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PPT课件_第1页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PPT课件_第2页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PPT课件_第3页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PPT课件_第4页
骨与关节检查方法及正常影像表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医学影像学骨骼和肌肉系统,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放射科,骨肌系统,包括骨骼系统和肌肉系统两部分。骨骼系统又包括骨和关节。骨肌系统疾病多而复杂,包括其外伤、炎症、肿瘤等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引起的骨骼改变,如营养代谢、内分泌疾病等。同一种疾病可累及骨、关节和周围软组织全部或部分。,骨肌系统,影像学的各种检查方法都能在不同程度上反映骨肌系统疾病的病理变化。而不同手段各有其优势。如X线片能观察病变的部位、范围和所引起的骨质破坏、增生等征象;CT对小病灶及病灶内部情况和软组织显示较佳;MRI对软组织及骨髓病变的分辨率更高。检查中需根据疾病的病理特征和临床需求,在X线检查基础上合理利用CT和MRI进一步检查。,检查方法正常表现基本病变X线表现常见疾病诊断,骨骼和肌肉系统,第一节 检查方法,一、X线 X线平片是骨肌系统疾病首选的检查方法。 骨骼与周围组织间、骨骼内部结构之间具有良好的天然对比,X线片可清楚显示骨关节结构及其病变;X线片影像重叠、密度分辨力低,故对小病变、早期病变及软组织观察不佳。,X线检查,作用:显示病变范围和程度,可能定性限度:早期可能阴性, 有时不能定性,1984-12-27,1985-01-28,X线检查方法,透视:仅用于骨折或关节脱位的复位和金属异物定位,X线检查方法,摄影:最常用多体位拍片。正、侧位,必要时加拍斜位、轴位和切线位;拍片范围要包括软组织和邻近关节,脊柱要包括邻近部位;必要时两侧对照。,肘关节正侧位,膝关节正侧位、轴位,腰椎正侧位、斜位,X线检查方法,血管造影:血管病变、良恶性鉴别、血供,检查方法,二、CT:断面成像,克服组织重叠,对结构复杂的一些深在部位(如脊柱、骨盆和颅面骨等)能较好的显示;密度分辨力高,能显示平片发现不了的细小病变,如小的骨质破坏、细微的钙化以及软组织肿胀或液化。并可测量CT值。,CT检查,适用范围:软组织病变和骨骼解剖较复杂的部位优势:显示解剖空间关系密度分辨力高,易发现病灶,确定部位、范围、形态与结构,CT检查方法,平扫:两侧对照扫描层厚25mm,如骨关节要行重建则需12mm扫描骨窗和软组织窗分别观察软组织窗:低窗位窄窗宽,L60HUW300HU骨窗:高窗位大窗宽,L400HUW500HU增强:软组织病变和骨病变的软组织肿块动态增强扫描了解病灶血流灌注根据病灶强化情况确定病变范围和性质,CT后处理功能 多层面重建技术:曲面重建多层面容积重建技术 表面遮盖显示法,CT检查方法,表面遮盖显示法,脊柱CT检查方法,在定位片上标定层面和方向椎间盘层厚23mm,脊椎510mm脊髓造影CT(CTM),CT检查方法,CT关节造影将对比剂注入关节腔进行CT扫。双重对比:在电视透视下, 向关节腔内注 射35ml非离子型碘剂, 再适量注入气体, 在关节外旋和内旋情况下, 分别进行扫描。,检查方法,三、MRI:任意平面成像,观察全面组织分比率高观察软组织、骨髓病变比X线和CT好不用对比剂可显示血管,有利于了解病变的血供和病灶与血管的关系关节内积液,采用T2WI扫描,液体信号很高,可达到关节造影效果对钙化和细小骨化显示不佳甚至不显示 MRI检查应结合X线检查进行。