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医师试题_第1页
执业医师试题_第2页
执业医师试题_第3页
执业医师试题_第4页
执业医师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循环系统,1.左心衰时,最早和最重要的症状是 A.咳嗽 B.咳痰 C.乏力 D.咯血 E.呼吸困难,2.患者,女,40岁,3年前发现有风湿性心脏病,近半年来,体力活动明显受限,轻度活动即出现心悸、气短。其心功能为A.1级B.2级C.3级D.4级E.以上均非,3.患者,男,26岁。心悸,气促1年。查体:两颊暗红,颈静脉明显怒张,下肢浮肿,心浊音界向左下扩大,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肝右肋下4cm,质软,有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应首先考虑A.二尖瓣狭窄并发右心衰B.二尖瓣关闭不全后期所致右心衰C.主动脉瓣狭窄不全并发左心衰D.主动脉瓣关闭不全并发左心衰E.肺源性心脏病致右心衰,4.患者,女,30岁。心悸气促2月,咳粉红色泡沫样痰。查体:面颊暗红,口唇发绀,双肺底闻及湿罗音,心尖区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下肢浮肿,诊断为A.肺源性心脏病B.冠心病C.二尖瓣狭窄,心功能不全D.高血压心脏病E.心包积液,5.患者,女,40岁。风心病5年,半月来胃纳差,恶心,呕吐,肝区疼痛,尿少。查体:颈静脉怒张,心尖区可闻及舒张期杂音,三尖瓣区可闻及收缩期杂音,肝肋下2cm。应考虑A.肝炎B.右心衰C.左心衰D.肝硬化E.全心衰,A.呼吸困难B.咳痰C.咯血D.下垂性凹陷性水肿E.发绀6.左心衰是最早出现和最重要的症状是7.右心衰时典型的体征,8.可直接导致意识障碍的心律失常是A.室性早搏B.房性早搏C.心室颤动D.右束支传导阻滞E.窦性心动过速,9.风心病并发心律失常最多见的是A.早搏B.阵发性心动过速C.房颤D.房性心动过速E.心房扑动,10.患者,女,30岁。10年前患风湿热,检查:心尖部听到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线显示左心房增大,应首先考虑A.二尖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瓣狭窄,11.患者,女,30岁。有风湿性关节炎病史。检查:心尖部可听到IV级收缩期杂音,X线显示左心房、左心室增大,应首先考虑的心脏瓣膜病是A.二尖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瓣狭窄,12.患者,女,30岁。患风湿热10年。检查:心尖部可闻及舒张期隆隆样杂音,X线显示左心房增大,应首先考虑的是A.二尖瓣关闭不全B.二尖瓣狭窄C.主动脉瓣关闭不全D.主动脉瓣狭窄E.肺动脉瓣狭窄,13.患者,男,65岁。慢性支气管炎及高血压病史10年,近半年来活动后自觉气短。检查:血压 160/95mmHg,心脏听诊区未闻及器质性杂音,两肺听诊无异常,心电图及X线显示左心室增大。应首先考虑A.冠心病B.高血压性心脏病C.风心病D.肺心病E.病毒性心肌炎,14.患者,男,40岁。确诊高血压病3年,无自觉症状。查体:BP 160/95mmHg,尿常规无异常,心电图及X线显示左心室肥大。应首先考虑A.高血压病一期B.高血压病二期C.高血压病三期D.急进型高血压E.高血压脑病,15.患者,男,50岁,高血压病史10年,今日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查体:无肢体活动障碍,血压 200/120mmHg。为快速降压,应首选A.硝普钠B.心得安C.硝苯吡啶D.降压灵E.复方降压片,16.患者,男,60岁。高血压病史15年,突发剧烈头痛,眩晕,恶心,呕吐,失语。查体:无肢体活动障碍,血压 200/120mmHg,神经反射正常。应首先考虑A.急进型高血压B.缓进型高血压C.高血压脑病D.高血压性脑出血E.高血压心脏病,17.患者,男,40岁。十二指肠溃疡病史15年,近2个月来自感头痛、眩晕而就诊。检查:BP 160/100mmHg,诊断为高血压病,下列降压药物应慎用A.利血平B.硝苯地平C.氢氯噻嗪D.肼苯酞嗪E.卡托普利,18.