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文冠果叶茶杜鹃花茶加工厂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兴安盟文冠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2017 年 6 月2目    录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 项目建设方案.11.2 建设单位和负责人21.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21.4 编制依据2第二章 项目背景和建设必要性42.1 项目建设背景4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5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6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83.1 市场分析83.2 营销策略、方案、模式113.3 市场风险分析.11第四章  建设条件144.1 项目区概况.144.2 主要障碍因素及解决方案.21第五章 建设方案235.1 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235.2 建设规划和布局.235.3 建设标准和产品标准.235.4 产品方案.245.5 工艺技术方案.245.6 设备方案.2635.7 建筑方案.285.8 实施进度安排.28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管理306.1 组织机构与职能划分.306.2 项目管理措施.306.3 项目投产后的运行管理措施.306.4 劳动安全、卫生与消防.31第七章  环境影响分析.347.1 环境影响.347.2 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34第八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来源368.1 投资估算36.8.2 资金来源.368.3 资金使用和管理36第九章 财务效益预测379.1 财务预测依据.379.2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附加估算.379.3 总成本及经营成本估算.389.4 财务效益分析.399.5 财务预测结论.40第十章  社会效益分析4110.1 社会评价基本结论.4110.2 农业产业化经营4110.3 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评价424附表:44第一章   项目概论1.1 项目建设方案1.1.1 项目名称项目名称:兴安盟文冠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文冠果叶茶和杜鹃花茶加工厂新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1.1.2 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拟在兴安盟乌兰浩特市义勒力特镇义勒力特嘎查建设一条文冠果叶茶和杜鹃花茶半自动化机械化加工生产线,包括炒青、绿片、一般绿片、绿茶粉等,项目建成后年产茶叶 1000吨。制茶行业处于高速增长型行业,市场稳定性高。产品生产周期短,资金周期只有 3 个月,属于高投资高回报的新兴产业。1.13 技术、设备、建筑物本项目引进国内一流的茶叶加工机械设备,按照中高端制茶企业的质量要求实行机械化加工、标准化生产,新征土地 30 亩,新增茶叶加工设备 57 台(套)。项目建设期为 12 个月,采用项目责任人制度,责任具体到个人。1.1.4 投资结构及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 500 万元,其中:1. 兴安盟文冠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300 万元;52.申请中央、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三级财政扶持资金 200万元 。1.2 建设单位和负责人建设单位:兴安盟文冠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法定负责人:年旭升联系电话:04828230516公司地址:乌兰浩特市兴安南大路 63 号1.3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兴安盟文管生物质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 2007 年,公司位于兴安盟科尔沁右翼前旗大坝沟镇,注册资金 100 万元。我公司主要经营文冠果树种深加工;农业生物质能源的种植、引进、开发生产经营;沼气、太阳能、秸秆等废弃物的转化利用等的开发及销售,我公司现有各类科技人员 38 人,具备一定的技术研发能力,重点研究和开发生物质技术和文冠果的药用、食用技术。公司依托地区文冠果树种植面积广阔的优势重点开发文冠果收获剩余物的高值化利用。1.4 编制依据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关于印发2013 年国家农业综合开发产业化经营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的通知(国农办2012117 号);2、财政部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 29 号);3、国务院关于印发茶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的通知;64、内蒙古文冠果发展战略规划;5、项目单位提供的其它基础资料。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2.1 项目建设背景近年来,中国茶茶产业的发展速度十分迅猛,茶叶是民生最基本必需品,国家对茶叶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加大了对茶产业的投入,并且通过科技创新、结构调整、大力拓展国内外市场等措施,促进了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茶农在茶叶良好经济效益促进下,生产积极性不断高涨。2011 年我国茶园面积已达 3300 万亩,茶叶产量达 120 万吨,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38.9%。