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1页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2页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3页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4页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毕业论文+CAD图纸全套】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目 录 摘要 . 1 关键词 . 1 . 1 . 1 1 绪论 . 1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2 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内外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 2 外机具研究现状 . 2 内播种机研究概况 . 3 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内容与方法 . 4 题的主要任务 . 4 课题研究的内容 . 4 课题技术路线 . 4 2. 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 5 艺要求 . 5 具要求 . 5 种机的性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 5 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整体结构的设计 . 5 种机的整体设计原则 . 5 种机的总体结构 . 6 择与播种机匹配的拖拉机型号 . 6 种机的幅宽匹配 . 6 沟器的布置 . 6 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 6 3. 播种 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其参数的确定 . 7 架 . 8 钟器 . 8 型的选择 . 8 槽轮排种器的机构和工作原理 . 8 构参数 . 9 轮轴至排种器轴的传动比 . 9 沟器 . 12 沟器的性能要求 . 11 沟器的总体设计 . 11 沟 器关键参数的选择 . 12 土隙角 . 12 壁长度 . 12 压轮 . 15 压轮的作用 . 15 压轮的类型 . 15 压轮的选择 . 16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轮 . 16 轮直径 . 16 地板的设计与布局 . 16 肥箱 . 18 (肥)箱的设计 . 18 肥箱容积的确定 . 18 种机长度 . 18 种机高度 . 18 4 播种机受力分析 . 18 拉机的功率校核 . 18 沟器臂弯矩的校核 . 20 沟器连接螺栓强度校核 . 20 沟器梁的强度校核 . 21 轮轴的校核 . 22 结论 . 23 致谢 . 23 参考文献: . 23 附图 图 1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总体装配图 . 1 图 2 地轮 . 2 图 3 机架 . 3 图 4 开沟器 . 4 图 5 排种器装配图 . 5 图 6 外槽轮 . 6 图 7 镇压轮装配图 . 7 图 8 镇压轮 . 8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 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 摘要 :小麦和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在我国种植面积广泛 。 目前我国大中型播种机技术比较成熟,但 受体积,转弯半径和配套动力的制约,不适合小地块作业。而我国个体农户较多,种植面积较小。 因此本文了 设计一种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 机, 该播种机由拖拉机牵引,能一次完成施肥,播种,镇压作业,能够实现种肥分施,降低伤种率以及提高化肥利用率。本文 对播种机的排种器,开沟器,地轮等关键部件进行了设计 , 确定了 工作部件的关键参数。 最后对关键部件进行了强度校核 , 各部件均能满足要求。 关键词 : 施肥播种机;设计;开沟器;排种器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2 s an in At by of is is So a is by it at of of on to 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3 1 绪论 我国目前人均耕地面积仅 ,尚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3,且耕地总体质量不高。