下列哪项不是自发性心绞痛的特点A.休息或夜间发作B.可持续15-20分钟C.含服硝酸甘油片不易缓解D.心电图出现异常Q波E.血清酶一般正常,19.典型心绞痛含服硝酸甘油片后,缓解时间一般是A.1分钟以内B.1-3分钟C.5-10分钟D.11-20分钟E.21-30分钟,20.典型心绞痛疼部位是A.心尖部B.左肩背部C.胸部左侧D.胸骨体上段或中段E.胸部右侧,A.ST段下移B.ST段明显上抬,呈弓背向上的单向曲线C.T波低平D.T波倒置E.异常深而宽的Q波21.急性心肌梗死心肌损伤的心电图表现是22.急性心肌梗死心肌坏死的心电图表象是,消化系统,1.萎缩性胃炎,胃黏膜的病理改变是A.充血,水肿B.糜烂,出血C.肥厚,粗糙D.灰暗,变薄E.渗出,2.胃溃疡最主要的症状A.嗳气、反酸B.恶心、呕吐C.呕吐、黑便D.上腹疼痛E.食欲减退,3.消化性溃疡最常见的并发症A.上消化道出血B.胃肠穿孔C.幽门梗阻D.癌变E.休克,4.患者,女,30岁。反复上腹胀痛6年,饥饿时加重,进食后减轻。1周来进食后上腹胀痛加重,大量呕吐后减轻。查体:轻度脱水,上腹部膨隆有振水音。应考虑A.多发性溃疡B.复合性溃疡C.胃溃疡D.十二指肠溃疡伴幽门梗阻E.胃窦部溃疡伴急性穿孔,5.患者,男,28岁。上腹部灼痛1年。饥饿时明显,进食后缓解,伴反酸。查体:上腹部稍偏右有压痛。应考虑A.慢性胃炎B.慢性胆囊炎C.十二指肠溃疡D.胰腺炎E.胃癌,6.胃癌血性转移首先转移到A.肝脏B.肺脏C.骨骼D.脑E.卵巢,7.患者,男,48岁。近1月来上腹部不适,食欲减退,体重减轻,疑为胃癌,为确诊,首选A.癌胚抗原测定B.大便隐血试验C.胃液分析D.X线钡餐检查E.胃镜检查,8.肝硬化出血倾向的主要原因A.维生素缺乏B.血小板功能不良C.凝血因子减少D.毛细血管脆性增加E.肝脏解毒功能下降,9.患者,男,50岁。有长期肝病史,近年来乏力,腹胀,反复牙龈出血,近1月来下肢水肿,今呕血后神志不清,应考虑A.脑血栓形成B.糖尿病高渗性昏迷C.内囊出血D.尿毒症昏迷E.肝性昏迷,10.患者,男,42岁。4年来经常腹胀,下肢浮肿,前胸有蜘蛛痣,腹水,肝未触及,脾大。应考虑A.普通型病毒性肝炎B.门脉性肝硬变C.酒精性肝炎D.肝细胞肝癌E.慢性肝淤血,11.患者,男,42岁。既往脾大,HBsAg阳性。今晨排柏油样便200ml。应考虑A.急性糜烂性胃炎B.消化性溃疡C.肝硬化D.白血病E.胃癌,12.肝癌的组织学类型,最多见的是A.肝细胞型B.胆管细胞型C.结节型D.弥漫型E.混合型,13.患者,男,40岁。乙肝病史6年,近半月来肝区持续性疼痛,胃纳差,黄疸,消瘦。查体:肝肋下4cm,质硬,表面不平,压痛。应考虑A.慢性肝炎B.肝脓肿C.肝硬化D.继发性肝癌E.原发性肝癌,泌尿系统疾病,1.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发病机制A.链球菌感染B.病毒感染C.感染后免疫损害D.霉菌感染E.健存肾单位代偿性高负荷,2.下列哪项是慢性肾炎普通型的表现A.中等程度蛋白尿、B.高度水肿C.大量蛋白尿D.高脂血症E.血浆白蛋白降低,3.成年男性,全身高度浮肿半年余,检查:血压正常,腹部移动性浊音(+),尿蛋白(+),尿中红细胞1-8/HP,血清白蛋白/球蛋白比例2.1/2.0,酚红排便率45%。考虑A.门脉性高血压B.急性肾小球肾炎C.慢性肾炎肾病型D.慢性肾炎普通型E.慢性肾盂肾炎,4.急性链球菌感染后所致的肾小球肾炎,与肾小球率过滤降低无关的A.内皮细胞增生肿胀B.肾小球毛细血管腔狭窄C.肾小球系膜细胞增生D.毛细血管壁基底膜明显增厚E.肾小球缺血,A.轻度水肿B.大量蛋白尿C.中度以上高血压D.肾功能衰竭E.贫血5.慢性肾小球肾炎高血压的主要特点6.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型的主要特点,7.膀胱炎最易发生于A.女性婴儿B.50岁以上男性C.育龄妇女D.老年妇女E.青年男性,8.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最多见的是A.葡萄球菌B.变形杆菌C.副大肠杆菌D.大肠杆菌E.链球菌,9.患者,女,26岁,已婚。突发尿痛、尿频、尿急,腹痛半天。检查:肾区无叩痛,尿中白细胞(+),细菌培养为大肠杆菌。其诊断A.急性肾盂肾炎B.肾结核C.急性膀胱炎D.肾结石E.慢性肾炎,10.患者,女,25岁,已婚。婚后1周,高热,尿频、尿急、尿痛,尿中白细胞40/HP,可见白细胞管型。