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_第1页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_第2页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_第3页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_第4页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目 录1 概 述 .11.1 工程概况 .41.2 依据及主要任务 .61.3 主要成果简述 .82 自然条件及航运现状 162.1 河流、湖泊概况 .162.2 气象 .172.3 水文、泥沙 .192.4 工程 地质 .202.5 区域水利工程概况 .252.6 xx 船闸枢纽及 xx.272.7 航运现状 .283 运量发展预测 303.1 经济腹地范围 .303.2 腹地社会经济现状及发展目标 .303.3 腹地交通运输状况及发展趋势 .443.4 腹地内国民经济发展对水运的要求 .483.5 运量发展预测 .494 工程水文、泥沙分析 644.1 水文基本资料 .644.2 设计水位 .654.3 泥沙分析 .725 船闸工程设计 755.1 工程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755.2 船闸建设规模 .765.3 船闸设计水位 .765.4 船闸线数和级数 .765.5 设计船型、船队 .77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5.6 船闸各部位高程 .785.7 船闸总体布置 .805.8 船闸通过能力与耗水量计算 .845.9 水工建筑物设计 .875.10 地基设计 .1005.11 金属结构设计 .1035.12 电气设计 .1076 施工组织设计 .1106.1 施工条件 .1106.2 土料场选择 .1136.3 施工导流 .1136.4 主体工程施工 .1176.5 施工交通及施工总布置 .1216.6 施工总进度 .1257 工程占地及拆迁赔偿 .1287.1 工程占地 .1287.2 拆迁实物指标 .1287.3 占地及拆迁赔偿 .1297.4 工程占地拆迁费用估算 .1308 工程管理 .1318.1 设计依据 .1318.2 管理现状及机构设置 .1318.3 工程管理范围 .1328.4 工程管理设施 .1338.5 工程观测 .1348.6 工程调度运用原则 .1348.7 年运行费测算 .1359 环境影响评价 .136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9.1 环境现状 .1369.2 环境影响评价 .1369.3 环境保护措施 .1379.4 环境监测 .1399.5 环保投资估算 .13910 水土保持方案 14110.1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 .14110.2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 .14110.3 弃土弃渣量及其流向 .14410.4 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面积及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14410.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14410.5 进度安排及施工组织 .15210.6 水土保持监测 .15310.7 水保投资估算 .15611 工程投资估算 16211.1 编制说明 .16211.2 估算表 .16712 经济评价 16812.1 评价依据 .16812.2 基础数据 .16812.3 国民经济评价 .16912.4 财务评价 .17312.5 综合评价 .17813 问题与建议 179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1 概 述xx 流域位于 xx 省中部,属 xx 下游左岸 xx 水系,流域面积 13486km2。该域东濒 xx,西北为 xx 分水岭,地跨 xx 市、xx 市、xx 市及 xx 市等 13 个县市,其中:域内合肥市面积 3469km2,xx 市 6709km2,六安市 3157km2,安庆市 151km2。本流域总人口 700 万人右,其中农业人口 560 万人,总耕地面积 660 万亩,其中水田510 万亩,人均耕地 1.18 亩,是 xx 省稻米、油料、水禽和鱼类主要产地之一。流域地形在西南部杭埠河上游为大别山区,在沿江和沿巢为圩区,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区,间有低山。xx 流域主要支流有 xx、牛屯河、西河、兆河、南淝河(店埠河) 、丰乐河、杭埠河、派河、柘皋河、白石天河、得胜河和清溪河等 12 条。xx湖面面积 780km2,湖底高程一般为 56m(吴淞基面,下同) ,xx 闸一般控制蓄水位 7.58.0m。xx 枢纽位于 xx 入 xx 口 4km 处,是无为大堤的重要组成部分。 xx 是 xx 入江河道,从 xx 闸至江口原全长约 68km,从东关蟹子口至三汊河有一分汊名后河长28.37km。xx 进出口已建 xx 闸和 xx。1971 年以来初步整治了 xx 闸至 xx 之间的河道,局部河段经裁弯取直后全长 61.7km,其中 xx 闸至 xx 长 57.4km,计划河底高程 3.62.5m,底宽 100m,已完成 4.25m 高程以上水上部分土石方 1010 万 m3,水下方疏浚工程亦于 2002 年末基本完成。2006 年 11 月,xx 省工程咨询研究院组织专家组在 xx 省芜湖市对xx 船闸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了审查,根据审查意见对报告进行了相应修改。