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孩子复习_第1页
如何引导孩子复习_第2页
如何引导孩子复习_第3页
如何引导孩子复习_第4页
如何引导孩子复习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朋友们,大家上午好!很高兴,也很荣幸能够来到我们的白仓中学跟各位家长朋友们来交流一下心得。我今天要跟大家交流的是如何正确引导孩子们复习首先,我想问一下,在座的家长朋友们,您家里有三岁及三岁一下的孩子吗?如果有,请您举一下手。 (邀请几个家长谈谈此时这个孩子在自己脑海中的印象。 )好的,谢谢这几位家长,在你们的心目中,孩子即使调皮捣蛋,但是孩子还是最可爱的,最完美的对不对。那么,接下来,调整一下心绪,请你现在再来想想现在在上初中的孩子,此时,你的脑海中首先想到的是 现在这个孩子的什么状态?您觉得您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有差距吗?如果有,您觉得您家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在哪里?您觉得您家的孩子与别人家孩子的差距大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小小的游戏:首先,请各位家长在发下去的纸上写下您的孩子最令您欣赏的优点与最令您操心、烦恼的缺点各一个(注意:不需要写名字)写好后我们会将纸统一收起来。最后,我们会打乱顺序,随机的将这些纸张发给其他的家长。现在,请大家看看您手里的这张纸上写的是什么?此时,您所看到的这张纸上别人家的家长对孩子的评价,您觉得有差距吗?差距在哪里?(找一两个家长谈谈看法、想法。 )谁愿意来说说此时心中最真实的想法?(邀约家长)我想,此时,在座的家长们心中应该会有所感悟了,是不是在想:为什么我们都觉得他人的孩子是最听话的呢?是不是?其实,导致您对孩子的看法及孩子对您的态度,最直接的原因是您对孩子平时的做法和态度。那么,我们家长们平时是怎么对待孩子的呢?1、 是不是孩子犯了错误的时候,从来不问来龙去脉,而是直接的指责呢?2、 是不是不管孩子做的好还是不好,总是没有半句的肯定孩子的语言,有的就是不断的否定孩子。3、 是不是明知道孩子最近比之前有所进步了,确还是不满足,总拿别的孩子的优点来评价孩子不如他人的地方。4、 是不是总是苦口婆心的对孩子说:你得听从我的去做,我这样都是为了你好。5、 有没有在不管需要做什么事情,因为怕孩子做的慢,或是怕孩子做不好自己要返工,所以干脆不给孩子自己动手去做的机会,一切采取包办、代办的手法呢?6、 有没有对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什么条件都无条件的答应,过分溺爱呢?7、 有没有不管场合,不管孩子是否在学习,而一味的唠叨?8、 是不是觉得孩子的任务就是比别人家的孩子学习成绩好,考的好就行,只有这样子,亲朋好友在一起谈论孩子才有面子?9、 有没有除了供孩子吃、喝、穿、用,很少对孩子给予温暖,陪孩子谈心、聊天?10、 是不是在孩子屡教不改之后,便放弃了对孩子的教育,不屑一顾的对待孩子?11、 会不会对孩子的生活充满了好奇、充满了不信任,从而偷偷的看孩子的日记,看孩子的 QQ、微信聊天记录?以此来了解孩子的动向?12、 是不是每次直接将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不给孩子任何的辩解机会,对于孩子总是说一不二?以上十二种情况,家长朋友们,如果你曾经是这样对待孩子的,有过四种及四种以上的,请举手!好的,请家长朋友们把手放下,谢谢家长朋友们的配合。通过家长朋友们的举手状态来看,我知道,大部分的家长朋友们是在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自己的孩子。然而,家长朋友们,你们有没有想过,他们还只是孩子,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意志不够坚定,情绪不够稳定。而且,作为学生的他们,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学习,可是情绪和自信会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状态的。因为坏的情绪和不自信会直接导致记忆的缺失。而孩子的不自信和坏情绪很大一部分源自于家长朋友们平时对待孩子的态度。所以,在座的家长们,以后再有类似的情况后,请收敛自己的脾气,多表扬多鼓励孩子。这样来说的话,有些家长又会有疑惑啦,是不是觉得怎么看,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优点?其实家长们,你们一定要学会用放大镜去看孩子的优点,将自己孩子的现在与过去进行比较,将孩子的今天跟昨天进行比较,只要是孩子有做的好的地方,哪怕是一点点,您都要进行表扬,只有这样,孩子才能重新找回自信,只有孩子自信了,他们才会看到希望,人生只有有了希望,才会有拼搏下去的动力。那么,如何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找到自信呢?1、 先易后难法引导孩子,先找到自己最感兴趣的科目,每天订个目标进行复习,先是简单的复习再逐渐进行难点复习,这样就会在不经意间将一门课程的知识掌握的牢固。