诊断为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急性发作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膀胱炎,11.患者,女,32岁。近2年来间段发生尿路刺激症状,不发热,尿液检查可见白细胞与颗粒管型。应考虑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急性膀胱炎,12.患者,女,30岁。尿频、尿痛2天。检查:体温 38,右肾叩击痛,蛋白尿(),尿中红细胞2-4/HP,尿白细胞20-30/HP,应考虑A.急性膀胱炎B.急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尿道综合征E.右肾结石,血液系统疾病,1.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应首选A.叶酸B.维生素B12C.硫酸亚铁D.雄性激素E.马利兰,2.雄性激素最易治疗A.缺铁性贫血B.海洋性贫血C.慢性感染性贫血D.铁粒幼红细胞贫血E.再生障碍性贫血,3.原发性再障的病因是A.化学物质B.医用药物C.放射线D.病毒感染E.以上均非,4.有助于再障与急性白血病鉴别的是A.感染发热B.皮肤黏膜出血C.贫血苍白D.胸骨压痛E.网织红细胞减少,5.患者反复感染,出现2个月。检查:全血细胞减少,肝、胰、脾、淋巴结肿大,骨髓象及淋巴结活检均发现异常组织红细胞及多核巨组织细胞。诊断为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恶性组织细胞病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A.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D.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6.VP方案常用于治疗7.HOAP方案常用于治疗,A.全血细胞减少B.是碱性粒细胞增多C.骨髓中原始细胞明显增多D.酸化溶血试验阳性E.网织红细胞增多8.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的特点9.急性白血病的特点,9.血小板减少可出现的临床表现是A.经行性贫血B.皮肤、鼻腔等处发生坏死性溃疡C.皮肤、粘膜出现D.频繁性呕吐E.胸骨压痛,10.患者,女,34 岁。皮肤反复出血半年。检查:血红蛋白90g/L,血白细胞5.0x109/L,血小板46x109/L,骨髓增生活跃,颗粒型巨核细胞增多,应考虑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白血病C.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脾功能亢进E.过敏性紫癜,11.患者,女,30岁。因进食海鲜后,四肢出现出血点,对称分布。检查:血象脆性嗜酸性粒细胞偏高,骨髓象正常,毛细血管脆性实验阳性。应考虑A.过敏性紫癜B.败血症C.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D.急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慢性型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2.患者,女,20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斑1年。检查:肝、脾不大,轻度贫血,血小板60x109/L,骨髓颗粒型巨核细胞比例增加。其诊断是A.急性白血病B.再生障碍性贫血C.脾功能亢进D.过敏性紫癜E.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患者,女,37岁。月经量多,皮肤散在出血点。血象:血红蛋白120g/L,白细胞8x109/L,中性粒细胞0.7,淋巴细胞0.3,血小板50x109/L。骨髓片巨核细胞增多。应考虑A.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B.