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1页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2页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3页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4页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 为落实市委基层党建工作推进会会议精神,加快我村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根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 ,制定本发展规划。 一、基本情况 东风村位于清浦东区,里运河、京杭运河之间,延安路、解放路、天津路贯穿我村。全村总人口为 2731 人,面积一平方公里,耕地面积 450 亩, 15 个村民小组, 1135 户, ;现有党员人数 134 人。 2008年人均收入达 9010 元,村集体经济收入 280 万元,集体资产经营性纯收入 万元。 二、发展规划目标 1、 2008,村集体经济三年实现每年递增 35%,到 2010年达到 140 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到 11000 元以上,每年递增 10%。2、扩充集体资产,盘活现有资产的租赁,增加集体收入。 3、加强村(组 )道路建设和塘堰、水渠等水利设施整治,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 四、保障措施 1、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农业及农村各项政策。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要通过各种形式深入学习宣传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让所有村民都深入了解、领会全会精神,自觉贯彻全会精神。 2、统一思想,加强领导。村领导班子必须高度重视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工作,切实承担起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责任。 3、加 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投资环境。 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农业投入机制,加快村域经济发展的投入力度,并积极编报项目,争取上级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 5、建设“村信息服务中心”平台,为村民收集发布农产品信息,村信息服务中心实行对外公开,让村民及时了解产品供求信息,便于村民发展种养业,为村民提供一条科技致富的道路。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 一、基本村情 自去年两委换届工作结束以来,现我村共有 7 个村民小组,人口1300 多人。党员 51 人 (预备党员 3 名 ),耕地面积 1584 亩,山场面积 2800 亩。近一年来,我 村在镇党委政府的领导和县直有关部门的支持下,村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思路,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努力做好“三农”工作。 二、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由于我村受横江、慈张线以及铁路的地理状况限制,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一直受到制约,没有经营性收入。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村两委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入股兰渡建筑材料厂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通过项目实施,今后 5 年,每年可以给村集体带来 5000 元的收益。伴随着兰渡绿色质量提升行动的一步步开展,改造点的房屋租赁每年也可给村级集体经济带来 15000 元的 收入。 四、预期集体经济收入、发展计划 1、随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的增加,村两委将不断提高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继续做好兰渡苗木基地的后续工作,发展村里出地、投资方出钱的运营模式入股兰渡苗木基地,建立特色产业的生产模式,加大自身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2、因地制宜发展新的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村下一步将充分挖掘潜力,利用自身的区位交通优势 (省道、高速路出口 ),在西上西下组山场处规划农民新村建设用地,收取一定的基本费用。运用市场经济的手段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村级服务功能。 3、我 村建筑队伍很多,但缺乏统一的管理,没有规范性也形成不了大的规模,村两委初步决定将这些建筑队伍联合起来,以兰渡村两委的名义成立兰渡村专业建筑合作社,并从中收取一定的管理费用。 4、下窑组的下窑水库为村级集体资产,下一步决定盘活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集垂钓、观光、娱乐、吃住为一体的农家乐休闲模式。