1.1 工程概况xx 属 xx 省 xx 流域主要支流之一。xx 水利枢纽工程位于 xx 左岸,地处 xx 省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xx 流域 xx 入江口 4km 处,是无为大堤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接无为大堤无为段,下接无为大堤裕黄段,保护 xx 流域下游圩区内 2616km2 面积不受江洪倒灌的威胁,保护无为、含山、和县、庐江、xx 乃至省会合肥等城镇 660 万人口和工农业生产不受洪水的威胁。同时,节制闸是 xx 流域洪水的主要入江通道,在历次防洪抢险中,担负着抢排内涝的重要使命,船闸是省会合肥通往 xx 水上航线的咽喉要道,建成三十多年来,为 xx 流域的防洪、灌溉、航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xx 水利枢纽工程是控制 xx 流域防洪、排涝及引水灌溉的综合性水利枢纽,1959 年底开工建设,中途几经周折,至 1973 年才最终建成。工程由节制闸、船闸、鱼道、拦河坝、上下游引航道、导流堤等组成,节制闸 24 孔(其中浅孔 16 孔、深孔 8 孔) ,百年一遇设计流量为 1170m3/s,三百年一遇校核流量为 1400m3/s,引江灌溉最大流量 350m3/s。船闸航道等级为级,通航能力 21000t,xx 船闸于 1969年建成投入运行,设计采用原苏联三级标准,闸室长 195.0m,闸室净宽 15.40m,上游门槛高程为 3.50m,下游门槛高程为 0.5m。闸门采用单面板行架结构横拉门,卷扬机启闭方式。原设计上游最低通航水位 6.0m,最小通航水深 2.5m。由于工程安全原因,于 1991 年实施加固处理,加固后闸室净宽缩小为 14.4m,闸室底板高程抬高为 0.6m。上下游均无任何船舶引导、停靠设施,按现行内河通航标准仅相当于五级标准。根据 xx 省交通厅皖交计19995 号“ 关于转发两部一委和省政府有关我省内河航道技术等级批复的通知” 及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 (交水发1998659 号) ,合裕航道通航标准为级,相应船舶吨级为 1000t。合裕航道是 xx 省继 xx、淮河的第三条黄金航道,随着航运事业的发展,xx 船闸作为其进入 xx 的咽喉,自 1969 年建成以来,累计过闸量已达 11000 万 t,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仅 2004 年过闸量达 1500 万 t,2005 年 1 至 6 月与去年同期相比仍以 30以上的速度猛增,对促进经济发展作用日益显著。然而,经过多年运行,xx 船闸不仅闸室狭小、闸底高程较高,而且存在较为严重的老损问题,不能适应合裕航道航运发展的需要。受 xx 管理处的委托,我院负责编制xx 船闸扩建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1.2 依据及主要任务1.2.1 主要规范和标准1) 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 (SL2522000)2) 防洪标准 (GB5020194)3) 水闸设计规范 (SL265-2001)4) 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5) 船闸总体设计规范(JTJ305 2001)6) 内河通航标准(GB50139 2004)7)交通部、水利部、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内河航道技术等级的批复(交水发1998659 号)8) 航道整治工程技术规范(JTJ312 2003)9) 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2142000)10) 船闸水工建筑物设计规范(JTJ3072001)11) 船闸闸阀门设计规范(JTJ308 2003)12) 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JTJ306 2001)13) 内河航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J2272001)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14)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04)16)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 (SL3032004)17)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 (1993 年第二版)1.2.2 主要研究过程及内容受 xx 省 xx 工程管理处委托,根据有关规程规范要求,我院及时组织项目组人员现场实地查勘,收集资料,布置测量钻探。同时,认真听取 xx 市有关部门的意见要求,深入调查了解合裕航道、xx 港口及相邻区域自然条件、水文泥沙、航运现状、水利工程概况及枢纽建筑物、河道湖泊的控制运用情况,调查分析了项目腹地社会经济状况,区域公路、铁路、水运交通状况等,对扩建的扩建船闸布置及公路连接方案进行了比选,对各方案工程实施可能带来的拆迁、占地及专项设施实物指标进行调查。在实地调查、收集资料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 xx 建成以来船舶营运情况,根据主要航道现状及建设规划,根据腹地经济发展规划对运输发展要求,进行了运量发展预测。根据现状 xx 船闸存在的问题,按照现行规程规范通航保证率和货运量的要求,论证了工程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了 xx 扩建船闸的设计规模、船型、参数及主要设计成果。对管理单位提出了新老船闸联合优化运行的方式。