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亚临界 生物萃取技术 在 中 药 开发 中 的应用及前景 祁鲲,杨倩 ,王金顺,朱新亮 河南省亚临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河南安阳 455000 o., 55000) 摘要:亚临界溶剂萃取技术是在溶剂的沸点 至临界温度之间,在一定压力下进行的生物萃取工艺 。 丁烷、丙烷作为亚临界流体具有沸点低、廉价、无色、残留溶剂少等优点,很适合作为中草药的萃取介质。亚临界丁烷低温萃取工艺经过 25 年的发展,已日臻成熟,并已经建立了 70 多条生产线。此外,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都普遍认可了丁烷、丙烷在食品中应用的安全性 ,中国已于 2008 年将丙烷、丁烷列为食品加工用助剂。 本文概述了以 亚临界 状态的溶剂萃取生物成份的原理和生产工艺,并简 述 了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的 在中药方面的应用 。 关键词:亚临界 丁烷 低温萃取 中药提取 安全 is a on of a at a at a to in a as it is a in it be a in 5 0 of in in as in 008 of of 概述 以亚临界状态的溶剂萃取生物原料中的有用成份 ,是近 25 年 发展起来的一项新的工艺方法, 目前已应用到植物 油、 植物 色素、 植物 精油、 生物碱、中 药材等几十种植物原料的 非极性和弱极 性成份 提取生产中, 目前 亚临界萃取生产线已建成 70 多条, 每年的总加工量 逾二十 万吨 。 亚临界萃取溶剂的定义: 溶剂在高于其沸点但低 于临界温度的温度区间内,在一 2 定压力下以液态存在的状态称为 溶剂的亚临界状态。 在此状态下利用其相似相溶的物理性质。 用做 生物成份 萃取的溶剂 为亚临界萃取溶剂 ,其萃取工艺称为亚临界萃取工艺。 适合 于亚临界萃取的溶剂沸点都低于 周围的环境温度,一般沸点在 0以下, 20时的液化压力在 下 。 亚临界萃取的工艺原理:在 一定压力下,以液化的亚临界溶剂对物料进行 逆流 萃取,萃取 液(液相) 中溶剂 经 蒸发 工序 ,使溶剂气化与萃取出的目标成份分离,得到产品; 被萃取 过 的物料 蒸发出 吸附的溶剂 , 得到另一产品 (固相)。气化的溶剂被 液化后循环使用。整个萃取过程 在室温或更低的温度下 进行,所以不会对物料中的热敏性成份造成损害,这是亚临界萃取工艺的 最大特 点。 亚临界萃取工艺的优点: 1、 萃取和脱溶过程不用过度加热, 不会对物料中的热敏性成份造成损害; 2、 已使用和研究的几种溶剂的极性不同, 萃取目标物的极性范围大。 3、有一定的萃取选择性。 4、 节能,萃取液蒸发耗能少,脱溶过程不必对物料加热。 5、相对于超临界提取技术,投资少,生产成本低,容易实现大规模生产 。 2 适合亚临界萃取的溶剂 在常温下为气体,在 中低压 下可以液化 的 物质是适合用作萃取溶剂的。 在中低压区间,生产 设备投资少,生产成本低,溶剂运输方便。在 低压 以下较为合适的溶剂及其物理性质见下表: 丙烷 丁烷 二甲醚 四氟乙烷 液氨 分子式 4子量 44 58 102 17 沸点 0时蒸气压 界温度 29 界压力 5液体密度 5气体密度 kg/ 电常数 化潜热KJ/0 ) 329 358 410 216 1369 爆炸极限 27% 不燃 16 25 毒性 及 mg/微毒 微毒 680 308000 无毒 1390 性状 无色有味 无色有味 无色有 味 无色无味 无色有刺激性气味 丙烷、丁烷 丙烷、丁烷 都是非极性溶剂,用于萃取脂类物质,是应用最早、 最为广泛的亚临界萃取溶剂 。 经作者努力, 中国卫生部 2008 年第 13 号公告 已 将丙烷、丁烷列入食品加工助剂名单。 二甲醚 二甲醚能与许多极性或非极性溶剂互溶,单独使用即可萃取极性成份也可萃取非极性成份。 二甲醚的 价格低、 来源广, 而且 毒性极低。 但是 , 由于 它尚未列入我国的食品助剂名录 , 而 限制了它 合法的在食品上的应用 (我们正在全力做这项工作) 。 四氟乙烷 四氟乙烷即 一种氟利昂 制冷剂的替代物 。 用作亚临界萃取溶剂 3 主要用来萃取脂溶性成份,它不但无毒, 而且不燃,克服了 易燃易爆的致命缺点,这也是它 的最大 优势。目前 , 四氟乙烷尚未列入中国食品助剂名单。 液氨 液氨用作 亚临界萃取溶剂, 是一种理想的极性溶剂 ,可用来萃取 低聚 糖、植物多酚、生物碱 、植物黄酮、生物甙、色素 等 各种水溶性的物质成份 ,是取代水和乙醇 等极性 溶剂的理想溶剂 。氨水 已列入国家的食品助剂名录。 3 亚临界生物 萃取 工艺 亚临界溶剂生物萃取工艺 流程如下 : 装料。 将待 萃取的物料 送入压力容器结构的萃取器中,关闭进料器后,抽出萃取器中的大部分空气 ,一般达到 萃取。打入液化的萃取溶剂进行多次逆流萃取; 物料脱溶。 达到最佳萃取率工艺 时 , 抽完萃取器中液体溶剂后,打开萃取器的出气阀,使物料中吸附的溶剂气化与 物料分离,排出萃取器 ,此过程为脱溶过程 。 脱溶完成后,被萃取后的物料即可排出萃取器,萃取器可进入下一生产循环。 萃取液蒸发。 