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之夏至_第1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_第2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_第3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_第4页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十四节气之夏至二十四节气之夏至XX 年 6 月 21 日 06:34:09,农历 XX 年五月十七 星期二XX 年 6 月 21 日 12:24:06,农历 XX 年五月廿七 星期三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夏至的概述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公历 6 月 21 日或 22日。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此时,北半球的白昼达最长,且越往北越长。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 15 天分成 3“时” ,一般头时 3 天,中时 5 天,末时 7 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公元前七世纪,先人采用土圭测日影,就确定了夏至。每年的夏至从 6 月 21 日(或 22 日)开始,至 7 月 7 日(或 8 日)结束。据恪遵宪度抄本:“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极也。 ”夏至这天,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 2326) ,北半球的白昼达到最长,且越往北昼越长。如海南的海口市这天的日长约 13 小时多一点,杭州市为 14 小时,北京约 15 小时,而黑龙江的漠河则可达 17 小时以上。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日渐缩短。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而此时南半球正值隆冬。我国古代将夏至分为三候:“一候鹿角解;二候蝉始鸣;三候半夏生。 ”糜与鹿虽属同科,但古人认为,二者一属阴一属阳。鹿的角朝前生,所以属阳。夏至日阴气生而阳气始衰,所以阳性的鹿角便开始脱落。而糜因属阴,所以在冬至日角才脱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后因感阴气之生便鼓翼而鸣;半夏是一种喜阴的药草,因在仲夏的沼泽地或水田中出生所以得名。由此可见,在炎热的仲夏,一些喜阴的生物开始出现,而阳性的生物却开始衰退了。我国民间把夏至后的 15 天分成 3“时” ,一般头时 3 天,中时 5 天,末时 7 天。这期间我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很快,生理和生态需水均较多。此时的降水对农业产量影响很大,有“夏至雨点值千金”之说。一般年份,这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黄淮地区降水一般可满足作物生长的要求。 荆楚岁时记中记有:“六月必有三时雨,田家以为甘泽,邑里相贺。 ”可见在 1000 多年前人们已对此降雨特点有明确的认识。夏至的食俗北京“冬至饺子夏至面” ,好吃的北京人在夏至这天讲究吃面。按照老北京的风俗习惯,每年一到夏至节气就可以大啖生菜、凉面了,因为这个时候气候炎热,吃些生冷之物可以降火开胃,又不至于因寒凉而损害健康。夏至这天,北京各家面馆人气很旺。无论面馆的四川凉面、担担面、红烧肉面还是炸酱面等等,各种面条都很“畅销” 。绍兴旧时,在浙江绍兴地区,人们不分贫富,夏至日皆祭其祖,俗称“做夏至” ,除常规供品外,特加一盘蒲丝饼。而绍兴地区龙舟竞渡因气候故,明、清以来多不在端午节,而在夏至,此风俗至今尚存。无锡夏至这天,无锡人早晨吃麦粥,中午吃馄饨,取混沌和合之意。有谚语说:“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 ”吃过馄饨,为孩童称体重,希望孩童体重增加更健康。漠河漠河县是中国纬度最高的县份,由于纬度高,使漠河地区在夏季产生极昼现象,时常有北极光出现,因此人们称漠河县为“中国的不夜城” 、 “极光城” 。