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缺铁性贫血D.过敏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A.进行性贫血B.皮肤、鼻腔等处发生坏死性溃疡C.皮肤、粘膜出血D.频繁呕吐E.胸骨压痛14.血小板减少可出现的临床变现15.粒细胞缺乏症可出现的临床表现,结缔组织病,1.类风湿性关节炎最早出现的关节表现是A.疼痛B.活动障碍C.晨僵D.畸形E.肿胀,2.除关节肿痛外,对诊断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具有意义的表现是A.出血性皮疹B.弥漫性肺间质病变C.足跟、脚掌痛D.关节无痛性皮下结节E.贫血,3.与类风湿性关节炎活动期无关的表现是A.血沉增快B.晨僵加重C.关节功能障碍D.类风湿结节E.血小板增多,4.能阻止类风湿性关节炎侵蚀及破坏的药物是A.糖皮质激素B.植物药C.非甾体类抗炎药D.抗风湿药E.生物制剂,5.女性,56岁,反复低热5月余,伴四肢大小结节肿痛。血白细胞8.7x109/L,血红蛋白89g/L,ANA(-),RF(+),拟诊断为类风湿性关节炎,提示疾病处于活动期最具有价值的是A.贫血B.晨僵C.关节肿胀D.抗角蛋白抗体阳性E.类风湿结节,6.女性,35岁,反复低热半年余,伴双手腕关节及掌指关节肿痛,晨僵,近日症状加重,脚踝部可见大小不一,无压痛的皮下结节,伴心包炎及肺间质病变,查血白细胞8.9x109/L,血红蛋白84g/L,血沉98mm/h,ANA(-),RF(+),以应用布洛芬、甲氨蝶呤、雷公藤等药物规范治疗,进一步治疗措施A.加用甲氨蝶呤B.增加布洛芬用量C.关节置换术D.加用糖皮质激素E.滑膜切除术,A.类风湿因子B.抗角蛋白抗体C.抗核抗体D.C反应蛋白E.血沉7.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及严重性成正比的指标是8.对类风湿关节炎诊断特异性较高有助于早期诊断的指标是,A.泼尼松B.雷公藤多苷C.布洛芬D.甲氨蝶呤E.干扰素9.有效缓解类风湿关节炎症状但不能控制病情发展的药物是10.有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缓解作用较差但能阻止关节破坏的药物是,11.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最佳筛选试验是A.ESRB.ANAC.抗sm抗体D.抗磷脂抗体E.抗双链DNA抗体,12.不属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活动性指标的是A.抗双链DNA抗体效价升高B.全身症状如发热C.C3、CH50水平减少D.活动性炎症损害如皮疹、关节炎E.C3、CH50水平增高,13.临床怀疑系统性红斑狼疮,对诊断最为关键的检查是A.类风湿因子B.ESRC.抗核抗体谱测定D.血免疫球蛋白+补体E.C反应蛋白,14.目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药物A.环孢素AB.糖皮质激素C.细胞毒性药物D.雷公藤E.抗生素,15.女性,29岁,因手部关节疼痛、肿胀就诊,发病前有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时,慢性起病,逐渐加重。下列检查结果中,有助于鉴别类风湿关节炎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是A.C反应蛋白升高B.血沉增快C.轻度贫血D.手部X线检查未见明显骨质改变E.心脏超声示少量心包积液,A.皮肤光敏感B.皮疹C.蝶形红斑D.对称性多关节炎E.狼疮肾炎16.系统性红斑狼疮特征性的表现是17.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主要死亡原因,A.ANAB.抗SM抗体C.抗磷脂抗体D.抗多糖体RNP抗体E.抗双链DNA抗体18.以上指标阳性者易形成动、静脉血栓的是19.以上指标滴度上升提示有肾脏损害的是,常见危急重症,1.心脏性猝死常见的病因是A.预激综合征B.急性心肌炎C.心肌病D.冠心病E.主动脉狭窄,2.早期诊断心脏骤停的最佳指标A.测不到血压B.瞳孔明显放大C.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消失D.