萃取液打 入 蒸发系统,经过 蒸发,使溶剂与萃取物分离,得到萃取物产品,再经提纯,可得到目标产品。 溶剂回收。从物料中和萃取液中蒸发出的溶剂气体,经过压缩液化,液态的溶剂流回溶剂循环罐,循环使用。 热量的利用。萃取工艺中溶剂的气化吸热与液化放出的热量是相等的,通过使这些热量进行热交换, 可以最大限度地节能。 4 亚临界生物萃取 设备 亚临界萃取的设备目前已经系列化,从日处理原料 从 1 100 吨的成套设备已很成熟,位于河南省安阳市的 80 吨 /日设备是当年国家经贸委的重点示范厂, 已运转 15 年,加工原料 近十万吨。萃取设备主要由萃取罐、溶剂罐、混合油罐、蒸发罐、升膜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真空泵及辅助的缓冲、过滤罐等组成 ,容器类设备都是低压或中压二类压力容器。 5 亚临界生物萃取工艺的生产安全性 本文涉及的亚临界萃取溶剂中,除四氟乙烷外,均有爆炸燃烧的危险性,加之溶剂的亚临界状态都有一定的压力,更增加了生产过程的危险性。 中国油脂 2007 年第 7 期,“ 四号溶剂浸出油脂工艺的生产安全和食品安全 ” 一文 叙述了生产安全性问题。 与六号溶剂浸出车间相比,亚临界溶剂的萃取车间也 是甲类 一级 车间,电气设备也是一样的防爆级别。上述的几种溶剂虽然爆炸上下限区间比六号溶剂宽,但爆炸下限较高,加之气体比重较六号溶剂小,仅从这两点看其安全性是优于六号溶剂的。但亚临界溶剂是液化气体,有压力,泄漏时扩散极快,所以总体上对其生产安 全性的要求是更高的。 溶剂压缩液化 溶剂压缩液化 生物 物料 逆流萃取 萃取物 产品 萃取 器 萃取液蒸发 溶剂 溶剂罐 萃取后物 料 脱溶 萃取后物料产品 4 6 亚临界生物萃取产品的 安全性 亚临界 溶剂由于主要应用于 植物精油、 保健品、 中草药 的加工提取 , 根据卫 生法 的有关条文 ,亚临界 溶剂属于食 品工业用加工助剂 ,对其食用安全性有着很高的要求。为此,我们对 丙烷、丁 烷 溶 剂萃取 产品的食用安全性进行了调查研究。 (1)联合国粮农组织食品法典中,丙烷、丁烷都可用于食品加工 , 并且没有限残留量;美国食品化学品法典中,丙烷 、 丁烷名列其中 ; 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1983 年将丙烷、丁烷列为“一般认为安全 ” 条目,没有残留限量; 2000 年日本食品添加剂 规范标准第七版可用溶剂中 ,丙烷、丁烷名列其中,对其在食品中的残留没有限制; 1999 年 3 月 24 日欧洲食品科学委员会就认可丙烷用于食品 , 也没有残留限量;另外,能查到的爱尔兰、新西兰等国家也都认可丙烷和丁烷用于食品加工中。 (2)通过 国家标准馆对用作食品助剂的 液 丙烷、液化丁烷的国外标准( 美、英、 日、 德、法等 30 多个国家的国家标准和美国 400 多个行业标准 ) 查新 可知, 仅在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中查到丙烷和丁烷可用于食品加工过程 , 但没有用作食品助剂的 标准。 (3)查阅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 , 美国法规及德国建议值均为:在职业环境空气中容许接触限值为丙烷 1800 正己烷 180 见丙烷对人体的安全性高于己烷 10 倍 。 查阅油脂浸出工艺学,对人体健康极限浓度 (负载时间平均 值 ),正丁烷为800己烷为 50见丁烷对人体的毒性比己烷小 16 倍。 (4)经河南省卫生防疫站和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分别对丙烷和丁烷 进行毒理试验 ,试验依据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行了 小鼠急性毒性试验、 验、骨髓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大鼠 30d 灌胃喂养试验 等 试验研究 ,其结论为无毒。 据此,经我们的多年努力,中国卫生部于 2008 年分别批准了丙烷和丁烷为食品添加剂。 二甲醚的食品安全工作我们正在进行中。 7 亚临界生物萃取技术的 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 应用 在植物挥发油 提取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挥发油的成份一般为油状液体,芳香也带有辛辣味,具有生物活性,在临床上主要用于祛痰、发汗、平喘等。一般以水蒸馏提取居多。水蒸馏提取收率低,芳香性成分损失大,高温致使某些成分分解变化。而 以 亚临界丁烷、丙烷对植物的根或 茎叶进行亚临界萃取,可得到 产品。目前已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有虎杖 、十香菜 、人参须 、花椒 、肉桂 等 。 生物碱 的提取上的应用。 生物碱 是存在于 自然界 中的一类含氮的碱性 有机化合物 ,有似碱的性质 。