五 丰(离下震上) .- 103 -卦五十六 旅(艮上离下) .- 105 -卦五十七 巽(巽下巽上) .- 107 -卦五十八 兑(兑下兑上) .- 108 -卦五十九 涣(坎下巽上) .- 109 -卦六十 节(兑下坎上) .- 111 -卦六十一 中孚(兑下巽上) .- 112 -卦六十二 小过(艮下震上) .- 114 -卦六十三 既济(离下坎上) .- 116 -卦六十四 未济(坎下离上) .- 117 -文 言 .- 118 -彖 上 .- 124 -彖 下 .- 133 -象 上 .- 144 -象 下 .- 159 -系辞上 .- 176 -系辞下 .- 193 -说 卦 .- 209 -序 卦 .- 217 -杂 卦 .- 224 -第一卦 乾 (乾上乾下)乾:元亨,利贞 (1) 。初九:潜龙,勿用 (2) 。九二:见龙再田,利见大人 (3)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4) ,夕惕若,厉无咎。 九四:或跃在渊,无咎。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 (5) 。上九:亢龙有悔 (6) 。用九:见群龙无首,吉 (7) 。 【注释】(1) 乾:卦名,指天,用三个阳爻组成,重卦,由六个阳爻组成。 “元亨,利贞”是乾卦的卦辞。卦辞就是记录卦象的文字。元,大;亨通,顺。利贞,指占问的事情有利,贞指占问。(2) 初九:爻题。各卦的爻题,以“九”表示阳爻,以“六”表示阴爻。各爻的次序,自下而上依次排列,用“初” 、 “二” 、 “三” 、 “四” 、 “五” 、 “上”冠以阳、阴爻。即倒数第一爻称“初” 。那么“初九”就是倒数第一阳爻。潜龙,勿用:就是比喻天的阳气还潜伏在地下,又象征浸渍还隐居在民间,不能有所作为。(3) 见:同现。大人:指身份尊贵的人,即贵族。(4) 乾乾:自强不息的样子。惕若:警惕着。厉:危险。无咎:无害。(5) 九五:周易集解:“干宝曰:五在天位,故曰飞龙。 ”本爻居天位,比喻阳气已经升腾于天,象征君子已经取得尊贵的地位。(6) 亢龙:亢,极限。朱熹周易本义:“亢者,过于上而不能下之意也,阳极于上,动必有悔。 ”本爻比喻阳气已经达到极盛的程度,象征君子的事业也已到了顶峰,再往上就无从发展了。(7) 用九:帛易作“迥九” 。迥,通。它是乾中特有的爻题。 乾均为阳爻,所以要以“用九”来确定吉、凶。按周易阳极而阴的理论,纯阳将变通为纯阴,因此类似的爻题、爻辞在坤卦中也有出现, 坤为纯阴,阴为六,故称“用六” , 周易中其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