皮肤黏膜呈青紫色E.呼吸停止,3.依据国际指南,成人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的比例是A.5:1B.15:2C.30:2D.30:1E.15:1,4.新指南中强调CPR时胸外按压的重要性,要求按压中断不应超过的时间是A.10秒B.15秒C.30秒D.25秒E.5秒,5.心肺复苏有效指标,错误的是A.面色由发绀转为红润B.瞳孔由大变小,出现对光反应C.恢复自主呼吸D.出现颈、股动脉搏动E.测得血压90/60mmHg,6.下列各型休克中属于低血容量休克的是A.过敏性休克B.细胞性休克C.心源性休克D.创伤性休克E.神经精神性休克,7.休克期患者的临床表现错误的是A.皮肤粘膜苍白B.少尿甚至无尿C.血压进行性下降D.呼吸衰竭E.淡漠、反应迟钝,8.判断休克患者补液充分的指标,错误的是A.中心静脉压18cmH2OB.临床症状好转C.收缩压正常或接近正常D.脉压30mmHgE.尿量3ml/h,9.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仍有活动性出血的表现,错误的是A.网织红细胞计数持续增高B.黑便增多C.血尿素持续增高D.充分补液周围循环衰竭表现无好转E.肠鸣音减弱或消失,10.上消化道出血需紧急胃镜检查时,检查的时间一般是A.48-72小时B.48小时内C.24小时内D.24-48小时E.72小时,11.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首要措施是A.内镜下治疗B.补充血容量C.应用制酸剂D.冰盐水洗胃E.应用止血药,12.患者因呕血6小时急诊,既往史不详,查体心率108次/分,血压90/60mmHg,为明确诊断,首选A.肝功能B.腹部B超C.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D.电子胃镜E.X线钡餐透视,A.50mlB.100mlC.1500mlD.400mlE.1000ml13.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仅有黑便,估计出血量至少是14.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大量呕血,收缩压80mmHg,估计出血量至少是,传染病学,1.下列关于感染过程的描述,错误的是A.病原体与人体相互作用,相互斗争的过程称为感染过程B.感染过程的构成必须具备病原体、人体和环境三个因素C.病原体侵入人体,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体征则意味着感染过程的开始D.病原体侵入人体的数量越大,出现现行感染的危险也越大E.病原体的致病力包括毒力、侵袭力、病原体数量和变异性,2.在感染过程的5种结局中最不常见的表现是A.病原体被清除B.隐性感染C.显性感染D.病原携带状态E.潜伏性感染,3.甲类传染病指A.SARS、狂犬病B.黑热病、炭疽C.高致病性禽流感、天花D.鼠疫、霍乱E.伤寒、流行性出血热,4.些列各项中属于乙类传染病的是A.霍乱B.鼠疫C.传染性非典型肺炎D.风疹E.流行性感冒,5.下列各项不属于传染病基本特征的是A.有病原体B.有感染后免疫性C.有流行病学特征D.有发热E.有传染性,6.下列不属于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典型表现的是A.黄疸迅速加深B.出血倾向明显C.肝肿大D.出现烦躁、瞻望的神经系统症状E.急性肾功能不全,7.下列各项不符合瘀胆型肝炎临床表现的是A.黄疸深B.自觉症状重C.皮肤瘙痒D.大便颜色变浅E.血清胆固醇升高,8.患者,男,20岁。近2周自觉乏力,食欲不振,厌油,腹胀。检查:巩膜无黄染,肝肋缘下2cm,有压痛,丙氨酸转氨酶升高。应考虑A.急性肝炎B.慢性肝炎C.重型肝炎D.淤胆型肝炎E.肝炎肝硬化,9.患儿近日常感无力,精神萎靡,食欲不佳,并诉右上腹隐痛。检查:面色黄,肝与肋缘下3cm可触及,有压痛。实验室检查:尿胆红素(+),尿胆原(+)。应考虑A.蚕豆病B.胃炎C.胆道蛔虫症D.急性病毒性肝炎E.胆结石,10.下列药物不能用于艾滋病治疗的是A.齐多夫定B.双脱氧胞苷C.双脱氧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