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锈色棕榈象(Rhynchophorus ferrugineus)的检疫标准。该标准由中国国家林业局提出并归口管理,适用于对可能携带或感染锈色棕榈象的各种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的过程。主要内容涵盖了从样品采集、实验室检测到结果判定以及后续处理措施等一系列操作流程。

在样品采集部分,明确了不同类型的样本如何正确收集以确保能够准确反映实际情况。对于直接观察难以确认是否存在的锈色棕榈象幼虫或者成虫,则需要通过特定的方法如解剖等手段来进行进一步检查。此外,还规定了使用X射线扫描仪等非破坏性检测工具作为辅助手段之一,用于提高检测效率与准确性。

关于实验室检测环节,《LY/T 2607-2016》详细列出了多种可用于鉴定锈色棕榈象的技术方法,包括但不限于形态学特征比对、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扩增)等。这些方法各有优势,在实际应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案。

当完成所有必要的检测步骤后,将根据获得的数据信息来判断被检对象是否受到锈色棕榈象的影响,并据此决定下一步的处理方式。如果发现有锈色棕榈象存在,则需按照相关规定采取相应控制措施,防止其扩散传播;反之如果没有发现问题,则可以允许正常流通使用。

整个过程中强调了操作规范性和安全性的重要性,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各项指导原则,确保每一步骤都能达到预期效果。同时,也鼓励采用更加先进高效的新技术和新方法,不断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防控能力。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1-18 颁布
  • 2016-06-01 实施
©正版授权
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_第1页
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_第2页
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LY∕T 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65020 B65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 LY/T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 Technicalreulationfor uarantineofRhynchophorusferrugineus Oliver g q ( )2016-01-18发布 2016-06-01实施 国 家 林 业 局 发 布 LY/T26072016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标准由全国植物检疫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林业植物检疫分技术委员会 提出 (SAC/TC271/SC2)并归口 。 本标准起草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椰子研究所 国家 林 业 局 森 林 病 虫 害 防 治 : 、 、总站 。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宗世祥 阎伟 赵宇翔 任利利 刘丽 李娟 董燕 : 、 、 、 、 、 、 。 LY/T26072016 锈色棕榈象检疫技术规程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锈色棕榈象的检疫范围 产地检疫 调运检疫 检验鉴定 除害处理 以及检疫监管的 、 、 、 、 , 程序和方法 。 本标准适用于植物检疫机构对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 以及运载工具 包装物 贮存场所等的检疫 检 , 、 、 、 验 除害处理和监管 、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林业植物及其产品调运检疫规程 GB/T234732009 林业检疫性害虫除害处理技术规程 GB/T264202010 林业植物产地检疫技术规程 LY/T18292009 集装箱熏蒸规程 SN/T11242002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 锈色棕榈象 Rhynchophorusferrugineus Oliver ( ) 又名红棕象甲 椰子隐喙象 椰子甲虫 亚洲棕榈象甲 印度红棕象甲 属鞘翅目 象甲科 、 、 、 、 , Coleoptera, 隐喙象甲亚科 棕榈象属Rhynchophorus 是一种蛀干害虫 主要以幼Curculionidae, Cryptorrhychinae, 。 , 虫钻蛀棕榈科植物的主干为害 部分幼虫钻食生长点 锈色棕榈象不同虫态的主要形态特征参见附录 , 。 主要生物学特性及危害状参见附录 锈色棕榈象的寄主植物种类及国内外分布参见附录A, B。 C。4 检疫范围 锈色棕榈象寄主植物 以及上述物品的包装物 运载工具 贮存场所等 , 、 、 。5 产地检疫 51 调查时间与调查次数 . 在锈色棕榈象成 幼虫的发生期 依据该虫的发育历期以及各阶段的发生危害特点进行调查 以海 、 , 。 南为例 参见附录 调查次数每年不得少于 次 , B。 2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