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_第1页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_第2页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_第3页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_第4页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与追授郑德荣等7 名同志决定观后感合集追授郑德荣等 7 名同志决定观后感接周山路办事处党工委通知,观看学习了 2018年 6 月 28 日晚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播发的中共中央关于追授郑德荣等 7 名同志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视频。这 7 位优秀的共产党员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践行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展示新时期共产党员的先进形象,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和爱戴。李泉新,男,汉族,江西丰城人,1958 年 2 月出生,1976 年 2 月参加工作,1985 年 8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江西省委第三巡视组原组长。2016 年 5 月31 日因病医治无效去世,年仅 58 岁。李泉新同志信念坚定、对党忠诚,在纪检监察和巡视战线工作 27年,始终秉持“没有不能揭的黑、没有不敢碰的恶” ,与腐败分子作坚决斗争。他坚持原则、执纪如铁,发现问题线索严查到底,面对威胁恐吓毫不畏惧,忠诚履行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神圣职责。他勤于钻研、善作善成,每打一仗都及时总结,不断改进巡视工作方法。他模范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对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的干部及时谈话提醒,为多名党员领导干部澄清问题。他不徇私情、秉公办事,坚守自身干净的行为底线,任何时候都不开特权口子,树立了纪检监察干部和巡视干部的好形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党员干部要“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 ,这是对做一名好的党员干部的切实要求。 “对党忠诚”需要我们坚定理想信念,牢记党员使命,履行党员义务,忠诚,这是党员的首要品格,是党性的基石;“个人干净”需要我们遵守党纪国法,坚持廉洁从政,永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敢于担当”需要我们奋发有为想干事,求真务实能成事,敢于担当责任,勇于挑战困难。所有的党员干部都不能把做忠诚、干净、担当的共产党员只当做一句口号,而是要放到心上,落到实处。虽然一直以来,我也努力的向优秀的共产党员学习,工作上时刻严格要求自己,但也经常在扪心自问,是否真的可以无愧于忠诚、干净、担当这些沉甸甸的的词语。对党忠诚是毫无疑问的。新形势下,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党同志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 。对党绝对忠诚就要在党爱党、在党言党、在党忧党、在党为党,实际工作中接受党的领导、拥护党的决策、遵守党的章程,与党共同成长。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我始终牢记,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和社区形象密不可分,不能因为自己的不当行为给党的形象和工作造成负面影响。要时刻谨记自己的职责,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做到多给群众一点细致,少给群众一点麻烦;多给群众一抹微笑,少给群众一丝烦恼。对党忠诚不是说的多么夸夸其谈,能将本职工作做好,对得起群众的信任也是一种忠诚。个人干净是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底线,我们都要时刻守住这条底线。在工作不争名、不揽功、不图利,确保心要干净、口要干净、手要干净,耐得住寂寞,顶得住压力,才能拒得了诱惑,要时刻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绝不以“不止我一个”来原谅自己,不以“一次不要紧”来开脱自己,不以“小事无所谓”来放纵自己。工作中要不断慎初、慎独、慎微、慎终,自警自励,切实加强自身道德修养,追求积极向上的生活,从思想上切实筑牢党纪国法两道防线,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作为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在工作中也不是没有人提出请吃请喝换取一些便利,但我始终能坚定拒绝,因为只有确保底线,才能堂堂正正说话,清清白白做人。学习郑德荣先进事迹心得体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这是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时的一个经典论断。时隔数十年,经典的论断又十分贴切的再现了一个人的一生郑德荣教授。郑德荣教授,出生于 1926 年。2018 年 5 月3 号,93 岁的他因病逝世。在那个年代,他的一生经历了国家被侵略,也经历了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作为有益于人民的人,郑德荣一生不离八尺讲台教书育人。东北师大八尺讲台上六十余年里始终伫立的一个身影,这个身影用其一生传道、授业、解惑之所,而这个身影的面容便是郑德荣教授。郑德荣60 岁时给自己立下的“宏愿”:“我退下来后,要用 10 年时间,也就是到我 70 岁的时候,培养出 10个博士,出版 10 部专著。 ”弹指一挥间,30 多年过去了,郑德荣已经超额完成了这些当年看似不可能的“规划” 。培养博士生的数量是计划数的 5 倍,出版专著的数量是计划数的 4 倍,此外还发表了 200 余篇学术论文。仅仅是在 80 岁到 90 岁的 10 年间,郑德荣的个人专著就达 5 部之多,而且还承担国家项目 3项,发表论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