,MRI检查,对骨髓及软组织病变显示好钙化和细小骨化不如X线和CT,脂肪瘤,结核,MRI检查方法,平扫:线圈:体线圈表面线圈,关节应选择表面线圈以提高信噪比,使图像更清晰;序列:SE(自旋回波)快速SE脂肪抑制T1WIT2WIPDWI方向:冠矢横增强:目的与意义同CT动态增强可了解血液灌注,T1W,T2W,T1W,FS,T1W,Flash,C,C,超声成像检查,软组织病变的定位和定量具有显著的优越性无创,无X线辐射,价廉,设备轻便 图像对比分辨力远不如CT和MRI,征象显示不似X线、CT、MRI清楚,核素骨显像,显示全身骨骼形态,反映局部骨骼血供和代谢情况定位诊断 、早期诊断、疗效观察敏感性高,特异性不高,难以定性,第二节 正常影像表现,正常影像表现,一、骨骼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 1、骨的结构与发育骨的结构:人体骨按形状可分为四种: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骨质按结构分为,密质骨:哈氏系统组成,骨皮质和颅骨内、外板松质骨:骨小梁,小梁间充以骨髓,长骨,短骨,不规则骨,扁骨,扁骨,长骨,短骨,正常短骨、不规则骨,短管状骨,不规则骨,正常骨盆,扁骨,正常长骨,骨小梁,密质骨,骨髓腔,未成年肱骨近端表面,成年肱骨近端前面观,顶骨矢状缘颅内面观,成年股骨头、颈、大转子和股骨上段切面,颅盖骨的切面,骨的结构,图像放大,图像放大,骨的构成示意图,放大,放大,破骨细胞、成骨细胞、骨基质,放大,骨的结构,密质骨由哈氏系统组成(哈氏管和哈弗骨板)骨皮质的内、外环状骨板间,有无数沿骨干长轴的平行骨管,称哈弗管,哈弗管周围有多层同心板层骨,称哈弗骨板。松质骨由骨小梁组成,呈海绵状小梁间充以骨髓,正常影像表现,骨的发育 包括骨化和生长,骨化,膜 化 骨:颅盖骨、面骨软骨化骨:躯干、四肢、颅底骨混合化骨:锁骨、下颌骨,骨的发育,膜化骨:间充质细胞演变为成纤维细胞,形成结缔组织膜,膜的一定部位开始化骨形成骨化中心;软骨内化骨:间充质细胞转变为软骨原基,再由成骨细胞成骨形成原始骨化中心。 骨化中心不断扩大,完成骨的发育。,膜性骨发生简图,A.间充质中细胞集聚:骨原细胞分化B.细胞分化为成骨细胞:类骨基质形 成,类骨基质钙化形成骨C.骨膜发生,血管进入D.进一步骨化;破骨细胞与骨的改建,软骨化骨示意图,骨的生长 骨的发育过程就是成骨和破骨过程骨骼在成骨细胞的成骨过程中不断增大,同时通过破骨细胞的骨质吸收活动而改建、塑形。骨吸收的过程称为破骨骨髓腔的形成是由破骨完成的,骨的发育,影响骨发育的因素,骨生长的两个条件:成骨细胞形成骨样组织矿物盐在此沉积 同时破骨细胞进行骨吸收影响因素:钙磷代谢、内分泌和维生素等,骨骼系统的正常影像表现,2、长骨 小儿骨:是软骨雏型经骨化形成有3个以上的骨化中心 位于骨干者为原始骨化中心,出生已大部骨化; 位于两端者为继发骨化中心,出生仍为软骨。特点:骺软骨可分为骨干、干骺端、骺和骺板,骺,二次骨化中心,骺板,干骺端,骨干,临时钙化带,骨髓腔,小儿骨骼,小儿长骨,骨干骨皮质:管状骨周围由密质骨构成,含钙多。X线、CT表现为密度均匀致密影,外缘清楚,在骨干中部最厚,越近两端越薄;MRI任何扫描序列均表现为极低信号。骨髓腔:骨干中央,含造血组织和脂肪组织。X线表现无结构的半透明区;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红骨髓)或脂肪密度影(黄骨髓);MRI表现为中等信号(红)或高信号(黄)。骨膜:骨皮质外面和里面,分为骨外膜和骨内膜。骨膜为软组织,影像上不能显影。,X线片,CT,MRI,小儿长骨,干骺端:骨干两端的较粗大部分,由松质骨形成,周边为薄的骨皮质。骨小梁彼此交叉呈海绵状X线和CT表现为高密度细密网状结构X线和CT可见临时钙化带,位于干骺端顶端,呈一横行薄层致密带影(骨增长的地方)MRI为低于骨干髓腔的中等偏低信号(红),临时钙化带为低信号,X线片,CT,MRI,小儿长骨,骺:为长骨末完成发育的骨端胎儿及儿童时期多为软骨,即骺软骨,逐渐骨化 X线片上不显影,CT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MRI为中等信号骨化中心,X线片为小点状骨致密影,不断增大,CT表现为细密网状结构,MRI表现为中等偏低信号,小儿长骨,骺板(骺盘)骺与干骺端不断骨化,二者间的软骨逐渐变薄而呈板状X线片上表现为位于骺与干骺端之间横行半透明带影骺板不断变薄,称为骺线,最后消失,骨发育完成CT为软组织密度影MRI为中等信号,X线片,MRI,正常小儿骨骼,长骨,骨龄定义:骨的原始骨化中心和继发骨化中心出现时的时间,和骺线完全消失(骨骺与干骺端骨性愈合)的时间具有规律性,这种规律以时间表示即为骨龄。