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源性疾患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1页
食源性疾患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2页
食源性疾患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3页
食源性疾患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4页
食源性疾患及其预防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n 我国 “菜篮子 ”的化学安全性问题以农药和兽药残留、环境污染物和真菌毒素等的污染较为突出。n 蔬菜中农药、重金属和亚硝酸盐分别超标 31.1% 、 23.5% 和12.1% ,其中尤以有机磷农药残留最为突出。n 在每年上报的食物中毒死亡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使用了国家明令禁止生产和使用的甲胺磷、双氟磷、氟乙酰胺、毒鼠强和克伦特罗( “瘦肉精 ”)等农、兽药残留引起的。n 据估计,人类肿瘤的 85-90为环境因素所致。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人类从食品中摄取了种类繁多且浓度高于环境浓度的有毒、有害物质。按美国毒物控制法登记的化学物质,大约有 66,000种,且每年有 300-700种新化合物引入经济用途 (包括食品添加剂、食品包装材料等食品加工中直接使用和农药、兽药、化肥、饲料添加剂等农业投入品 )。我国食品的安全性问题 2n 化肥、农药、兽药、生长调节剂等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使用的农药仍以杀虫剂为主,占总用量的68,其中有机磷杀虫剂占整个杀虫剂用量的 70以上;杀菌剂和除草剂占总用量的 18.7和 12.5,它们会造成食品污染,从而使蔬菜、粮食中农药残留超标。n 用于 “催熟 ”水果等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可能具有雌激素样活性,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后,会造成女性性早熟,男性性特征不明显等人体身体发育不正常现象(称为内分泌干扰效应)。造成我国食物污染的直接原因系源头污染 3世界性的安全问题l全世界每年有数十亿人患食源性疾病l工业化国家有 1/3人口患食源性疾病l每年导致数十亿美圆经济损失l儿童、孕妇、体弱、老人和穷人WHO 估计对中国食品工业出口的影响q盐酸克仑特罗 输港活猪引起港人中毒q兽药 输欧盟冻鸡q农残 输美、日、法蜂蜜q氯丙醇 输欧盟酱油4n 中国卫生部通报, 2005年第二季度共收到重大食物中毒事件报告 67起,中毒 2129人,死亡 59人n 发展中国家n 痢疾(食源或水源性):每年两百万人死于痢疾n 工业国家n 30% 的人口患有痢疾n 每百万有 20人死于痢疾n 全世界n 40-60亿例 食源性痢疾(据 WHO2002 年统计数字)n 每年在美国n 万食源性疾病n 住院治疗n 死亡澳大利亚每天有 11500人患食源性疾病5欧洲食源性疾病 弧菌病 趋势6食源性疾病凡是通过摄食进入人体的制病因素,使人体患感染性的或中毒性的疾病,都称为食源性疾患。 急性中毒与感染 急性并发症 食物过敏 慢性危害(慢性疾患、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 不确定性危害对人体的危害第一节 概述7一、 急性感染与中毒的定义急性感染与中毒的定义感染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引起的一类病症。中毒 是由于摄入已受毒物(素)污染的食品引起的一类病症。毒物(素)的来源包括某些细菌产生的毒素、有毒化学物质和某些动植物或真菌天然含有的毒素等。其发病机理是 : (1)细菌、病毒或寄生虫侵入肠粘膜或其它组织、繁殖并直接引起周围组织的损害; (2) 细菌和某些病毒侵入肠道繁殖,释放毒素,损害周围组织或干扰正常器官或组织的功能。8急性感染与中毒分类急性感染与中毒分类急性感染 急性中毒细菌性感染(感染型食物中毒)病毒性感染(食源性病毒性感染)寄生虫感染(食源性寄生虫感染)细菌毒素中毒(毒素型食物中毒)化学性中毒(化学性食物中毒)动物毒素中毒(动物性食物中毒)植物毒素中毒(植物性食物中毒)9二、二、 发生急性并发症的估计发生急性并发症的估计虽然发生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还不十分清楚,但据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 估计,大约有 2-3%的食源性疾病病人可以导致继发性慢性疾病。如大肠埃希氏菌 O157:H7可以引起婴幼儿肾功能衰竭;沙门氏菌可以导致变应性关节炎( reactive arthritis) 和严重感染;李斯特菌可以引起脑(脊)膜炎 (meningitis)和死胎;空肠弯曲菌可能是并发急性感染性多神经炎( Guillain-Barre syndrome) 的最主要的诱因三、 食物过敏食物过敏除了食物中毒外,某些含有过敏源的食物还可以引起食物过敏。大多数情况下,食物过敏只是引起一些轻型症状。但对某些食物有高度敏感的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