只有这样,孩子们才能逐步实现目标,目标实现了,考试的成绩就会提升上来,这样孩子们就能在学习中寻找到成就感和满足感。成就感和满足感一旦拥有,自信心就拥有了,这样,孩子对于学习,对于复习便更加的有信心了。可是,即使这样,孩子们在下一次考试的时候,明明之前记下的东西,做起题目来却还是会模棱两可,考试总是不理想。这是在座的家长们感到很疑惑的事情吧?那么我们首先来看一下人的记忆系统。大家应该都知道,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而这种反映由三个记忆系统组成:1、 瞬时记忆 4以下,1以内2、 短时记忆 1 分钟以下3、 长时记忆 1 分钟以上也就是说,孩子们要能够保证东西都能够记住,必须长时间的记忆好考点、重点内容。然而,孩子们却总是会遗忘(忘记掉曾经学习过并复习过的知识点。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记忆遗忘的呢?遗忘原因:自然的衰退和干扰1、 自然衰退:经过时间的推移而忘掉了。2、 干扰:前摄干扰:前面学的东西对后面学的东西的干扰后摄干扰:后面学的东西对前面学的东西的干扰也就是说:两头记忆效果比中间的效果好。那么这里就有一个疑惑了,如何让学生能够记住知识点而不至于遗忘呢?2、 反复复习法制定并执行复习计划,有计划的进行可行性复习,减少盲目性,最大限度的提高复习效率。换句话说,就是:一定要督促孩子有计划的进行复习,不能每次一复习就打开第一页、从第一章开始,而应该分时间的主次,每一次复习到的具体位置做好记号,等到第二次再来复习本科目的时候,先将当天的复习内容认真的复习,然后留十分钟的时间,将前面复习过的内容粗略的复习一遍即可。如此反复复习,便能够真正意义上的掌握所复习到的内容。大家肯定很疑惑,我为什么要这样说呢?那么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个人此人是:德国的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经做了一个实验:他选了一批背诵 100 个陌生的单词,刚刚记忆完毕后,他发现他们都能够记住百分之百。然而 20 分钟后,便只能够记住百分之五十八了,一个小时候能记住的便只有百分之44 了,而 89 个小时候便只能记下百分之三十五了,一天后更加不可思议,能记下的便只有百分之 33 了,而两天后能记下的便是百分之 27 了,六天后便只能记下百分之 25,而一个月后却还能记得百分之 21.由此,我们不难发现,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我们,遗忘的过程是先快后慢的过程。也就是说,如果新学得的知识,第二天不复习,那么脑海里面所记下来的知识就剩下原来的百分之 33 了,要想不会直接被遗忘掉,唯有的方法便是不断的反反复复的复习,因为学习过的知识,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慢慢的减慢,遗忘的数量也会减少。所以说,新学习的知识在前六天一定要反反复复复习。只有不断的重复复习,这些知识才不会被彻底遗忘掉。为什么这么说呢?有人了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复习,一天后记忆率还剩百分之 36,一周后只剩下百分之 13;乙组按照艾宾浩斯的记忆规律进行有效复习,一天后保持记忆率百分之 98,一周后保持百分之 86.试问,哪种效果是您所期待的?3、 错题重记法每个孩子的每个科目都应该准备一个笔记本,这样有便于将平时作业及试卷的错的题目集中抄在错题本上。每次复习的时候,孩子们需要将错题集上的内容重新做一遍,过一次关。这样便会加深印象,以至于在出现同等题型的时候,不会犯同样的错误。其实很多时候,孩子们都会感觉考试的时候,所做的题目都有似曾相识的感觉,但是却总是无法写出正确的答案,原因是对于题目的不熟悉,对于知识点的记忆缺失。打个最浅显的比方:这就跟我们认人是一样的,熟悉度不够。模棱两可。如见过一次面的朋友,下一次再见面,不一定能认出或者是叫出对方的名字,但是如果多见几次面印象就会更加深刻。这就像是学生们做题目,一次有点生疏,但是不定期重复做相同的题目,自然而然就学会了解题方法了。4、 试卷分析法每一次考试都是对孩子前一段时间学习到的知识的检阅,那么,每一次考试的试卷便是能够看出孩子学习的知识点哪些方面是薄弱环节。所以,每次考试后,家长们出来关注孩子的成绩的同时,请认真关注孩子的试卷分析。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做好试卷分析,我告诉大家一个最为简单的分析方法。每张试卷上面都有题目的序号,您可以先写好题目的序号,然后用特殊的符号标注题目的对错及得分情况。这样一看就能知道孩子哪些知识点丢到了多少分数,在根据丢分的情况去寻找孩子这段时间学习知识的薄弱点,然后再对症下药,对薄弱知识点进行重点复习。这样便能既节省时间,又有效的学习到知识。5、 科目交错复习法孩子在复习的时候,最怕的是知识点的串味,这样便会混淆不清。那么如何解决知识点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