一二类耕地仅占耕地总面积的 21%, 79%的耕地属于中低产地。而我国 又 是主要的干早国家之一。干旱、半干旱及半湿润偏旱地区的面积占国土面积的 1。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多地少,用占世界 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 22%的人口的大国里,农业的极端重要性更加显而易见,而发展农业就要依靠农业机械化,才能有效的解决人地矛盾。 我国的农 业机械相对于发达国家还比较落后。美国等发达国家 20 世纪初就开始积极推进土地的规模经营,并实现了机械力对人力和畜力的替代, 20 世纪 70 年代实现了全面机械化,进入 90 年代后全球卫星定位系统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工人的装备水平已经接近或超过产业工人。而我国 目前 仍实行以农户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经营,农业机械虽有一定程度的推广和应用,但人力、畜力以及传统的耕作习惯和耕作方式仍占主导地位。据国际年鉴统计,我国平均每个经济活动人口占有耕地面积 顷,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占美国平均水平的 每千人化肥施用量 ,略高于亚洲平均水平,但仅占世界平均水平的 占美国平均水平的 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虽逐年增加,但应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不够。在这种形式下,我们要提高我国农业水平,就要实施农业机械化,但对于我国小规模经营的现状,实施大型播种机械难度很大。因此本课题设计出的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它具有结构简单、功率消耗小、体积小等特点,对推广农业机械化相当有利。 课题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粮食是维持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生活资料是最具基础性战略性的物资提高粮食 产量、保障粮食安全是保持国家社会稳定、保证国民健康、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农业科技工作的首要任务。 机械化水平是衡量农村、农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确保提高农村生产力,促进更多的劳动力转移,彻底改变传统的小农经济耕作方式的前提和依据。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大,中央加大对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支持力度,农村的机械化水平逐年提高。我国农业发展已进入 “高产、高效、优质、安全 ”新阶段,从而也引发了对提高农业机械化程度的强烈要求。 农作物种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良好的种植是保证出苗齐全和禾苗 茁壮成长的基础。采用机械种植不仅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也能为机械化田间管理创造良好的条件。 究的目的和意义 小麦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尽管我国大部分地区早已实现播种机械化,但目前的播种机质量还不能满足高产的要求。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同时考虑到了农户经营面积少 , 作业地块小等特点 , 且功能较多,可一次性完成化肥深施、小麦(水稻)播种、镇压保墒等多道工序,与传统的耕作方式相比,具有减少作业程序,省工省力,节本增效,提高化肥利用率,保护环境,抑制沙尘暴,增产粮食等优点。通过改变开沟器的形 状和安装形式能有效解决作业时的壅堵现象。此外还 具有种、基肥分施的特点,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水稻出苗率、品质和产量,降低化肥施用量 30%左右;与插秧相比,省去了稻种育秧、拔秧、运秧、插秧、大田普施基肥等多道工序,节省了大量劳力;该机可以播水稻和小麦;可在平原和丘陵地区的小平原上作业。因此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广阔的推广前景 23。