另外,根据上级有关文件要求,对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及水土保持进行了分析预测,提出了相应措施。为了工程立项决策,进行了项目国民经济分析及财务指标测算。本可研在设计过程中曾多次充分征求业主及 xx 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并对设计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方案进行了多方案的优化和完善,以求得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便于实施。本次研究范围主要包括: 腹地内社会经济现状和发展预测 腹地内运输量发展预测和分配 船闸扩建得必要性论证 工程水文、泥沙分析 通航标准、建设规模及工程设计 工程占地、拆迁补偿及工程管理设计 环境影响评价及水土保持 投资估算、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分析1.3 主要成果简述1.3.1 工程建设的必要性xx 船闸目前主要存在问题: 原设计标准严重不足。根据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和船闸总体设计规范 (JTJ305-2001)等有关规范,航道上的永久建筑物如船闸、桥梁等应不低于航道等级标准,即 xx 船闸应按照三级航道设计。但现有 xx 船闸仅相当于五级标准。 工程老化损坏严重。经过近 40 年运行,船闸横拉门老化变形严重,安全隐患日益显现。 闸室狭小,已不适应航运要求。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航运事业日益繁荣。2004 年 xx 船闸的吞吐量已达 1500 万 t。其中长 35.0m、宽 9.0m、吃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水深 3.5m 以上 400t 的钢质船只占 80。每闸次只能放行船舶 56 条,过闸时间正常约需 1.5h 左右,船舶过闸等待时间正常约需 4h 左右。造成引航道大量停船,造成拥挤,刺激船员抢先过闸心理,增加管理难度,形成安全隐患。闸底高程较高,无法满足较大船只最低通航水位要求。根据目前船舶现状及高程条件,要确保船舶正常航行,按三级航道标准最小通航水深必须保证不低于3.5m,即上游水位必须控制在 7.0m 以上,下游水位不低于 4.0m。而现状船闸闸底高程较高,难以满足枯水期通航要求。 单线船闸已不能通航能力要求,应设置扩建船闸。根据内河通航标准 ,船闸通过能力应满足设计水平年内各期的客货运量和船舶过闸量要求。目前 xx 船闸已运行了近 40 年,据有关资料分析,建设初期的船闸过闸量仅为现状的 1/10,因此,单线船闸的通过能力已不能满足现状及设计水平年各期的客货运量和船舶过闸量要求;船闸通过能力不足、待闸及过闸时间均较长,运输效率显著下降。综上所述,无论是从区域经济发展要求,还是加强我省与周边地区水运联系及提高水运能力,兴建 xx 船闸扩建是十分必要而且是迫切的,应多方措施资金,尽早开工建设。1.3.2 运量发展预测预测合肥港矿建材料进口 2010 年 800 万 t 中约 500 万 t,2020 年进口 1230 万 t中约 800 万 t 直接通过 xx 闸或 xx 湖区上行,不经过 xx 口船闸。只有黄砂部分由沿江通过 xx 口船闸供运。通过对 xx 历年过闸船舶吨位统计资料分析看出,重载船舶上、下行比例约为1:2.8。2004 年过闸重载船舶 1150 万 t(含查补超载吨位 200 万 t) ,其中上行约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300 万 t 左右,江砂进口约占 60%即 180 万 t。预测黄砂进口 2010 年约 350 万t,2020 年约 500 万 t,2030 年为 900 万 t。按照现有 xx 船闸 2005 年货运量情况统计及有关航道、港口规划成果,本次修订重新进行了 xx 船闸过闸货运量预测,考虑到船闸与航道的协调性后,2010 年、2020 年预测结果不变,增加了 2030 年预测成果。即去除上行合肥港的矿建材料运量加上通过 xx 进口的江砂形成 xx 的货物吞吐量(即重载量) ,预测 xx2010 年运量为 1650 万 t,上行运量约 450 万 t;2020 年为 4100 万 t,上行运量约 1100 万t;2030 年为 8000 万 t,上行运量约 2100 万 t。上行运量中黄砂进口 2010 年约 350万 t,2020 年约 500 万 t,2030 年为 900 万 t。1.3.3 建设规模及主要设计成果1.3.3.1 通航标准及建设规模xx 船闸是沟通 xx 和 xx 之间的咽喉要道,是我省骨干航道之一,其航道等级为级,设计最大船舶吨级为 1000 吨级,因此 xx 船闸扩建船闸按级标准建设。根据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 ,根据 xx 船闸的通航能力及现有船只的实际情况,确定闸室有效尺度为 200233.5m(长 宽门槛水深) ,该尺度可以满足1000 吨级驳船两排两列一次过闸。扩建船闸年最大通过能力为 5890 万吨。船闸年过闸货运量为:扩建的船闸3240 万吨,老船闸 1058 万吨,扩建船闸建成后,xx 船闸年过闸总货运量 4298 万吨。2010 年 xx 船闸预测货运量为 1650 万吨,2020 年 xx 船闸预测货运量为 4100万吨,2030 年 xx 船闸预测货运量为 8000 万吨。xx 船闸扩建后通过能力大于 2010年预测货运量,基本满足 2020 年预测货运量,不满足 2030 年预测货运量,需采取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改建老船闸或其它措施解决。扩建船闸位于 xx 节制闸东侧,原老河道内,下闸首位于拦河坝上,下闸首长29m,闸室位于内河侧,长 200m,为钢筋砼 U 型槽结构;上闸首位于上游,长30m。