意义:骨龄判断(即根据正常男女各骨骨化中心出现时的年龄和骺线闭合时的年龄作为正常骨龄标准,判断个体骨的发育情况)可发现骨发育异常,对诊断内分泌疾病和先天畸形综合症由一定价值影响因素:种族、地区及性别,正常骨龄标准(以腕关节为例),头状骨:23月(13月)钩骨:24月(13月)三角骨:24岁(13岁)月骨:35岁舟状骨、大多角骨、小多角骨:57岁(46岁)豆状骨:810岁(68岁)桡骨远端骨化中心:79月(68月)尺骨远端骨化中心:68岁(57岁)掌骨近端骨化中心:13岁(11月3岁),男性 6岁,成人骨骼骨干-骨皮质:X线和CT为较厚的致密影,MRI为极低信号影;-骨髓腔:X线为骨皮质包绕的无结构半透明区,CT表现为软组织和脂肪密度影,MRI为中等偏高信号。骨端-骨性关节面:薄层骨板。X线和CT表现为光滑整齐的致密影,MRI无信号-关节软骨:覆盖于骨性关节面,X线不能显示,CT为软组织密度影,MRI为中等信号。,长骨,成年骨骼,外形与小儿骨骼相似骨发育完全,骺线消失骨性关节面关节软骨,X线与CT不能显示,MRI可显示,呈带状等信号影骨皮质较厚,密度高骨小梁分布的比例和排列方向也不同靠近关节附近常有子骨,子副骨,骨小梁,正常膝关节,成人骨骼,骨骼系统的正常X线表现,3、脊柱 颈椎7个,胸椎12个,腰椎5个,骶椎5个,尾椎4个由脊椎、椎间盘构成,脊椎(除C1外)又包括椎体椎弓:椎弓根、椎板、棘突、横突、关节突X线表现序列、曲度,椎体、椎间盘形态等,脊柱,脊柱,X线表现正位:椎体呈长方形,周围是骨皮质(均匀致密、轮廓光滑),内为松质骨(纵行骨小梁多、横行少),从上而下逐渐增大;椎体两侧可见横突;横突内测为椎弓根(椭圆形环形致密影),椎弓根向后内延续形成椎板;两侧椎板于中线联合形成棘突(尖向上的三角形致密影)。其上下方可见上下关节突;侧位:椎体表现为长方形均匀致密影;后方为椎管,表现为纵行半透明区;椎体后方可见椎板和棘突,腰椎显示清楚;小关节:下关节突在下一椎体上关节突后方,小关节间隙为匀称半透明影(C、T于侧位显示清楚,L则正位清楚);椎间隙,宽窄均匀的半透明影;椎间孔,半透明影(C斜位清楚、L侧位清楚)。,脊柱,CT表现椎体:骨窗显示为薄层致密骨皮质包绕略低密度松质骨,松质骨内可见“Y”形低密度线影(椎体静脉管);椎管骨环,由椎体、椎弓根和椎板围成。内可见硬膜囊、黄韧带和腰段神经根。硬膜囊为椎管中央低密度影;黄韧带位于椎板和关节突内侧软组织密度影,24mm;神经根位于硬膜囊前外侧,对称的圆形中等密度影。侧隐窝:前为椎体后缘、后为上关节突、侧方为椎弓根内壁,呈漏斗状,前后径不小于3mm,内有神经根;椎间盘:髓核和纤维环,低于椎体密度的均匀软组织密度影,50110HU。,脊柱,MRI表现骨性结构:骨皮质呈低信号,骨髓呈高或等至高信号;椎间盘:T1WI为低信号,不能区分髓核和纤维环,T2WI为纤维环低信号、髓核高信号;脊髓:中等信号,T1WI高于脑脊液,T2WI低于脑脊液;韧带:均为低信号,不能与皮质区分。,正常影像表现,二、软组织正常影像表现 包括肌肉、血管、神经、关节囊、关节软骨等X线检查由于其缺乏自然对比而不能显示各自组织结构,或仅可通过低密度脂肪组织观察到肌肉间轮廓CT在软组织窗由于低密度脂肪组织衬托下可清楚显示肌肉、肌腱和软骨MRI上,肌腱、韧带、纤维软骨和空气均呈低信号;肌肉和透明软骨呈中等偏低信号;可清楚显示椎管内软组织目前的CTA和MRA已取代了部分常规血管造影。,软组织,正常影像表现,三、关节 的正常影像表现包括骨端、关节软骨、关节囊骨端: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端关节软骨:关节面上覆盖的软骨为透明软骨关节囊:由外层致密的结缔组织和内层较薄的 滑膜组成,滑膜分泌少量的关节滑液,四肢关节,关节的正常X线表现骨性关节面:光滑整齐,密度均匀的致密影关节间隙:相对骨端之骨性关节面间呈半透明间隙,包括关节软骨及其间的真正微小间隙和少量滑液新生儿的关节间隙显得很宽,随着年龄增长间隙逐渐变窄X线平片不能显示关节囊、韧带及关节盘,四肢关节,四肢关节,关节的正常CT表现能很好显示关节骨端和骨性关节面,关节软骨常不能显示软组织窗可见关节囊、周围肌肉和囊内外韧带正常关节腔内的少量液体在CT上难以辨认,四肢关节,关节的正常CT表现关节骨端:光滑整齐线状高密度影像,关节面覆盖的关节软骨不能显示;关节间隙:位于关节骨端间的透亮间隙,软骨和滑液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