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4 内外播种机的研究现状 外机具研究现状 目 前国外对播种机具的研究已取得了较大的成就。国外农场的土地面积一般比较大,田间拖拉机的功率也较大,国外的播种机大都以大中型为主,它们基本是多梁牵引式大型播种机(如图 1示),横梁多、开沟器之间间距大,播种机又宽又重,一般都是气力式的,土壤工作部件也做得比较复杂。但转弯半径大,需要很长的地头,主要用于大面积作业,与我国地块小的实际情况相差甚远。如美国的 、 和澳大利亚的 等播种机的性能等都比较优良 4。然而, 由于种植方式、土地条件以及经济发展等多种因素,国外的播种机从其结构和工作性能方面均不能适应在我国土地条件下使用。 图 1大利亚锄铲式播种机图 美国 590 计用于普通耕作和保 护性耕作情况下的谷物播种整机开沟器为双排结构,播种行数为 16 行。排种 (肥 )器为外槽轮式,开沟器为圆盘切刀式,为此开沟器单体较重,有利于免耕作业。开沟器单体仿形,土壤扰动小,坚固耐用。圆盘切刀直径为 锋角度为 20o,标准配置为单圆盘开沟器,调,如拧松前方固定螺栓则可使行距加大到 体仿形为压簧式,压簧可给每个开沟器提供 734压力使其入土或用于切割残茬 5。 内播种机研究概况 中国从 20 世纪 50 年代引进了谷物条播机、棉 花播种机等。 40 多年来,几代农业机械化工作者汲取传统抗旱耕作法的精华,并结合现代耕作技术与机械化手段,已先后研制出一批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旱地耕作机具,它们将逐步取代传统的耕作机具,现已形成了适用于不同区域的机械化耕作体系。但目前国内生产施肥播种机的专业厂产品开发能力很弱,现有的施肥播种机在产品数量质量 和 上都不能满足生产需要。而且存在对地域和土壤条件适宜能力差、机具通过能力不强、可靠性差,不能一次完成开沟、排种、排肥、覆土、镇压功能等问题。 图 1由中国农业大学研制的 2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它采用 了双排梁结构,使同一排梁上的开沟器间距达到 40用了专利产品 “复合型开沟器 ”实现现种肥垂直分施,种肥间距可达到 5上,但是体积大,不适合小地块作业。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5 图 1小麦免耕覆盖播种机 图 114)系列联合整地施肥播种机 如图 1示, 14)系列联合整地施肥播种机是由旋耕机部分和播种、施肥部分组合而成的农业机械,一次完成旋耕碎土、施肥、播种和震压等多种农艺,适用 于种子直径不小于 2类、玉米、豆类、花生等农作物的旋耕、播种作业,也可单独完成旋耕、整地作业。但是制造成本高,价格昂贵,得不到很好的普及。 我国 个体农户较多, 地块较小,为了操纵灵活,播种机一般都设计为悬挂式的,质量相对比较小。但是由于土壤容重一般较高,故要求播种机单体又必须有一定的重量才能达到入土开沟的目的。同时,在我国拖拉机功率有限,播行不能太多,否则播种机工作阻力太大,而拖拉机动力不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现有的条件下,选择或设计合适的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 题研究的主要任务、内容与方法 题的主要任务 本课题的 主要任务 是根据国内外研究现状完成一台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设计。总结现在已有的施肥播种机的不足,对其进行改进,设计出适合我国稻麦种植的施肥播种机械。设计时不仅要确定各部件的结构还要确定最佳的工作参数,使其适合各种田地环境,工作效果最优化。 课题研究的内容 该课题主要完成对小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构造的设计。用 图软件进行整体机构设计分析。设计分析后对各关键部件进行校核,使其满足工作要求。包括地轮,排种器,排 肥器,种肥箱,开沟器,镇压轮,机架,传动机构等设计。 课题技术路线 了解国内外播种机的研究现状状 总体方案的确定 关键参数的确定及关键部件设计 问题的提出 通过图书馆网络资源访问电子期刊 学校实验室观看播种机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6 2. 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总体结构的设计 艺要求 ( 1)能按质量完成播种作业,适时播种,适量播种,保证合理的播种深度; ( 2) 能 适应小地块作业; ( 3)能同时播种小麦和水稻; ( 4)能改善土壤状况,上下层土壤不翻转,土壤侧向位移小,保墒蓄水,提高地表积温; ( 5)可以一次完成播种,施肥 , 镇压等工序。 具要求 ( 1)针对我国农业动力机械马力小的特点,设计播种机具, 该机具 与东方红 15 型小四轮拖拉机匹配,机组作业速度 h; ( 2)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尽量减轻机具质量,便于悬挂和田间运输; ( 3)作业时稳定性好,播深和播量均匀。