上下游引航道直线段长 400m,因受地形条件限制,引航道内停泊段只能满足规范规定的最小值,根据 xx 航道的航运现状,综合考虑 xx 新老船闸的运行要求,在船闸上下游引航道远处设立停泊区,采用远方调度方式,以提高船舶的过闸效率,提高船闸通过能力。通过水工模型实验,对上下游口门区横向流速、导流堤长度和形式进行验证,并在下阶段设计中根据实验结果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予以完善。过闸公路桥受老船闸上公路桥的设计标准和现有公路等级的限制,新建船闸公路桥等级提高对整个公路等级提高无影响,因此新建过闸公路桥仍维持原设计标准。1.3.3.2 金属结构根据船闸防洪、通航及闸室、闸门检修条件,上、下闸首各设一道船闸工作闸门,用来封闭或开启航道;上闸首左、右输水廊道设输水工作闸门以满足闸室输水平压要求;上、下闸首各设一道检修闸门,来满足闸室、闸门检修要求;上、下闸首闸门门库设门库检修闸门;输水洞进口均设拦污栅。上闸首横拉门重 150.0t,埋件重 18.0t;下闸首横拉门重 180.0t,埋件重 20.0t。启闭机采用齿条式启闭机,由电动机、减速器、齿轮、齿条、顶轨床等组成,工作行程 24m,电机功率为 40kW/台,行走速度为 5.0m/min,齿条间距为5.5m,机重约 30t/台,上、下闸首横拉门各 1 台。1.3.3.3 电气根据船闸电气设计规范 (JTJ310-2004) ,本船闸属 III 级,应按二级负荷供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电。因此本船闸采用两路供电电源,一路 0.4kV 电源引自 xx 管理处配电房,距船闸约 400m。另一路引自 xx 节制闸低压配电回路,距船闸约 50m。xx 管理处配电房为 10kV 变电所,变压器容量为 250kVA,并配有柴油发电机组,供电电源能满足船闸负荷要求。在船闸西岸下闸首桥头堡内设低压配电室和控制室,低压配电室布置有配电柜和动力箱,船闸控制室布置有船闸下闸首控制屏、船闸计算机控制系统、船闸电视监视系统。在船闸上闸首启闭机房内布置有动力配电箱和上闸首控制屏。船闸两岸的联系电缆采用闸室底部穿管敷设。船闸按规范要求设置照明灯具和交通信号灯。1.3.3.4 施工组织设计xx 船闸扩建扩建工程位于和县与无为县交界的 xx 入 xx 口段,距 xx 口以上4km 处,现有的 xx 枢纽由节制闸、船闸、拦河坝及鱼道等组成。节制闸共 24 孔,单孔净宽 5m,由 8 孔深孔和 16 孔浅孔组成。现有船闸闸室全长 195m,宽 15.4m,上下闸首各长 15.0m,其通航能力已不能满足现在的通航要求,经过方案比选,拟在右岸扩建船闸。拟扩建船闸为 3 级船闸,闸室有效尺寸为 200233.5m(长宽门槛水深) ,上下闸首长分别为 30m 和 29m。本次修改设计主要变化为闸室有效长度由原来的 180m 改为 200m,下游退堤段工程量进行调整。修改后闸室净增工程量:土方开挖 22176m3,土方回填19994m3,砼 4165m3,钢筋 327t;退堤段工程量调整为:铲堤 177029 m3,新筑堤195109 m3,清基土方 6448 m3,砼护坡 2406 m3,干砌石护岸 1993 m3,抛石11264m3。原设计退堤段工程量:铲堤 59903 m3,新筑堤 80028 m3, C20 砼护坡3645m3,碎石垫层 1099m3。原设计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 123.6 万 m3,土方回填 56.9 万 m3,堆砌石 5.17 万 m3,砼及钢筋砼 9.25 万 m3。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调整后主体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 138.2 万 m3,土方回填 70.4 万 m3,堆砌石 6.71 万 m3,砼及钢筋砼 9.54 万 m3。xx 船闸及其配套工程计划安排施工总工期 36 个月,跨两个枯水期三个年度,即从第一年 1 月份工程开工,至第三年 12 月份全部工程结束。本工程总工日约 88.6 万个,主体工程工日 80.5 万个,施工期平均上工人数1100 人,高峰人数 1370 人。1.3.4 工程投资xx 枢纽工程位于 xx 市 xx 出口处和县 xx 口镇,工程建于 1962 年,由节制闸和船闸组成。本次 xx 船闸扩建工程包括新建船闸一座以及公路桥等。工程所在地对外陆路、水路交通条件均较好。主体建筑工程主要工程量:土方开挖 138.16 万 m3 土方回填 70.39 万 m3 堆砌石 6.71 万 m3 砼及钢筋砼 9.54 万 m3 灌注桩砼 1.31 万 m3 钢筋制安 8456t 建筑工程主要材料用量:水 泥 51076t 钢 筋 8642 t 柴 油 1701t 块 石 44001m3碎 石 133589 m3 黄 砂 59928 m3 板 枋 材 2106 m3按 2006 年第四季度价格水平计算,工程总投资 23722.60 万元,其中枢纽工程部分总投资 23363.78 万元(含基本预备费 1999.92 万元,建设期融资利息 1364.70万元) 、水保工程投资 287.12 万元、环保工程投资 71.70 万元。1.3.5 经济评价国民经济评价采用社会折现率作为判别本工程经济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可行性的依据。该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35.89%,大于社会折现率 8%,经济净现值 300419 万元,效益费用比为 15.17,说明该工程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敏感性分析表明,本工程抗经济风险的能力很强。因此,从国民经济的角度来看,xx 船闸扩建工程项目是可行的。本项目自有资金比例为 35%,银行贷款比例为 65,财务分析计算成果表明,从开工年起算,15 年内可以还清贷款,即项目清偿能力较强。