大多数有复杂的环状结构,氮素多包含在环内,有显著的 生物活性 ,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传统提取中,除个别具有挥发性的 生物碱可用水蒸气蒸馏法进行提取外,一般情况下 生物碱的提取常用溶剂法。传统生物碱 提取方法的 主要缺陷是提取分离步骤多,排污 量大。相比起传统的提取方法,亚临界提取技术 可大大减少酸或碱性试剂的用量并 具有较高的提取效率 。 目前已进行工业化批量生产的有川穹、杜仲籽 等 。 在植物色素萃取生产中的应用。 植物色素类在中草药中分布很广,主要有 脂溶性色素与水溶性色素两类。脂溶性色素主要为 叶绿素 、 叶黄素 与 胡萝卜素 等。 此外尚有 藏红花素 、辣椒红素 等。除叶绿素外,多为四萜衍生物。这类色素不溶于水,难溶于甲醇,易溶于高浓度乙醇、乙醚、氯仿、苯等有机溶剂。 用丙烷、丁烷、二甲醚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进行亚临界萃取,有很大的技术优势。 在色素 方面已工业化生产的物料有:万寿菊叶黄素、辣椒红色素 、藏红花 等 ,最大的红色素生产线已达 100 吨 /日 。 在提取黄酮类化合物中的应用。 黄酮类 化合物 (一类存在于自然界的、具有 2构的化合物。它们分子中有一个酮式 羰基 ,第一位上的氧原子具碱性,能与强酸成盐,其 羟基 衍生物 多具黄色,故又称黄碱素或黄酮。黄酮类化合物在植物体中通常与糖结合成苷类,小部分以 游离态 (苷元 )的形式存在。绝大多数植物体内都含 5 有黄酮类化合物,它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以及 抗菌 防病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黄酮类化合物的传统提取方法中较常用的有 醇 提取 或碱醇提取、热水提取等。其粗产物的分离主要是根据其极性差异、酸性强弱、分子大小和特殊结构等性质而采用适宜的分离方法,如系统溶剂法、 度萃取法。这些传统的提取方法存在明显的排污量大、有效成分损失多、提取效率低、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 而 亚临界萃取 技术对于提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收率高、提取周期短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多个品种如:丹参、黄芪、红花、林蛙卵、红景天、向天果、 水飞蓟 等。 功能性健康食用油生产中的应用。应用丙烷和丁烷亚临界萃取工艺,不但确保了萃取出油中的热敏成份不损坏,也保证粕中植物蛋白等成份不变性,使产品的价值充分利用。在这方面已工业化生产的物料有:大豆、花生、核桃、小麦胚芽、葡萄籽、杏仁、茶籽、石榴籽等。 8 结束语 亚临界萃取技术经过了 多年的发展,已经显示出独特的工艺优点,它与传统的溶剂提取相比,具有适用范围广、对原料成分无破坏、对环境无污染、提取效率高和操作方便等优点。因此,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提高和对健康的日益重视,人们越来越崇尚“回归自然”,该技术必将在中 草药研究开发中得到广泛应用,从而大大拓宽中草药制药的创新范围和原料中间体的使用领域。 1食品安全性毒理学评价程序和方法 S。 2胡健华,赵国志油脂浸出工艺 M。 北京 : 中国商业出版社 , 1997。 3石 青, 化学品毒性法规环境数据手册 M。 北京 : 中国环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助理广告师考试中品牌传播的核心价值分析试题及答案
- 武威中考历史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工程师考试思路解析试题及答案
- 2024年纺织品设计师证书学习方法试题及答案
- 国际商业美术设计师的设计沟通策略试题及答案
- 助理广告师考试全方位能力提升的途径试题及答案
- 深入分析商业设计师考试的智力要求试题及答案
- 故宫历年笔试试题及答案
- 体育单招所有试题及答案
- 2024年广告设计师行业发展机遇分析试题及答案
- 警卫安检任务流程
- 展览会议展前展中展后服务方案(技术方案)
-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一完全版
- 生物分离工程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高中家长会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家长会课件
- 慢性病护理的毕业论文范文
- 线雕提升专业知识
- (统编2024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解析+任务目标+大单元教学设计
- 食品质量与安全检测技术作业指导书
- 内河船舶船员基本安全知识考试题库300题(含答案)
- 2025年人教版中考生物复习七八年级4册知识点提纲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