易于操作,减少作业过程中机具的振动; ( 4)地轮滑移率应该在农艺要求的范围之内; ( 5)要做到种肥分施,避免烧苗,播种深度要一致,能将种子和肥料层播(施)入土壤,且种子与肥料之间至少用 3垂直土层隔开 ; ( 6)要有很好的上下左右仿形功能,覆土镇压效果要好,播种作业后,仍然能保持良好的地形。 种机的性能要求和性能指标 播种应根据当地的作物栽培制度,农艺要求进行作业。播种时要求播种量满足农艺要求且可调;种子在田间分布均匀合理,保证播深、株距、行距一致且可调;种 子播在湿土层中且用湿土覆盖;施肥时要求肥料施于 侧下方 ,种子损伤率低。 播种机的性能指标是评价其工作质量的标准,常用如下指标来评价: ( 1)总排种稳定性:播种机在规定的工作条件下排种量的稳定程度,即在播种机允许的工作环境内(如允许在 10的坡地播种,允许机速在一定范围内变化,允许种箱没种子量变化,等等)总排种量保持不变。田间可用不同行程或不同地段的整机总排量的变异系数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 2)各行排量一致性:指一台播种机上各个排种器在相同条件下排种量的一致程度。要求各行的排量一致。通常以播种机一定行距内各行 排量的变异系数或相对误差来表示。 ( 3)排种均匀性:指从排种器排种口排出种子的均匀程度。 ( 4)播种均匀性:在种子种沟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 5)播深稳定性:在种子上面覆土层的稳定程度。要求规定播深 1合格。 ( 6)种子破碎率:在排种器排出种子中受机械损伤的种子量占排出种子的百分比。 ( 7)粒距合格率:对单粒精密播种通常以测得粒距的合格率来表示。设 t 为粒距样本(不整理数据完善设计 计算机建实体模型 对相关部件做强度校核 合格 不合格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7 小于 250)的平均值,则 漏播。合格粒距数占取样总粒距数的百分比为粒距合格 率 6。 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整体结构的设计 种机的整体设计原则 ( 1)结合我国农业的实际情况,参考小麦和水稻本身特性和国内外的播种机,设计出一种既满足功能要求又适合我国农艺情况的播种机; ( 2)为了避免土壤被压实,尽量减少作业机器进入土地作业的次数,因此采用复式作业,将施肥、播种、镇压等作业一次性完成; ( 3)为了作业方便,要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基础上,减少整机的体积,尽量将整机结构设计紧凑。另外,在满足强度要求的前提下,要减轻整机的重量,节约使用材料; ( 4)为了降低成本,要在满足各项 要求的基础上,尽量简化结构,同时还要考虑到零件的互换性和可装配性。 种机的总体结构 择与播种机匹配的拖拉机型号 本设计选用东方红 小四轮拖拉机,播种机与拖拉机采用三点悬挂的方式连接。前轮距为 900轮距为 960定牵引力为 350 公斤力;结构重量为 950 公斤,使用重量为 1070 公斤;使用 档工作为 里 /小时;额定功率为 15 马力;额定转速为 2000 转 /分 7。 种机的幅宽匹配 播种幅宽应满足幅宽配套的要求,即农具作业幅宽应大于或等于拖拉机轮子外廓宽度, 以避免拖拉机轮子压已完成作业的地面,并保证农具可以作业到地边。根据东风 麦和水稻的行距一般取 15此作业行数为 8 行,工作幅宽为 沟器个数为 8。 沟器的布置 开沟器工作时,将部分土壤升起、抛翻、推挤或挤压,使开沟器前方形成前丘和播后地表形成沟痕。特别是在整地条件差、土块大、杂草和残茬多的情况下,前丘突起较大。为了不使相邻两开沟器的前丘连片,它们之间必须要有足够的间距。若该间距大于农业技术要求的行距时,常使相邻两开沟器排成前后两列,同时前后列开沟器的距离必须保证后列在已稳定的土壤中工作,以保证后列开沟器的开沟质量。本设计中的铲式开沟器,开沟器个数为 8 个;列数为 2 列;前后列距离为 30。 开沟器的布置如图 2 图 2沟器布置示意图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8 种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小型稻麦施肥播种机由机架、种肥 箱、外槽轮排种器、外槽轮排肥器、开沟器、输种管、输肥管、镇压轮、地轮等部分组成。 播种机工作如图 2示,播种机通过上悬挂板 1 和下悬挂板 4 与拖拉机联接。通过调整拖拉机悬挂装置的上拉杆的长度调节机组的前后水平。机组的左右水平调整可利用调节拖拉机悬挂装置上的右吊杆的长度来调节。工作时,开沟器 6 先在地面上开出种沟,地轮 2 转动,由链条传动带动排种排肥轴转动,从而使肥料及种子经由输种输肥管到播种沟内,每个开沟器后设置一镇压轮,播种后进行镇压。当播种机在地头转弯时由拖拉机的悬挂系统提升播种机,将播种机升起,此时播种机 停止工作。