财务评价结果表明,项目全部投资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9.02%,大于 8%,财务净现值 2782 万元,大于零;资本金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0.19%,大于 8%,资本金财务净现值 3938 万元,也大于零,说明该项目具有较好的盈利能力。因此,本项目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在财务上是可行的,具有较好的开发条件,社会效益显著,建议早日开工建设。表 1.31 xx 船闸工程特征及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 名 称 单位 指 标一 水位 1 设计洪水位 m 闸上 12.19,闸下 13.22(吴淞高程,下同)2 船闸设计最高通航水位 m 闸上 11.89,闸下 12.33 船闸设计最低通航水位 m 闸上 5.53,闸下 2.7二 通航标准 级船闸1 现有船闸 1000 吨级船闸,一次通过一列 1 顶 21000 吨级顶船队2 扩建船闸 1000 吨级船闸,一次通过二列 1 顶 21000 吨级顶船队三 设计年通过能力 万吨 5890(新船闸)四 船闸建筑物 现有船闸 m 195.014.42.01 闸室有效尺度扩建船闸 m 200.023.03.5现有船闸 短廊道集中输水2 输水型式扩建船闸 长廊道多支孔分散输水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3 闸门型式 钢质横拉闸门4 阀门型式 钢质平板门5 上、下闸首结构 钢筋砼整体式结构现有船闸 浆砌块石重力式结构6 闸室扩建船闸 钢筋砼整体式 U 型结构(底坎高程-1.0m)7 导航设施 钢筋砼扶壁式结构五 闸、阀门启闭机械 齿条式启闭机和卷扬启闭机系统六 上、下游引航道 上游 m 2.51 底高程下游 m -0.32 底宽 m 453 直线段长度 m 400七 主要工程量 1 土方开挖 104m3 138.22 土方填筑 104m3 70.43 砼及钢筋砼浇筑 104m3 9.544 砌石 104m3 6.715 钢筋制安 t 8456八 施工工期 月 36 个月,跨 3 个枯水期九 估算工程投资 万元 23722.6十 经济指标1 经济内部收益率 35.89%2 经济效益费用比 15.173 财务内部收益率 9.02%4 投资回收期 年 13.575 还贷年限 年 15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2 自然条件及航运现状2.1 河流、湖泊概况xx 流域位于 xx 省中部,属 xx 下游左岸水系。该域东濒 xx,西北为江淮分水岭,东北邻滁河流域,南与陈瑶湖、菜子湖及皖河流域毗连,地跨合肥市、xx 市、六安市及安庆市等 13 个县市,流域总面积 13486km2。流域内总人口 700 万人左右,耕地面积 660 万亩。流域内天然湖泊有 xx、黄陂湖和已围垦的白湖等。xx 湖面面积 780km2,湖底为 56m,xx 闸控制 xx 蓄水位一般在 8.0m 左右。黄陂湖湖面面积原为 45km2,现实有面积 28km2,湖底高程 8m 左右,调蓄其上游来水后入西河、兆河。白湖原面积 152km2,原来也是西河上游的蓄水湖泊,上个世纪 60 年代初蓄洪围垦成白湖农场,分东、西两个大圩,总耕地面积 15 万亩,两圩间为联结兆河和塘串河、沟通西河上游与 xx 的人工河道。xx 流域主要支流有 xx、牛屯河、西河、兆河、南淝河(店埠河) 、丰乐河、杭埠河、派河、柘皋河、白石天河、得胜河和清溪河等。主要河流特性见表 2.11。表 2.11 xx 流域主要河流特性表序号河流名称 起迄地点长度(m)河底高(m)河底宽(m)堤顶高程(m)堤顶宽度(m)起 迄 左岸 右岸 左岸 右岸1 xx xx闸 江口 61.7 2.69-5.5 13.2-13.8 13.5-14.0 2-7 2-72 后河 蟹子口 三汊河 28.4 0-1 12.5-13.5 12.5-13.5 3.5-5 3.5-53 西河 庐江 黄雒 河口 104 4-6 20-30 12.5-13.5 12.5-13.5 3-5 3-5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4 牛屯河 铜城闸 江口 31.6 3.5-5.5 60-80 12.9-13 12.5-13 5 55 兆河 缺口 xx 33.3 6-6.4 15-80 13-14 13-14 3-5 3-56 南淝河 亳州路桥 屯溪路桥 32.8 4.5-7 25-80 12.5-16 12.5-16 0.6-8 2-7店埠河 众兴水库 三汊河 35.2 4.5-7 30-40 13-16 13-16 5-10 7-87 丰乐河 双河镇 大潭湾 58.9 5.9-15.4 15-70 14.8-24.52 14.2-24.22 3-5 3-58 杭埠河 龙河口 xx口 68.6 5.5-36.8 60-540 14-37 14-39 4-6 4-69 白石天河 中吴桥 xx口 35.5 5.5-9.7 13.5-14.5 13.5-14.5 6 2-510 柘皋河 芝麻咀 xx口 24.4 4.5 12-13 12-13 3-5 3-511 派河 上派河 xx口 19.3 6 40 15.5-13.5 15.5-13.5 6 62.2 气象2.2.1 气温xx 流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集中,无霜期长。据 xx 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约 16,全年最低温度在 1 月份,年均24 ;最高时期多在 8 月份,平均在 2829 ,最高气温一般达 3334,绝对最高气温在 40以上。全年无霜期一般为 240d。初霜期在 11 月下旬,终霜期在 3 月上旬。全年太阳辐射总量 120kcal/cm2,年均日照时数为 2200h。2.2.2 风况据 xx 气象站 19571991 年实测风速统计分析,多年平均风速 3.3m/s,69 月最大平均风速为 9.06m/s,极端最大风速 22m/s。