带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 我村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在广大村民的帮助下,会迎来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预期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将达到 10 万元,村两委将齐心协力,共谋发展大计,一如既往地扎实苦干,稳步推进党支部和村委会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使兰渡村的各项事业大跨步前进。 村级经济发展计划 为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美好安徽战略和市委、市政府以及县委、县政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部署,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特制定如下我村 2016 年村级集体经济建设规划。 一、基本村情 塘田村位于宏潭乡东北部,南与本乡佘溪村搭界,东、西、北与黄山区接壤,距宏潭乡政府 15 公里,距黟县县城 53 公里。全村辖 5个村民组、 12 个自然村落, 243 户 766 人。全村面积 23 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 1200 亩,茶园面积 2000 余亩,山林面积 31000 余亩。2015 年度人均纯收入为 10300 元,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为茶叶和山场及外出务工,是一个典型的以茶、林为主的深山农业村。 2015 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为 元。 二、集体经济发展现状 我村目前经济发展现状:一是产业结构简单,村内主导经济产业为茶叶,但受资金、观念、人力等因素影响,茶叶并没有发挥产业效应。二是农业种植原来主要是水稻和油菜,效益低下,现在面临全村400 余亩水田抛荒。三是是人力资源极度匮乏,劳动力仅为全村人口的 1/3,且青壮年劳动力全部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在家的“老小”务农种养水平低下。四是地理位置处于劣势状态 。离乡政府所在地 16公里,交通极不便。地理状况限制,村级集体经济受到制约发展缓慢。导致全村经济社会发展处于较为落后状态。 三、下一步发展思路 村两委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加大对茶产业的发展和香榧基地建设扶持力度,通过项目实施,力争茶产业与香榧基地早日得到经济效益。我村多次召开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积极研究分析,利用市级扶贫村机遇,发展村集体经济。 四、村集体经济收入、发展计划 加大集体经济扶持力度,进一步服务好林场土地出租开发项目(香榧和黑茶种植基地 ),争取村级扶贫资金注入塘田村茶叶合作社共同合作 建设茶厂项目,进一步理顺茶叶合作社与村委会关系,达到合作社盈利与村集体经济增收的双赢局面。力争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全乡上游水平。 1、香榧和黑茶套种基地:主要是加大与天房集团的合作与服务,共流转山场 460 亩,目前已完成炼山、栽苗阶段。基地以土地出租方式流转给天房集团建设。前 5 年投资阶段,无偿给予使用, 5 年后每亩山场每年租金为 100 元,每 5 年每亩山场增加租金 50 元。就此基地建成 5 后村集体土地流转租金收入每年可达 5 万元。 塘田村茶叶合作社建设:项目建于塘田村徐婆组与辛罗组之间,距离宏潭乡政府 10 公里,项目区共有 茶园 2000 余亩。将项目区打造成为:茶叶生产加工销售 (专业合作社 +基地 +农户 +生产加工 +市场的模式 )、生态特色养殖为一体的综合示范基地。因我村主导经济产业为茶叶,如何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新农村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而现代农民致富意愿强烈,都想改变原来白天采摘鲜叶,晚上加工茶叶,起早上市场卖茶,每户不仅添置茶叶加工设备,而且茶叶季人搞的累死 ;另外没有劳力加工的农户只能买点鲜叶,价格及为低廉的传统模式。发展新型农业,真正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同时达到增收致富,构建和谐社会目的。因此,本项目的实施可以起到以点带面,让全 村农户均衡发展,又可以积极推动我村新农村建设步伐,迎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和农民意愿,项目建设非常必要。项目建设共有以下内容: 1、茶叶加工项目:按照清洁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加工要求,建设标准化茶叶加工厂房 800 平方米以及冷藏库、办公、生活住房等 420 平方米,同时,购置一套茶叶加工生产流水线加工设备,计划年 (茶叶季 )加工名优茶 30 吨。共计建筑面积 1270 平方米。 2、特色养殖项目:利用已流转的低洼田改建 10 余亩鱼塘,养殖特色冷水鱼 ;利用鱼塘周边空闲地养殖特色禽类,形成复合式特色养殖。通过建设标准示范茶园及标准统一 加工茶叶,不仅可以为农民增收,同时争取扶贫资金入股,产生效益后按比例分成,又可提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还可以大幅减轻茶农劳动负荷 ;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新农村建设 ;产生显著的社会效益。 3、村两委将不断提高带领村民致富的能力和本领。充分开发利用抛荒地,做好土地流转工作。鼓励村里能人发展特色种、养殖业,或利用村里出地、投资方出钱的运营模式入股建立特色产业的生产模式,加大自身发展,提升造血功能,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4、因地制宜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使资源优势变为经济优势。我村下一步将充分挖掘潜力,利用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