当播种机转弯后开始进行下一趟工作时,在通过悬挂系统降下播种机,播种机便开始工作 。 图 2型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的总体结构图 3. 播种机关键部件的设计及其参数的确定 本课题设计的稻麦两用施肥播种机采用三点悬挂式,主要机构包括:机架,排种器,开沟器,输种管,镇压轮,地轮及种肥箱 7 个部分。 主要技术参数: 外形尺寸(长 宽 高机具质量( 350 作业行数 8 行 行距( 150 种子箱容积( L) 45 化肥箱容积( L) 90 播深( 35 化肥深度( 810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9 漏播率( %) 3 生产率(亩 /小时) 轮直径 ( 45 排种器形式 外槽轮式 排肥器形式 外槽轮式 传动机构形式 链条 镇压轮形式 圆柱型 架 机架是播种机安装全部工作机构的基础。分框式和单梁式两种。悬挂式谷物播种机多采用单梁式机架,多用方形钢管制成。机架在前方,固定有三点悬挂机构 9。机架由热轧等边角钢焊接而成,角钢的截面尺寸如图 3示。开沟器,地轮和镇压装置以及种肥 箱 等部件均安装在机架上。 图 3 种 器 排种器是播种机的主要工作部件,配置在种子箱 下方 或开沟器上方,是决定播种机质量的关键因素,其功用是将种子箱内的种子按播种要求定量、均匀的排出,并经输种管、开沟器落入种沟内。对排种器的要求是:播量稳定可靠,排种均匀,不伤种子,通用性好,播量调整范围大,调整方便可靠等。 型的选择 排种器的种类很多,应用于谷物条播机的主要有外槽轮式,内槽轮式拨轮式,磨盘式、纹盘式、钉轮式,离心式和气力式等多种。 ( 1)外槽轮式排种器结构简单、容易制造、播量调节方便 、工作可靠。 ( 2)圆盘式排种器和窝眼轮式排种器的排种质量取决于型孔和窝眼的充种情况 若能根据农艺要求对稻种进行包衣和丸粒化处理。则可大大改善稻种的充种性能 提高排种均匀性。 ( 3)气吸式排种器对种子的尺寸和形状要求不严、伤种率小、作业速度较高、可用于水稻精密播种。但是其结构复杂、制造要求高、成本大。所以只适用于大中型水稻精密播种机。 由于外槽轮排种器排种性能稳定,对种子适应性广,已是一个标准化产品,播种时采用外槽轮排种器,排肥采用外槽轮排种器 10。为了能满足精少量播种的要求,将排种轮改为小槽轮(由原来 10 槽改为 16 槽)并提高转速,从而减少了播种量,提高了均匀性。 槽轮排种器的机构和工作原理 如图 3示,外槽轮排种器主要由外槽轮、排种盒、排种轴、阻塞套、排种舍、挡圈组成 11。工作时,排种轴带动外槽轮转动,种子箱内的种子靠重力充满槽轮的凹槽。随着槽轮的转动,凹槽内的种子就被强制从排种盒下排出,落入输种管里,然后掉到种沟里,随即被土覆盖。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0 图 3槽轮排种器的结构图 构参数 外槽轮排种器的主要参数有槽轮直径,工作长度,齿槽数,齿槽断面形状,槽轮转速,槽轮与排种盒的相对位置等。这些参数影响着外槽轮排种器的工作性能。 ( 1)槽轮直径 d:槽轮直径过大,排种器尺寸增加,在相同播量下转速和工作长度就相应减小,这会影响排种均匀性;直径过小,同播量下就必须提高转速,会增加种子损伤率。播 麦类槽轮直径一般在 40 51前应用最多的小槽轮排种器槽轮直径为40样对水稻种子可适当提高转速,增加脉冲频率,减小脉冲振幅,因而排种均匀性略好于大直径。因此本机设计槽轮直径取 d=40 ( 2)槽轮的工作长度 L:槽轮工作长度太小,将使排种器内种子流动不畅,形成局部架空,使排种均匀性变差。实验表明,槽轮工作长度不应小于种子长度的 。播麦类谷物时,可取 L=30据种子的不同类型,槽轮工作长度可在 30围内调整。因为本次设计的播种机同时播小麦和水稻,小麦种子的长度大 于水稻种子长度,因此排种器取 L=40 ( 3)齿槽数 Z:为了能满足精少量播种的要求,本机设计的齿槽数 Z=16。 ( 4)齿槽断面形状:弓形凹槽断面便于充填和排出种子。因此齿槽断面采用弓形。 ( 5)槽轮转速:槽轮转速过高易伤种,过低又对排种均匀性不利。为提高播量的稳定性,槽轮适宜的转速为 9 60r/。 轮 轴至排种器轴的传动比 外槽轮排种器的播量,取决于槽轮的有效工作长度和转速。转动的槽轮和不转动的阻塞套可以在排种盒内随排种轴左右移动,轴向移动的排种轴,即可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用以调节 播量。当槽轮的工作长度不能满足要求是,改变槽轮转速即可扩大播量的调节范围。本播种机转速一定,通过改变槽轮的工作长度,用以调节播量。 驱动轮(无打滑)转动一转播种机播下的种子量( /g 等于 12: 310M D Q B ( 3 式中 :Q 播种量, 2/kg D 地轮直径; B n a 播种机幅宽;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1 n 开沟器数; 这时每个排种器播下的种子容积( 3 /cm 为: 310 ( 3 式中 种子的容重, 3/g a 行距, 考虑到播种机轮子的打滑,则: 3101( 3 式中 打滑系数。 