根据 xx 气象站历年各月各风向频率资料,常风向东北东(ENE) 、频率 14%,强风向北西向(NW ) 、频率为 5%,最大风速 18m/s,为 8 级风;风向全年呈季节变化,春季多偏东风,夏季多偏东风和偏南风,秋季多偏东风和东北风,冬季多偏东风和东北风。据此,绘制出风向玫瑰图见图 2.1。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 2最 大 风 速 ( m/s)风 向 频 率 ( %)图 .1 风 向 玫 瑰 图468003692.2.3 降水根据 xx 建闸以来实测降雨量资料统计,xx 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 1045mm,年最大降雨量为 1755mm(1991 年) ,年最小降水量为 473mm(1978 年) ,最大值为最小值的 3.7 倍,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降雨的年内分配也不均匀,其中 69 月多年平均降雨量占全年的 51。详见表 2.21 和表 2.22。表 2.21 xx 站历年降水量统计表 单位:mm年份 年降雨量 年份 年降雨量 年份 年降雨量1970 776.4(不全) 1984 1121.2 1998 1114.7 1971 1019.4 1985 1043.6 1999 1274.1 1972 977.2 1986 1023.6 2000 991.8 1973 991.8 1987 1487.8 2001 786.0 1974 980.0 1988 844.3 2002 1304.2 1975 1318.8 1989 1213.2 2003 1250.0 1976 809.5 1990 905.8 多年平均 1045.2 1977 1287.9 1991 1755.1 最大值 1755.1 1978 473.3 1992 940.3 最小值 473.3 1979 1293.5 1993 1252.6 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1980 1042.5 1994 894.7 1981 1061.5 1995 1026.5 1982 1207.6 1996 1139.3 1983 1614.5 1997 866.3 表 2.22 xx 站历年月降水量占年雨量比例统计表 单位:mm月份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各月比例() 4.17 5.40 9.75 9.33 11.15 19.38 月份 7 月 8 月 9 月 10 月 11 月 12 月各月比例() 15.39 9.87 6.34 6.56 4.82 3.05 2.2.4 蒸发本域多年平均蒸发量为 700800mm,年内最大蒸发量一般发生在 8 月份,平均月蒸发量为 100140mm;最小蒸发量一般发生在 1 月份,平均月蒸发量在20mm 以下。2.3 水文、泥沙xx 闸以上来水面积 9153km2,多年平均入湖水量为 36.5 亿 m3 左右,其中59 月占全年的 64,104 月占 36,年内分配很不均匀。丰、枯水年之间的年际变化也很大,如丰水年 1969 年的入湖水量为 77.8 亿 m3,而干旱年份的平均入湖水量仅 8 亿 m3 左右。xx 是 xx 流域的主要排洪河道之一,也是 xx 流域主要的引江水道之一。根据xx 站实测流量资料统计,xx 多年平均排江水量为 45.95 亿 m3,最大排江水量为115.32 亿 m3,发生在 1991 年,最小排江水量为 6.87 亿 m3,发生在 1978 年;多年平均引江水量为 0.49 亿 m3,最大引江水量为 4.72 亿 m3,发生在 2000 年,最小引江水量为 0。由于 xx 流域的中下游地区属沿江水网区,加之 xx 闸和 xx 等的控制蓄水作用,航运条件十分优越。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xx 闸站有 1967 年以来的实测泥沙资料,根据该站 19672003 年泥沙资料计算,xx 闸站多年平均输沙率为 15.80kg/s,多年平均含沙量为 0.12kg/m3;多年平均输沙量为 46.47 万 t,最大年输沙量发生在 1972 年,为 124 万 t,最小年输沙量出现在1997 年,输沙量为 4.67 万 t。2.4 工程地质2.4.1 地形地貌xx 流域地势起伏,在西南部杭埠河上游为大别山区,在沿江和沿巢为圩区,其余大部分为丘陵区,间有低山。按基本形态特征可分为低山丘陵、岗地和圩畈平原三大类型,形成山丘岗地圩畈多级阶梯向 xx 和 xx 倾斜。在全流域 13486km2中,按地形划分,山丘区 9403km2 (占 70%) ,圩垦区 3275km2(占 24%) ,湖泊808km2(占 6%) 。xx 闸上流域面积 9153km2,其中山丘区 7255km2(占 79.3%) ,圩区1118km2(占 12.2%) ,xx780km 2(占 8.5%) ,主要支流有杭埠河、丰乐河、派河、南淝河(及其支流店埠河) 、柘皋河、白石天河等呈放射状入 xx。xx 闸下 xx 水系流域面积 3929km2,其中山丘区 2020km2(占 51.4%) ,圩区1881km2(占 47.9%) ,黄陂湖 28km2(占 0.7%) ,主要支流有西河、牛屯河和清溪河等。闸址区属 xx 及其支流 xx 冲积平原区,地貌单元为 xx 河流地貌,区内鱼塘、沟渠、圩堤星罗密布。xx 北东向流经闸址区,沿 xx 修筑有无为大堤和 xx 堤,无为大堤堤顶高程 15.5m 左右,xx 堤堤顶高程 13.5m 左右;堤内地形平坦开阔,地面高程一般为 8m 左右。闸址一位于 xx 左岸堤内近堤脚部位,地面高程 9m 左右,上下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游引航道将穿越 xx 堤及无为大堤。闸址二位于 xx 老河道内,河面宽 100150m,河底高程 5.5m 左右,上游引航道将穿越 xx 拦河坝。2.4.2 地层岩性根据地表测绘及钻孔揭露,闸址区内地层主要为:第四系人工堆积(rQ)、冲积湖积堆积(al-lQ 42) 、冲积堆积(alQ 41),自上而下分述如下:1) 第四系人工堆积(rQ):主要为堤身填筑土及吹填土(剖面中土层编号) 。