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精品详案_第1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精品详案_第2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精品详案_第3页
2018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第18课《富饶的西沙群岛》--精品详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 新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上册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在中国南海距海南岛 180 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象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这片岛屿的面积虽小,但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处于太平洋的交通咽喉地位,是我国的海防前哨。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哪里吗?预设:西沙群岛。 (板书)2、出示地图,让学生找到西沙群岛的位置。同学们找的可真准!这就是西沙群岛。我国南海中四大岛屿之一。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去西沙群岛旅游。3、理解“富饶” 。西沙群岛是什么样子的呢?预设:富饶。 (板书)什么是富饶呢?提示学生注意“饶”的偏旁,食字旁,民以食为天,吃饱了才会感觉富足。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西沙群岛的特点是什么?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西沙群岛的特点?预设: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追问:你在哪里找到西沙群岛的特点的?第一自然段。全班一起读读这个自然段。那么西沙群岛有哪些优美的风景和丰富的物产呢?预设: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贝壳,海龟,鸟。四,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此时此刻,我们站在西沙群岛的海边,来看看海水是什么样子的?预设:五光十色。师:“五光十色”说明了什么?(生:颜色多。 )师:都有哪些颜色?(生:深蓝的,淡青的,浅绿的,杏黄的。 )师:颜色真丰富啊,那为什么不用五颜六色来形容呢(生:因为“五光十色”说明水颜色多,还写出了海水有光泽)师:说的真棒,你抓住了“五光十色”比“五颜六色”多出的一个“光”字。每当早晨,太阳出来时,灿烂的阳光往海面上一照,海面就出现了各种色彩,真是 。 生:五光十色。 师:为什么西沙群岛的海水是五光十色的?生:因为海底.。师:西沙群岛的海水就是这么美,没有哪里的海水能超过它的,书上用一个词语来表达,是什么?(生:瑰丽无比。 )是的,瑰丽到没有海水能与之相比。师:这样的海水你喜欢吗?喜欢的话就多读几遍(生自由读)谁想站起来对着海水美美地读呢?(抽生读) 五,海水这么美,那么海里的生物也一样美吗?自由读第三自然段,看看海底的生物是什么样子的?边读边用铅笔圈出海里的生物。生按课文顺序说。珊瑚,海参,龙虾。师:这就是珊瑚,好看吗? 生:好看 师:你想用什么词来形容。 生 1:各种各样的珊瑚 生 2:千奇百怪的珊瑚 生 3:形状各异的珊瑚 生 4:多姿多彩的珊瑚。 生 5:五颜六色的珊瑚。 师:大家说得好,课文写得更美,快快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这些珊瑚是什么样子的? 生:绽开的花朵,分枝的鹿角。 师:这是什么句式?(比喻句)观察图片,你们来当一当这多姿多彩的珊瑚。(生做动作,绽开,鹿角) 师: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这么多形态各异的珊瑚,你能读出珊瑚的美吗?(抽生汇报读) 师:这是海参,读读这句话,你觉得哪些词表现出了海参的美特点?为什么?(生自由读) 生 1:“到处”用得好,它写出了海参的多。 生 2:“懒洋洋”用得好,它让我知道海参懒的都不想动了。 生 3:“蠕动”写得好,它说明了海参像蚯蚓或毛毛虫一样在慢慢地爬。 (动作演示什么是蠕动) 师:你想怎样读这句话?读给同桌听一听(抽生读) 师:学生评价他读的怎样? 生 1:读得太快 生 2:没有读出海参的懒(再抽一生读) (全班齐读,强调“懒洋洋”拖开调读,节奏要缓慢) 师:哪个词写出了海参的特点? 生:懒洋洋(师板书:懒洋洋) c、师:快看,这是大龙虾。它给你们什么感觉。 生:威武。 师:做出威武的样子(生做出威风、神气十足的样子) 师:同学们一个个好威武。谁能读出大龙虾的威武?(抽一男生读,声音特低)师:老师只能说你长得威武,但读的不威武,谁想挑战他?(再抽一生读) 师:在这几种海底生物中,你最喜欢谁呢?喜欢美丽珊瑚的举手,喜欢懒洋洋的海参的举手,喜欢威武的大龙虾的举手。请同学们合作完整地读读这一段吧。(分角色读) 师:作者还向我们介绍了海底的鱼。让我们一起潜入海底去看那里的鱼吧。老师找一名同学读第 4 自然段,其它同学闭上眼睛来体会。此时,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生 1:鱼太多了! 生 2:鱼好美啊! 师:默读 4 自然段,从哪儿看出鱼的多呢?用横线画出来,从哪儿看出鱼的美呢?用“”画出来。 生 1:我从“成群结队”这个词知道了鱼很多。 生 2:我从“多得数不清”这个词知道了鱼很多。 生 3:我从“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 ,这句话中知道了鱼很多。 师:鱼真的是一半吗? 生:不是,是为了突出鱼的多。 师:这是一种新的修辞手法叫夸张。 (出示课件“一半一半”中的“一半”越变越大)你能把这句话夸张地读一读吗?(生读这句话,重读“一半” ) 师:生活中,你见过夸张手法的运用吗? 生:这几天公交车上的人太挤了,都快把我挤成夹肉饼了。 师:人怎么能成了夹肉饼,这就是在夸张,突出了公交车的拥挤。像“白发三千丈、 “飞流直下三千尺”都是在夸张。继续汇报 生 4:我从“有的有的有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