轮子转动一转槽轮播下的种子容积( 3 /cm : 0U 3 由此 : 30101U D Q i( 3 注:计算值 0U 必须是该组种子中最大值,并以最大播种量 按公式 3算。 式中:农业机械中滑移系数 的允许范围 3% 8% 13,取最小值 3% ;小麦的播种量为 05 180 2/kg 最大值 14;小麦容重 在 3/g 15,取最小值。 计算得0 3 /cm 排种器一般设计用于多种作物,其播种量变化范围从式 ( 3得出结论,这些播种量或当0U常数时用改变传动比 i (不移动槽轮)或当 i 常数时用改变工作容积0U(移动式槽轮)或者同时改变0U和 i 加以保证。 因为槽轮长度受到排种器在种子箱底下布置的限制,则为了传动系统的通用化,规定用换位或变换齿轮和链轮的办法以得到多种传动比 i 。此外, i 值的选择还受槽轮圆周速度 限制,提高 过一定值会使种子流的均匀度变坏,因为: b v Di n v d ( 3 则: 3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2 式中: 排种器和传动轮轴的转速; 机组前进速度; d 槽轮直径; 如果取mv 则从公式( 3: d (3当谷类作物,播量 1 2 0 2 0 0Q 公斤 /公顷时,可取 0 0 0 5a 。本设计中2m a x 1 8 0 /Q k g h m 。取 ; 450D 。则 。 沟器 沟器的性能要求 开沟器是播种机关键的部件之一 ,它的 作用是开沟,倒种入土和覆土。 开沟器的 结构及布局合理与否不仅会影响开沟情况,而且还会影响种肥的流畅性、进而影响播种质量 和 种子发芽率。由于开沟器的作业条件较恶劣,工作难度较大, 所以对开沟器的性能要求会比较高。施肥播种机上的开沟器的性能要求大概有以下几点: ( 1)开沟的深度和宽度 应能 符合要求; ( 2)土层翻转少,不混淆干湿土,保证种子落在沟底的湿土上; ( 3)开沟深浅能调节,并能随地面仿形,保证开沟深度的一致; ( 4)入土性能好,不易被杂草和湿土阻塞; ( 5) 能实现 种肥分施。要在播种时一次施入大量的肥料,以保证作物生长期需要,因此必须种肥分施,以免烧种。根据播种时土壤情况不同,施肥量也不同,在供水充分、肥沃的土壤上为了取得高产,往往用大施肥量;而干旱贫瘠土壤上产量不高,相对施肥也少 。另外对于小麦窄行作物如果采用种肥侧施不仅增加了开沟器的个数、成本和开沟器的安装难度,而且增大动土量、堵塞率。因此一般采用垂直分施 16。有资料表明,深施肥,在施肥深度 8公顷用量 300种深度 3公顷用量 300情况下,采用肥料深施比撒施小麦亩产可增加 20%17,从而增加农民收入; ( 6)开沟器布局合理。开沟器的布局是非常重要的。它布局合理与否,不仅直接影响到开沟器的堵塞,而且影响到播种机的整体结构。在保证顺畅的情况下应尽量使整机结构紧凑,减小整机尺寸。 沟器的总体设计 目前,在小型播种机上使用的开沟器主要功能单一,不能实现种肥分施。 小型 播种机一般采用两个开沟器前后布置,分别开出肥沟和种沟, 工作时 先将肥料施入肥沟,然后把种子播到种沟内;这样将导致播种机体积大,结构复杂,土壤扰动大,不适合于小型播种机 18在我国 , 大中型播种机开沟器结构比较成熟,但由于受体积大,开沟阻力大,覆土不好等因素的制约,不适合小型播种机小地块播种作业。本课题设计的小型开沟器能够一次完成开沟 ,施肥,播 种工序 。播种机在工作时,开沟器在耕地上开出肥沟和种沟,同时引导肥料和种子进入肥沟和种沟内,靠土壤自动回落覆盖肥料和种子。开沟器的结构如图 3示。 开沟器通过螺栓固定在机架上,在播种作业中随播种机前进;开沟器的侧壁设计成台阶状,回土时间就有先后之分。后侧壁结合散种板将前侧壁形成的种沟刮平。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11970985 13 图 3沟器结构示意图 沟器关键参数 的 选择 土隙角 入土隙角 为开沟器底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 20。入土隙角的存在有利于开沟器迅速破茬入土, 过小入土性能变差,且底边易于磨损。 过大将使土壤提前回落,使肥料不能达到该开沟器的最大深度,一般取 为 5左右,经过多次试验取 5 度。 壁长度 22 在播种过程中,开沟器随播种机前进,种子在开沟器导种板上滑 下,经散种板和两侧壁把种子成条铺撒在种床上。 (1)种子下落时初始速度计算 播种机工作时排种器是由地轮通过链条带动,排种盘的转动线速度21: (1 ) ( 3 式中, D 为排种盘直径; q 为每穴排种粒数; 为地轮滑移率; z 为排种盘上型孔数; 根据有关资料,取 5 /m km h ; 25% ; 6z ; 40D ; 1q ; 15s 。 代入上式得: s。 种子下落时的绝对初速度为: 22( - s i n ) ( c o s )m p pv v v v ( 为落种角) ( 3 落种角取 44 , 有较好的播种效果 22。 买文档就送您 纸全套, Q 号交流 401339828 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