堤身土主要为黄褐色粉质壤土、粉质粘土,其间夹粉细砂团块、碎石等,结构较松散,厚度一般 4.012.0m;吹填土为灰色粉质壤土、砂壤土及粉细砂,饱和,松散,未完全固结,厚度 2.05.0m。2) 冲积湖积堆积(al-lQ 42):分为三层,第一层为淤泥,第二层为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局部夹含淤泥质粉质粘土,第三层为粉质壤土与粉细砂互层(下称为壤砂互层) 。第一层(剖面图中土层编号):为灰色、青灰色淤泥,饱和,呈流塑状,厚度 1.52.3m,分布于闸址二老河道内,分布稳定。第二层(剖面图中土层编号):为灰褐、灰色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局部夹粉细砂或砂壤土,含水量高,可塑软塑状,厚度 315.3m;含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褐色,饱和,呈软塑状,夹极薄层粉砂及螺壳,仅闸址二上游引航道 ZK8 孔揭露,厚度 5.5m。第三层(剖面图中土层编号):灰、灰褐色粉质壤土(或粉质粘土)与灰色粉细砂不等厚等厚互层,水平层理发育,多呈“千层饼”状,单层厚度分别为25mm、13mm,局部夹透镜状粉质壤土,厚度大于 32 m。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3) 冲积堆积(alQ 41):为灰色、灰绿粉细砂层(剖面图中土层编号) ,多夹厚多小于 1cm 的粉质粘土及腐植质,饱和,稍密中密状,厚度大于 30m。2.4.3 地质构造闸址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南京凹陷褶皱束之无为凹陷区。区内地表第四系地层广泛分布,无大的地质构造存在。2.4.4 水文地质闸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水和孔隙承压水,孔隙潜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上段土层中的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壤砂互层等粘性土中,为相对隔水层;孔隙承压水赋存于第四系全新统下段粉细砂中,其承压水头随季节及江河水位变化而异。地下水主要接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位随季节影响而变化,勘探期间闸址二堤内地下水埋深 1.5 m 左右,xx 为区内最低排泄基准面。经取样分析,闸址区 xx 水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 HCO3-SO4-Ca-Mg 型水,pH值分别为 7.2、7.4,均为中性水。闸址区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闸址区河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及干湿交替情况下均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2.4.5 地质构造与地震工程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南京凹陷褶皱束之无为凹陷区。区域地质资料表明,挽近期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升降运动为主。根据 2001 年中国地震局编制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2.4.6 土体物理力学性质闸址区主要土类的工程地质特性简述如下:(1)第四系人工堆积(rQ)堤身填土:天然含水率 26.9%34.3%,干重度 1.401.49g/cm 3,孔隙比0.8220.939,压缩系数平均值 0.399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 4.836MPa,呈硬塑可塑状,具中等压缩性。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4.64 击。渗透系数 1.8310-69.6510 -4cm/s,具微透弱透水性。吹填土:天然含水率 34.1%40.7%,干重度 1.281.41g/cm 3,孔隙比0.9371.128,压缩系数平均值 0.510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 4.134MPa,呈可塑软塑状,具高压缩性。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1.35 击。渗透系数 3.9310-41.4610 -3cm/s,具中等透水性。(2)第四系冲积湖积堆积(al-lQ 42)粉质粘土:天然含水率 36.5%44.4%,干重度 1.201.34g/cm 3,孔隙比1.0411.278,压缩系数平均值 0.676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 3.3MPa,呈可塑软塑状,具高压缩性。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2.86 击。渗透系数 1.9710-73.5010 -5cm/s,具微透水性。粉质壤土:天然含水率 31.6%43.9%,干重度 1.211.44g/cm 3,孔隙比0.8951.249,压缩系数平均值 0.525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 4.313MPa,呈可塑软塑状,具高压缩性。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4.90 击。渗透系数 4.2010-67.2110 -4cm/s,具微透弱透水性。