漠河白夜产生在每年夏至前后的 9 天中,即 6 月 15 日25 日,此时漠河多出现晴空天气,是人们旅游观光的最佳季节。因此,自1989 年以来,漠河县把“夏至”定为旅游节,一年一次,主要在西林吉镇及北极村进行。每当夏至到来便有数万人到北极村欢度夏至节。山东夏至这天山东各地普遍要吃凉面条,俗称过水面,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谚语。莱阳一带夏至日荐新麦,黄县(今龙口市)一带则煮新麦粒吃,儿童们用麦秸编一个精致的小笊篱,在汤水中一次一次地向嘴里捞,既吃了麦粒,又是一种游戏,很有农家生活的情趣。平阴一带,夏至日祭祀祖先。岭南夏至吃狗肉和荔枝,是岭南一带的人以借名想吃的“专利” 。广州粤语地区和广西的钦州、玉林等地区的人也是非常喜欢在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据说夏至日的狗肉和荔枝合吃不热,有“冬至鱼生夏至狗”之说,故此夏至吃狗肉和荔枝的习惯延续到今。 “吃了夏至狗,西风绕道走” ,大意是人只要在夏至日这天吃了狗肉,其身体就能抵抗西风恶雨的入侵,少感冒,身体好。正是基于这一良好愿望,成就了“夏至狗肉”这一独特的民间饮食文化。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家户户在夏至日杀狗的景致今天已不复存在。然而,家家户户吃狗肉的习惯依然如故。有关夏至的诗词盛夏烈日炎炎,人们也文思泉涌。有关“夏至”的节气联造语自然,精巧别致,如“夏至有雷三伏热;重阳无雨一冬晴。 ”“清明高粱小满谷;芒种芝麻夏至豆” 。有的谜语,谜面是“夏至”?打一成语,谜底地久天长。其实, “夏至”真与成语“杯弓蛇影”有缘。汉代汉朝应劭在风俗通中记载:“杜宣夏至日赴饮,见酒杯中似有蛇,然不敢不饮。酒后胸腹痛切,多方医治不愈。后得知壁上赤弩照于杯中,影如蛇,病即愈。 ”后因以“杯弓蛇影”比喻疑神疑鬼,自相惊扰。 “夏至”也是诗人们的咏吟对象,唐朝权德舆夏至日作 , “璿枢无停运,四序相错行。寄言赫曦景,今日一阴生。 ”唐代唐代韦应物夏至避暑北池云:“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未及施政教,所忧变炎凉。公门日多暇,是月农稍忙。高居念田里,苦热安可当。亭午息群物,独游爱方塘。门闭阴寂寂,城高树苍苍。绿筠尚含粉,圆荷始散芳。于焉洒烦抱,可以对华觞。 ”宋代宋朝张耒夏至诗:“长养功已极,大运忽云迁。人间漫未知,微阴生九原。杀生忽更柄,寒暑将成年。崔巍干云树,安得保芳鲜。几微物所忽,渐进理必然。韪哉观化子,默坐付忘言。 ”夏至以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旺盛,午后至傍晚常易形成骤来疾去的雷阵雨,由于降雨范围小,人们称为“夏雨隔田坎” 。唐代诗人刘禹锡巧妙地借喻这种天气,写出“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著名诗句。当代当代诗人徐书信“在暑雨 ”一诗中,也对夏日雷雨天气进行了恰如其分的描述:“夏日熏风暑坐台,蛙鸣蝉噪袭尘埃。靑天霹雳金锣响,冷雨如钱扑面来。 ”歌谣一九至二九,扇子勿离手;三九二十七,汗水溻了衣;四九三十六,房顶晒个透;五九四十五,乘凉莫入屋;六九五十四,早晚凉丝丝;七九六十三,夹被替被单;八九七十二,盖上薄棉被;九九八十一,准备过冬衣。夏九九歌谚语不过夏至不热夏至三庚数头伏夏至有雷三伏热爱玩夏至,爱眠冬至夜嬉,要嬉夏至日;困,要困冬至夜。冬至饺子夏至面夏至馄饨免疰夏吃了夏至面,一天短一线过了夏至节,夫妻各自歇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涟涟。芒种火烧天,夏至水满田。芒种火烧天,夏至雨淋头。芒种不下雨,夏至十八河。芒种雨涟涟,夏至火烧天。芒种雨涟涟,夏至旱燥田。芒种夏至是水节,如若无雨是旱天。芒种夏至常雨,台风迟来;芒种夏至少雨,台风早来。芒种夏至天,走路要人牵。芒种怕雷公,夏至怕北风。芒种西南风,夏至雨连天。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出虫芒种栽薯重十斤,夏至栽薯光根根芒种火烧鸡,夏至烂草鞋爱玩夏至日,爱眠冬至夜夏至杨梅满山红,小暑杨梅要生虫不到冬至不寒,不至夏至不热夏至大烂,梅雨当饭夏至无雨三伏热夏至馄饨冬至团,四季安康人团圆冬至一场风,夏至一场暴夏至闷热汛来早夏至东风摇,麦子水里捞夏至东南风,平地把船撑冬至始打霜,夏至干长江冬至江南风短,夏至天气旱夏至东风摇,麦子坐水牢初头夏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