当前,我国茶叶产量、国内销售、茶叶出口都处于历史最好的水平。主要得益于地方政府资金支持,茶叶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入,新的资本进入,茶叶新技术在茶叶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以及茶叶新产品的开发等,这些都为我国茶叶产业注入新的活力。全国茶产业呈现出良好的经济上升趋势,政策支持力度越来越大,茶产业发展日益迅速。巨大的茶叶产能不断释放,而传统的茶叶产品市场总量有限,茶叶加工厂的建设是改变过分依赖单一产品发展模式,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茶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符合了十八大提出的新时期城乡一体化及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对推进自动化、机械化生产,促进茶园企业化管理,建立起“ 公司+基地+农户”的管理制度具有着重要意义。7同时,大宗茶生产在我国已有成功经验。茶叶专业合作社自2005 年以来大力推广机械化采茶、规模化生产不仅积累了丰厚的生产经验,掌握了先进的生产技术,更有着稳定的销售渠道资源。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战略发展思想:推广多元化茶叶生产加工,实施多种植物采茶,降低生产成本,以大宗茶产量化抢占中档茶产业市场,以绿片产品作为原料供给,丰富市场产品多元化,加强市场竞争力。 2.2.1 茶产业组织化的需要。由于多元化茶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高,一般家庭小作坊和小型加工厂无力投资建设,我国南方地区茶生产加工大多是“作坊式”,小 规模,存在管理水平的差异和生产水平的高低不一,导致该地区低端大宗茶开发力度不够,夏秋季茶浪费严重。另外,在茶园栽培管理过程中的修剪叶、茶籽、茶叶加工过程中产生的茶碎、茶末、茶梗等角料也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发展多元化茶生产加工,通过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增强了茶农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实现了企业和个人的优势互补,不仅为公司流转茶园的优化管理奠定了基础,更适应了茶产业组织化生产的需要。2.2.2 是提高农民收入的需要。通过项目建设和实施,使茶园加工厂能及时掌握地区市场动态,掌握新的技术和信息,逐步提高技术水平和生产水平,对扩大产能,增加产品效益,提高农民收入有着重要的意义。8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传统农业已不能全面有效的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本项目的建设,通过另辟蹊径,引导当地的农业产业化转型,对当地农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民收入和农村产业化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2.2.3 是产业品牌化加强的需要.通过规模化的茶原料管理,统一的茶叶生产加工,严格的茶叶加工和包装。对茶产品标注了“茶产地” 、“茶加工地”、 “茶产品商标”等信息,对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避免其他茶叶产品以假乱真,维护企业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2.3 项目建设的可行性文冠果叶中含蛋白 19.8%23% ,其中含有 16 种氨基酸,赖氨酸 35ml/kg,据有关报导,文冠果叶中还 含有 10 种活性化学成份,并测定了叶子中含有 12 种微量元素,并含有杨梅树皮甙为5.53%。这种甙具有显 著的杀菌, 稳定毛细 管,止血,降胆固醇的作用,所以以文冠果果叶浸提液为基料,配以糖、酸等其他辅料加工而成的凉茶饮料,作为一种健康饮料对人体的健康是十分有益的。文冠果的叶片作为茶叶应用,可以利尿,降血压,降血脂,降血糖。也可生产口服“风湿灵” 或提取浓缩 生产“风湿贴膏”。文冠果叶片含蛋白质 19.18%23%,其含量高于 红茶,咖啡因含量接近花茶,且具有消脂功效,当茶饮用可以起到利尿、止血、去风湿、降低胆固醇等作用,可生产减肥茶等减肥饮品。9文冠果叶子中还含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锶、锌、钡、磞、铁、铬、铜、锰等,其铁的含量比牛肝、 沙丁鱼高 56.4 倍, 锌含量与牛肉相当,铜含量是牛肝的一般,比虾高近 5 倍。除此之外,文冠果叶中还富含黄酮、萜类、甾体、香豆素等药用成分。并分离得到杨梅树皮苷、榭皮素-3-O- 鼠李糖苷、芦丁、7- 羟基香豆素等药用成分。杜鹃花性甘微苦、平、清香,在医学上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去风湿,调经和血,安神去燥,民间常用此花和猪蹄同煲,可治女性白带赤下。长期饮用有美白和祛斑之功效。杜鹃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一:味甜、性温、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滋润养颜,长期饮用,可令皮肤细嫩,面色红润;能降血脂、降胆固醇、消炎、滋润养颜、养颜和血、调经、祛 风湿、治 月经不调。杜鹃花茶的功效与作用二:杜鹃花茶具有清热解毒、养颜护肤、和血、调经、祛风湿,治风湿痛等功效。可以提炼杜鹃花酸,制成 化妆品,起一定美容功效。10第三章   市场分析与销售方案文冠果茶和杜鹃花茶是再生绿色资源,茶叶应用广泛,可运用在医药、化妆、卫生保健、食品饮料等行业中。谷雨后,茶叶发芽多,可大量生产,成本低,适用大型茶饮料企业和保健医药企业,市 场前景广阔。3.1 市场分析目前全世界有 58 个国家和地区种植茶叶,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消费茶叶,饮茶人数高达 32 亿。世界茶叶总产量达 308 万吨,其中:中国产茶 120 万吨,名列世界第一位,其次是印度、斯里兰卡、肯尼亚、印度尼西亚,上述五大产茶国占世界茶叶总产量的 87%以上。3.1.1 茶产业管理发展分析。在保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