粉质壤(粘)土与粉细砂互层:天然含水率 33.7%42.5%,干重度1.221.39g/cm 3,孔隙比 0.9961.226,压缩系数平均值 0.55MPa-1,压缩模量平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均值 4.007MPa,呈可塑软塑状,具高压缩性。标准贯入平均击数 4.90 击。渗透系数 8.7610-76.2110 -4cm/s,其透水性表现为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差异性,在水平方向多表现为弱透水性,垂直方向多表现为微透水性。(3)第四系冲积堆积(alQ 41)粉细砂:室内试验天然含水率 24.0%30.2%,干重度 1.421.59g/cm 3, (现场试验天然含水率 23.6%36.7%,干重度 1.231.53g/cm 3) ,孔隙比0.6880.901,压缩系数平均值 0.111MPa-1,压缩模量平均值 17.213MPa,具中低压缩性。标准贯入击数 8.4725.2 击,平均击数 17.11 击,其中上部 38m 呈松散稍密状,以下呈中密密实状。渗透系数 9.5210-41.9910 -3cm/s,具弱透水中等透水性。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建议值见表 2.4-1、表 2.4-2。2.4.7 结论和建议通过本阶段的勘察研究,取得了丰富的勘察资料,基本查明了闸址区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地质问题,工作深度可满足可研性研究阶段的要求,主要结论和建议如下:1) 工程区地处扬子准地台下扬子台褶带南京凹陷褶皱束之无为凹陷区。区域地质资料表明,挽近期新构造运动以间歇性升降运动为主。根据 2001 年中国地震局编制的 1/400 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 0.05g,相应的地震基本烈度为度,地震动应谱特征周期为 0.35s。2) 闸址区属 xx 及其支流 xx 冲积平原区。闸址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潜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水和孔隙承压水,地下水位随季节而变化,勘探期间闸址一地下水埋深 1.5m 左右,xx 为区内最低排泄基准面;地表水(河水)及地下水水化学类型均为 HCO3-SO4-Ca-Mg 型水;地表水和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无腐蚀性,地表水对混凝土结构及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在长期浸水及干湿交替情况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有弱腐蚀性。3)闸址区内地层主要有第四系人工堆积(rQ)、冲积湖积层(al-lQ 42) 及冲积层(alQ 41);人工堆积(rQ)主要为堤身填土及吹填土,堤身填土主要为粉质粘土、粉质壤土,吹填土主要为粉细砂、砂壤土及粉质壤土,未完全固结,具高压缩性;冲积湖积层(al-lQ 42)主要由淤泥、粉质粘土、粉质壤土、淤泥质粉质粘土及壤砂互层,均属高压缩性软土;冲积层(alQ 41)为粉细砂,上部 38 m 呈松散稍密状,以下呈中密密实状,为中低压缩性土。4) 闸址区砂砾石料及块石料缺乏,均需商业购买。本次料场勘察根据设计指定一处土料场进行初查,土料场位于闸址二上游 200m 的老河漫滩上,面积约1.2104m2,储量约 7104 m3,料场至闸址二区距离近,约 200m。室内颗分试验和击实后物理力学指标来看,基本能满足均质坝或防渗土料的要求,土料场可用作为围堰填料。2.5 区域水利工程概况2.5.1 水利工程现状xx 流域洪涝灾害频繁,在抗御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兴建了一大批水利工程。兹将 xx 流域主要水利工程设施情况简述如下:1)1954 年大水后,xx 流域的堤防曾进行过全面恢复并加高赔厚。1983 年开始,按水利部批发的 xx 干堤的防洪标准对 124km 长的无为大堤进行了加固。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2)龙河口水库位于杭埠河上游,于 1958 年兴建,该库是以防洪、灌溉为主的大型综合利用工程。水库控制面积 1120km2,坝顶高程 75.5m,总库容 8.48 亿 m3。某大型船闸建设项目立项分析评估建议书3)xx 流域现有主要控制闸有 6 座,各闸基本情况见表 2.51。表 2.51 xx 流域主要控制闸基本情况表闸规模 (m)序号 闸名所在河道 孔数单宽 底坎高程 建成年份深孔85 2.51 xx xx浅孔165 51969.72 凤凰颈闸 西河 25.4 6 19533 新桥闸 牛屯河 86 2 1978.14 xx闸 xx 105 4 1962.25 兆河闸 兆河 39.3 6 1957.86 新铜城闸 牛屯河 68 2.9 1991.64)主要支流河道中,已于 19711972 年完成了 xxxx 闸xx 段水上部分土方,水下土方及 xx 闸下河道治理工程尚未实施。1977 年整治了杭埠河下游将军当以下的河道,其中将军当至大潭湾河长 15.12km 河道,开挖底宽90130m,在大潭湾汇合丰乐河来水后,至 xx 口河长 10.69km,河底宽190m,出口入湖河段设计流量 2900m3/s。1985 年,派河已按 10 年一遇标准进行了治理,整治河段自陈墩至 xx 口,长约 18km,河底宽 40m,两侧留滩地各20m,为今后进一步治理加宽河底至 60m 留有余地。1986 年,开工兴建牛屯河分洪道,现竣工断面距设计断面尚有 547 万 m3 水下土方待完成。西河于 1986年按小断面进行整治,整治后全长 84.72km,河底宽 2030m (裁湾取直段底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